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通俗电视剧在中国大陆电视剧文化转型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5-07-06 11:24

通俗电视剧在中国大陆电视剧文化转型中的作用

一、通俗电视剧的发展与中国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
   论文联盟http://
  1980年代以前,大陆的电视剧的创作主体来自文化事业单位,充当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推出的作品是一种宣传品,用以宣传党的思想、教化人民群众。1990年代以后(即2000年代以来),。大陆的电视剧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不但制片方(商)来自市场,而且经济效益直接与市场挂钩。现在的电视剧成了文化商品,而电视剧生产以提高收视率为主要目的。如果采用二分法,把文化分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话,那么前一个时间段大陆的电视剧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后一个时间段大陆的电视剧则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如果采用二分法,把文化分为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话,那么前一个时间段大陆的电视剧属于官方文化的范畴,后一个时间段大陆的电视剧则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而处于这两个时间段之间的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陆的电视剧则属于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从官方文化到民间文化的过渡时期,或称文化转型期。
  在大陆,通俗电视剧兴起于1980年代,繁荣于1990年代,作为名称消逝于21世纪。这一过程与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期是一致的。这决不是一种巧合。
  第一,通俗电视剧的发展历程与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有着共同的文化动因,那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的清明与宽松、经济的搞活与繁荣以及都市娱乐文化的兴盛。
  第二,通俗电视剧与大陆电视剧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通俗电视剧的发展历程是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的一部分,通俗电视剧的发展历程表征着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
  第三,在1980年代、1990年代,通俗电视剧是大陆电视剧的马前卒。为其冲锋陷阵——为大陆电视剧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为其抵挡箭石——在大陆电视剧文化转型的过程中,通俗电视剧受到的责难也是最多的。
  第四,1980年代、1990年代大陆电视剧文化转型的历史就是通俗电视剧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涓涓细流到狂波巨澜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大陆的电视剧全都种上了通俗电视剧的基因,变成“没有不通俗的”。
  因此,通俗电视剧在1980年代、1990年代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二、通俗电视剧在中国大陆电视剧文化转型中的作用形式
  
  (一)商品化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电视剧视为艺术,不以盈利为目的。通俗电视剧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电视剧的另一个身份——文化商品。作为商品,电视剧就要考虑盈利。那么,如何盈利呢?且看通俗电视剧的做法。
  1990年的《渴望》向西方学习,采用室内搭景、多机拍摄、连续表演、同期录音、即时切换等制作方式,大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从而赚取了更多的利润。
  1992年的《京都纪事》把广告植入电视剧,赚到了一笔可观的赞助费,从而降低了电视剧的商业风险。
  以上是以降低成本求赚取更多利润的例子。更多通俗电视剧还是通过提高收视率来达到赚取更多利润的目的。
  比如,1993年的《北京人在纽约》、1996年的《宰相刘罗锅》以高质量的作品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工业化
  现代工业与传统手工业根本区别在于,后者是手工作坊式的零打碎敲而前者是机器化大生产,后者是个性化生产而前者要达到批量生产就必须统一制式(标准化),要提高效率常常进行流水线作业,如此一来就变成了非个性化的,或者说是伪个性化的。
  电视剧是在大陆的农业社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其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虽然个性化强,但是效率低下。1980年代、1990年代正是大陆电视大发展的时期,电视播出平台的急剧扩大需要大量的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剧来填充。于是。尝试逐步实行工业化生产的通俗电视剧诞生并蓬勃发展起来。而通俗电视剧的勃兴带动了大陆电视剧生产的工业化浪潮,逐渐被广泛接受和效法。
  
  (三)通俗化
  有通俗电视剧就有高雅电视剧。从名称上来说,先有通俗电视剧一说,后有高雅电视剧一说。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先有高雅电视剧,后有通俗电视剧。1980年代通俗电视剧的出现就是基于人们对1980年代以前高雅电视剧曲高和寡的不满。
  高雅电视剧以强烈的精英意识、官方色彩用艺术化的语言书写英雄/伟人、传奇,抒发圣人之志、英雄之气,而通俗电视剧代之以民间立场、大众文化心理,用本色语言反映常事抒发世情,为凡人立传。如

http://

果说高雅电视剧的审美趣味是雅的话,那么通俗电视剧的审美趣味则是俗。俗扎根于日常生活,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通俗电视剧的通俗之风一旦刮起,就会越刮越猛,20年席卷整个大陆荧屏。
   论文联盟http://
  (四)快餐化
  罗兰·巴特把文本区分为可读性文本和可写性文本。因为观众观看通俗电视剧,“他不去自己发挥作用,不去充分地接近能指的诱惑力和写作的快乐,他天生只有接受或者拒绝文本的可怜的自由:阅读仅仅是一种公民投票”,所以通俗电视剧是一种可读性文本。而以往的大陆电视剧就像传统艺术一样,因为充满了意味和灵韵,接受者“不再成为消费者,而是成为文本的生产者”,所以是一种可写性文本。如果说大陆以往的电视剧提供的是艺术盛宴、文化盛宴的话,那么通俗电视剧提供的则是快餐、家常便饭。电视观众观看大陆以往的电视剧和欣赏传统艺术富有仪式性、崇高感,而观看通俗电视剧就像西方人吃肯德基、麦当劳或者是中国人吃家常便饭一样稀松平常。
  电视剧消费的特点是:一次性消费——对于一般电视剧,一般电视观众只看一遍:主动选择,被动接受——电视观众有看不看电视剧、看哪个频道的电视剧的自由,但是电视剧的意义是外露的,电视观众不管看哪个频道的电视剧都不大用动脑子就能看明白。通俗电视剧的快餐化是符合电视剧消费特点和规律的,因此被后来的大陆电视剧所效法。
  总之,通俗电视剧改变了我们对电视剧本质属性的落后观念,推动了大陆电视剧生产模式的变革,使大陆电视剧文本更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大陆电视剧消费更符合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特点和规律。可以说,通俗电视剧在1980年代、1990年代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中发挥的作用是全方位的。
  
  三、正确认识通俗电视剧历史功绩
  
  第一,正确认识通俗电视剧的历史功绩,我们要有历史的观点。
  所谓历史的观点,就是在评价一个事物的时候,要把这个事物置放到它所从来的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予以考察。历史的观点被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是最高的批评标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照亮文艺实践之灯。比如,1847年恩格斯在批驳卡尔·格律恩对歌德的不当评价时说:“歌德在德国文学中的出现是由这个历史结构安排好了的。”。又比如,列宁在评价列夫·托尔斯泰时说:“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不应该从现代工人运动和现代社会主义的角度去评价(这样评价当然是必要的,然而是不够的),而应当从那种对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的抗议,对群众破产和丧失土地的抗议(俄国有宗法式的农村,就一定会有这种抗议)的角度去评价。”评价一个作家我们要坚持历史的观点,评价一种文艺现象我们同样要坚持历史的观点。
  用历史的观点看,通俗电视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出现是时代的需要,它在大陆电视剧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是由1980年代、1990年代特定的“历史结构安排好了的”。
  第二,正确认识通俗电视剧的历史功绩,我们要有发展的观点。
  所谓发展的观点,就是在评价一个事物的时候,要看到这个事物的全部发展过程,考察它的历史全貌。比如,徐志摩先生在《罗曼·罗兰》中说:“一个伟大的作者如罗曼·罗兰或托尔斯泰,正像是一条大河,它那波澜,它那曲折,它那气象,随处不同,我们不能划出它的一湾一角来代表它那全流。”评价通俗电视剧的历史功绩我们也当如是观。 用发展的观点看,通俗电视剧有一个起步(1980年代)、壮大(1990年代上半期)、成熟(1990年代下半期)、消亡(21世纪)的过程。”今天,虽然通俗电视剧的名字已经鲜有人提及,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历史功绩。事实上,通俗电视剧不是一颗流星——划过天空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今天,它正以通俗电视剧文化基因的形式存在于当代大陆电视剧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代大陆电视剧的发展为什么是迅速、积极、健康的?1980年代、1990年代通俗电视剧推动完成的大陆电视剧文化转型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http://

上一篇:第三世界的电影艺术 亚洲电影 斯里兰卡的电影艺

下一篇:探析植入式广告的发展与演进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