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作文盲点:基于逻辑学的纯粹评议

发布时间:2023-12-05 21:18

  摘要在当下的“高考体”作文中,时时可见逻辑错误的现象,反映出学生思维上的逻辑误区和盲点,本文从例文分析入手,详细探析了“高考体”作文中存在的弊端,并从中西教育理念对比的角度,揭示了高考作文命题及评价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考作文;逻辑思维;评价标准


  在目前的写作教学中,语文教材中根本就没有系统的“写作教程”。欧美从小学到大学最重要的一门课就是“写作”,并有相当规范的有序训练,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虽然也在不停地“写作”,但至今还不见一本规范的“写作教程”。君不见,清华大学刚准备开设一门“写作与沟通”课程,就把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激动得不得了:终于进补了一项重要素质!


  没有“写作教程”,教师又是如何指导学生“写作”的呢?“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对,大多数教师是按照高考“要求”来进行“作文教学”的。整个高中的作文都是跟风高考,但是高考风向年年会变,只是苦了学生,一直紧跟,跟到最后,才发现已经南辕北辙。但还是没有办法,因为没有一个较为恒定的“写作教程”,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无所依傍,也还是只能转头便追“高考模式”。


  “高考模式”于学生的一生有什么受用呢?山西某高校学生刘瑜深有体会:“高考作文与写作能力关系不大,高考作文都是有套路的,提前背好、记好就可以了。所以很多同学尽管高考分数不低,但真要归纳、总结一些东西就不容易了。”①很多中国学生考“英美留学”,也把“中国套路”用上,结果“悲剧”了,涉嫌“抄袭”,考试成绩被取消了,人家连一个起码的解释都不给。这就不断地证明了:“高考应用文”只是在中国高考考场上才有用,其成绩也只限于中国高考录取才有用,除此之外,一生中不会写也不需要这种文体的文章。这种写作放之世界,更是一无是用。②


  “高考体”大都不注重逻辑,语无伦次,如同呓语。为了论证这一判断,笔者随机从“满分作文”中选取一些片段加以剖析。


  而且,这种“被需要”的态度也是个人进步发展以及价值提升的一大推动力量。中国古代千万士人缘何寒窗苦读,诚心修炼?因为渴望被统治者需要。今之众生又为何发奋图强,学习上进?因为渴望被社会需要。试想,若没有这种“被需要”的心态,那么他们之中依然能坚持努力的又有几人?如是,今后又该由谁来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因此,正是渴望“被需要”的心态促使人民大众发展自身能力,增强自身价值。


  ——2018年上海考区《人永远活在自身之外》


  这是明显的“单因谬误”,“渴望被统治者需要”“渴望被国家需要”只是原因之一,只要回到作文材料的提示中就可以知道,还有“自身的需要”的原因。但是,这个论证,只认定其中的某单一原因,只将导致结果的原因,归结为唯一原因。


  中国气魄自信友善。在中国经济实现腾飞、中国文化魅力四射的同时,展示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平发展理念就成了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长征任务”。于是,为了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被提出,沿线各国纷纷响应;在叙利亚冲突使叙利亚人民饱受苦难时,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呼吁各方尽快停止敌对行动,并对叙利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近代的中国受尽屈辱,但是,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自尊自信,礼待友邦。我们为有这样的气魄自豪,我们为这样的气魄得到充分展现而欢心。


  ——2018年四川考区《厉害了,我的国》


  其正文部分,前一段以“中国速度大展神威”为首段阐述,对应的是作文材料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接下来的一段以“中国理念和谐、健康”为段首阐述,对应的是作文材料中“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写得确实比较好。按照行文逻辑,这节选的一段应该对应的是“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然而却阐述“中国气魄自信友善”的观点,这就“风马牛不相及”。应该表达的大致是“改革开放任重而道远,国人仍须努力”之旨,但是该文却造成了“论题谬误”的逻辑错误:“转移论题”,可能考生也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离开了原来要阐述的论题;“错失主旨”,“中国气魄自信友善”的观点并不是考试要求论证的观点。随便指正一下,“中国气魄自信友善”还是一个病句,主謂搭配不当。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的句子:“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这是蔺相如向其门客讲的话。句中的“两人”一是指有攻城野战之大功的武将廉颇,一是指有勇有谋的文官蔺相如。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武人才,如果缺少一方,国力很难全面提高,国富民强的梦想最终难以实现。


  ——2018年吉林考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漫谈》


  这是比较典型的“熏鲱谬误”,“廉颇”“蔺相如”的事例不足以支持文章主旨,作者将原定的主题转移到了一个与之有微弱关系的主题,本来要证明的主题反而被消弱,几近消失。只要读者稍微思辨一下,就知道该论证基本上与题目展示的主题无关,更与作文原题“幸存者偏差”无关。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昨日辉煌,已是过往。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未来的中国,将由十八岁的你们谱写华章。我想象着,未来的中国,应当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向着更远的目标探索;我想象着,未来将有更多的名字,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这是百年前,梁任公先生对中国少年的期许,他期许当时的中国少年们以人格、以智慧谛造一个富强、自由的中国,那时的少年们做到了。那么,新时代中国的美好未来,将由今日的我们与明日的你们这样的中国少年一同铸就。


  ——2018湖北考区《以大国之泱泱,添天下之风光——给“十八岁的你们”的一封信》


  该节选的第一段,从行文结构上看,它是一个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主要是写“昨日辉煌”即“这些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用“下岭”“空喜欢”来总括,显然属于“概括不当”;“下”的内容本应该就“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栏”而加以阐发,着重于“克服各种困难”而言,但该文却在“憧憬未来”。又,“那时的少年们做到了”这不是历史事实,在逻辑上将“特称”故意改为“全称”,诉诸众人,以期获得力量支持。“那时的少年们”并没有“谛(应是“缔”)造一个富强、自由的中国”,这是一个“虚假论据”。


  历史上这样例子不胜枚举。为了祖国,岳飞不惧怕莫须有的罪名;为了祖国,戚继光高喊“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许多革命人士不但把自己的发展和祖国联系在一起,甚至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在给自己孩子的遗书里写道:“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注:原文如此)。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2018年北京考区《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


  这是“举证不当”,题目是“新时代新青年”,列举的例子却是“岳飞”“戚继光”“赵一曼”;要谈的是“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文章写的是国难当头的英雄事迹,“国难当头”与“祖国发展”不是同一概念。


  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国。我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2017年湖南考区《哇鸣伴驼铃》


  这明显是“诉诸武断”,“我是什么”“我怎么样”并没有展开阐释或说明,对“我”与“中国”的关系既没有提供充分的论据,更谈不到进行必要的论证,就如此武断地“壮严宣告”,显然,这是类似熊孩子不讲道理的“霸道”,经不起人们这么反驳:“我”是熊孩子,中国“便是什么”?“我”在耍赖皮,中国“便是什么”?阿Q也有类似的话:“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


  据《重庆晨报》报道,2017年4月中旬,因不满主管部门对违招行为“选择性处罚”,四川绵阳南山高中的上百名教师到市教体局和市政府“讨要说法”,揭开了一些名校炒卖优质生源、四处“挖墙脚”的招生黑幕。


  读罢这则消息,我不禁哑然,难道“性相近,习相远”的古训错了?难道打造名校靠抢生源?难道上了名校就能成才,不上名校就成不了才?显然不是这样。考生、家长、学校,无不将考上名校当作成功的标准,对名校、名师、名生更是趋之若鹜。在这样的环境下,考生与高考机器有何异?


  ——2017年四川考区《如此高考,可以休矣——我看高考》


  “性相近,习相远”的意思都可能不清楚,引用在这里简直是“莫名其妙”。《重庆晨报》的新闻,与“我看高考”话题一点关系也没有,“上百名教师到市教体局和市政府‘讨要说法’”并非涉及高考本身。这也是“熏鲱谬误”的典型例案。高考要求写“我看高考”,该文用了三篇新闻(此处节选的部分为其一)为主线,分别写“哑然”“愕然”和“冷笑”,如同一辙地回避了“我看高考”这个正面话题,转到一个与高考有微弱关系的三则新闻上,企图获得论证的成功。当然,这位考生的确“成功”了——获得了满分。


  法国著名诗人兰波在《幽谷睡者》中写道:“闪烁的太阳已越过高傲的山峦,这是一个泛着青苔的空谷。”是的,那幅华美的图画——中国的美好蓝图正是由这些标志符号镶嵌所成的。


  ——2017年河南考区《浅浅中国行,悠悠文化香》


  《幽谷睡者》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位年轻士兵陈尸空谷的画面,其主旨是谴责战争。该文的最后一段引用兰波的诗句,其实想写出一个“豹尾”,但是该考生根本不懂这诗句蕴含的深意,无知者无畏,竟然将“中国的美好蓝图”连在一起,并说那是“华美的图画”——无异于“诉诸无知”。


  未知的人生,才会给予你更好地生活下去的动力。并且给那些轻视你的人一个漂亮的反击。俄国著名文学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成为大作家前,有一段时间沉迷于赌博,将自己的一切身家都投入了进去却血本无归。当身边的好友离开他,所有人都认为他失败了,他将在浑浑噩噩中贫困潦倒地度过余生时,他却不甘再这样颓废下去,企望扭转人生,于是一个惊人的反转出现了:他创作出了《赌徒》!这本经典著作把赌徒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这与他本人的经历密不可分。倘若在他准备赌博之时就知道自己会失败,那想必他也不会再沉迷于赌博,那么也就不能够在《赌徒》中那么惟妙惟肖、精彩绝伦地描写出一个赌徒的心理,而世界文学史上也就少了一本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2017年上海考区《未知的人生才精彩》


  陀思妥耶夫斯基确实是嗜赌(一生如此),但创作《赌徒》并非是赌得“血本无归”的“惊人的反转”,文学史上讲得很清楚,是被迫与出版商签定的“26天必须交出一部小说”苛刻协定的产物。因此,“倘若……就不会”是一个“假性因果”,由这个“假性因果”又推断出“也就不能……描写出一个赌徒的心理”;又根据“也就不能……描写出一个赌徒的心理”推出“也就少了一本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结论。这样的因果链条忽视了其他因素,根据这样的不含实质性因果传递关系而断定其具有因果关系,这就是“滑坡论证”谬误。


  几百年前,农民锄禾日当午,带月荷锄归,即便是不考虑严苛的赋税,温饱也只是一种奢望。而如今,世界范围内耕地数量减少,却依然能产出数量质量皆远超古代的口粮。何也?土壤质量被人为改良,优良品种得以广泛播种,先进技艺得到有效推广。经营好比耕作,只低头锄着这一方土地,哪怕四海无闲田,也终究免不了饿死的命运。而大格局,直接着眼于社会环境的改造。营造出社会的书香背景与人文关怀氛围,大众最终便会因喜爱而主动购书,书店老板便得以鸣琴垂拱,尽享豫游之乐了。


  ——2017年山东考区《得大格局兼其利》


  “经营好比耕作”是一个类比论证。类比论证属于或然性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因此,一般而言,“分析性写作”慎用或不用这种方式来论证。企业“经营”与“耕作”田地的相似性在什么地方?该文从古代农民辛勤耕作也最多混个“温饱”说起,又谈到世界耕地数量减少,但数量质量皆远超古代粮食——这不是“耕作田地”的叙例,也看不出它与“企业经营”有什么相似性,这样的论证力度就被大大地削弱了。再看这个推断:“只低头锄着这一方土地,哪怕四海無闲田,也终究免不了饿死的命运。”这个推断可分解为:(1)如若只顾低头锄眼前的这一方土地,也终究免不了饿死的命运。(2)即使四海无闲田,也终究免不了饿死的命运。前一种结果充其量也只是或然事件,而不是必然的;后一种结果更让人费解——这是“合成谬误”,即便前一种结果为真,后一种结果也不可能为真,也就是说,“部分”为真,不能推出它的“整体”为真;“部分”为假,更不能推出“整体”为真——两者不能合在一起说。“书店老板”倒是与“只锄着的这一方土地”有相似性,但怎么又是“大格局者”呢?作者强拉蛮拽地往“营造出社会的书香背景与人文关怀氛围”上靠,缺少必要解释、说明和论证。“鸣琴垂拱,尽享豫游之乐”是个人的享乐,令人怀疑书店老板根本没有什么“大格局”。


  只要你翻开“满分作文”集,就可以看到“逻辑谬误大全”。除了上述俯拾皆是的逻辑谬误,诸如“稻草人谬误”“乞题谬误”“预设谬误”等等也“群贤毕至”,尤其是“诉诸权威”“诉诸情感”更是每文必有的“座上宾”。由于系统的逻辑学在中囯语文教科书中的缺失和母语传统文化上的不完备,尤其是母语教学中几乎没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只能凭借着粗陋的论证方式,牵强附会,将观点与论据“拉郎配”似的绑在一起。“满分作文”都是如此,可见中国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何等之低。


  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有着渊源流长且薪火传承的逻辑学,贯穿于整个民族文化的进程之中,从苏格拉底到杜威到当今的“分析性写作”。西方国家教育最为成功的一个方面就是母语教学,而母语教学最为成功的一个成就就是逻辑思维的训练。他国的公民正是因为从小就培养了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即便没有高学历,也能有独立的见解与自我的判断,从而能够为自我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建树。美国的小学生都能对中东问题、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叙利亚难民危机等问题进行讨论、评判,并且能够写出言之有据的论文,而在中国,我们大中小学的教师对此也恐怕只能“王顾左右而言它”。这就是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巨大差距之一。


  “高考体”大都是“假、大、空”“抒情散文”式的狂欢,但它有所谓的“分析”“论证”;说它是所谓的“议论文”吧,它的“分析”“论证”又在逻辑上不能自洽,漏洞百出。你若完全不把下面的论述看作批评,这倒是可以从中获取高考高分的写作“秘笈”。


  “诉诸权威”:以最高领袖、古今哲学家、中外学者、经典诗人、时尚作家的名言(甚至假造)进行宿构,密集杂糅,再叠加当下的“标语口号”,集成一个“共同体”,如此“知识渊博”“底蕴丰厚”“旁征博引”,必定令阅卷老师不敢小觑,自惭形秽,从而给你一个高分甚至满分。2015年浙江考生的《轻嗅文骨的芬芳》就是“最好范本”之一。


  “诉诸情感”:以“诗意叙例”植入“论据”;将“说理”寄寓于“意象”之中;运用比喻、排比、反复、反问等修辞手法进行“轰炸”;将平时积累的“正能量大词”“正能量事例”悉数用上;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结合”;“反复咏情”,即同一词句在文中醒目处不时出现,强化情感;“呼告倾诉”,运用“第二人称”,直接向“你”煽情,让你“感同身受”……


  这就是“高考体”的显著“美学”特征,即:抒情散文+时政社论=“高考体”。其实,高考作文“进化”到这一步,有着历史的必然。几十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对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发展等级”的全部“标准”如下: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深刻”的要求应是就分析性写作而言;“丰富”的前两点应是就论证而言,第三点应是就描写人物而言,第四点应是就景物描写或诗歌体裁而言;“有文采”应是就修辞而言;“有創新”主要应是就形式或观点而言。“发展等级”就是满分作文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它只是糅合了“记叙文”和“议论文”甚至“诗歌”的相关评价标准,并没有就各种文体制定具体的写作规范与评价标准,再加上高考要求中必有“文体不限”,所以“四不象”式作文泛滥成灾。同时,“高考体”——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应用文”(只用于中国高考)应运而生。


  当下的“高考体”与古代的“八股文”相似。


  1.在行文结构上相似。“八股文”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高考体”也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开篇承题、正文由并列式或递进式或同语反复式的句段组成(一般为3部分,段首皆用“警句”或“秀句”或名人名言引入)、结尾束股。这也是当下作文课普遍重点训练的“典型议论文”模式。


  2.在表达语气上相似。“八股文”是“代圣贤立言”的文章,必须要模仿孔孟的语气,来表达出孔孟的思想感情。“高考体”是“立德树人”的文章,最佳的效果是能够以“成功学”演讲者的激情来表达出社会主流观点。如果考生只知一心埋头刷题,而不去关注时政,那么极可能抓瞎、蒙圈。


  3.在注重修辞上相似。“八股文”要求严格对仗,类似于骈文。“高考体”也常用整句、排句来表达,比如正文部分的各段首句就应如此;当然还必须用上多种修辞手法,尤其要用在“凤头”和“豹尾”上。写得出来,就是“有文采”,就是增分点;写不出这些,也就成了失分点。


  4.在写作心理上相似。“八股文”考试给出孔孟的一言半语,让考生“揣摩”“悉意探求,以期合于本旨”。高考试卷出示一段语言材料或几句名言甚至标语,让考生“揣摩”,说是“立意自定”,但立意一旦不在阅卷老师的预设之中,就要被判定为走题或偏题,从而被低评。


  5.在备考过程上相似。“八股文”讲究“时尚”,一是要剌探主考官之所好,看好风向,否则只能是“不中的举业”;二是应试者不必读先辈的经典之作,只要熟读“近科中式之文”就行。高中作文教学严重依赖“高考模式”,时刻关注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和微妙变化,而学生与经典也基本绝缘,只读“满分作文”“时鲜素材”。


  八股文是古代典型的“高考体”,864位科举考试的状元以此写作,却没有一篇文章流传下来。天才方仲永可惜,是因为他的目光短浅的老爸;这些状元更可伤,是因为这种“高考体”严重浪费了智力资源,要么它压抑了状元天赋的高智商,要么就是庸常状元屏蔽了真正的天才。当今的“高考体”不隶属文章学和文学,不属于任何一种纯粹的文体,不仅不能为科学研究提供逻辑思维方面的潜在开发,也不能为社会生活提供最起码的写作能力,甚至于高中毕业生连一个请假条都写不好,更遑论其他方面的写作。“置身于当今时代,对所有的人都很重要,列为智识生产基础技术的文章,并不是那些动人心弦的艺术性文章,而是那些能够准确无误、通俗易懂地向人们传播事物以及思想的功能性文章。”


  “八股文”虽然也有“洋名”(StereotypedWriting;Eight-LeggedEssay),但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为零,对于明清王朝乃至中华文明的贡献,当是“负数”。“八股文”它不能生产出新知识、新智慧和新思想,但却将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智商都耗费在“四书五经”上,以至于如范进不知道“苏轼”、马二不知道“李清照”、张静斋说刘基是“洪武三年开科的进士”。


  知识在不断更新,相当一部分已经淘汰出局,但是,产出新知识、新理念、新思想的思维路径并没有改变。获取新知的能力才是真正永恒的,而不是知识本身的内容。


  教育除了知识之外还有什么呢?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他对教育也有很多深刻见解。我最常引用的爱因斯坦关于教育的一句话是:“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学习很多事实,而在于训练大脑会思考。”(Thevalueofacollegeeducationisnotthelearningofmanyfactsbutthetrainingofthemindtothink.)他讲这句话的背景是这样的。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第一次访问美国。当他到达波士顿后,一个记者问他“声音的速度是多少”,他当然知道,但是他拒绝回答。他说你可以在任何一本物理学教科书上找到答案,没有必要记住。随后就讲了上述这句名言。爱因斯坦这里说的事实就是知识。知识当然重要,但是知识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他在这里提出了有关教育价值的一个新命题,就是教育的价值不是记住很多知识,而是训练大脑的思维。这就提出了教育价值超越知识的另一个维度——思维。而恰恰是在这个维度上,我们中国教育是薄弱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正是我们教育中的短板。④


  中国古人为文重修辞,文学异常繁荣,因此产生了无数的诗人,几乎所有知识分子都会写诗,又因此影响并塑造了国民重直觉的思维方式,即便是科技方面也基本上如此,如中医。欧美人为文重逻辑甚于修辞,因此“形而上学”占领了主导思想的圣坛,一直影响并塑造了欧美人重概念善推理的国民性,思维的逻辑性推动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即便在文学上都产生以逻辑推理为特征的罪案小说,在科技上更是以逻辑思维为原动力,启动了现代科技的一次又一次的变革。


  其实,所有文体都有一定的“套路”,但好的“套路”一定是逻辑思维的范式。西方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的方法论范式是“洋八股”:问题、理论(文献)、假设、数据、测量、方法、发现和结论。“土八股”用来写作道德哲学的文章,而“洋八股”是经验研究的范式,反映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⑤“洋八股”是一个能用新知识阐述新观点的逻辑体系,而不是像“土八股”那样只是用陈腐思想阐述陈腐思想的文字游戏。


  “高考体”缺少必要的逻辑思维(连《高考大纲》也没有将“逻辑”明确为评分标准),早已不在规范化、国际化的写作之中。考生都明白,要获得高分,只是在比拼谁能更好更妙地用浮华语言、空洞议论去逢迎。这个结果肯定不会是一个真正懂得教育的国家和民族所甘愿接受的,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繁荣昌盛的不竭動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现已明确规定“发展逻辑思维”是“课程目标”之一:“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逻辑是重要的“工具理性”,它与同为“工具理性”数学、实验一样,在探求新知的过程必不可少。工具理性是价值理性的坚实支撑,价值理性的实现必以工具理性为前提。因此,就学生未来的心智成长与发展而言,逻辑能力比“道统”“文采”更有价值,也更为重要。

上一篇:形式逻辑学中的概念与词项辨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