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教育时报中的好文章

发布时间:2023-12-11 02:13

教育时报中的好文章

以少装作,为卖弄为题的作文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一定不陌生,是的,出自鲁迅先生的《作文秘诀》,原文是:“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南腔北调集》)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令人困惑。老师总是觉得出力了,收效不大,甚至劳而无功。学生呢,一拿起笔,就或抓耳挠腮、唉声叹气,或假话空话套话连篇,或东拉西扯,照抄照搬他人文章,或无病呻吟,特别是内容的庸常化和机械化更令人担忧,所以很多语文教师把作文教学视为畏途。我觉得解决这个困难的方法之一是研究一下先生所写秘诀的真谛。并在写作教学当中实践之。要求学生力求做到下面几点:
一、写真事,诉真情,吐真言,不要人云亦云,无病呻吟。叶圣陶先生强调:学生作文必须“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 能真正做自己语言的主人。不要做学舌的鹦鹉,做别人语言的传声筒。一次,我给学生出了一道半命题作文《那一次,我很……》要求学生先确定一件事给自己带来什么心情,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把事情叙述出来,注意抒情点题。结果有的同学写的很平淡,如写我感冒了,发烧,妈妈连夜背我上医院,我趴在妈妈的背上,看到妈妈的白发,很感动。这样写虽然不违背题意,但是由于写的多了,见的多了,就有点俗套,抒情也显得无病呻吟。至少没感动的了我。但看到一个女生的作文《那一次,我很自责》文章写到“我是一个住校生,每个周末回家,妈妈都做好了热腾腾的可口的饭菜等着我,让我感到家真是温馨的港湾。那是一个星期二的下午,我由于头痛,有点不舒服,请假回家了。可是妈妈不在家上山了,院门锁着,我从邻居家的平房上进到院子里,隔着窗户看到厨房的饭桌上有妈妈没来得急收拾的饭菜,一块馒头,半碗炖茄子,没肉,还有一段大葱,一个面酱瓶子。……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了,爸爸在外面工作长期不在家,妈妈一个人又要照顾家,又要照顾农田,我上学回家总是心安理得的等妈妈做好饭给我吃,等妈妈给我洗衣服,却从来没考虑到妈妈的辛苦,今天本来是想回家跟妈妈撒撒娇的,可是……我的头好像不疼了,赶紧出来到地里找妈妈,帮她干点啥……”显而易见,这个孩子是写自己无意中的发现引起自己的反思,使自己变的懂事了,感情的抒写得很是自然纯真。
二、关注国际国内的时事、新闻热点,与时代息息相通 。今年0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学生都了解到这个消息,等了一个星期,那个星期三的上午,我去上第二节课,为了等候上课,我总是下第一节课铃声响了,我就往教室走,到教室以后,有个跑出去上厕所的同学气喘吁吁的停在我面前问:“老师,今天是什么日子,国旗降半旗了,谁逝世了?”我说:“不错,你还很善于观察呢!你是住宿生吧,没看新闻吧?今天是全国哀悼日。”“哦,对,今天早晨我还听新闻联播里说了呢!”一个走读生马上喊道。为了让每一个同学都记住这个日子,我马上在黑板的一边写下了这一段文字:国务院决定,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我注意到在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嘈杂的教室安静起来,每个同学都在看着我写的内容。我就此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决定之后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学生们稍作思考以后,都在本子上写这自己的想法。有的写:“玉树的同胞们,小朋友们,听说你们那里发生了地震,我很难过,希望你们坚强起来,坚决战胜困难,我们和你们一条心,共渡难关。”还有的写“有党中央的关怀,有全国人民的帮助,玉树的同胞一定能战胜灾害。我一定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这次大家写的都很流利,意外的没有抓耳挠腮,看来是有感而发,言之有物。
三、积极参与语文活动。体察社会、体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现在我们的休假制度已经把端午、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公休日,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有利条件查阅书籍资料,或者到网络上收集喜欢的若干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诗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可以让学生尝试为自己学校大门、教室门、食堂、图书馆或者自己的家,卧室等写对联;写激发学习情绪。今年我们国家最有影响的大事是上海世博会,我就让学生查阅有关世博会的资料,图标的意义,自己喜欢的国家的风情文化,还让学生试着为世博会写出几条标语口号。学生刚开始还不会写,经过一番启发,慢慢写出了“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我们共有一个家,世界人民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等标语。
另外,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经常加强学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要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要使自己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不断充实自己,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作好学生的良师益友,百尺竿头,扬帆前进,作文教学必将迎来绚丽夺目的春天。

【教育行走】肖妹芳 | 尊重,彼此美好的成全

行走公号版: 肖妹芳:尊重,彼此美好的成全

肖妹芳   湖南长沙市首批卓越优秀骨干教师,湖南省教师资格证面试考官,曾任长沙明德雨花实验中学明霞工作室组长,在明霞成长联盟高峰论坛上做过三次分享,从教17年,担任班主任15年 ,一直坚守教学一线,用爱心温暖生心,用芬芳播撒阳光,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个人也曾获区德育示范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跟随周环香校长走进明霞成长联盟,走进生命教育, 走进教育行走。

范明刚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白云山学校科学教师,教科室副主任,致力于科学教育教学、学校文化策划与顶层设计、校本课程建设,现为山东省第四届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曾担任“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课程指导专家团队成员、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国培计划”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专家志愿者,现担任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省级小学科学工作坊主持人、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教育策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课堂教学研究方面,先后执教省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多节,系部级、省级优课获得者;在省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主编《课堂教学的八大铁律》、《教师笑着教书》、《教师不跪着成长》、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教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及对策》、全国中小学校长素质提升培训教材《校长专业化与优质学校建设》;主持了两项山东省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均结题;参与《君子文化系列校本课程规划与实施》荣获山东省首届特色课程评选一等奖;参与编写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环境教育教师教学用书》、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曾获得“全国第六届优秀校长、泰山名师、泰安市优秀教师、泰安市教坛英才、山东省小学科学教学教研先进工作者、泰安市模范班主任”等称号。

1.毛子雄

91年从 师范院校英语系毕业,从事英语教学数年,后下海创业。始于对家庭教育的困惑,开始寻求真正的教育之道。缘于网络资讯的发展, 有幸结识数位贴近教育本质的教育高手,并潜心学习愈十年。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国内的教育正处于方向性改革的前夕,即从过去的知识传授型教学转向能力引导型教学。大语文课程基于这一背景而推出,以培养孩子自学、思考、表达等一生都带得走的能力为目标,并以策略应试的方式反哺学校教育。

2.许建峰

父母有泰山北斗之意,不孝无子建义山之才。性别一望可知。诞生于1969年农历9月6日东方红、太阳升的时刻。长得丑,想得美,个虽小,心却大。卒年未定,顺其自然。现在陕西靖边县教研室任职语文教研员。

童年在陕西靖边黄蒿界乡小界村摸爬滚打;青年在陕西榆林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意气风发。一生酷爱读书,家中藏书千余册;自小喜欢文学,舞文弄墨今不歇。教书廿三载,致力于汉语趣味的发掘,倾心在“悦”读兴趣的培养,主编《趣文阅读》,著有《趣讲汉语》。

近年来先后荣获“最爱读书的榆林人”、中华书局第四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年度“教研人物奖”、“榆林市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靖边县读书协会主要创办者之一,同时任靖边县读书协会和靖边县国学经典家庭教育研究会讲师等职务。

一个痛苦的教育人,一个快乐的思考者。

曹孟德云:“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马云曰:“理想之火,岂可湮灭?”建峰说:“愿以微躯,献身教育。”

3.王绪卫

当年《天益网》专栏作者。代表文章:《一生快乐的哲学思考》《王绪卫识人六法》《做人的层次》。公开发表文章16篇:《教师靠什么来维护自己的权益?》(2016年第3期《教师博览》),《在快乐中有效识字》(2015年第11期《七彩语文*教师论坛》),《教育家的标准在哪里?》(07年第5期《校长阅刊》),《让教育家办学是教育变革成功的关键》(《教育时报》09年4月4日建议建言专栏),《名师,应该凭什么出名?》发表于《语文新圃》2008年第1期,《教师,应该凭什么优秀?》发表于《课改导刊--教育时报》08年12月16日关注版,《站着教书的快乐》(2006年10月18日《中国教师报》C4版的《新观察》)等。

尊敬的各位同仁,亲爱的各位战友:

       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湖南省长沙市雅境中学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一位平凡的班主任,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尊重 彼此的成全》。

       谈到尊重,尊重他人,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人,一个就是明霞成长联盟的引领者孙明霞老师,不认识她之前,认为她是名人,是高高在上的名师,接触她之后,她就像一位大姐姐,让人不由自主的亲近,让人感觉很舒服,而且,她那么忙,那么多事,不管多久没见,她居然还能记住我们这些平凡小辈的名字,这是什么,这是孙老师发自内心的对每一个人的尊重,这是她极高的人格素养。

       第二位让我佩服的就是我们的前任校长,我们这个论坛的负责人周环香校长,周环香校长是能够唤醒我们内在活力与潜能的校长,她总是能找到我们的优点,鼓励我们,引领我们,让我们年轻人快速成长,我们是一所普通的完中,她所倡导的生命教育让我们学校在区、市都小有名气,尊重每一位老师,尊重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生命,即使她现在调到考试中心当主任,但我们对她的尊重丝毫不减。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该怎样对待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学生呢,我觉得,也应该是尊重。

       教育,就是让人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尊严来自人的自尊。学生的自尊最重要的一个来源,是我们对他们的尊重,因为,我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高大的,权威的,我们的一言一行,最能影响学生的尊严。下面,结合我个人的经验谈谈我是如何尊重学生,引领学生一步步迈入他精神领域的最高处。

       首先,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打开孩子自尊自爱的心门。

       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是人的一种普遍要求。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更需要为师者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并使他们学会如何获得他人的尊重,撑起自己明媚的蓝天。

       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我很感恩我身边源源不断鲜活生命的汇入,让我永远都能感受生命的美好,同学们那稚气的话语,天真的笑脸,淳淳的模样,就是我工作中最美的风景。每当我新遇上一批孩子,我会精心设计一个严肃的“我是初中生了”的仪式,用庄严的形式恭贺每个孩子成为初中生了,然后对比小学和初中生活不同,我会把每个同学的闪光点都打出来,张贴在教室的专门设计的“闪光墙上”,并给予他高度的评价,希望他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秀传统并吸纳别人的优秀传统,这时,我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头昂得高高的,眼睛是熠熠生辉的,真的对就是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美好的向往,带着自信,带着阳光迈入初中生活,我想,我的开学第一课是十分成功的,我带着我的孩子开启了美妙的中学旅途,自信驰骋中学的天地。

       其次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孩子内心激扬,潜能激发。

       根据资料分析:人的潜能开发几乎是无穷无尽的,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潜能发挥也还不到10%, 每个人的大脑都没有被完全开发 ,如果为师者可以把每个孩子的潜能激发出发,孩子就能克服掉惰性,学会战胜自己 ,追逐心中的梦想,小宇宙爆发是早晚的事。

       为让每一个孩子的状态达到最佳,每个学期伊始我都会和学生来次意味深长的聊天,给每一个孩子写一段鼓励性的话语,投其所好,给他定下经过自己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点燃他的梦想,开学我都会举行庄严开启梦箱活动,让每个同学庄重写下近阶段的梦想,双手郑重投入梦箱,一学期我会开启两次,一次期中,一次期末,开启梦箱的时候是最神圣的时刻,我会要求我和学生把手都洗得干干净净的,然后我用双手托着梦箱,恭敬地拿出孩子们的梦想纸,双手郑重地递交到孩子手中,并且都会说上一句鼓励地话语:"恭喜你,目标达成,希望朝下一阶段继续努力."其实我根本不知道他写了什么,但我这一句话给了他无限的力量,从我手中接过梦想信的孩子,都是异常的喜悦,小心翼翼打开,提笔郑重写上下一阶段的梦想,此时此刻,教室静得连一根针都能听到,但我感到孩子们真的在用心写,在用心追,心中的力量无穷,能把心中的力量全部调动起来,我相信这个孩子的生命一定是璀璨夺目,能让生命勃发,这样的教育谁不欣悦?每当有孩子徘徊时,我指指梦箱,我发现他的腰杆立即挺直了,脸上的光彩立即闪现,那一瞬间,我只能由衷地赞叹,人的生命因为梦想而卓越,因行动而成功。

       尊重,激发,热爱,点亮学生心灯,让我成为学生领路人,学生的生命精彩攀岩。

       最后,我想说的是尊重孩子,最重要的是让自己能成为一个能让孩子值得尊重的老师。

       教育本身是非常神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把教育当做一个谋生的工具,我们怎么影响孩子?在我跟那些心理出了问题的学生交流的时候,他为什么找不到自己,也许也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父母和长辈没有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个人怎样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这大概是根本的原因。

    所以我想问大家也问我自己:我们尊重自己吗?我们尊重自己的职业吗?我们有没有把自己的职业当做是一种使命和召唤去做,去体会其中的深切的含义,让自己一直走在成长的道路上呢?

       教师本身的优良品质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好好教书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

谁有几年前中国教育报报道(批评)平度应试教育的文章

被拨快的时针指向何处

中国教育报记者 柯进

9月1日,一直是我国中小学秋季开学的时间,可是在山东省平度市,多年来秋季开学的时间却牢牢指向每年的8月初。应该说,提前开学这一做法并非平度首创,也非平度独有,所以人们对这个在全国乡村城市不断演绎的普遍现象几乎熟视无睹。但当老师和学生一起发出“我们要休息”、“救救我们”的呼声时,我们不能不将目光聚焦于“提前开学”,不能不去探究——被拨快的时针向何处?

【镜头】

8月初,对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师生来说,这个国家法定的暑假仅仅过了一半。然而,在山东平度,经过大约半个月的短暂停歇,新学年急促的上课铃声和孩子们的喧闹声,又重新在各大校园响起。

8月5日,记者前往山东平度,分别探访了当地人认为最能代表该市教育水准的一中、九中和开发区高中。在这些学校,校门口一律摆放着体现其高升学率和高教学水平的高考“喜报”展牌,透过这些展牌,“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的实力似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光环高照的“喜报”背后,记者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

在平度市第九中学的宿舍楼前,学生们已经三五成群地忙活着搬运各自的行李物品,做着各种开学前的准备工作;而在该校的教室内,老师们也已经开始耐心地讲授各种知识点……

这里的时钟为什么快了

和平度九中相似,进入8月以来,该市其他高中也相继开学,部分学校学生甚至在7月30日就已到校。而依据该市教育体育局7月8日下发的《中小学暑假工作安排》红头文件的规定,全市中小学开始放假的时间是7月13-15日,但多数高中学校师生实际放假的时间是18日。也就是说,大部分学校从正式放假到秋季开学,暑假其实只有半个月!

而据在平度九中门口做文具生意已有8年之久的林老板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九中的暑假已经算长的了。

提前开学,这个在山东平度十分普遍的现象,到底始于何时呢?受访的当地人几乎没人能说得清,似乎提前开学在这里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根本不足为怪。据一位在当地中学工作了18年的高中校长透露,从他来学校工作起,这里的中学秋季开学就是在8月初。18岁的平度九中高二学生小刘也称,自读书以来,他印象中就不曾有过9月开学的记忆。

平度,虽然只是隶属于青岛的一个县级市,但在整个青岛地区,如果你问“全市哪里的教育质量最好”,许多当地人都会回答:“平度市!”而在平度市打听教育质量,许多人几乎都能一口气列举出平度一中、九中历年高考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的人数,以及在青岛地区的排名情况。若是再追问一下取得骄人成绩的原因,他们会告诉你:“这里的学校抓得紧!学生刻苦!老师敬业!”

确实,平度市的高考上榜率一直很高,这早已被誉为青岛地区基础教育的一个“神话”、一面“旗帜”。每年新学年开学,都有大批青岛市区学生,甚至北京、安徽等外省、市学生前来“投奔”。翻开平度市今年的高考成绩统计表,不得不让人为这个农村学生约占70%的“高考大县”惊叹:虽然考生人数仅占全青岛市的14%,但高考成绩达到省二本线的考生数却大约占到全青岛的三成。今年也是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位居青岛市之首的第四年。

不仅如此,早在1986年,平度就被授予“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和“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县”等称号,而且该县“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办学模式和职业教育的“双元制”,也成为当时全国推广、学习的一个成功范例。借用平度市教体局负责人的话说,20年前,这里的办学方式是全国基础教育的一个“样板”,它引领着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但是,这样一个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名震全国教育界的模范县,为何将秋季开学的时间提前到尚在国家法定假期的8月初呢?平度市是在进行新一轮的教育探索,还是另有目的、别有隐情呢?其中奥妙还得从被平度人引以为自豪的“一九模式”说起。

“一九模式”创造神话

在平度这个13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一中和九中被认为是该市乃至整个青岛地区基础教育的“模板”,其教育教学方式也成了该地区教育的一个“标杆”。而在一般老百姓眼里,孩子只要进了这两所高中,“上大学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平度一中和九中拥有这么高的升学率呢?九中门房师傅肯定地说:“学校平时时间抓得紧、老师教得好,是高考能取得好成绩的最主要原因。”

用平度一中刘校长的话说,近几年高考80%以上的二类本科上线率,主要得益于学校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一中模式”。

据刘校长介绍,这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教师的“集体创优”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学校根据学科教学或工作性质,把学校成员分成若干个小组,学校对老师的考核评价主要以组为单位展开,比如要考核某一教研组的教学效果,学校只随机从该组抽检某位教师的日常教学情况,该教师的教学业绩就是整个小组的教学业绩,然后学校就根据这种抽样评价给该组计分,计分的结果也将直接与教师的工资待遇挂钩。虽然老师们一起上、下班,一起开展日常教学活动,但有时两个小组教师之间每月有1200-1400元的工资差距,而这个差距大约是教师月收入的一半!

在这种“捆绑式”的管理模式下,老师们必须互相督促,全力以赴。因为一个小组内一位老师的抽查结果,往往直接决定了一个教研组所有老师的收入。如果某个月某小组因一位老师的教学出了问题,就会导致整个小组所有老师的收入减少,教研组或年级组其他老师就可能以各种方式,敦促“落伍”教师加强业务,改进教学。

为了不拖累年级或教研组,“捆绑式”管理自然也就“逼”着同学科老师在课前进行集体备课,以使大家的教学水平处在同一层次上。“在这里,所有老师的教案几乎都一样,没有个性,连做多少练习题全年级基本都是一致的。”一位从事中学教学20年的物理老师这样说。

这种“捆绑式”管理和学校制订的各种教育、教学评价细则,使老师之间、学校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老师们谁也不愿落后于谁,你把学生抓得紧,我抓得更紧。刘校长说:“这样做一方面可促使老师们在年级组或教研组这样的小范围内相互竞争、相互监督;另一方面还可激发老师们与同类学校的横向竞争,最终实现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正是在这种教学评价机制下,多年来,该市学生的作息时间也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平度模式”:学生每天早上5时30分起床,6时10分起开始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晚上3节晚自习一般都会上到9时30分左右。而老师的作息时间基本也与学生同步:早上6时10分前后,老师来校上班;晚自习期间,全校老师不论是否有课,也都必须到校备课、批改作业。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教师的敬业精神发扬到了极致。刘校长在青岛市教育局长来校调研高考情况时,讲了两个小故事:语文组青年教师窦桂玲在今年高考前几天,骑自行车不慎扭伤脚,虽然学校安排她休息,但为防止学生成绩下滑,她让爱人每天用自行车将她推进学校,辅导完学生后再推回去。数学教师于振玺,高考前夕因患腰椎间盘突出,需卧床休养两个月,但他稍有好转就前往学校上课,实在挺不住时就趴在家里的地板上为学生拟定高考模拟题……

5日下午5时30分,记者在九中看到,刚刚散学的老师们骑着自行车,匆匆回家吃饭。一位老师告诉记者,1个半小时后,他们还得去学校上“夜班”。

平度市教育体育局负责人颇为自豪地说,“一九模式”如今早已成为山东教育界耳熟能详、竞相效仿的一种成功做法!

莫衷一是的拨钟理由

根据7月8日平度市教育体育局下发的[2006]56号文件《关于认真做好2006年中小学暑假工作的通知》,全市普通高中高一、高二年级8月6日正式上课;全市小学、初中、职业高中高一、高二年级8月21日正式上课;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高三年级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提前开学的举措,既依据了平度的实际,也是家长们要求的结果。”主管基础教育的平度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孙德良解释说,“在平度,学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而在农村,根本就没有图书馆、体育场等基础设施,如果按国家规定放两个月的暑假,一方面孩子们根本就没地方活动;另一方面家长们成天忙农活,也没时间去照顾孩子,所以家长们都强烈要求学校提前开学。”

但是,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虽然每年暑假很短,但大多数受访学生称,他们要么是帮家里干些农活,要么就是在家复习功课。8月6日刚到平度市开发区高中报到的高一学生小任,家在麻兰镇农村。据他介绍,6月中旬中考结束后,他一直在家里帮父母干农活,本想利用暑假帮家里多做些农活,以减轻父母的负担,无奈假期太短。他不无遗憾地说:“临走时地里的农活还没做完。”

九中附近一家卖排骨饭的小饭店老板说,他今年读高二的女儿6日就“按学校要求上学去了”。虽然起初觉得孩子平时学习很苦,内心里不太赞成学校提前开学,但想到学校没有多收费,也可为孩子将来考上大学增加胜数,所以还是认同了学校这种做法。“我从未要求学校提前开学。”他说。

一位来送孩子上学的母亲表示:“学校在上学期放假前就安排好了开学时间,即便家长或孩子有意见,也没办法改变。”

对于“提前开学是因农村基础设施不足”一说,该市某高中一位老师认为,中西部广大地区的农村中小学,都没有足够的图书馆、游乐场等基础设施,但那里的师生每年仍有完整的暑假。利用暑假,他们既可以调节身心,还可体验真正的耕读生活。谁能说这不是农村孩子们很好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呢?

平度市教学研究室在6月16日下发的《关于做好2006-2007学年度提前开学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样解释了“提前开学的意义”:高考时间提前到6月份已进行两年,今年的中考时间也已提前。高考的指挥棒影响到中考时间……高考提前一个月,新学期的时间不提前,就意味着高三的复习时间缩短了一个月,这必然影响高三的教学效果,而且也影响学生的“高三角色意识”,归根结底要影响高考成绩……

在教育体育局眼里,影响高考成绩就是影响平度的传统。谈到这份《指导意见》,平度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艾典书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平度通过类似于农村‘三提五统’形式设立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基金制度,不仅为我们这样一个穷国办大教育树立了榜样,而且还形成了一个全民重教的好传统。”

对此,平度市开发区高中一位老师的看法是,正是由于早在20年前,平度是全国基础教育的样板,一方面导致此后的历届教育部门谁都怕丢了这块招牌,另一方面在这块金字招牌下,升学率成了教育部门、社会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准,中高考上线率也相应成了学校评价老师教学效果的唯一指标。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学校也很无奈,压缩节假日,寒暑假提前开学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学校的一种常态。

“质量”至上的不等式

9月1日开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一个人所共知的惯例。而山东平度8月初开学,这就意味着其普通高中这个学期要比全国其他地区延长3周。而随着学期的“延长”,教学计划是否有所变化?这段被“加长”了的时间,学校到底是怎么安排的呢?如此想方设法拉长教学时间,到底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呢?

采访中,虽然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只说“按正常计划组织教学”,但据一些学校老师和教导处人员透露,提前3周开学,学校基本还是承接上学年的课程继续教学。比如高三年级没有上完新课的,继续讲新课;上完新课的,按计划组织学生进行高考复习;高二年级一般都是提前学习高二各科新课,以为高三预留出较长的复习时间。

与这种提前开学相应的是,高中段的学习课程可以提前结束后,“高考大战”就可以提前打响。据平度一中一位高三物理老师介绍,除个别科目外,目前高三年级的新课基本都提前学完,大多数科目也已先后转入高考的第一轮复习阶段。由此看来,抢占先机,提前打响高考大战,是平度市提前开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平度教育体育局眼里,中小学是一条完整的教育链:小学教学效果决定初中教育质量,而初中又决定高考上线率,即6+3≥3。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个教育不等式,才形成了平度市基础教育内部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为监测中小学各阶段的“办学质量”,该市教育体育局也先后出台了十分详细的教育评估制度:对于升学率达标的学校予以相应奖励;对于连续几年未达标的学校领导,教育体育局则会采取降级等处理措施。平度一中和九中因其高考的高升学率,曾几度得到市政府和市教育体育局数十万元的现金奖励。

在“6+3≥3”这种教育不等式的逻辑面前,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似乎成了不同层次学校的一个共同的追求。一到8月15日前后,各初中、小学就直接开始上课。每年6月中旬中考招生结束后,各高中就提前办理缴纳学费等新生入学手续,并完成新生的军训工作。

“时间抓得紧,并不只是高中如此,其实这里的孩子从小学、初中开始就一直抓得紧。”送孩子来平度开发区高中上学的家长刘女士说,“平时孩子不仅每天下晚自习回家后还要做各科作业,而且除每月一天的月假外,几乎很少有节假日,在这里,老师累、家长累,孩子更累!”

编后

时间以它不变的步伐穿过黑夜,迎来黎明。平度师生,这些走在时间前边的人对时间的认识可能更有切肤之感,在他们向时间要高分的拼抢中,时间成为进入大学的敲门砖;在他们与时间的抗争中,奔跑着的学生和老师内心矛盾重重,想休息又怕失去,他们被置于巨大的轮盘中欲罢不能。“只要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苦点也值得。”我们看到,这样的逻辑使得提前开学这一无奈之举更似一种集体无意识在全国许多地方蔓延。

为什么提前开学?提前开学有何利弊?苦衷也好,无奈也罢,我们希望听到更多读者对这一现象的看法。我们想以这篇报道为引子展开讨论,老师、学生、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家长或其他行业人士均可发表观点,畅谈感想。期待大家就此问题进行一次理性而有深度的思考。

来稿请发至:或寄: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中国教育报新闻中心视点收(邮编:100088);邮件主题词或信封均请注明“提前开学讨论”。——编者

图片说明:刚进8月,师生已开始在课堂里挥汗如雨。

《中国教育报》2006年8月27日第3版

来自学校、老师、学生的声音

老师:想要休假不容易

对于暑假的“严重缩水”,平度九中高二年级组的一位老教师说:“同样是老师,全国其他地方的老师暑期都可以休假,可我们这里,虽然大家私下里都有怨言,都想有个完整的暑假,但多年的习非成是,最后大家都麻木了,也没谁去反映,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了,因为在本地这个大环境里,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法定的6周暑假成了一个很难实现的梦。”

该校另一位年轻老师则说,他来学校工作已有3年,本想利用寒暑假旅游休假,但“教育局的提前开学规定,使得学校只能照章办事,老师们也只有选择忍受和沉默”。

与此同时,对于暑期提前开学,也有老师提出质疑:占用教师法定的假期提前开学,到底算加班,还是算正常上班?如果是加班,是否该有额外的加班补贴?

当记者问及提前开学期间学校是否适当提高老师待遇或者给予相应补贴时,当地教育体育局虽然未作正面答复,但据一些学校老师透露,和平时工资待遇基本相同,并未按加班予以付酬。

学生:想要休假不敢休

“从内心来讲,虽然心里想休息,但实际上即便有个完整的暑假,我们还是会在家请家教继续学习。”平度一中高二女生小王说,“平时老师和家长都时常在耳边提醒,高中辛苦3年,以后幸福30年。在长久幸福和短暂快乐之间,我也只能暂且压抑自己的个性,牺牲自己的快乐。”

8月5日,在平度九中,记者遇上3年前从该校毕业的小刘同学。他说:“中学时代自己几乎完全是被拴在书本里,本想利用寒暑假发展一下自己的业余爱好,但最后总是被暑期提前开学冲掉,导致至今读大学还没养成什么业余爱好。”

对于暑期提前开学,去年从平度一中毕业的小潘同学认为,因为升学压力大,上高中时有没有暑假都无所谓,但上大学后必须得有暑假调节一下心态,培养一点自己的业余爱好。

也有同学表示,学校8月提前开学后,这学期时间比正常情况长了近20天,无论老师还是学生,还没等到期末,大家可能就感到身心疲惫了,“这种提前开学的科学性,还是值得怀疑”。

平度开发区高中高三学生小金透露,7月29日开学后,天气仍然比较炎热,住校的许多同学晚上都难以入睡,第二天上课时同学们经常昏昏欲睡,“其实上课效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

家长:只要能上大学辛苦3年也值

“现实的情况是,孩子们考不上大学,就只有回农村种地,读书上大学是农民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平度一中校门口一家小杂货店老板说,“虽然平时每天看到孩子晚上10点回家还得做作业至深夜,心里很难受,但如果辛苦3年能够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再辛苦也值啊!我们作为家长的,也只能尽己所能地改善一下孩子的生活,加强他们的营养。对于学校提前开学,我们还是支持的。”

出租车司机王师傅的儿子今年读高二,7月30日学校就已开学。他说:“现在我虽然每天晚上忙到凌晨1点左右,但早上孩子5点钟起床前,我就得起来帮他准备好早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孩子读3年高中其实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在读,而是整个家庭都在读。只要3年后孩子能考上大学,再辛苦我们都觉得有价值。”

教育体育局:没有分数就谈不上什么素质

采访中,平度市教育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说:“国家提出素质教育理念后,全国许多地区都认为让学生多参加活动,就是素质教育。无论别人怎么理解,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认为,素质教育的本质分数还是第一位的,没有分数,就谈不上什么素质。在某种意义上,学生的分数还是和能力、素质成正比的。”

“不管素质教育怎么提,质量还是素质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表面上素质教育好像是让学生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减轻课业负担,减少在校时间,排名次,实行学生成绩等级制度,其实那都是片面的,既然素质教育还没有取消中考、高考,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还得照旧。”

《中国教育报》2006年8月27日第3版

平度市教研室:提前开学的意义

高考时间提前到6月份进行已经两年,今年的中考时间也已提前。高考的指挥棒影响到中考时间,仅仅是对中学教学工作的一种形式上的作用,其本质上的导向价值尚待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去挖掘,去做深入扎实的创造性、开拓性工作。教研室为此提出新学期提前开学的指导意见如下:

高考提前一个月,新学期的时间不提前,就意味着高三的复习时间缩短了一个月,这必然影响高三的教学效果,而且也影响学生的“高三角色意识”,归根结底要影响高考成绩;高考提前一个月,中考时间也提前了,如果仍按往年针对于7月份高考的开学时间开学,本届录取的高一学生较以前将减少一个月的学习时间,且初三毕业学生在家时间增长,既白白地荒废学业,又极容易涣散学习意志,甚至因其游荡社会时间偏长,沾染不良社会习气,加大归校后的管理难度;开学时间提前,既能保证高三学生的学习时间,又能保证高三学生尽早进入“高考备考状态”,为营造高三氛围超前了行动,赢得了主动;开学时间提前,既能保证高一新生高中段总的学习时间,又能使高一新生及早形成“高中生”心态,强化其积极进取精神。

总之,提前开学是形势所使,工作所需,对保证高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思想品质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摘自《平度市教学研究室关于做好2006—2007学年度提前开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国教育报》2006年8月27日第3版

记者手记:社会高期待下的无奈与尴尬

中国教育报记者 柯进

每月只有一天半的休假,每天长达十多个小时的“奋战”,家长们引颈而望的期待……平度教育的这个现实,在使它自己背负沉重的同时,似乎也让我们多了份沉重。这份沉重,既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背后的无奈,也来自平度人为延续高升学率传统、保住“金字招牌”的无奈。

在社会的高期待下,平度人谁也不愿丢掉“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这块金字招牌,谁也丢不起高升学率这个光荣传统。浮躁的社会需求,迫使平度不得不采取各种可能的方式,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以维持社会期待的高升学率。是满足于社会的眼前期待,还是着眼于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显然,平度教育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而这种尴尬处境不仅牺牲了师生正常的休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育本身的规律。

当然,导致这种尴尬的原因,除了学校认识上的偏差外,更重要的,恐怕还与社会以升学率高低衡量学校好坏的评价标准密不可分,也与当前整个社会的用人机制息息相关。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解决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其终极目标是如何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事实上,与应试教育相比,真正的素质教育同样可以保持比较高的升学率,同样也能满足社会的高期待。关键是学校如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准确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上下功夫。

就在记者离开平度的几天后,那里的小学、初中也相继提前开学。我们不知道,平度这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基础教育先进县何时才能轻装简行;我们也不清楚,平度何时才能摆脱这种无奈和尴尬?

《中国教育报》2006年8月27日第3版

118 研读《教育时报》“我的课”阅读思考(一)

1.《好课是个“球”》

好的课应该像打篮球。在球场上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的位置,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能被调到激发出来,相互合作完成进球。好课应像打高尔夫球。打高尔夫球,一杆击球,球“倏”地飞起,稳稳地进入球洞,或者远远飞出。好课还应该像打网球。打网球是两个人力量、耐力、灵活度及判断力放入较量。

因此,好课既需要像打篮球一样的参与度,也需要像大高尔夫球一样的广度,还需要像打网球一样的活跃度。

对于好的课应该像打篮球这个观点,是非常恰当和容易理解的,体现了课堂的参与度。我记得以前我们在讲考评课的时候,考评标准上也把学生的参与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标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学习活动时间,这样学生才能处于主动地学习状态,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状态,参与度自然就能像打篮球一样,在人人参与且思想高度集中的活动中完成一节课的学习。

好课还应该像打高尔夫球一样的广度和打网球一样的活跃度,这个观点我前前后后看了四五遍,并和实际的课堂联系起来进行理解消化。学生参与课堂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参与的广度上。我们在平常的听课过程中会发现,有些课堂学生看起来非常活跃,但是细看会发现活跃在课堂上的总是那几个人,也有的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动手、动口,看上去参与度非常高。但是我们知道没有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都只是流于形式,只有学生思维活跃,且能进行深度思考的课堂才是真正活跃的课堂。那要提高学生参与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就要积极创造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经历思考的过程中,互相碰撞,相互启发,然后有效地直达目标。

2.《高效复习课到底咋上》

这个话题很有热度,因为我们刚刚经历了期中考试。在每次考前我们都会制定考前方案,考后会进行试卷分析和课堂教学反思。文中张老师提到的“示弱法”“激励法”“点兵点将法”“分类作业法”其实都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其中一些做法我之前也用到过。很实用,也很实效。

我们会发现进入复习阶段学生会比较浮躁,一来是大部分学生觉得自己都会了;二来是我们的复习形式太单一了。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也经常会进行一些尝试,比如后进生的辅导,这是一个巨大而艰难的过程,单靠老师一个人来监督完成很不容易,学生也会有逆反心理。所以,我就进行任务分摊,采用“一带一’的形式,每天布置适当的内容,由小老师监督完成,根据完成情况给小老师和帮扶对象实行奖励机制。这样任务分摊,既解放了老师,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于老师在课堂上非常注重趣味性,这很符合儿童的特点。受于老师的影响,我也经常思考,努力让自己变得有趣,让自己的课堂有趣。我发现有了这个意识,便会有精彩发生。考前的最后一节课,我想给学生强调一下考场上的注意事项,和试卷书写上的一些问题,但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似乎毫无新鲜感,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怎么让学生感兴趣且记住我要强调的内容呢,我突然想到了用林州方言,这是我第一用方言跟学生交流。当我站在讲台上用林州方言说出第一句话时,学生先是愣了一下,似乎没有反应过来,我继续说下去,这下学生们发现不对了,于是个个捂着嘴偷笑起来,我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说,最后学生们实在是憋不住了,笑作一团。我发现用方言来描述卷面书写的问题实在是太有力度了,比起保持卷面整洁、不乱涂乱画这些词汇要形象生动的多,之前都没有发现方言原来这么好玩。强调结束后,我对同学们说:”因为咱们班杨同学是外地的,不一定完全听明白老师所说的内容,现在老师需要一个翻译,把老师刚才的话翻译成普通话,说给杨同学听。”话音未落,同学们个个自告奋勇,迫不及待地想做翻译,效果可想而知,我抽了三个同学来翻译,同学们不仅把我刚才的话翻译成了普通话,而且出现了不同的版本,结果似乎比我之前想要强调的内容更全面了。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变得好玩,学习自然就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上一篇:健康管理杂志投稿电话

下一篇:中国国情国力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