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从李连杰好莱坞电影看碎片化的中国符号价值和

发布时间:2015-07-22 09:59

 20世纪70年代,李小龙打入美国电影圈,使“功夫”这个中文字音变成新的英语单词,掀起一股“功夫热”。伴随着中美政治坚冰的融化,两国文化交流增多,历史悠久且神秘的东方世界,成为美国电影新的故事开发区。随着中国消费市场在全球地位的上升,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越来越多,华人形象从妓女、恶霸逐渐转向正面,中国民俗风情与秀丽山水也成为影视的表现对象。这一方面可满足西方受众的猎奇心,另一方面可博得中国观众的认同感,扩大中国市场,为好莱坞电影的全球产业化发展添砖加瓦。
  独特的“功  。
  可见,在诸多好莱坞电影中,功夫俨然成为一种嫁接的影像符号和消费品。站在文化传播的角度,这样的消费形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影视作品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将以李连杰的好莱坞电影为主要对象,结合文化传播理论,探讨好莱坞电影中中国文化与中国元素的运用,为推动我国文化在好莱坞的传播提供可资借鉴之道。
  一、中国功夫的观赏化呈现
  在李连杰塑造的好莱坞电影形象中,功夫是人物必不可少的一项要素。中华武学门类众多,李连杰参演的好莱坞电影对其进行了多样化呈现,如《救世主》中的太极、《龙之吻》中的针灸点穴以及《功夫之王》中的醉拳、鹤拳、蛇拳、鹰爪、气功,等等。从早期单一的武学门类到以成龙、李连杰两大功夫巨星为电影噱头的功夫多元化表现,好莱坞愈发重视开发“功夫”卖点,试图让其脱离简单的打斗,变得立体丰富。但在实际拍摄中,功夫的观赏性却被放在了武术文化的深层解读之前。
  好莱坞更注重神化中国功夫的招式与威力,这一点在《龙之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主人公刘坚从手腕上抽出两根针就让车站两名安保人员无法动弹,又用一根刺进脖子的针让女主角陷入沉睡。最可怕的是,影片结尾,面对终极老板,刘坚身手敏捷地用嘴叼出一根针并插入对手后颈的死穴,致其全身的血液涌入头顶,并从五官喷涌而出。一根针的种种神奇表现,让影迷痴迷咋舌。
  影片从头至尾都没有交代过这根针是什么以及它背后所承载的科学原理与价值意义,只是在影片开始以频繁的特写交代该道具的重要性,设置悬念。《致命罗密欧》中亦是如此,主人公随手拿一根捆东西的扎丝就可以制服一个人高马大的壮汉。过度的神化与赋魅使得会功夫的中国人好像无所不能,破坏力强,危险系数高。影片中缺乏对“针灸”“太极”的祛魅,没有对观众进行解释性的、规范的、知识性的引导,忽视对中国功夫“武”之内核的解读。西方人对“功夫”缺少知识性解读,电影带来的知识的“人为的不确定性”[2]会滋生风险。长此以往,这种暴力塑造就成了西方大众对中国“功夫”甚至中国社会的集体想象。影视的间接经验逐步成为西方大众对中国功夫、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他们并不知道,在现实的中国社会,中医针灸是我国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宝贵遗产。
  二、中国器物的符号式拼贴
  除了中国功夫,瓷器、茶叶、唐装等中国文化符号同样是好莱坞电影热衷的造型符号。在李连杰成功敲开好莱坞大门的《致命武器4》中,他饰演的黑帮反派便是以身穿玄色唐装、手握褐色佛珠的华人形象出现。《致命罗密欧》中,韩星父亲居住的别墅以中国红为主要装饰色调,旋转楼梯的墙上摆放着各式瓷器,客厅里挂着一幅鎏金字,上书“万贯英豪气”。韩星弟弟的公寓客厅一左一右立着两座“兵马俑”雕像,一把侠客刀陈列在玻璃盒中,一扇翠竹贴画的屏风立于门后。韩星第一次质问父亲时,两人身处典型古朴的中国房间内,屋外还栽了几棵竹子。《救世主》中,当各路警察到盖布的家里搜查时,桌上摆放着一张中国传统服饰的婚纱照,盖布家的花园里同样栽种了竹子。
  可唐装、兵马俑、书法、竹子这些道具的出现,仅仅作为一项布景造型符号,指向人物的中国文化背景,并没有在塑造人物上产生过多的象征或文化意义,甚至与人物形象含有内在冲突。例如,佛珠本是参禅悟道的法器,警示人不骄不躁,戒杀护生,可它却成为《致命武器4》中黑帮杀人头子手中的玩物。又如,竹是我国古代文人骚客喜好抒写的对象,是君子刚正谦和、高风亮节的象征,却多出现在电影的打斗场景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不具备“君子”之气。在《致命罗密欧》中,“万贯英豪气”本应凸显人物像英雄一般无畏豪迈的气概,但影片却用来表现一个为利益不择手段、对亲子痛下杀手的黑帮头子,“英豪气”被影片狭义地解读为负能量。
  同一的能指,好莱坞确立的“所指”却与中国传统文化象征意义不同,甚至背离。这样的影视符号环境会直接影响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解读。
  及至《功夫之王》和《木乃伊3》,影片的主要表现对象除了中国人,还有中国的神话和故事,中国元素不再是  。这些模仿是复杂团队、多个环节、多元观念和组创人员文化偏好的碰撞结果,碎片化的拼贴缺乏对目标的统一理解,影响到影片最终的文化取向。
  三、中国故事的穿时空嫁接
  伴 随着好莱坞的电影类型资源愈发陈旧,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文化形象崛起,好莱坞从拼贴中国文化符号推进至挖掘中国故事,并对它进行西式改造。例如,《功夫之王》和《木乃伊3》就都成功地让西方人参与到了中国故事里来。不同的是,《功夫之王》中英雄的主体是中国人,西方人穿越到了中国历史中;《木乃伊3》中的英雄是西方人,中国历史人物穿越到了现代。两部贴着中国神话与历史标签的大片,不少中国影迷都表示很失望。《功夫之王》“对港式打片与中国神话故事的理解简直不值一提”[4],《木乃伊3》是“中国文化商业性的狗尾续貂”[5],是“毫无新意的流水线作品”[5]。缘何如此?
  纵观两部影片,可归纳出如下叙事模式,即中国的一方帝王为了成就霸业,玩弄权术,涂炭生灵。而穿越进中国历史与神话的西方人穿针引线,成为救世主化解危机。可见,即便以中国故事为蓝本改编创造的剧本,西方话语依然占据重要的救世地位。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中国人与中国文化被视为“他者”进行生产。可是,“‘东方’和‘西方’这样的方位和地理区域都是人为建构起来的”[6],将中国人与中国文化视为“他者”同样是以西方为先在的人为划分,限制甚至忽略了中国形象的话 语权。
  尤其是在电影《木乃伊3》中,电影借用秦始皇的千秋功业设定历史背景,却对主人公龙帝“秋王”进行形象怪异的塑造。“秋王”可以变身会飞的三头蜥蜴,这一造型“与1966年发表于《柯尔立》上《傅满洲的新娘》插画中的恶龙造型极其相似”[7]。好莱坞对秦始皇的形象改造,一反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的霸主形象,反而进行邪恶刻画。影片还模拟了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在现代复活的情景,复活的军团成为“秋王”的邪恶之师。这些都无形中为中国历史文化贴上了“黄祸”标签。
  好莱坞对中国故事的穿时空改编本是为了追求新意,却由于脱离本土文化语境,难以博得中国观众与市场的认同,甚至可能误导西方大众。尽管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逐步摆脱妓女、恶霸这些简单的形象符号,但西方影视制作对中国文化的殖民与偏见依然难以根除,并逐步深入叙事层面,表现方式愈发隐蔽。
  四、结论与反思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拼贴主要是电影外观上的装点,不涉及电影内涵和精神,以满足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和娱乐消费的欲望。最新上映的《敢死队3》中,代表华人的李连杰再一次在片中“打酱油”。当角色名为“阴阳”的他,被伙伴开玩笑说“你好像个儿长高了”,故作娇羞地依偎在施瓦辛格的怀里,被刻意塑造的西方男人的高大与东方男人的阴柔形成强烈对比。无论是角色名字、对白,还是动作设计,都体现出好莱坞塑造华人形象的歧视与霸权。
  即便在李连杰之前的好莱坞电影作品中,以中国为故事发生地,或嫁接中国传统文学与民间传说,或使用大量中国独有文化符号的电影,都难以真实地反映中国社会现实与生活理想,鲜少触及文化价值观念。受电影“冷媒介”与视听语言特点的限制,电影中知识信息的传递更加零碎。这种碎片化正如尼采所言,大众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分离、界定和限制”[8]。不同的分离、界定和限制会使大众对同一事物形成不同认知,影响大众得出正确的价值评判。
  一如李连杰的大部分好莱坞影片,只是以功夫为卖点,极力保留中国功夫的神秘性,甚至进行暴力渲染,却忽视文化背景差异下应有的对神秘的祛魅,忽视中国传统友好和平的文化价值观、中华武学强身健体的核心概念的传递。这便让西方影迷对中国功夫的理解停留在浅表的破坏力与神秘的恐怖之上。好莱坞刻意强调、阐释和呈现的中国文化符码带来的风险认知,体现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思维定式。
  与此同时,好莱坞“挪用和翻新异文化,将异文化改造成普适流行语汇,然后依靠雄厚的发行和营销手段打造全球文化事件的能力”[9]不容小觑。在好莱坞的全球产业链下,异质化的中国神话与历史,西方大众关于中国功夫“神秘”“恐怖”的刻板印象形成大范围传播,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认知陷入恶性循环。这种重视艺术审美而缺乏知识祛魅的碎片化传播,影响了中国和平友好的国家形象的建立,中国文化与形象更难以在这种全球性的娱乐消费中占据有利地位。
  在全球化日趋深入的今天,好莱坞电影制作团队“不得不学习容忍自己边界内的多元文化主义特征”[10],剪断艺术创作领域中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这一方面能够消减文化偏见下的碎片化传播对西方大众全面、发展、理性地认识中国的影响,逐步刷新对中国国家形象和人民形象的认知;另一方面能够推动好莱坞在电影生产的“编码”过程中,理解其他民族文化,消解文化隔阂,发掘优秀的文化遗产,生产世界文化经典。只有在东西方文化价值上找到平衡与包容的支点,电影生产才能更好地为文化交流服务,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平等友善地沟通。
  [参考文献]
  [1] 张英.中国制造李连杰[N].南方周末,2008-05-08(D21).
  [2]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137.
  [3]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0:5.
  [4] 豆瓣网:功夫之王[EB/OL].http://
  subject/1939414/.
  [5] 豆瓣网:木乃伊3[EB/OL].http://su
  bject/1997679/.
  .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6.
  [7] 郝胜兰.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功夫形象”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3.
  [8] [德]尼采.哲学与真理[M].田立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60.
  [9]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中国电影艺术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158.
  [10]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M].杨渝东,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6.
  [作者简介] 曹俊清(1989— ),女,湖北鄂州人,三峡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媒介与文化。张芹(1973— ),女,湖北宜昌人,硕士,三峡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媒介与文化。

上一篇: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记者素质的要求和发展效果

下一篇:复杂信息传播中的公众心理与传媒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