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扬琴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3 20:25

扬琴研究论文

  四川扬琴中国四川曲种。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流传于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至光绪时已有艺人100多名,并分为南会、北会两派。南派行腔华丽,细腻柔美;北派工稳豪放,长于叙事。1925年,扬琴科社慈惠堂招收盲人学唱,称为堂派。唱腔优美,韵味浓郁。它与川剧关系密切,川剧将扬琴唱腔作为练习唱功的基础课。扬琴为主奏乐器,与京胡、三弦合称三大件,又与碗碗琴、鼓板合称五方。传统演出形式一般为数人坐唱,分生、旦、净、末、丑、杂等各行脚色。传统曲目丰富,清末戏曲作家黄吉安写本尤为人称道。
  主要概述
  四川省曲种。发源于成都,流传于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据传
  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逐渐形成。到光绪年间,已有艺人 100多名,并分为“南会”、“北会”两派。南派行腔华丽,细腻柔美,长于抒情和刻画人物内心活动;北派行腔淳朴、工稳豪放,长于叙事,多演唱大本曲目。1925年,扬琴科社“慈惠堂”招收盲人学唱,培养出一批艺术上有成就的艺人,形成了独特风格,称为“堂派”。南派中声誉较高的艺人为李连升。20世纪30年代以后,扬琴日益盛行,出现了名家李德才(艺名德娃子)以及易德全、郭敬之、廖学正、阚瑞麟、洪凤慈、张大章、卓琴痴等。成都除专业艺人外,还有业余的扬琴票友,他们在考证词本、订正错字及钻研唱腔等方面都做出过贡献。 四川扬琴的唱腔优美,韵味浓郁,被誉为清雅香醇的兰花。它与川剧在艺术上有密切的关系,经常互相借鉴与吸收。许多川剧著名演员都爱好扬琴,并在传授弟子时将扬琴唱腔做为练习唱功的基础课之一。四川扬琴唱腔结构分为大调和越调两大类。大调属板式变化体结构,应用较广;越调属曲牌联套体结构,抒情性较强。扬琴的演奏长于烘托气氛,能打出风雨雷电、波翻浪卷等多种音乐形象,表现力很强。伴奏以扬琴为主乐器,与京胡、三弦一起称为“三大件”,又与碗碗琴、鼓板合称为“五方”。此外,伴奏乐器还有二胡、怀鼓等,也可根据剧情需要酌加笛子、高胡、阮、大提琴等。传统的演出形式,一般为数人坐唱,分生、旦、净、末、丑、杂等各行脚色。
  编辑本段传统曲目
  多采取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的体裁。除每一段的开头与结尾以 专业艺人
  及段落中间穿插少许唱词交代人物、情节或环境用第三人称以外,主要的唱词、念白都是角色的第一人称的语言。曲目分为大本与单折两类。大本也采取分段演出,每段半小时左右。大本以《三国》、《列国》节目居多,还有《琵琶记》、《白蛇传》、《玉簪记》、《白兔记》、《清风亭》、《玉蜻蜓》等曲目。清末戏曲作家黄吉安写有《处道还姬》、《黑虎缘》、《木兰从军》、《渔父辞剑》等扬琴曲本,称为“黄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扬琴得到了复苏和发展,吸收女演员,发展了表演唱和一人多角的自打自唱等形式,创作了《江姐在狱中》、《送宝刀》、《清溪河畔》、《探亲记》等现代曲目。
  编辑本段主要特征
  四川扬琴又称“四川琴书”。流行于四川的川东、川西、川 表演形式
  南一带,约有200年历史。演出形式原为数人坐唱,各操一件乐器伴奏,以扬琴为主,另有鼓板、怀鼓、三弦、京胡、二胡等。以唱为主,以说为辅。 演员分生、旦、净、丑等角色说唱。现在也有主角站唱、配角坐唱的形式。音乐分为大调、越调(月调)、器乐牌子3类。大调属于板腔体结构,是主要腔调,以一字为基础,由一字、快一字、慢一字、二流、三板、大腔、舵子等组成早期曾称“渔鼓洋琴”、“大鼓洋琴”,因表演中以洋琴为主要伴琴乐器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现名。 主要流行于成都、重庆、泸州、自贡等城市。约形成于清乾嘉年间(1736年-1820年)。道光时(1821年-1850年),成都的扬琴艺人已有行会组织三皇会,定期在茶馆聚会演唱。1925年成都开办扬琴班,招收艺童学习扬琴,这是四川扬琴最早的科班
  编辑本段表演形式
  “渔鼓洋琴”,因表演中以洋琴为主要伴琴乐器而得名。 扬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现名。主要流行于成都、重庆、泸州、自贡等城市。约形成于清乾嘉年间(1736年-1820年)。其表演方式为五人坐唱,击扬琴者前排居中,小三弦在左侧,鼓、板、梆子由一人司职居其右,后排为京胡和二胡。演员自弹自唱,夹以说白。女角色常由男性反串,演唱时采用假嗓。男角色则真、假嗓结合。男演员分生、旦、末、丑,发声各具特色。女演员有特殊的润腔手法哈哈腔。唱本类似小戏曲剧本,唱词有7字、10字句。音乐分省调和州调。省调流传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州调分布于川南及川东、川北部分地区。传统曲目约300余段,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如《华容道》、《清风亭》、《活捉三郎》、《秋江》等
  编辑本段四川曲艺
  四川扬琴,清朝乾隆年间成都、重庆等地便开始流传,因演唱时 戏剧
  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而得名,素有“坐地传情”之称。四川扬琴吸收了川剧和清音之长,通过唱和道白,将叙事、抒情与戏剧融为一体,有层次地表现戏剧情节。清末洋琴演唱多为3人,后一般为5人,分生、旦、净、末、丑5种角色,分别操作扬琴、鼓板、小胡琴、碗碗琴、三弦,边伴奏边说唱。? 四川竹琴又称为道琴(情),初为道士劝善说道的古老艺术,以竹筒鼓、简板和碰铃伴奏演唱,民国初年始称为竹琴。一般由一位艺人自打自唱,也有四五人一组坐唱的。竹琴在四川各地广为流行,1914年间,梁平、江北二县还举行过两次“竹琴大会”,各地行家云集献艺,轰动一时。? 四川相书,又称隔壁戏。演出时,设一顶高约1?6至2?3米,宽约0?8米的帐子,由一个艺人置身帐中,用口技和折扇、铜铃、莲花落等道具摹拟各种声音,描绘环境,并一人扮若干个角色,相互对话,展开故事情节。观众隔帐聆听,如临其境。其表演节目颇为幽默人称滑稽相书,话中有话。? 四川清音,也称为唱小曲、唱琵琶或唱月琴,在清朝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演唱者多为一人,左手打板、右手击竹鼓而歌。主要伴奏乐器为月琴,伴奏者有时也答腔几句。? 四川金钱板,又称金剑板、三才板,多系单人演唱,以唱为主。其道具仅三块竹板,讲究打板技巧,既要打出千军万马之雄壮,又要打出清风流水之委婉。? 以说为主的四川评书,明代以后流行四川各地,艺人借助桌子、醒木、折扇、帖子等道具,以语言吸引听众,并有一些表演动作。其表演地点多为茶馆,听众可以边品茗边听书。
  编辑本段扬琴的起源
  维吾尔族乐器表演 扬琴是中国民族器乐中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清脆悦耳,悠 三弦
  扬动听,艺术表现力非常丰富,尤为适合演奏欢快、活泼的乐曲。它是一种琴身呈梯形的乐器,主要由琴身、琴弦和琴键三部分构成。 扬琴虽然是中国民族器乐的一种,但它并不是中国本土乐器,扬琴亦名“洋琴”,顾名思义,是一件外来乐器,但对于其来源也曾有着以下说法: 一是由在“卡龙”沿袭而来。“卡龙”是中国新疆维吾尔族乐器,演奏时将琴平置于桌上,以左手持金属棒按柔滑弦,右手带“指甲”拨弹,亦可双手皆用甲片拨弹,在外形、弦数、音色特点上都与扬琴极为相似。事实上“卡龙”是中亚地区的“嘎龙”演变而来。元史记载,元代征伐克什米尔,在克什米尔得“七十二弦琵琶”这种乐器极有可能就是“卡龙”,可其出现于元代或更早,但是扬琴在中国最早出现在明代的广东一带,这在时间与地理位置上都相差甚远,因此,这种说法被采纳的很少。 二是由波丝传入。这是现在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据史书记载:扬琴最早源于中欧阿拉伯、波斯地区,当时称为桑图尔,后流传到欧洲、北美洲及大洋洲。有达西玛、欣巴龙、海克不里等名称。当时的击弦工具是木制小槌,音色清脆空旷,而中国最早出现扬琴的时间是在明末。由于明代工业发展,中西文化交流,这样的乐器传进来是有可能的。
  编辑本段扬琴的变化
  伴奏表演 扬琴在近代,形制上的变化最大。扬琴传入中国后,最初的形制是两 伴奏表演
  桥扬琴,(也叫“小扬琴”或“蝴蝶琴”)小扬琴在民间多用在说唱音乐的伴奏上,如:“四川清音”、“四川琴书”、“北京琴书”、“梅花大鼓”等均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虽然扬琴在中国乐器中的历史可谓最短,但在近代,在形制上的变化可谓最大。 首先,在定弦方面:因为小扬琴只有自然音(即钢琴上的白键),不能转调,为演奏带来了很多不便,在1953年,张子锐按照律吕规律横向相邻的两弦为小二度关系,纵向相间的两弦为大二度关系,绘制出律吕扬琴,这样就把《吕氏春秋》中律吕理论运用到音乐实践中。 郑宝恒等诸位前辈对扬琴改革的贡献很大 天津音乐学院的郑宝恒老师,在推广律吕扬琴的艺术实践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巴哈用钢琴作曲、推广琴艺一样,郑先生很快摸索出律吕扬琴的演奏规律,能用同一手法任意移调视谱演奏。他还吸取其它乐器之长,创造了滑抹音新技法,增强了扬琴的表现力。 1958年,郑宝恒把原来律吕扬琴的长方形共鸣箱,去掉前面两角不发音的部分,改成半圆形,减轻了重量,音域提高二度。郑先生始终坚持律吕扬琴教学,将技艺传授给一代代学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天津音乐学院许学东,在毕业音乐会上用律吕扬琴演奏了民乐三重奏《沙海音诗》(郑宝恒曲);1988年5月,中央音乐学院首届扬琴硕士生黄河在毕业音乐会上,由管弦乐队协奏,用律吕扬琴独奏了《流浪者之歌》等等;这些演出十分成功,律吕扬琴恢弘的气势,多变的音色,令听众赞叹不已。后又经过众多民乐专家的研究,将扬琴改造为四排码变音扬琴直至今天的401、402扬琴,比如中央音乐学院的桂习礼教授研制的501扬琴,在高音区加进半音调弦法,进一步解决了高低音转调问题。 中国扬琴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扬琴传入中国后不但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而且还形成了中国扬琴的四大流派。清末民初,随着民间传统器乐的发展,扬琴也被吸收到不同的器乐乐种的演奏形式中去。经过前辈乐师的不断实践与积累,扬琴艺术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流派与地方风格,拥有各自优秀的传统曲目、代表人物、传承关系与演奏特色,并为本土及各界的群众所喜爱和承认。其中最有影响的传统流派是广东音乐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和东北扬琴。
  编辑本段主要书籍
  内容提要 四川扬琴是中国扬琴艺术重要的传统流派之一。本书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作者新发掘的资料,对其诸多线索进行了更深入、更细化的综合研究,为四川扬琴的发展历程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结和梳理。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以时间为主线,按其发展历程逐一展开论述。而后的几章以面代线,从传播普及、地区风格形成、乐器变革、曲艺形式、演奏形式、代表人物等方面对四川扬琴进行总体性的分析阐述,全面、系统地清理和展示出形成四川扬琴风格特征的各种元素。 作者简介 代梓又,代茹,字梓又,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曾于1993获得全国民乐邀请赛青年组扬琴专业二等奖;2002年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一届民族器乐独奏比赛古琴青年专业组铜奖;2004年全国古琴大赛青年专业组铜奖。 六岁起随父亲学习中国民族乐器——扬琴,1983年考入云南省艺校接受专业的音乐训练,先后受到杨建德、周秀珠、刘希圣、俞燕等老师的悉心指导。198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考入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随陈富民先生学习扬琴演奏,随曾成伟先生学习古母琴演奏。毕业至今,成功地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扬琴、古琴音际会数十场,教授扬琴、古琴学生百余人,编写了扬琴、吉琴教材数本、论文《四川扬琴流变考》、《四川扬琴演奏形制之流变考》先后发表于《音乐探索》2005年由中国唱片广州公司出版《广陵散》、《高山·流水》古琴演奏专辑

  

浅谈扬琴初学者应怎样打好基础

浅谈扬琴初学者应怎样打好基础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浅谈扬琴初学者应怎样打好基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文关键词: 扬琴基本常识基本方法

论文摘要: 本文概括论述了扬琴的基本常识、正确的演奏方法以及初学者应选择的练习曲目和练琴的时间。学习扬琴应该规范、系统、科学。

一、关于扬琴的基本常识

(一)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扬琴的外形是一个上窄下宽的梯形木箱。琴体里设有音梁;音梁侧立,上与面板,下与底板、两端与箱框连结成为扬琴的共鸣箱。每台琴都有五六条音梁,每条音梁上的四五个圆孔为音孔。

(二)如何挑选新琴与琴竹

1、好的扬琴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看外观:看面板上面的木纹疏密是否均匀,走向是否平直;琴体做工是否精细。琴框应油漆均匀、色泽纯正、光洁度高、且无裂纹、无掉漆、无破损。查部件:查看左右两边的盖板与琴体是否的吻合;挂弦钉和弦轴是否排列的整齐均匀;滚珠、小桥码是否的齐全。听声音:高音区要清脆、明亮、纯净、富有“颗粒感”,中音区要柔和、圆润;低音区要浑厚、结实。

2、挑选琴竹应注意以下几点:材料:有较大的弹性和韧性,手感要光滑。色泽:颜色要偏粉黄,并富有光泽为佳。形状:把琴竹仰放在桌面上,看看琴竹是否的平展,竹头与竹尾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二、扬琴演奏的基本方法

(一)演奏姿势

演奏扬琴以坐姿为主,演奏时要放松的坐在琴凳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身体应距离琴20—25公分左右,两腿自然的分开与肩同宽,左腿稍前一些,右腿稍后一些。大臂自然下垂,平稳的抬起小臂。全身要自然的放松,随意而舒适,上身的前后、左右活动应轻松自如。

(二)持竹方法

首先将琴竹全长的五分之一处放在食指的第一指关节,要靠在指尖一些,再将大指自然的压在上面,轻捏住竹柄。通过三指将琴竹握稳,四、五指自然的弯曲、收拢。然后检查整个手的手形是否自然的收拢,手的各个指关节是否僵硬。

(三)击弦的方法与要领

1、击弦的动作

大臂要自然的下垂,然后将小臂平稳的抬起,左右手持琴竹稍呈内八字形。右手手腕抬起,使琴竹的竹头呈高位欲落击弦之势。然后琴竹从高位落下击弦,这时要通过臂、腕和指的力量传递到琴竹的竹头上,然后在落下琴竹击弦的一刹那,将手腕和手指相结合,以手腕为主产生的力量集中、有力、并富有弹性的击在琴弦上,同时立即的放松,并顺势利用琴竹反弹的力量,回到下一次击弦的高度,进行第二次击弦。

2、击弦的部位

在击弦的时候每个音都应该是受力平衡、集中和均匀的,所以应该用琴竹头的中部来击弦。理想的击弦位置是距离左琴码左右两侧约为2.5公分处;而中码、右码、低音码约为2公分处。

(四)扬琴弹奏中的平衡

1、身体的平衡。在扬琴弹奏的过程当中,我们经常要持着琴竹弹奏扬琴的高音区或者是低音区,这时候随着身体的晃动重心也就偏移到了另外的一端。此时为了保证身体的平衡,两腿必须自然的分开,且一前一后,这时两腿的'功能就相当于身体的一种平衡器。

2、左右手的平衡。无论演奏什么样的曲目,只要能注意左手和右手的协调、放松、和有机的配合,再难演奏的曲目也是能迎刃而解的。

三、扬琴初学者应练习的练习曲

(一)对于初学扬琴的人而言,首先要注重演奏时的姿势,击弦的动作、和基本的竹法。然后通过练习一些基本的练习曲和部分的乐曲教材,掌握扬琴发音的技术动作和规范,从而掌握“持竹点、击弦点、触槌点、支撑点、发力点”五个要点的综合技能。

(二)在熟悉了基本的音位后,初学者可以练习一些简单的小歌曲,如:《小星星》、《我是一只粉刷匠》,《采茶扑蝶》等。

四、练琴的时间

初学者每天练琴的时间多少,取决于自己的精力和体力。练习的效果和时间要成正比,须知“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勤”与“熟”是练习量的增加,“补拙”与“生巧”则是质的飞跃。

总而言之,对于初学扬琴的人来说,掌握正确、扎实的的基本功以及科学、有效的练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遇到一些比较难弹奏的片段就去拼命的狠练,手和腕子不舒服了也不肯去休息一下。这样做,肌肉会长期的处于拉长的状态,慢慢的就会失去弹性,收缩不了,严重的还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从而导致不能弹琴的后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希望广大的扬琴爱好者能够持之以恒、刻苦钻研,勇攀艺术的高峰。

参考文献:

[1]陈照华、陈方丈、扬琴实用教程[M]、广州外语音像出版社,1999.

急求一篇关于中国名族乐器或者西洋乐器的音乐鉴赏论文

  中西方器乐的不同魅力

  一曲《二泉映月》,让我们听到东方器乐文化的深沉韵味;一曲《回忆》,让我们领略到西方器乐文化的独特魅力。二者同时乐器独奏不知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西方乐器所表现出的音乐为什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呢?原因就是乐器的制作和音色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不同的文化影响制约着不同的乐器音色,由这种特定的音色来要求择定什么质料形制的乐器,从而进一步确定不同的音乐风格。总的来说,中西乐器音色上的差异恰恰体现了它们深层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乐器材料的差异根源于不同的天人关系:征服与尊重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侧重于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尊重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中有人,人中有天,主客互溶”的天人合一思想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

  西方人真正喜欢的是人工制品,是人对自然改造的结果。他们真正欣赏的是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象化在自然中的自我,是在改变自然中得到的一种自我陶醉。西方文化倡导人定胜天,不仅认识自然解释自然而且强调征服改造自然。与之相反,“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基础,中国人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华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亲近,他们从不把自然当作征服与改造的对象,而是尊敬和顺从自然。正是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而最终导致文化载体的中西乐器在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西洋乐器的制作材料是以金属和各种标准化的木料为主,特别是吹奏乐器,几乎全部是用金属或金属加胶木制成,诸如圆号、小号、长笛以及竖琴,钢琴等,大部分都是人工制作的产物,体现出西方人强调的对自然的驾驭和改造的思想。与之相反,中国乐器的制作多以天然材料为主。中国乐器在使用中占绝对优势的其他乐器如箫、笙、筝、三弦、琵琶,以及二胡、扬琴等,都是用天然竹、木、皮等制成,这也意味着中国人对自然属性的尊重。中国乐器尽量在发声中充分利用这些自然材料的独特性,充分发挥这些材料在发声上的独特作用,使他们利用自然材料来制造独特个性音色的目的得到圆满实现。

  二、中西器乐文化的差异根源于不同的文化本体:理性与感性

  西洋人看世界,是采取特别理性科学的态度,由这种态度来要求乐音超越具体,消解独特,以获得一种普遍与共通感,而中国人则全然相左,中国文化是以感性、以生命为本体,所以它尽力捕捉人的内在的感受和体验。在中国音乐上一切都要服从于“韵味”,服从于“情”。“摹仿自然”与“形式美”本是西方美学思想的两大中心,但中国人更习惯于音乐韵味,一切技法都围绕着“情、韵”二字进行。

  就乐器方面说,西洋器乐曲很早就完成了自身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工作,很早就将音乐自理成具有相对抽象的形式体系,发音特点是:音质尽量的远离人声接近器声,以使音色效果获得一种共通性,让声音不受人声影响,保持它的理性。中国乐器从来没有打算进行标准化和统一化的工作,也从未将自己的音乐抽象成单纯的形式体系,所以,中国乐器的音质始终以接近“人”声为自己的最高旨趣,甚至连乐器演奏也是由这一意识支配的,随行而至,感性色彩浓烈。如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就是一种这样的拉弦乐器,它的音色就常常让我们体会到寂寥的牧人心情和草原空旷的孤独感,它能够维妙维肖地模仿人的说话声哭笑声、动物的喊叫声等等,更好表达内心。

  西洋乐器音色是远离人声的,而远离人声则又意味着必定远离自然本来所固有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显得过于理性了。西洋乐器所追求的“器”声是这样的:虽然不同于任何一种具体的乐器,但又能够与任何乐器的音色能有着很好的融合。相反,中国乐器的近人声也决定了它必然要求其音色的独特性和个性。中国乐器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它们非常适合独奏,但却很难把它们完满地变化为一个完美的结构,这是因为每一种乐器都过于感性而造成的。打个比方,西方器乐好像是几个声音相似的外国人在一起唱歌,他们更注意表现出他们的和谐,而中国器乐就好像是几个十分感性而拥有独特声音的中国人在一起唱歌,虽然都有着自己的声音特色,却很难达到完美统一。

  西方注重理性的思维方式,中国注重感性的思维方式,从理论到实践自始至终走的就是两条路,这就是中西器乐文化差别的根本所在。

  三、中西乐器特色的差异根源于不同的美感要求:力度与深度

  中国传统器乐的表现特点与西方不同。西方器乐演奏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从气势上感染听众;而中国器乐演奏以旷达悠深见长,突出情景交融,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和合”精神的“幽美”,从感性的情韵上感染观众。因而,对于我们欣赏中西方器乐演奏时候产生的不同感受也就不奇怪了——西方人喜欢交响乐,气势庄严恢宏,台上的乐手和乐器越多越显得气派,比如《悲怆交响曲》《拉德茨基进行曲》;中国人更愿意用几种或者更少的乐器去表现出一种充满思考和内涵的乐曲,比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

  西洋乐器的出音比较均匀,所发的每个音轮廓清晰,界线分明,是一种标准化的造型,它体现的无疑是一种共性。中国乐器的出音则千变万化,姿态各异,体现出的是它每个音符的独特性,而这样的音形当然是由乐器演奏时吟、揉、震等滑音、游移音技巧造成的。这类

  器乐演奏技巧在运用时非常灵活,它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性应用和处理,从而显示出其丰富多样的个性,使其表现能力达到一种非凡的深度和力度,造成直达心底、刻骨铭心的艺术效果。

  中西音乐器乐的脉络有着很大不同,西方器乐的脉络追求音响效果的丰厚饱满、绵密结实,追求恢宏的气势美。这是一种力度的美。中国器乐的脉络制造蜿蜒起伏、单线游动的线型效果,追求音响的虚淡空灵、幽婉深邃,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演奏具有荡气回肠的效果,获得音乐表现的深度美。一把琵琶弹出悲壮的垓下之围,一架古筝奏出连海之春江潮水,一只古埙吹出千古兴衰之幽思,中国文化底蕴若不深厚,谁又能理解乐曲的深度?西方器乐曲相对来说,其理解深度就没有中国音乐那么深邃了。

  在器乐文化上,中国音乐(主要是传统民族音乐)显然和西方器乐(主要是交响乐)在对美感的表达上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我们可以从下面例子中得到验证:一首《春江花月夜》旋律古朴、深沉、优美典雅,节奏平稳、舒展,音调缠绵、柔婉娟秀;一曲《命运交响曲》节奏明快、急促,音域宽广,曲调明朗、刚健,情绪激昂、气魄宏大。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器乐突出的是一种力度,中国器乐突出的是一种深度。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扬琴专业论文答辩词 题目论扬琴教学中容易忽略的环节_调音和伴奏

扬琴教学中容易忽略的环
这个我了解更多,比较顺的能写

上一篇:汉专毕业论文

下一篇:最长的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