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关于生态文明现实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8-15 11:22

  “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阐述,也是中央对21世纪中国文明建设模式和体系的科学概括。什么是生态文明,如何把握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怎样实施生态文明战略,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一、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一)从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看确立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不能仅仅依赖经济、科技手段,还必须诉诸伦理信念、法律观念和哲学观念的发展与变革。因此环境哲学正在日益成为哲学界的热点和全新的研究方向。而要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应当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1、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2、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在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辨证统一中体现的。
  3、矛盾引导思维前进,推动社会进步,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类应当能够处理好“尊重”和“改造”自然的辩证关系,应当具有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利用的双重性,应当能够担负起对合理调控和协同自然进化的责任。
  (二)建设生态文明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原则,对于启发当代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经产生过非常深刻的生态智慧,这些生态智慧对于当代生态哲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3、生态哲学是复杂的生态现象及其规律在当代哲学中的反映,可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综合优化发展提供一般思路和方法论原则。生态伦理学是生态文明最基本的哲学基础,它既为生态文明提供了生态学的科学基础,又做出了可行的人伦规范,为生态文明提供了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的生态理性规范。
  (三)联系可持续发展谈论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发展观为生态文明指出了建设途径;其次,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公平观为生态文明提供了带有根本性的目标体系;再次,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二、从生态哲学观把握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和丰富涵义
  对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人们达成一致共识:生态文明哲学观认为,人与自然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中,既有斗争性(人类向自然索取),又有同一性(人与自然同步发展),并且是以同一性占主导地位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达到同一目的。在斗争性与同一性之间,如果以斗争性为主,第一步会取得胜利,但第二步、第三步常常把第一步的胜利都抵消了;如果以同一性为主,则既可以取得第一步胜利,又可以取得第二步、第三步胜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价值观认为,人的存在不但要对社会、对他人有用,而且要对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以及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负责,承担义务和责任,而且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所以对他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要做得更好些,这样才体现人的价值的全面性。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还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种群对于其他生命以及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都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生态文明的道德观认为,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要把人类的道德认识,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延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增强人们对代内关系和代际关系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协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达到三者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含义,基本的方面可以概括为以下内容。一是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其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生态文明即生态环境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包括较强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完善的生态制度。三是生态文明概念的主要内涵,是物态平衡、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某一地理区域中,建立起以物态平衡、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为基础的高度信息化的新的社会文明形态。物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与条件,心态平衡是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态体现。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现实策略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实施生态文明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时下成为普遍的社会呼声。
  (一)生态治理思路
  此学说侧重从生态文明的管理过程谈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认为生态治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维持良好生态状况的管理过程,生态治理的目标是在人类发展的基础上维持良好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理解生态治理的概念需要处理好两对关系: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治理与发展的关系。生态治理一方面着眼于环境保护,另一方面着眼于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当前必须抓住生态治理的范式转换。一是从治疗到预防;二是从局部治理到整体治理;三是从政府管制到多元治理政府管制侧重政府对污染的控制,但是生态治理只有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机制,即多元治理。生态治理要求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发挥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公民的作用,形成一种合力,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和公民的责任。
  (二)多种形式思路
  不少学者认为,结合中国各地实践来看,要建设好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就必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养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伦理道德,也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产业的生态化。随着公民意识的不断提高,公民社会的不断兴起,我们也应该在继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积极引导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多种行为主体参与生态明建设,实现生态治理从治疗到预防、从局部治理到综合治理、从政府管制到多元治理的范式转变。通过对话、沟通、交流,形成全民参与的局面,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序和动态的治理。在开放的全球化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增强,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在增加。在环境问题上,情况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国际上注重加强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生态治理的联动机制,而在国内各区域之间,则需要积极建立合理协调的联动机制,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保证生态环境得到治理与改善,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观念转变思路
  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就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侵害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及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指导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推进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宗教信仰、人文关怀诸方面都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在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各方面构建新的社会文明形态。
  (四)三个层面思路
  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向是多维度、多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政治层面意味着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从而要求党和政府加强生态执政、生态立法、生态行政和生态社会动员,努力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整体的符合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的政治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经济层面要求一切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加强环保产业建设,使识别“绿标”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文化层面体现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根本的指向是树立全民生态文化意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包括生态道德、生态教育、生态科技、生态文化(狭义)建设以及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宗教、生态传媒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社会生活层面要求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优化人居生态生活环境,努力实现人口良性发展,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
  参考文献:
  1、潘岳.弘扬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文明[J].湖北社会科学,2006(7).
  2、杨国昕.生态文明应与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并重[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9).
  3、朱孔来.论建设生态文明[J].中国环保产业,2006(8).
  4、王素娟.生态文明人类的必然选择[J].理论探讨,2006(3).
  5、曹新.论制度文明与生态文明[J].社会科学辑刊,2006(2).

上一篇:再论社会主义的实质

下一篇:反贫困事业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