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浅谈和谐校园视野下大学生的民族主义该何去何

发布时间:2015-07-16 20:03

   摘要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在当前民族主义浪潮中,如何看待中国人这一角色?中国国力日渐上升,越见强大,青年人又该如何响应?这些方面都值得新一辈的中国人深思。
  关键词民族主义 大学生 爱国主义

  中国曾经是屹立于亚洲的天朝大国、东方巨龙,然而近代的中国自清朝以来,饱经沧桑,甚至曾一度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度,国人无不悲愤。而至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默默耕耘,中国国力得到提升:入联、入世、举办奥运、成为金融海啸中列国之寄望等等,都可见其国际地位越趋举足轻重。
  1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主义高涨的现象及原因
  “民族主义”一词1844 年才出现于社会文本中,其基本含义是:对一个民族的忠诚和奉献,特别是指一种特定的民族意识,即认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优越,特别强调促进和提高本民族文化和本民族利益,以抵抗其他民族
  的文化和利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民族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奉行的是国际主义,对内奉行的是爱国主义。有部分人认为爱国主义就是一种民族主义,这是一种狭隘的观念。其实爱国主义是随着国家政权的合法性之后由官方提出的一个政治性概念,和存在于人们之中的民族主义有所不同。
  但在冷战结束前后,民族主义开始再次兴起。对于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原因,应该说主要是由于官方意识形态的下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国民对近代屈辱历史的深刻记忆以及互联网的出现。也就是说,随着官方意识形态影响力的下降,民族主义成为团结和凝聚中国国民的主要意识形态。同时,随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国民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同时与近代的屈辱历史相联系,于是通过弘扬民族主义来追求民族的振兴与国家的强大。这一民族主义的浪潮借助于现代通讯手段和互联网而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响应,其规模与影响更加突出。
  民族主义高涨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可归结为二点:
  (1)没有妥善疗治历史创伤而造成的情结。对“百年屈辱”的集体记忆和“雪耻”心结是主要原因。近现代中华民族是一个受伤的民族,内外伤都很深重。内伤指的是由传统的蒙昧封闭思想、未能有效抵制外来侵略的挫折感等因素促成的排外心理;外伤指的是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一百年间,中国受到列强的持续侵略,战事连连。世界上受战争创伤和外侵创伤的民族与国家并不少见,但是在那些以自由主义立国的发达国家,都能妥善疗治历史创伤,捐弃前嫌、化敌为友。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感悟“仇仇相报何时了”的智慧,也不缺“化干戈为玉帛”、“相见一笑泯恩仇”之类的佳话,但当代很多国人的心灵深处仍然充满了仇外的集体记忆。
  (2)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与在国际政治领域内的挫折感之间的矛盾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着的提高,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国际事务方面所起的作用,却相对微弱得多。本来中国人都会认为中国发展强大了,在国际事务中也该扬眉吐气,起码不会再随意受到伤害和侮辱。中国民众建立在经济发展上而产生的对外事务方面的自信不断遭受打击,导致不同程度的挫折感,这种感情不自觉地开启了中国人关于近代中国所经历的痛苦记忆。
  2 新一代大学生在当前民族主义浪潮中的角色及特点
  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的进程都表明:一个民族国家,只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 必须伴之以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力量,这种文化力量与经济创造力相辅相成。民族精神就是这种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的文化力量。就其具体内涵而言,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渗透在民众之中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思想文化、思维模式、语言文字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内部力量整合的必需具备的条件。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热爱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薪火相传、能够逐步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能在未来的岁月里继往开来、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摘要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在当前民族主义浪潮中,如何看待中国人这一角色?中国国力日渐上升,越见强大,青年人又该如何响应?这些方面都值得新一辈的中国人深思。
  关键词民族主义 大学生 爱国主义

  中国曾经是屹立于亚洲的天朝大国、东方巨龙,然而近代的中国自清朝以来,饱经沧桑,甚至曾一度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度,国人无不悲愤。而至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默默耕耘,中国国力得到提升:入联、入世、举办奥运、成为金融海啸中列国之寄望等等,都可见其国际地位越趋举足轻重。
  1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主义高涨的现象及原因
  “民族主义”一词1844 年才出现于社会文本中,其基本含义是:对一个民族的忠诚和奉献,特别是指一种特定的民族意识,即认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优越,特别强调促进和提高本民族文化和本民族利益,以抵抗其他民族
  的文化和利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民族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奉行的是国际主义,对内奉行的是爱国主义。有部分人认为爱国主义就是一种民族主义,这是一种狭隘的观念。其实爱国主义是随着国家政权的合法性之后由官方提出的一个政治性概念,和存在于人们之中的民族主义有所不同。
  但在冷战结束前后,民族主义开始再次兴起。对于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原因,应该说主要是由于官方意识形态的下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国民对近代屈辱历史的深刻记忆以及互联网的出现。也就是说,随着官方意识形态影响力的下降,民族主义成为团结和凝聚中国国民的主要意识形态。同时,随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国民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同时与近代的屈辱历史相联系,于是通过弘扬民族主义来追求民族的振兴与国家的强大。这一民族主义的浪潮借助于现代通讯手段和互联网而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响应,其规模与影响更加突出。
  民族主义高涨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可归结为二点:
  (1)没有妥善疗治历史创伤而造成的情结。对“百年屈辱”的集体记忆和“雪耻”心结是主要原因。近现代中华民族是一个受伤的民族,内外伤都很深重。内伤指的是由传统的蒙昧封闭思想、未能有效抵制外来侵略的挫折感等因素促成的排外心理;外伤指的是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一百年间,中国受到列强的持续侵略,战事连连。世界上受战争创伤和外侵创伤的民族与国家并不少见,但是在那些以自由主义立国的发达国家,都能妥善疗治历史创伤,捐弃前嫌、化敌为友。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感悟“仇仇相报何时了”的智慧,也不缺“化干戈为玉帛”、“相见一笑泯恩仇”之类的佳话,但当代很多国人的心灵深处仍然充满了仇外的集体记忆。
  (2)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与在国际政治领域内的挫折感之间的矛盾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着的提高,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国际事务方面所起的作用,却相对微弱得多。本来中国人都会认为中国发展强大了,在国际事务中也该扬眉吐气,起码不会再随意受到伤害和侮辱。中国民众建立在经济发展上而产生的对外事务方面的自信不断遭受打击,导致不同程度的挫折感,这种感情不自觉地开启了中国人关于近代中国所经历的痛苦记忆。
  2 新一代大学生在当前民族主义浪潮中的角色及特点
  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的进程都表明:一个民族国家,只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 必须伴之以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力量,这种文化力量与经济创造力相辅相成。民族精神就是这种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的文化力量。就其具体内涵而言,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渗透在民众之中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思想文化、思维模式、语言文字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内部力量整合的必需具备的条件。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热爱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薪火相传、能够逐步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能在未来的岁月里继往开来、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第二,理性就意味着不狂热。当有人把当年义和团的方式继承下来,发扬起来,以殴打外国留学生、冲击日本料理店来表达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感的时候,我们要明确地作出判断:这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我们要与这种狂热划清界限。
  第三,开放就意味着不狭隘。它不是狭隘地抱残守缺,而是具有兼容并包的雅量,在继承优秀传统文明的同时,敞开胸怀吸纳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使自己强盛起来,并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第四,温和而不极端,理性而不狂热,开放而不狭隘。这便是和平发展的中国所需要的新民族主义,这种新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在内涵上大致统一,在外延上几乎重合,这种新民族主义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当今中国的时代最强音,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仅仅以经济指标翻番作为标志,还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没有强大民族文化的国家,不可能有真正的根基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不可能充分、持久地赢得别国尊重,没有强大而优秀的文化,绝不是真正的强国。

  参考文献
  [1]陈晓律,李永刚.当代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走势.史学月刊,1998(6).
  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徐坚.和平崛起是中国的战略抉择.国际问题研究,2004(2).
  王小东.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论.战略与管理.2000(5).
  张树青.关于当前民族主义现象特征及其引起的思考.西北史地,1996.

上一篇:试论民族主义的“去激进化”趋势

下一篇:试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