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社科论文

浅谈******同志建设和谐世界主张的国际视野

发布时间:2015-09-09 09:36

〔摘要〕 ******同志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战略思想,向世界展示中国爱好和平、追求正义、尊重秩序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表明中国要积极融入世界并增强自己在国际事务中话语权的决心。它彰显了社会主义中国对未来世界发展走向的深刻认识和总体把握,为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关键词〕 ******;和谐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视野
  
  ******同志早在2005年即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再次重申这个主张。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既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也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了更为宽广的国际视野。
  一、建设和谐世界主张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
  2005年4月22日,******同志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他在亚非峰会演讲时首次提出“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新主张。同年9月,******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关于构建和谐世界国际秩序的理念。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同志又郑重申明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和决心。他在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进入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谐的国际环境。
  1.社会主义中国选择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
  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志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1〕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们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一心一意谋发展”,就必须为我国发展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只有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才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到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才能保证我国集中精力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社会经济发展。
  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事实上,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不仅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它还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内在体现。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原则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局面下,列宁提出的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说:“我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一百年,一万年,我们也不会侵略别人”〔2〕。党的十七大,******同志把半个多世纪以来形成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概括为和平发展道路,指出: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社会主义中国今天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来强大了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是社会主义的原则。社会主义中国从一开始就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对外政策的宗旨和首要目标。显然,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2.中国的发展需要在现行国际体制下与各国交流与合作
  进入21世纪,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社会主义中国顺应时代潮流,迎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和世界都需要在现行国际体制下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首先,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世界各国为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获得最大利益,纷纷实行开放的政策,广泛地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积极利用国外市场、资源、信息、技术和资金。在此趋势下,社会主义中国着眼于自身的发展利益考量,也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经过30余年的对外开放,社会主义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当中。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勇敢地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获得了在闭关锁国条件下不可能获得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各种人才,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发展的优势。但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联动关系也已经变得更加紧密。******同志强调:“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既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更多机遇,也带来诸多挑战。世界经济失衡加剧,能源资源压力增大,贸易保护主义趋势上升,给各国制定国内政策、开展国际合作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各国应该坚持互利合作,加强协调配合,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使世界经济增长惠及各国人民。”〔3〕
  其次,环境保护工作需要世界各国齐抓共管。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面对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等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也难以单独应对。中国政府虽然倡导科学发展的理念,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毕竟无法以一己之力改变世界环保全局。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工作仍需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携手应对。******同志指出:“中国政府一向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中国将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要求,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推动落实‘巴厘路线图’谈判,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做出更大贡献。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世界实现和谐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4〕
  再者,保障人类安全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同志指出:“‘9•11’事件以来……国际和地区恐怖分子同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等相互勾结和呼应,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制造各种类型的暴力袭击事件,不仅危害各国的国计民生,也严重威胁着国际安全……消除恐怖主义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考验着人们的智慧、勇气和决心。面对跨国恐怖主义组织及其活动的威胁,单个国家的行动往往难以奏效,国际合作才是最有力的手段。中国支持国际社会在联合国框架内,以联合国宪章和相关国际法准则为指导,采取果断的集体行动,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5〕在谈及人类健康安全时,他也强调,禽流感、艾滋病等传染病正在给相关国家及地区的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失。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惟有切实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蔓延,维护卫生安全。此外,诸如地震、海啸、打击贩毒以及能源安全等也需要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维护国际形势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6〕

 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国内外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始终是中国政府谋求发展的宗旨和原则。社会主义中国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又努力打造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在不照搬国外尤其是西方模式的条件下利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进一步促进当今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从而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的发展模式,即和谐的发展模式。和谐的发展模式显然需要和谐的发展环境。因此,******同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对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外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任务。他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仅如此,它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抉择。******同志在内政与外交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和谐”主题,将“和谐”与“世界”相连,表明其更加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宽广的全球视域下,布局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提出努力建设和谐世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和实践。
 二、中国在建设和谐世界中的角色与作用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最大的新兴市场,且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中国开始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责任的不同期望,******同志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新主张。他指出:“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7〕******同志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新主张,既回应了西方国家对中国是否冲击现行国际秩序的不必要的担心,也回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西方之外的另一个选择,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争取和维护发展中国家更大权益的期待。
  1.维护联合国机制,努力寻求各国合作利益基础上的动态共处关系
  21世纪后的社会主义中国虽然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仍然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不论社会制度异同都应和谐共处。各国内部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各国应该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通过对话、交流与合作,和平解决争端与冲突。共同推进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当代中国的发展是处在现行的世界体系之中,是依托而不是****现行秩序实现发展和复兴的。维持现行世界体系和秩序主要框架的稳定符合社会主义中国的利益。因此,当个别霸权国家推行单边主义,妄图单方面主导世界事务时,中国努力推动联合国继续成为解决国际事务的主要机构。中国支持安理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依照联合国宪章采取集体行动。
  社会主义中国一方面继续维护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还积极推动国家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社会主义中国努力构建的国家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不同于传统的结盟关系,它是一种建立在寻求合作利益基础上的动态共处关系,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助于冷战后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向非对抗方向的转型。这是中国处理当代复杂国际关系,努力实现各国和谐共处的一个创举。联合国机制加上伙伴关系框架下的世界是社会主义中国致力于实现各国和谐共处的一种努力,也是中国建设和谐世界的贡献。
  中国在维护联合国机制以及寻求合作利益基础上的伙伴关系框架下,致力于实现全球经济的和谐发展。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贫困,南北差距拉大,国际金融市场周期性剧烈动荡,能源、粮食安全问题突出,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等等。如何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成为负责任大国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中国支持国与国之间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同志指出:中国决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社会主义中国致力于实现全球经济的和谐发展。
  中国倡导建设和谐世界,还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的和谐进步。要实现世界的和谐共处与和谐发展,就需要确立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思维方法。求同存异,其前提是承认国际社会的差异,即承认国家之间存在着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在民族、宗教、语言、风俗习惯上是有所不同的。******同志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模式的差异。这是世界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世界蓬勃发展的动力。但承认各国之间的差异,并不是要使各国各自为营、相互为敌、“老死不相往来”。他说:“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8〕为此,中国积极参与各类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召开国际会议和学术研讨,互办国家文化年活动,如“中法文化年”、“俄罗斯年”、“中印友好年”、“意大利年”、“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年”及“奥地利中国年”等,还主动申办奥运会、世博会等。
  此外,建设和谐世界,中国还从树立国际新的安全观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新观点。中国按照和谐世界的理念,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推动朝鲜六方会谈,斡旋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援助。印度洋海啸、南亚及海地大地震等,中国都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国迄今为止累计派出维和人员超过13万人次,是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努力发展和谐的大国关系,和谐的周边关系,和谐的多边关系。中国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和合作,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其他相关地区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争取更大发言权,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
  ******同志提出建设和谐世界,主张“和谐共处”、“和谐发展”与“和谐进步”,和谐是其追求的理想状态。但和谐决非只求一团和气、无原则的“和稀泥”,甚至为追求和谐牺牲本身正当利益。事实上,无原则的“和稀泥”最终将使和谐难以为继。和谐必须坚持原则,不回避矛盾。对损害自身核心和重大利益的行径,对违背国际社会意愿、破坏国际和平与正义的言行,必须敢于和善于斗争。社会主义中国倡导建设和谐世界,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自身发展营造良性的外部环境,进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繁荣。因此,建设和谐世界首先必须保证中国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诉求。只有中国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得到满足,其力量和影响得到极大提高,和谐世界的主张、政策才能够真正得到贯彻和落实,和谐世界的理念才可能变成现实。
  目前,社会主义中国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发展是其共同的利益诉求。******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的多数热点问题都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携手合作,共同对全球事务施加积极影响,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更大贡献。”〔9〕

 社会主义中国及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在现行的国际秩序下谋发展,但此秩序基本上是西方发达国家更多地出于自己利益的考量而制定出来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都几乎没有参与它的构建。社会主义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作为后起上升者显然有必要对现行秩序进行适时调整和改变。社会主义中国对现行国际秩序进行改良和改造,一是积极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主张,靠分量和影响的增加使其改变和调整;二是联合其他利益攸关者,发展不与现行制度相对抗的新机制。例如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同志表示:中国赞成对联合国进行必要、适当的改革,以使其适应新的国际形势。联合国成立50年来,国际形势所发生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一大批亚非国家获得独立并成为联合国成员国,它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理会改革必须反映这一现实。他还说:中国“赞成扩大安理会组成应遵循公平地域分配的原则,确保各方平衡,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平衡,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任何排斥发展中国家的改革方案都是不能接受的”〔10〕。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问题上,******同志也表示,要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方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但注资应该坚持权利和义务平衡、分摊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新增资金应该确保优先用于欠发达国家等。
  社会主义中国一方面呼吁国际社会更多地倾听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秩序,另一方面也积极投身于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事业中来。******同志多次表示过,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还不太富裕,但是愿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继续落实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期间宣布的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所有举措。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将同发展中国家加强磋商与协调,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 三、建设和谐世界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意义
  ******同志倡导和谐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背景下提出来的。新的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功,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政治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之一。此时,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内政与外交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和谐”主题,将“和谐”与“世界”相连,形成了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和实践。通过在国内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使中国的发展始终和世界的发展相协调,使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相一致,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继续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利于更好地发展,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中国在快速发展进程中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向世界展示中国爱好和平、讲求正义、尊重秩序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表明中国要积极融入世界并增强自己在国际事务中话语权的决心。它是推动中国和平发展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战略举措,彰显了社会主义中国对未来世界发展走向的深刻认识和总体把握。******同志建设和谐世界的新主张,以宽广的世界视野,为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3.
  〔2〕毛泽东着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27.
  〔3〕******.在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2007-06-09.
  〔4〕******.在经济大国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2008-07-11.
  〔5〕吴绮敏,范剑青.******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R〕.人民日报,2004-11-22.
  〔6〕******.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R〕.人民日报,2009-01-01.
  〔7〕******.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2005-09-16.
  〔8〕******.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R〕.人民日报,2006-04-22.
  〔9〕******.在发展中五国领导人集体会晤时的讲话〔R〕.人民日报,2008-07-09.
  〔10〕黄泽全,李新烽.******与姆贝基会谈表示中国愿与南非共同努力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建设性伙伴关系〔R〕.人民日报,1999-02-03.

上一篇:浅析******同志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探讨

下一篇:浅析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