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原油田土地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发布时间:2015-07-04 20:49

  摘要阐述了中原油田土地污染的现状与成因,分析了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研究、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的行政管理体制、监督管理制度和法律责任等治理对策。
  关键词中原油田;土地污染;现状;成因;存在问题;治理对策
  
  中原油田地处于黄河冲积平原,横跨河南、山东省3个市(濮阳、聊城、菏泽),全局共征用土地6 881 hm2,占用土地以耕地为主。自投入开发到目前为止已钻油、水井5 500余口。油区面积约为5 300 km2。在油区,由于油田开发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突出的破坏,油田区井场、计量站、注水站、联合站、管道周围,大片农田区域内已无完好的生态植被覆盖,因落地原油、井喷和集输油管线的泄露及因油田盗抢等造成农田污染,有的长满青草,有的一片盐碱,与周围庄稼繁茂的农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1]。2009年对中原油田采油区土地污染进行调查,现将其结果总结如下。
  1中原油田土地污染的现状
  1.1地表水
  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标准,通过样品测试分析,结果如下:采油井场附近的废水、污水样品的石油类超标项目是v类水的23.69倍;采油井场雨水堆积后的积水样品,石油类超标项目是v类水的1.91倍;采油井场附近排污渠的污水样品,超标项目是v类水的7.19倍;开发前的钻井废水到采油废水、洗井废水等污水样品,超标项目是v类水的15.72倍。
  1.2土壤
  落地原油对土壤的破坏性最大,其原油多属轻质油,地面原油低比重(一般为0.820~0.859 g/cm2),高凝固点(25~30 ℃),低含硫(0.1%~1.5%),高含蜡(15%~30%),高烷烃(50%~75%),奇偶优势比较近,多属于成熟度较高的环烷烃一烷烃族石油。落地原油在重力、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的作用下,向地下渗透和沿地表扩散,侵蚀土层,使土地盐碱化、沥青化、板结化,改变了土壤的正常结构和成分,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
  1.3地下水
  根据已有的资料文献,在中原油田采油区采取的地下水样品中,石油类含量为0.05~0.15 mg/l,在调查的25个数据中,检测出18个挥发性有机物,其中以甲苯的检出量最高[2]。初步统计,目前中原油田因石油开采污染的土地高达2 666.67 hm2以上,而油田因污染给农民支付的青苗赔偿款每年高达5 000万元以上。而且每年因污染新增加的污染土地约133.33 hm2,每年新增加给农民的青苗赔偿费高达260多万元。因此,治理油田土地污染迫在眉睫。
  2成因
  2.1废水
  油田开发建设中,井场的废水为主要的废水污染源,在开发前期以钻井废水为主要废水类型,以后逐步过渡到以采油废水、洗井废水为主要废水类型。前期的钻井废水排放在泥浆池中,在实际生产中土油池内往往同时包含大量未回收的泥浆及落地油成分,这可能会因入渗而导致对地下水污染,因地表径流带入水体形成对地表水及下游水质污染,对土壤、植被特别是农业生态造成污染影响,其泥浆的有毒成分可能形成长期潜在污染。后期的采油废水、洗井废水一般经处理达标回注,但若不能完全实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注措施而外排,会渗透污染土壤,危及地下水,或形成漫流,从而污染土壤、植被(或农作物)、地表水等[3]。
  2.2落地原油和固体废弃物
  在油田勘探和打井采油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油井溅泄、管道溢漏以及井喷事故等造成原油喷洒到地面。回收后剩余的将会造成土壤、植被(或农作物)、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固体废弃物主要为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废弃泥浆是油田钻井过程产生的副产物,其中含重晶石粉、各种有机或无机类化学助剂,使得其中的重金属、cod、石油类、表面活性剂等有害物质浓度较高[4]。
  现在油田是在废泥浆中添加固化料使其有害成分固化,避免其向周围水中的渗透与溶解,以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但是,土壤中的有害成分一直存在于固化的泥浆中,其含量远远高于地区本底值,虽然泥浆坑中铺有防渗层,但在实际中却不一定能达到理想防渗效果,一旦破损就会出现渗漏。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水聚合物、有机化合物和金属化合物,会造成堆放场地土壤盐碱化、板结,其渗漏会危及地下水及周边土壤,尤其是重金属和石油烃类的有害毒理作用不容忽视,许多研究表明,重金属和石油烃类进入动物体内后,对哺乳类动物及人类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土壤的严重污染会导致某些成分在粮食中积累,影响粮食的品质,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5]。
  2.3其他方面
  油田的土地污染严重原因不单单只有废水与落地原油的破坏,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土地污染严重。一是随着采油工艺的广泛实施,输油注水管线不断老化、腐蚀,致使注水管线穿孔频繁,甚至突然破裂造成的土地污染;二是各油气生产单位放空火把污染土地;三是违法分子在输油管线打孔窃油等不可抗拒因素,使管线中的油、水泄漏,造成了污染土地的现象发生;四是油田钻井泥浆池、作业施工污染,联合站、计量站排油水污染等都对土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3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油田部分领导干部不重视,存在旧观念
  作为能源支柱性企业,部分领导干部“油老大”思想依然严重,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意识淡薄,没有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高度出发来开展工作,乱占滥压耕地的现象时有发生;仍然存在“为完成生产任务,污染了土地就赔偿”的旧思想观念,大大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激化了油地矛盾。
  3.2油区管理松散,缺乏土地污染管理制度
  由于油田部分单位的管理松懈,某些干部职工在生产流程中遇到的一些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改正,致使导致大量的土地受到污染而缺乏管理,给油田的土地和农民造成巨大的伤害和经济损失,造成土地的盐碱化、荒漠化。在土地污染的管理工作中,奖罚不分明,没有形成一套可行性、有效的制度。任何一项工作的成功都离不开一套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油田污染的管理制度更加不例外。多年来油田土地污染问题无人问津,致使大量土地污染严重,相关部门应该在研究调查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奖罚严明、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
  3.3油地欠缺沟通,宣传力度不够
  油田污染土地主要是油田的废水、废液、污油、泥浆等污染井、站、管网周围的农民的耕地,因此油田污染土地的治理没有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只能是纸上谈兵。但是长期以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污染土地赔偿价格过高,农民不用耕作、施肥、浇水等任何劳作投入,就可以获得比劳动1年还要高2倍以上的收入,其地方政府还可以得到数量可观的管理费,这是造成地方政府对污染土地复垦治理不重视和农民复垦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抛荒的主要的和直接的原因[6]。因此,目前的首要课题之一,便是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加强对农民宣传土地保护和改造的政策形势法规的力度和深度。
  4治理对策
  4.1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污染土壤治理氛围
  污染土地治理不单纯是复垦多少土地的问题,它事关新政策新形势下能否处理好保护土地和油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问题[7]。因此,必须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要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类媒体和形式,在油地内外深入广泛地宣传污染土地治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力争新颖,为职工群众所喜闻乐见,以提高群众和职工对土地复垦和土地保护的认识,力争使土地国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4.2调查污染土地现状,掌握其位置、数量、污染程度和赔偿情况
  据调查,中原局土地管理办公室下发专门文件和统一统计格式,要求各下属单位对本管辖油区内的污染土地进行勘查、登记,搞清污染土地的位置、数量、污染原因和程度以及赔偿情况,并以已征井、站、路作参照物,结合地方行政区划图,绘制出污染土地位置图。真实全面地掌握油田污染土地的情况,为下一步制订污染土地治理方案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4.3通过油田与地方的深入沟通,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与配合
  油地双方的关系密切,取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是油田治理土壤污染的关键。一是通过油田和地方上层领导广泛而深入的沟通达成共识,由地方有关部门出台扶持型的配套文件。二是通过油田对外关系及土地管理人员与地方基层油区办和土地所结合,由其抽出专人配合土地污染的治理。三是油田每年井、站、路油气田工程项目征地66.67~133.33 hm2,都要拿出相当可观的补充耕地资金,委托地方土地管理部门进行耕地占补平衡。要努力促成通过建议油田上级部门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协商和沟通,把油田污染土地的治理纳入征地补充耕地范畴,或争取造地费优惠资金用于油田污染土地治理工作。
  4.4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在油田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地方经济的发展与群众利益
  随着油田污染土地治理工作的开展和不断深入,工作难度会不断加大,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将会更多,这对治理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好事办好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强沟通、因地制宜、稳定推进,力戒“一刀切”和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农民意愿,倾听群众心声,耐心细致地做好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工作,充分考虑政府利益、群众利益和他们的承受能力,不能让群众的利益受损,更不能增加群众的负担,要让群众尝到土地复垦的甜头得到实惠;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土壤污染正在不断扩大,中原油田是国家特大型企业,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还会出现更多新的问题、新的思路,有待土地污染处理工作者的探索研究。总之,油田污染土地治理工作事关油地双方可持续发展大局,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将其办好,需要油地双方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需要油田上下坚定信心,集思广益,常抓不懈,狠抓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才能把压在企业肩上多年的包袱卸下轻装前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为油地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6参考文献
  [1] 任磊,黄廷林.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1(2):50-54.
  [2] 付新建,张修田,苗长军.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地下水现状分析[j].地下水,2008,30(3):48-49.
  [3] 刘强鸿,程先智,李健,等.中原油田采出污水处理技术总结[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10):109-112.
  [4] 郑喜珅,鲁安怀,高翔,等.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方法[j].土壤与环境,2002(1):79-84.
  [5] 武正华,张宇峰,王晓蓉,等.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及基因技术的应用[j].农业环境保护,2002(1):84-86.
  [6] 邢巍巍,胡黎明.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北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2003.
  [7] 邢前国,潘伟斌,张太平.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j].生态科学,2003,2(22):275-279.

上一篇:关于现代化新农村发展新能源的思考

下一篇:东兴市农村雷电灾害发生原因及防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