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社科论文

浅析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5-09-09 09:36

 [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已领导人民进行了多年的社会建设实践,其社会建设思想十分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提出及其发展脉络,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视角可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通过这五个阶段的发展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日渐丰富,已具备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社会建设 发展历程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理论上有两个重要贡献:一是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该思想一经提出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快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二是提出了“社会建设”这一新概念,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变成了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把“社会建设”单设一章,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相并列,十七大修改后的新党章还明确写入了社会建设思想,由此可见社会建设地位之重要。其实,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进程紧密相联。建党以来,尽管社会建设这一概念提出的时间较晚。但是社会建设的实践一直在进行着。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就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建设思想,并在自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局部的社会建设实践。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我们党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展开了大规模的社会建设,但并没有使用社会建设这一概念,而是将社会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中。从总体看,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社会建设的局部实践阶段(1921-1949年)
  从1921年到1949年,即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政府****下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社会建设思想和主张,并于不同时期在自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局部的社会建设实践。我们可以从这一阶段的三个不同时期,即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来解读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思想。
  1、土地革命时期的社会建设思想
  从1929年到1937年,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根据地开展了一些具有开创性的社会建设工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一是进行土地革命,平均分配土地,缩小贫富差距。中国共产党从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人手,进行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使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土地革命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解决了农民最现实的生存问题。二是关心群众疾苦,保障劳动者权益。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二是给人民以东西”。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此为要求,密切关注群众疾苦,及时反映群众要求。三是重视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知识普及。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和官兵通过各种形式识字学习,文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一是注重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党和苏维埃政府出台了《关于经济政策的决议》、《关于苏维埃经济建设的决议》、《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等一系列有关经济建设的决议和决策,以指导苏区的经济发展,解决军民温饱问题。二是重视文化教育,大力兴办学校,提高苏区人民文化水平。“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两年中,根据现有史料可查的中央人民委员会39次常委会中,专门或作为一项议程研究教育工作的就有20次之多。”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广泛兴办列宁小学、补习夜校等,实行免费的普及教育。这一时期的苏区教育状况要远远好于国统区。三是重视医疗卫生,保障苏区人民群众的健康。例如,设立卫生委员会或卫生局等专门的卫生医疗机构,对一切雇佣劳动者实行免费的医药帮助等。四是实行男女平等政策,保障妇女权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就明确规定所有人“在苏维埃法律前一律平等”。
  2、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建设思想
  从1937年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政权建设的同时,也特别重视社会建设。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共产党提出的是各界人民都有说话机会、都有事做、都有饭吃的政策。”我们党和边区政府对社会建设的重视主要表现在:第一,促进陕甘宁边区的教育发展,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包括干部教育、中小学教育和社会教育。斯诺曾对边区的文化建设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延安政府已在世界上一块最贫穷和落后的地区上建立了文明与繁荣的社会生活。”第二,积极赈济救灾。进行社会保障建设。党和边区政府把赈济救灾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先后颁布了《优待难民办法》、《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安置难民的通令》、《陕甘宁边区优待移民垦荒条例》等。同时,还设立了相应的社会保障机构,社会保障工作一般由民政部门监管。第三,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由于陕北地区缺医少药,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所以,党和边区政府把预防疾病、改善公共卫生提到事关民生大计的高度,采取各种可行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四是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党和边区政府针对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新特点,采取恰当的策略和方法处理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如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三三制”原则等。同时,高度重视妇女解放,注重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
  3、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建设思想
  在1945年到1949年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并没有因为战争而中断。为了安置战争和自然灾害造成的难民灾民,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赈济救灾,使解放区的绝大多数地方度过了灾荒;为了增强群众的组织性,调动群众参加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党建立了农协等社会组织,这些为建国后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社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了在解放战争中获得更多群众的支持,我们党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形成强大的合力,确保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总的来看,这一阶段的社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密切了党群关系,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但是社会建设思想比较零散,社会建设涉及的内容有限,实践的范围也不是很大。

 二、社会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1949-1966年)
  从1949年到1966年,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规模展开,社会建设的很多方面刚刚起步,因此,这一阶段被称为社会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
  新中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 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了宝贵经验。其中,党的八大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路线,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中萌发出的社会建设思想。但是,与当时国情的脱离和对军事共产主义思想的推崇,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社会建设的实践。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以政治为本,社会建设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计划体制时期,从社会建设的组织和动员机制来说,政治动员是最强大、最有效的动员力量,每一项社会建设都是作为政治任务进行部署的,每一项具体的社会建设成就都被赋予强烈的政治意义。”
  1、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条件下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最低生活需要
  一是重视衣、食、住、用、行等基本民生问题。这一时期,社会建设的重点就是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正如毛泽东1959年所指出的,“要把衣、食、住、用、行五个字安排好,这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安定不安定的问题”。二是重视医疗卫生制度设计。新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包括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公费医疗制度、面向国有企业职工的劳保医疗制度和面向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三个部分。三是重视普及教育,多次提出工人、农民要知识化。建国以来,我们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虽然走过曲折道路,但总的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实行平均主义分配制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平均主义一直作为构建理想社会的理念而存在。建国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按劳分配思想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用共产主义的理想眼光看待社会主义,把“按劳分配”带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作为“资本主义法权”加以限制,这实质上是否定了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换言之,我们虽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并没有很好地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按劳分配制度,也没有对传统文化中的平均主义思想进行批判和反思。事实表明。绝对平均主义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那种试图让所有人同时富裕起来的想法是行不通的,那种大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用平均分配来“抑富济贫”的做法是极其有害的。
  3、以人民公社为载体进行社会建设
  “1958年,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生的太阳,在亚洲东部的广阔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们农村中的大规模、工农兵学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现在也可以预料,在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民公社仍将是社会结构的基层单位。”毛泽东不愿看到在中国出现贫富不均,仍有人吃不饱穿不暖的状况。他把人民公社作为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和社会建设的载体,试图通过人民公社的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
  4、构建“两大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
  建党初期,毛泽东就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25年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解决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一“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的社会分层思想深刻影响着近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理论与政策,在解放以后的30年里基本上被沿用下来。这一时期,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了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组成的“两大阶级一大阶层”的社会阶层结构。
  5、致力于建构平等的社会关系
  毛泽东致力于追求人民群众生活的无差别改善,致力于消除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三大差别,致力于追求实现男女平等。这些社会建设举措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促进平等,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沐浴“共产主义”的阳光,共享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成果,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当时将平等等同于平均主义,因此并没有建立起平等的社会关系。
  三、社会建设的曲折发展阶段(1966-1978年)
  由于文化大革命,这一阶段的社会建设在曲折中艰难进行。该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两大特点:一是群众运动,二是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错误极大地干扰了“八大”正确路线的实施,经济发展近乎停滞,社会建设也遭到严重破坏、停滞甚至倒退。在当时特殊的政治气候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运行机制遭到破坏,社会建设失去了稳定的组织和制度基础,就连已取得的社会成果也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关系紧张,社会矛盾比较突出。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当时政治条件特殊,政治环境恶劣,但当时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发展,尤其农村合作医疗堪称世界典范。1965年,毛泽东发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促进了农村基本卫生服务体系的初步形成。这一时期,农村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三级”医疗预防网络,为农村培养了大批赤脚医生和基层医疗工作人员,创造性地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基本制度,它与城镇的公费医疗及劳保医疗共同构成了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
  四、以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建设阶段(1978-2002年)
  1978年到2002年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其突出特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建设,以发展经济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以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建设阶段。
  面对十年浩劫之后的危难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2年,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六五计划》。从此开始,我国的经济计划中就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计划的题目也相应地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而以往的几个五年计划只是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此后,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步得到重视。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扞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发展,推进社会建设。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六个方面的发展指标,提出了社会和谐的思想,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建设。

1、实现了全党全国工作中心的战略性转移
  工作中心的战略性转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性转移,并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方针。这一时期社会建设的背景、条件、内容等都具有不同于前 期的特征,社会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表现出新的特点。二是市场化改革对社会建设思想影响深远。这一时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指引下,市场化原则渗透到经济生活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对社会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市场化使社会问题逐步凸显为社会发展的重点;另一方面,市场化精神的渗入扭曲了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的公益性,导致了新的社会问题出现。
  2、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第一,重新认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988年,在深入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背景下,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既要生产又要生活,二是人民生活只能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第二,要大力发展教育。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就提出要把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强调“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90年代中期又提出并积极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第三,改革劳动就业制度。20世纪末,城镇就业问题十分严峻。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我们实行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之后,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就业问题,我国改革了招工制度,采用了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逐步恢复。9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加速期。《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第四,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围绕卫生体制、医疗保障体制、医药流通体制三个方面展开。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一,打破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必须打破平均主义,实现按劳分配。邓小平不仅强调社会主义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深入思考了处于落后状态下的中国如何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问题。他得出的结论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既能发展生产力,又能避免两极分化。第二,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并提出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理论。这种分配制度,在调动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4、深化对阶层结构的认识,协调各种社会关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对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作出了新的总结和概括,并充分认识了各阶层的地位和作用。十六大报告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此外,中国共产党在注重协调阶层关系的同时,也重视构建平等的性别关系,并将男女平等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5、确立从共同富裕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第一,确立共同富裕目标。在思考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人民生活要富裕;这种富裕状态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的富裕,而不是个别人、部分人的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完全平均,也不是同步富裕。基于对共同富裕的正确认识,我们党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即允许和提倡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第二,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在继承邓小平社会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反思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过程中,提出了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思路,也提出了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新的发展理念。******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不止一次地重申,“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并特别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总之,这一阶段以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展,社会建设逐步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自在走向自觉。社会建设的目标逐步明晰,即从共同富裕到人的全面发展;内容也日渐丰富,涉及到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在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挑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社会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果。
  五、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社会建设阶段(2002年至今)
  从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至今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其突出特点是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的科学发展观。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社会建设得以全面推进。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社会建设思想,系统阐述社会建设内涵,并在实践中全面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四个深刻”是党中央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形势进行综合分析之后作出的科学判断,为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供了重要依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是这一时期取得的丰硕理论成果,标志着党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期间,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取得了显着成就。

1、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新时期,人们对社会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党和政府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一系列社会制度安排进行了重新审视与设计,促进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一系列有关民生的政策相继出台并不断完善。一是积极促进教育公平。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学有所教”和“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放在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这些都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教育公平的重视。二是实施扩大就业的战略,确立充分就业的目标。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作医疗。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积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立了从2003年开始试点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四是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以城镇为中心转向了城乡统筹发展。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理顺分配关系,注重收入分配公平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还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些思想都有利于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3、优化社会结构,建构和谐社会关系
  一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将“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二是促进各阶层关系和谐。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重视社会组织建设
  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把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纳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这表明我们已经认识到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这个进步对推进我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总之,这一阶段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新纲领指导下,以全面推进积极就业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改善社会管理等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建设的内容、重点、目标和原则都逐步明确。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对每个阶段党的社会建设思想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当时国情背景和实践基础的考察,也离不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等内容的考察,必须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视角来研究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从以上五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日渐丰富、深入和成熟,我国已经具备了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各种主客观条件,迎来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历史机遇。
  注释:
  ①《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7页。
  ②张挚《论中央苏区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意义》,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1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编《延安文萃》(下)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835页。
  ⑤陆学艺《北京社会建设60年》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⑦《关于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载于1958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⑧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276页,第9页。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解决就业问题指明了方向。三是建立新型农村合

上一篇:浅谈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促进理论实践创新

下一篇:试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