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走基层:新媒体“倒逼”下的制度建设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15 09:51

 摘要 从2011年8月开始,冠以“走基层”字样的电视新闻报道发端于央视,并成为一种鲜明的报道类型。从新闻专业的层面分析,“走基层”系列报道让电视新闻回归新闻原点,以在地化和贴近性为选题取向,“故事化”地呈现有人文关怀、有情感张力的报道,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的一道独特的“视觉景观”。而本文跳出“走基层”  [本文由wWw. 提供,第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各种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欢迎光临]报道的内容层面,将其置于宏观环境和全媒体语境下予以观照,认为“走基层”报道既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更是在全媒体语境的“倒逼”下产生的制度化应对,以及媒体组织、新闻记者与社会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电视新闻;“走转改”;故事化;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苟凯东,清华大学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联合培养博士后,广东深圳518026
  一、做新闻:从形态到语态的转变
  2011年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委决定在全国各新闻媒体广泛而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下简称“走转改”)。随即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在各档栏目中推出了冠以“走基层”角标的系列报道。这些报道以关注普通人物的命运,弘扬生活中的真善美为诉求,用故事化、纪实化的处理手法将新闻人物、事件的进展和冲突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呈现。记者以“平视角、低姿态”记录身边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他们深入最边远的山区,最艰苦的环境,与乡村教师、留守儿童交朋友,体验矿工、环卫工、高压电工等特殊职业的生活,去记录身边的感动,去放大生活中的正能量。
  这是一种不同于常规新闻报道手法的路数,常规的资讯类报道强调的是时效性和信息量,秉承“新闻就是新闻”的理念,需要的是有新闻价值的“真货”,而且要以最快最简单的方式传递给受众。最典型的就是突发事件的应急报道和一些政经类的资讯,这类新闻的特点是有程式化的节目样态和模式化的新闻语态。结构简单、事实集中、节奏明快,没有过多的情感铺陈,也拒绝多余的“无关信息”,而且这也是国际上其他电视机构的惯用做法,中央电视台在2003年成立新闻频道之初以及在2009年新闻频道进行全天大时段播出的改版,其实都是走的这样的路径。从这个层面上来对比,可以发现“走基层”报道实际上从形态上和语态上提供了另一种做新闻的可能。
  “走基层”报道所追求的不在于时机的“快”,而看重记录的“实”、调查的“深”以及情感的“浓”。在这些报道当中,可以看到记者深入一线和艰苦地区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但是“走基层”报道的特色绝不仅仅体现在记者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上,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报道当中体现出来的新闻理念和表达方式的改变。
  善于“讲故事”就是这种新的报道样态所展现出来的最大特色,其中《新疆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北京儿童医院蹲点日记》、《曹家巷拆迁记》、《父子两代的“超级杂交油菜梦”》等都是其中的精品。《皮里村蹲点日记》系列报道讲述了新疆塔县皮里村孩子上学难的故事,真实展现了孩子们“跋山涉水”的上学路。2013年的重点节目《曹家巷拆迁日记》则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了我国的“头号难题”上,详实记录了曹家巷自治改造从方案出台到签约拆迁的全过程,也是曹家巷3000多户居民“安居梦”的圆梦故事。记者在曹家巷前后两次蹲守时间长达18个月,拍摄素材总量448小时,记者采访笔记10万字,采访对象超过100人。《父子两代的“超级杂交油菜梦”》更是得到了习总书记的高度肯定,并作出了“讲好故事,事半功倍”的批示。
  “走基层”也推动《新闻联播》的节目形态、语言风格逐渐地去程式化。从2012年的春节开始至今,“走基层”的系列报道一度占据了《新闻联播》的重要时段和头条位置,有的时候单条新闻的时长超过了5分钟,而且还是连续几天成系列的播出。在2014年1月1日播出的《新闻联播》的结束语部分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画面出现的是各地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在喷薄而出的阳光中,主播的画外音是——“人们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这种带着普通人的情感,极具亲和力的表达获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这个片段也被转发评论了上百万次。
  可以看到,在“走基层”报道中,记者直面社会矛盾,关注的社会热点、民生难点,以微视角切入,用“故事化”的  [本文由wWw. 提供,第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各种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欢迎光临]方式来展开,并放大了情感的因素,不再像以前那样“配音加画面”的简单加工,而是一种置于社会之中,还原生活本色的影像表达,全现场、同期声、长镜头等成为新闻叙事语言,对于镜头语言的运用更加讲究和苛刻,呈现出了“大片式”的震撼效果,而这些都是纪录的效果和真实的力量。这一新闻叙事方式也诠释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从这一点说,“走基层”报道实际上是回归了新闻的原点。采访方式和表现形态的改变必然反映到新闻语态的变化中,在“走基层”报道中听不到以前新闻报道(尤其是主题报道)中常见的大话、空话、套话,而以白描式、人性化、有温度的语言直指人心。此外“走基层”主题报道还推出了《蹲点日记》、《为人民服务新观察》、《在岗位上》、《百姓心声》等各有侧重的几大系列,凸显类型的差异化,在节目的包装上,片子中增加了记者手记、人物感言等版块,进一步强化“走基层”报道的符号特色,甚至节目的配音也还原为记者的现场同期配音,还在片子中使用音乐等元素,这些形式上的设计就是要突出“走基层”的原汁原味和情感色彩。
  二、走基层:新媒体“倒逼”下的创新
  从2011年8月推出&ldq uo;走基层”报道以来,从近三年的收视反馈看,央视“走基层”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一些优秀的报道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许多节目成为拉高收视的主要推手,新闻频道的收视份额也常年稳定在3%左右。“走基层”为什么能一直坚持下来,并嵌入日常的新闻生产当中?先从源头上来寻找答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来源于中宣部等国家部委2011年的统一部署。也就是说,这项活动的直接发起者是“高层”,国家层面的推动和来自顶层的设计历史对于新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中宣部等部委之前也在全国新闻界开展过诸如“三项作风”、“三贴近”等类似的大型主题报道活动,但是都没有取得像“走基层”报道这样好的社会效果,有的活动持续一段时间会就没有动静了,由此看来仅仅有政治层面的行政命令并不是“走基层”能越走越顺的充分条件。再从媒体自身来看,电视台对于新闻生产制度有着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轻易是不会改变原有的新闻形态及流程,对于行政命令,它也可以“灵活”地应对,“积极”或“消极”都是两种可能,如果自身抵触,很可能就是应付了事,传播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事实上在这项活动推出之初,也有很多人发出质疑,这是不是又是一次“形式主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呢?但是现在看来,“走基层”从推出至今已经持续了近三年的时间,而且成为了一种新闻常态,融入了日常报道当中,展现着很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那么究竟什么是“走基层”的幕后推手呢?在笔者看来,“走基层”能持续升温,不仅仅在于顶层设计的行政推动,更在于它与现实需求的正向碰撞和有机融合。可以说,“走基层”触到了包括中央台在内的所有电视媒体在新闻生产上的“痛点”,从而萌发了一次“集体有意识”的觉醒和行动。而这个“痛点”就是电视新闻长期以来的“联播体”、“宣传态”、“主题先行”等固有思维引起的新闻生产的僵化和落后,传播效果及认同度不断降低,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的多元话语空间里的被动和掣肘。随着新媒体形态的日渐丰富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如今人们通过门户网站、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获取新闻资讯的比例不断上升。尤其是社交网络,以其互动分享的传播机制实现了资讯的快速扩散和精准传播,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约有30%的美国民众是通过社交网络来获取新闻资讯的,在中国,微博、微信等移动客户端也成为重要的资讯通道。同时一些视频网站目前虽然在新闻采访方面有政策上的限制,但是他们在用户生成内容上传和整合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腾讯视频今年的宣传主题更是响亮地打出了“我们是事实派”的节目理念,可以看出新媒体在视频新闻方面的跃跃欲试。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和方式,也直接影响和分流了传统电视的观众群,这些都使得传统的电视媒体必须做出改变。
 面对新媒体的风生水起,电视媒体却应对不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新闻生产简单地被收视率左右的时候,记者关心的不是新闻的真实、客观,而是题材是否有“猛料”?是否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且为了制造所谓的轰动,记者还会人为地在采访过程中制造矛盾和冲突,新闻中的人物成为了被利用的道具而不是新闻报道本身,“在每天匆忙产制新闻过程中,当效率成为新闻工作的取舍标准,当新闻工作者只是机械化产出新闻的同时,异化便也出现在新闻工作之中。”两个舆论场的话语方式的分裂更强化了这种差异,大多数电视记者依照常规标准流程进行新闻生产,新闻工作者也与自己写的新闻失去关联,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都在降低,电视作为主流媒体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和质疑。因此“走基层”报道将记者重新回归到新闻,重新认识这份职业的责任感。“目前的中国传媒已形成多元结构,角色的社会期待多元化,媒介的社会效益已不仅仅是讲政治的问题,还要讲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在“走基层”的过程中,记者不仅丰富了人生体验,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了自己这份职业的可贵性和使命感,而且从观众中的反馈也强化了这种认识,进一步推动了新闻生产内容层面的转变。“公信力、权威性是电视媒体的最大优势,电视新闻的公信力正在严重受损,电视新闻媒体亟须在公众面前证实自我,找回公信力、权威性和美誉度,而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于电视新闻媒体来讲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从这一层面上说,“走基层”的实践隐含着在媒介生态变革中电视媒体对于争夺“话语权”地位的困惑和努力,是电视媒体在危机四伏的时刻找到了“做新闻”的方向和路径,更是电视媒体在全媒体语境的“倒逼”下产生的制度化应对,以及媒体组织、新闻记者与社会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改变:从生产流程到频道形象
  作为一种报道形态的创新,“走基层”报道也在悄然推动着新闻生产的流程重组,新闻采编制度和新闻管理制度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新闻采编制度是新闻生产制度最核心的规范性要素,它规定新闻生产的时空流程和操作规范,规范着电视新闻生产链条的各道工序。在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为首要职能的时候,新闻流程和组织架构上都是以“快”为主,强调流程的顺畅,环节的精简,到达的及时和发稿的迅速,更加注重素材供应链的搭建,以及后期编辑的图像接收处理能力。然而“走基层”是要突出“慢功夫”,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忠实的记录。因此在具体的流程上,“走基层”更侧重对于前期选题的反复筛选、策划论证以及后期编辑对前方点对点的跟踪支持。基于这样的思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各部门对现有的采编团队进行了重新调整,突发事件和重要新闻的“快速反应”依然是日常采访的重中之重,但同时专门抽出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人员来负责“走基层”报道的选题和采访。这样的做法可以 使得记者能够沉下心来进行扎实的准备、深入的采访,保证新闻报道的水准和质量。在新闻中心地方部专门成立了一个“走基层”组,负责各种选题的策划,与31个记者站对接,而地方记者站的职能定位也进行了重新明确,就是将“突发快反”与“走基层”作为记者站的两大中心工作,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考评指标。在播出环节上,央视新闻频道白天大时段的《新闻直播间》和晚间黄金时段的深度新闻栏目都根据观众的收视习惯,开设了相应的版块和时段来呈现“走基层”的内容,在《新闻联播》当中“走基层”的报道也经常登上重要时段,并能引发社会话题的热议,形成了正向有效的议程设置。
  “走基层”改变的不仅仅是新闻生产的流程,而且与央视新闻频道的品牌形象塑造融合在了一起,实现了新闻从生产到营销上的制度创新。许多人对于央视新闻频道那条“走基层”的形象广告记忆犹新,“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真情实意地走近你,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这条形象广告充满真情、深入人心,被称为是最为成功的电视频道形象广告。而关注民生热点、关切人物命运的各种“走基层”报道也在强化着央视新闻频道的形象。2012年10月19日、20日的《新闻联播》播出了桂林四兄弟寻母的新闻,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新闻还公布了文氏兄弟的联系电话,严肃的《新闻联播》上播出“寻人启事”,这一“破天荒”的事情迅速被网络、社交媒体引用和转发,在这些社会化的传播中,央视新闻频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得到了正向强化,这或许是“走基层”报道带来的意外效果。
  与此同时,新闻频道依托“走基层”报道,相继开展了“开往春天的校车”、“我的父亲母亲”、“最美乡村医生”、“最美孝心少年”等多项新闻公益活动,不断放大“走基层”的正效应,在传递一次又一次感动的同时,也收获了来自社会对于央视新闻频道的肯定和称赞。“走基层”虽然是一次新闻实践,但也是一次频道的形象建构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媒体形象传播活动。
  四、空间:常态化下的深度融合
  “走基层”报道推出三年来,产生了许多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新闻作品,丰富了新闻生产的内容和样态,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空间依然值得思考。
  首先要防止“走基层”的“泛艰苦化”。很多记者片面地把“走基层”理解为下到最边远的地方,哪里最艰苦就到哪里“走基层”。的确艰苦的地方、弱势的群体是最货真价实的基层,当然值得去关注和记录,但是如果将“走基层”的选题视野仅仅限定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和群体中,有可能会让“走基层”的路越来越窄,到最后变成了“比边远、比艰苦、比爱心”,因为这类题材的范围相对来说是有限的,如果有一天缺乏题材的时候,有的人可能会去“制造”所谓的“艰苦”,前些时候网上曾经有过对某些选题“造假”的质疑,虽然后来进行了澄清,但是必须得引起足够的重视。“走基层”其实就是回归真实的生活本身,它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放大“生活中的艰苦”,而是透视“生活中的未知”,展示多样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图景。它的视角不在“基层”本身,而在“走”的态度和方法,简单地说它就是一种做新闻的基本理念和逻辑起点。因此,记者不应该将“走基层”给予过于“具象化”的理解,而是应该将这种做新闻的方法融入到日常的新闻生产中,这样才会从一种新闻样态延伸并影响到整个节目及频道的面貌改变。
  其次在追求“纪实性”的基础上不要忽视报道的“新闻性”,“走基层”报道归根结底应该算是一种新闻样态,因此它必须体现新闻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很多“走基层”的报道采用了纪实性的拍摄手法,这对于突出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来说是一个进步,但同时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一些题材“偏软”,时效性不够强,信息量不够大,因此有的“走基层”报道更像是一个纪录片,而不是新闻报道。也许有的人会说,“走基层”报道的操作周期一般都比较长,无法兼顾报道的时效性,但是这类报道既然是作为新闻节目播出,那么  [本文由wWw. 提供,第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各种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欢迎光临]它就不能回避新闻的基本属性,即便没有时效性,也必须直面民生热点,切中社会时弊,但是从目前播出的“走基层”报道来看,题材的敏感性、尖锐性还不够,好人好事、真情励志类报道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期待今后的“走基层”报道能够在题材上有新的突破。
  总之,“走基层”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报道,逐渐完成了新闻观念上的转向,被新闻人所普遍认同和实践,并融入了日常节目当中。而且对中国整个电视新闻生产来说,它也会产生“组织同形”的后续效应,它的理念和实践也成为全国电视新闻行业的共享理念,指导和规范着地方台的电视新闻生产。
  不久前美兰德公司发布了“2013年中国电视覆盖及收视状况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在2013年,新闻类节目首次超越电视剧成为了中国观众最喜爱的节目,人均收视时长达到25.8分钟,较上一年增加了2.8分钟。从这里可以看出,新闻节目的增量空间是存在的。而对于“走基层”来说,未来的发展空间在于如何进一步褪掉“标签”和“符号”色彩,与新闻生产深度融合,从“集体有意识”再回到“集体无意识”的自觉状态,带给受众更好的收视体验,增强受众的收视黏性,这才是“走基层”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上一篇:从《新闻调查》看电视新闻图像叙事中的时空方

下一篇:大众媒体上的幼师形象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