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徽商妇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8 12:42

徽商妇研究论文

1978《秦末农民战争的光辉历史不容纂改》(《安徽师大学报》1978年第 四 期)1984《论封建统治者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阜阳师院学报》1984年第一、二期)1985《胡适之父铁花先生评传》(《安徽史学》1985年第一期)1986《论徽商与封建宗族势力》(《历史研究》1986年第二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88年第一期)1987《从系统论和角度重新探讨几个史学理论问题》,《历史研究方法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社会科学家》1987年第一期《胡铁花年谱述略》(《安徽史学》1987年第四期)1989《阮弼评传》(《安徽史学》1989年第一期)1990《论徽州海商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三期)《明清徽商心理研究》(《纪念粱方仲教授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1991《明清徽州的家庭与宗族结构》(《历史研究》1991年第一期)《明清徽商木商考》(《学术界》1991年第二期)《评臼井佐知子的学术思路》(《安徽史学》1991年第四期)《争储失败、贬为猪狗的胤祀和胤礻》《皇子传》河南人民出版社《徽商及其网络》臼井佐知子著,唐力行整理,《安徽史学》1991年第四期1992《论商人妇与明清徽州社会》(《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四期)《论徽州商人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安徽史学》1992年第三期》)《论徽商的形成及其价值观的变革》(《江淮论坛》1991年第二期)1993《胡适:徽州历史上的第三个文化伟人──试析胡适与徽州文化》(《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三联书店1993);《论徽州商人文化的整合》(《安徽史学》1993年第三期)1995《徽州方氏与社会变迁──兼论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历史研究》1995年第一期)《社会转型期江南宗族的变迁》(《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徽州汪氏家族的迁徙与商业活动》臼井佐知子著,唐力行整理,《江淮论坛》1995年第一二两期连载1996《关于〖日本碎语〗的碎语》(《安徽史学》1996年第四期)《胡适的商业观》(《开放时代》1996年五、六期)《胡适论商人与社会转型》(《胡适研究丛刊》第二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1997《论徽州宗族社会的变迁与徽商的勃兴》(《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三期)《也谈无徽不成镇》(《炎黄纵横》1997年第四期)《无锡人文精神的历史考察》(《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吴学研究专辑3,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1998《评吴仁安著〖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历史研究》1998年第二期)《〖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述》光明日报1998年12月11日1999《论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苏州社会的变迁》,(《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黄山书社1999《评范金民著〈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江海学刊》1999年第6 期)《徽州学研究的对象、价值、内容与方法》(《史林》1999年第3期)《徽州方氏的迁徙与社会变迁》(《中国谱牒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0月)《略论新儒学与现代化》(《现代化理论与苏南发展》,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2000《从碑刻资料看明清以来苏州社会的变迁──兼与徽州地区比较》(《历史研究》2000年第一期)《论徽州宗族社会的变迁与徽商的勃兴》,《区域、社会、文化——“区域社会比较”国际学术研讨论集》,重庆出版社2000年《新安商人在江南的迁徙与定居活动探微》,《中华谱牒研究——迈入新世纪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中国传统社会的群体——商人》,《中国社会史论》,湖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超越传统——宁波帮的近代化历程·序》,西南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2002《重构乡村基层社会生活的实态——关于徽州古村落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之一》,《中国农史》2002年第21卷第4期。《徽州方氏与社会变迁》,载《学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徽商在上海的迁徙与定居活动探微——从家谱与乡镇志的结合点重构社会生活的实态》,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徽商在上海市镇的迁徙与定居》,《史林》2002年第1期。2003《徽州宗族研究概述》,《安徽史学》2003年第2期。《庙会:神圣·凡俗》,中华读书报,文史天地版,2003年6月11日.《徽商的绅士风度》,《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重构乡村基层社会生活的实态——值得深入考察的徽州古村落宅坦》,载于《中国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跨学科的对话与交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版。2004《明清以来徽州、苏州的区域互动与江南社会的变迁》,《史林》2004年第2期。《从杭州的徽商看商人组织向血缘化的回归——以抗战前夕杭州汪王庙为例论国家、民间社团、商人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学术月刊》2004年第5期。《历史视野中的徽学——走出一府六县》,《社会科学报》2004年7月1日。《近世苏州徽州的互动及其经济社会变迁的差异》,《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文化论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区域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教育问题》2004年第5期《明清徽州古村落宗族生活实态——以徽州绩溪宅坦村为个案》,韩国《史丛》。《徽学研究的对象、价值、内容与方法》,载《论徽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巨贾何负鸿儒——明清时期徽商的绅士风格》,韩国《史林》第22期,2004年12月2005《20世纪上半叶中国宗族组织的态势——以徽州宗族为对象的历史考察》,《上海师大学报》2005年第1期。《朴元熇著〈明清徽州宗族史研究〉》,《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怎样的互动促成了江南的繁荣——以十六世纪的苏州与徽州为例》,《北京日报·理论周刊·文史》,2005年5月23日。2006《从徽学研究看区域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2007《“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动乱与徽州宗族记忆系统的重建——以徽州绩溪县宅坦村为个案的研究》,《史林》2007年第2期《不思量自难忘:我在十年浩刼中的遭遇》,《史林》2007年增刊。2008《从区域史研究走向区域比较研究》,《上海师大学报》2008第1期《整体史视野下的学术新求索——评﹤江南场景:社会史的跨学科对话﹥》,《近代史研究》2008第二期《明清江南市镇的行政管理一文的评点》,《学术月刊》2008第7期《超越地域的疆界——关于区域与区域比较研究的一点思考》,《史林》2008年第6期

李琳琦的简历

1985年6月在安徽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年6月在安徽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导师为著名徽学研究专家张海鹏教授;1996年6月在华东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著名教育史研究专家李国钧教授;1999年6月至2001年12月在南京大学从事历史学博士后研究。1996年被评为副教授,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历史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研究领域和方向明清史;徽学;中国古代教育史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主持的项目1.《徽文化研究·徽州教育》,1999年国家社科基金子项目、安徽省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项目批准号:99BZS028;2.《明清徽州区域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第二十六批;3.《明清商业经济发展与教育变迁》,200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01JA880026;4.《明清徽商与徽州区域教育发展研究》,2001—2002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AHSK01-02D024;5.《明清徽州区域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FAB011457;6.《明清商人书院研究:以徽商为中心》,2002年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2002jw067zd7.《明清商业经济发展与教育变迁》,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3CZS003;8.《明清徽州家庭教育研究》,2005年省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2005sk067zd9.《安徽通史·明朝卷》,2003-2004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AHSK03-04D0671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05年,项目编号:NCET-05-056111.《明清侨寓徽商子弟教育问题研究》,2005-2006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AHSK05-06D031。 (主要参加者)①《徽商与市场整合》,2001年国家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②《徽州文化系列光盘版》,国家“十五”规划重点电子出版物;③《中国区域教育发展史研究》,全国教育“九五 ”规划重点项目;④《徽商与徽州文化》,国家教育部“九五 ”规划项目;⑤《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国家社科“九五 ”规划项目;⑥《徽商发展史》,国家 “十五 ”规划重点图书;⑦《清代徽商资料丛编》,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项目编号: 200510121003003。 1.1991年荣获安徽师大“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2.1996年荣获安徽省“95焦陂奖 ”优秀教师称号;3.1997年荣获华东师大首届“华为 ”优秀博士生称号;4.2000年荣获 “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 ”称号;5.1999年入选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名单,2003年入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6. 2004年荣获安徽省模范教师称号;7.2007年荣获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称号;8.合著的《徽商研究》,荣获1998年安徽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 1999年又荣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9.独著的《传统文化与徽商心理变迁》,荣获2001年安徽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0.合著的《徽商与经营文化》(第二作者),荣获2001年安徽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1.独著的《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荣获2003年安徽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2.合著的《区域教育的历史研究》,荣获2004年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3.合作的《中国古代史课程体系建构与优化》,荣获2005年安徽省省级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4.独著《明中后期心学在徽州的流布及其原因分析》,荣获2005年安徽省第七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论著 1.朱元璋与明初国子监,《社会科学家》1986年第 2期。2.研究封建社会史必须重视对帝王个性心理的分析,《社会科学家》 1988年第5期。3.论徽商资本流向土地的特点及其规律,《安徽师大学报》1988年第4期。4.略论明清时期封建政治势力对徽商的压制与打击,《徽州社会科学》 1988年第2期。5.徽商资本流向家乡土地述论,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1989年第10期。6.略论朱元璋的用刑思想,《安徽师大学报》1991年第 3期。7.略论朱元璋的立法思想,《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8.朱元璋的立法、普法、行法述论,《学术界》1991年第 3期。9.清代的科举制度探析,《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3期。10.明清徽州粮商述论,《江准论坛》(人大《明清史》复印) 1993年第4期。11.明末御边良将熊廷弼,《军事历史》1994年第4期。12.徽商的奢侈性消费及其心理探析,《历史档案》1995年第 4期。13.徽商与明清时期的木材贸易,《清史研究》1996年第2期。14.明清徽州书院的官学化与科举化,北京《历史研究》 2001年第6期。15.徽商与清代汉口紫阳书院,北京《清史研究》2002年第2期。16.“儒术”与 “贾事”的会通,上海《学术月刊》2001年第 6期。16.明清徽州的书屋、文会及其教育功能,上海《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 4期。17.传统文化与徽商心理变迁,上海《学术月刊》1999年第10期。18.徽州书院略论,上海《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9.清代徽州书院的教学与经营管理特色,北京《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20.从谱牒和商业书看明清徽州的商业教育,北京《中国文化研究》 1998年第3期。21.明清徽商与儒学教育,上海《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第 3期。22.新发现的《做茶节略》,北京《历史档案》1999年第3期。23.略论徽商对家乡士子科举的扶持与资助,北京《历史档案》 2001年第2期。24.徽商的途程观念,北京《历史档案》1997年第2期。25.徽商的店堂文化、柜台艺术与广告促销活动,(台北)《孔孟月刊》第 36卷9期(1998年 5月)。26.徽商的商业人才观,(台北)《孔孟月刊》第36卷12期( 1998年8月)。27.徽商的消费行为及其心理探析,(台北)《中国文化月刊》1998年7月。28.略论徽州书院与徽州学术思想之演变,安徽《学术界》 1998年第6期。30.“激进 ”的言论与“保守”的行为,广西《社会科学家》1998年第 6期。31.略论徽商的竞争策略,(台北)《孔孟月刊》第37卷13期( 1998年11月)。32.明清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安徽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33.明清徽州进士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分析,《安徽师大学报》 2001年第1期。34.宋元时期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安徽史学》2001年第1期。35.明中后期心学在徽州的流布及其原因分析,《学术月刊》 2004年第5期。36.徽商与徽州的学术思想,《历史档案》2005年第 2期。37.略论郑玉的教育思想,《安徽师大学报》2005年第1期;38.明清徽商妇教子述论,《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2005年第3期;39.明代安徽书院数量、分布特征及其原因分析,《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2006年第 4期。著作类1.《中国十大商帮》(参著),黄山书社1993年版;2.《徽商研究》(合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获安徽省省级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优秀成果三等奖)3.《徽商与经营文化》(第二作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 11月版;4.《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独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5.《徽文化研究全书-徽州教育》(独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6.《话说徽商》(主编),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年6月版7.《中国考试史资料选编》(合编),黄山书社1992年 8月版(元明清部分,获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8.《中国考试制度史》(合著),黄山书社1995年2月版(明清部分,获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9.《中国历史大事典》(参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总结论文

2002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从2006年1月开始布置,至2006年6月末结束。本次毕业论文工作按照学校和学院有关毕业论文工作的规定程序和质量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结合历史专业特点,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在全体教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就本次毕业论文工作情况进行简要的总结。总结将主要从本次工作的具体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并提出如何改进的思路和措施,使毕业论文工作不断得到进步和发展。一、毕业论文工作的基本状况和评价:</b>基本状况:本次毕业论文工作按照学校和学院的基本规范要求进行,由于准备工作较为充分,没有出现大的失误。2006年初,历史系召开2002级毕业论文工作动员会,就毕业论文的相关事项进行了认真的动员工作。2006年新学期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各教研室为学生提供了新修订的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学生初步选定了论文题目。4月中下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史4个小组分别召开了开题报告会,大多数学生的论文题目通过,部分学生的论文题目进行了调整,学生开始进入毕业论文大纲写作阶段。5月初,学生基本完成了写作大纲,经过指导教师同意,进入正式写作阶段。5月末多数学生完成初稿,6月初完成2稿,6月中旬最后定稿。6月17日开始,分4个小组(中近史、中现史、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进行了第一轮答辩按规定进行。经过学生申请和指导教师推荐,17名学生进入第二轮答辩。6月23日,第二次答辩进行,最后确定学生毕业论文成绩,并对毕业论文的后续工作进行了安排。基本评价 从毕业论文的工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简要的分析总结,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以借鉴于今后工作的不断创新与进步。本次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b>:本次毕业论文工作,准备的较为充分,按程序和规定对教师和学生的各方面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要求师生对毕业论文工作要思想上给予应有的重视,正确认识论文工作的意义;特别强调了学生在选题上突出学术性和现实意义,注重选题的科研训练以符合专业发展目标的要求,能够较好地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考核;组织教师对原有的毕业论文参考题目进行了时适的调整,更多地突出了对论文的学术性和选题前沿性的要求,并注意与教师的科研特长相结合,加强教师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指导的力度;学生选题要注重难易程度,注重其学术性与可行性相结合,要求深入了解学术信息动态,广泛收集资料;着重提出学生要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课题,鼓励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在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务实作风基础上,给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的空间。历史系历来重视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实际创作能力,许多学生不同程度地参与过科研活动和受过学术活动的影响,这些对历史系学生的论文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积极的影响。本次毕业论文工作前期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习惯性的问题。从学生选题和开题前后来看,部分学生的选题还是有些盲目,不断地进行修改,一方面说明学生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但研究方向并不明确,我们的平时教学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毕业论文工作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直接影响到了论文的质量。在今后工作中应帮助学生尽早确定专业研究方向,从研究方向带动对历史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专业修养和素质;学生论文中选择地方史的很少,使学生论文在整体上的独立和创新研究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论文指导过程</b>:主要是考察教师在指导论文过程中的作为,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和工作量。在论文工作过程中,我们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严格遵守指导规范和纪律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指导质量,要求教师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来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在教师指导观念上,重点强调指导过程要充分体现师生间的学术合作意识,鼓励学生提出自已的见解,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提倡有个人风格的学术论文。为保证实习质量,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努力克服困难,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工作,教师的指导学生数量限制在学校允许范围内,教研室在努力做好进行监督和检查工作。从实际效果来说,整体工作是顺利而有成效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的指导水平和工作态度有差别,个别教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对跨方向的论文的指导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论文内容中并不是自己研究方向的问题,指导不到位,因此教师需要自我提高和训练,由于教师较少,加上学生可以自由选题,对指导教师出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在此方面应当给以重视。此外,教师自己填写指导记录,有些过于形式化了,有许多指导工作是随时进行的,而不是指定时间地点的,再者,也难以保证其真实性的。我们认为:应由学生来做更好一些,由学生在教师指导的时候做记录,也是作为修改论文依据,通过学生的记录中来考核教师的指导工作。毕业论文答辩:</b>此项环节是对学生的一次全面综合的考核,既可考核学生的内在知识的深广度,更是对学生外在的学术气质与综合表述能力的现场检验。从本次论文答辩过程可以看到,多数学生对论文答辩给以了足够的重视,并且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对教师所提问题能够流利的回答,也表现了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与平时的课堂教学训练有重要的关系,有些学生表现了很出色的素质。表现突出的学生的共同特点是,其一,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对论文中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基本上都能进行较为合理的回答,表现出了知识的熟悉程度和较为自如的应用能力。其二,具较为宽广的知识面,能够从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认识历史,形成一定的对历史的宏观认识,对论文所内含的历史问题基本上能够给以较为完整的回答,而不是仅仅止于专业方向所涉及的内容。其三,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识,并能够运用其来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较好的理论联系现实和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其四,是语言表达能力突出,逻辑性强,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综合素质比较突出的学生论文有赵学梅的《论美国城市化郊区的发展》、孔淑霞的《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徐盛的《论徽商历史及其文化的现代价值》、刘蕾的《论中共与冯玉祥的关系》、姜慧博的《论妇妇在抗战中的贡献》、何淼的《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对东北的争夺》等。在答辩中,这些学生都能就自己论文内容和观点进行学入的分析和阐述,质量较差的论文在答辩中则一般表现为选题犹豫不定,由于在写作过程中就存在许多问题,方向不确定,选题困难,写作中基础知识薄弱,明显的不能很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在答辩中也自然表现的缺欠较多。答辩中,从整个组织工作是认真严谨而且有实效的。教师都能做到认真努力,严格要求,努力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成绩总体上的公正的,而且,也是得到学生认可的。

上一篇:外文论文文献范文

下一篇:被删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