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教育导报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3-12-10 15:13

教育导报的文章

60×60=3600

燃烧的木棉阅读答案

燃烧的木棉 梁惠娣①在更远的南方,春天是木棉花燃烧的季节。②在一个下着微雨的早晨,我在街心公园中散步。走着走着,一棵木棉树出现在我的面前。它枯褐色的枝干像垂暮老人布满皱纹沟壑的脸,充满沧桑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一抬头,才发现无数硕大、深红的木棉花在头顶密匝匝地开放,像天空中飘过来一团火红火红的云,又像一道红艳艳的朝霞,也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映红了一片天空,是那样耀眼夺目。偶尔,有开得正艳的木棉花从枝头落下,“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掷地有声,那样响亮,那样决然。③在这样的春天,我最爱到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旁边有一个明如镜子的小湖,湖水清澈。湖边,一棵古老的木棉树临湖岸而长,它一树灰褐的枝干,未待绿叶长出,先开出一树繁盛无比的红花来,像美人临水梳妆。她伸出纤纤玉手,描唇画眉,那艳红亮丽的木棉花便是她发髻上的头饰。满树盛开的木棉花与湖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更令人感到惊艳绝伦的美。我每次到图书馆,都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安静地阅读。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那时那刻,我的心里也开出一朵朵热情奔放的木棉花来,满心欢欣与感动。有木棉花相伴的闲读,更觉舒心惬意。④在这个木棉花盛开的时节,流连在燃烧的木棉花下,禁不住吟咏木棉花的诗句,惹几分追昔怀远的情思。⑤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三月一十雨寒》诗中写道:“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意思是说,像姚黄魏紫这样名贵的花要向谁要,就连李子樱桃这样的小家碧玉的花也没有。但是南方春色却有不同,满城都是木棉花。生动地描绘了南国红棉闹春的绚丽景色。我能想象,走在开遍全城的木棉花下,该是怎样繁盛热闹的景象。⑥明末清初女诗人张乔的《春日山居》里也写到了木棉花,诗曰:“二月为云为雨天,木棉如火柳如烟。烹茶自爱天中水,不用开门汲涧泉。”诗中写了早春二月时晴时雨的气候,木棉花如火如荼地开放,杨柳冒出新芽像一团团浅黄色的烟雾,遇到大雨时,不用开门汲涧泉取水,自接天水烹茶,饶有风味。那样的山居生活令我无限向往。⑦我爱木棉花,爱它生气盎然地盛放,又如此壮烈地坠落。当我看到那一朵朵盛开的木棉花,心中不禁燃起火一样的热情。我想,我们也要像木棉花一样,要用尽全力开放一次,才无悔这一生。(选自《教育导报》2015年3月28日)12.贯穿选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1分)13. 简略分析下边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14文章引用古人描写木棉花的诗句有何作用 15 简略说说木棉花可贵的精神及其给我们 的人生启迪。

答案

老师如何写教育叙事

第一个主题:书写

如何发现故事并把故事写好

1、寻找值得书写的故事

  我采访过很多老师,他们都觉得生活中都是一些常规的琐事,一天到晚无非就是上学放学,上课下课,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写的。老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校园内,活动范围确实很狭窄。老师每天的工作都是与学生打交道,几乎不与其他人有交集,师生关系是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这样说起来,每天发生在教师身上的故事多倒是很多,但大多都是很单调的,枯燥乏味的,没有书写的价值。

事实上并非如此。只要老师们用心,总能在一堆沙砾中找到金矿。这个用心包括几个方面,一个是要用心观察事物,要细心地注意到事件的发生。任何一个普通的事件,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都会有新的发现。第二是要用心地分析事物,发现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最忌讳的就是用常规的心态去看待那些常规的事件。第三是要用心地去书写,舍得放弃休息时间、娱乐事件,坐在电脑前一个字一个字地把这些故事变成文字。

    我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某一天,一所学校的孩子在课间与同伴追逐打闹,意外受伤。事件发生后,学校马上对孩子进行了医治,并迅速通知家长到校处理。这个过程中,由于班主任在处理上小小的疏忽,使得受伤孩子的家长与另一方产生误会。事后,学校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才消除误会,平息了纠纷。

    这次意外事故深深触动了校长。她想到:“应该拟定出一个更细致、详尽的流程图,在环节、方法和标准上给予指导,教师就不容易出现纰漏了。”

    很快,“学生个体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流程图”出炉了。事后,经过大家不断完善、修订后,该校的管理流程图由最初的30余张发展到如今的约100张。从集体朝会、午餐管理、晚自习等一日常规,到毕业典礼、家长开放日等各种常规管理事务,都有详细流程。

    校长说,以前,教师由于疏忽没有将事情办好,会很内疚很难受;而作为学校领导,事后再责备教师也于事无补。现在,各部门都按照流程图办事,校长就可以放心地“撒手”了。

    这也是一个常规的小故事,无非就是学生间和家长之间的小摩擦。但是,这个小故事值得书写的关键在于,它引发了人们关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思考,并由于这样的思考,形成了一项新的制度。经过这样的书写,不仅成为一篇很好的文章,也促进学校的管理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下面,我再举一个例子来说。

    因为种种原因,有一所城区学校暂时不能开展足球运动,学校足球场闲置,球门也显得有些孤单。然而有一天,这球门却惹了祸:一个学生爬到球门上端再下来时把腿摔伤了。

    顿时,这事在学校掀起了轩然大波。为解决问题,老师们纷纷出主意。有老师说:“得赶紧设置警示语才是。”话音刚落,马上就有人反驳:“警示语就能杜绝学生爬到球门上去吗?得多对学生进行教育!”“光教育也不行啊,总会有学生想去玩一玩!我看得有人守着才行。”“守着?不可能从早守到晚吧,那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那我看,最好把球门拆了。”但是,拆球门也是治标不治本。

    通过仔细观察,校长发现,促成学生喜欢并能攀爬上球门的,正是门柱上那不起眼的用来挂网的铁钩。没有它,攀爬失去支撑,学生无法爬上去,安全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很快,随着挂钩的“消失”,也就没有学生再去攀爬这个球门了。

    最后校长说,问题解决了,但“挂钩事件”却再次引发校长对现代学校管理的思考……

    这也是一件小事,但是校长发现了超乎这件小事之外的意义。一件小事值不值得写,关键就是要看它背后有没有超出事件之外的意义。有就值得写,没有就不值得写。这“有”与“没有”之间,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标准,也没有一把现成的尺子供你去衡量,关键就看你是否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了。

2、要凸显矛盾冲突

找到一个可以写值得写的教育故事后,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个故事的关键环节呢?重点写什么?也就是说,在一个故事的方方面面,我们选择哪一部分进行强化处理,浓墨重彩地呈现给读者?

我先举一个简单直白的例子来说。街上并排走着两个人,各走各的,相安无事,肯定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如果这两个人突然争吵起来,甚至大打出手,那么周围的人肯定一下子就围上来了。

这个例子揭示了“故事写作”的一个重要秘诀,那就是“矛盾冲突”。任何小说,任何剧本和电影,都是建立在“矛盾冲突”的基础之上。我们写教育故事也不例外,必须紧紧抓住其“矛盾冲突”所在。

当然,这里所谓的“矛盾冲突”只是一个文学用语,并不是真正的吵架和打架。在故事中,“矛盾冲突”主要体现为节奏的紧张与舒缓,情感的跌宕起伏,以及思想的强烈反差。总之,不能平铺直叙,不能一塘死水没有一点波澜。

2009年3月,我到阿坝州金川县采访一位普通的藏族教师胡永利。后来,这篇人物报道在《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教育导报》也以整版的篇幅刊发。这篇报道还得到国务委员刘延东的批示,并获得不少新闻奖项。

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是通过比喻的手法,以《村小之恋》为主题,营造了一种与“爱情”有关的浓烈氛围。在营造这种氛围的过程中,我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关系,突出戏剧性,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

    下面是这篇文章中的一段文字:

    胡永利今年39岁,但是他在村小任职已经22个年头。(注:39岁和22年是一组对比)22年来,他忙于工作无暇谈对象,却把高山上的村小当成了唯一的恋人,本可另攀高枝却主动选择跟村小长相厮守,周末也高高兴兴地忙着跟孩子们“约会”,他用22年的青春年华谱写了藏族青年教师对祖国教育事业的忠贞不渝。(注:无暇谈对象与以村小为恋人形成对比)

    22年来,不少学生都长大成人了,有的还考上了大学,并成家立业。“有一个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还有一个是在西南民族大学……”说起这些,性格内向的胡永利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

    然而,39岁的胡永利至今单身,孑然一人。(注:学生成家立业与老师孤身一人形成对比关系)

    说起这事,大姐胡永秀直抹眼泪:“他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了,对个人事情老不上心。给他介绍对象,他总说上课忙,或者说要补课,就推掉了。”

    胡永利的妈妈也在一旁搭腔:“他一心带娃娃,对象也不谈,每天都要天黑了才回家。周末也很少在家,别人都休息了,他还要去给娃娃补课。”

    (注:这两段是通过亲人姐姐和母亲的描述强化了胡永利在“谈对象与教学生”这两者之间的对比选择)

    就像妈妈希望的那样,胡永利爱上了村小,爱上了那些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娃娃。“独自一个人,夜深人静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是会感觉有点寂寞。但是一回到学校,看到学生了,寂寞就消失了。”

(注:这又是一组对比。没有爱人,寂寞;看到学生,寂寞消失)

3、要具有说服力

大多数情况是我们遇到一个故事,并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分析和思考,发现其内在的价值。但是,有时候也可能是我们由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想要表达出来。但是,我们又不能简单直白地跟读者讲道理。怎样才能让读者深刻地记住你所说的事情,并心悦诚服地相信你所阐述的道理,那么就需要借助故事的力量了。

    现在,锦江区的老师们都要搞“小专题”的研究和写作。我就以此为例,说说什么样的故事才具有典型性以及如何写好具有典型性的故事。

    2009年4月,《中国教育报》以整版的篇幅刊发了我采写的《回到粗糙的地面》。这篇文章写的就是锦江区推进教师“小专题”研究。这篇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2009年1月8日下午,贺清平捏着一份发言稿,紧张得手心冒汗。在成都市锦江区举行的“小专题研究”表彰大会上,他代表老年教师发言。他的“小专题”《在探究性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研究》获得二等奖,并得到800元的奖金。

    贺清平今年49岁,是成都市顺江路小学的语文教师。顺江路小学的前身是厂矿子弟校,相对薄弱。从教几十年,贺清平从来没有真正地搞过教育科研。

    2005年,当“小专题研究”这个词语第一次出现在他的视野中时,他感觉一片茫然。

    “什么是小专题?”“怎么进行小专题研究?”“它对我和学生真的有帮助吗?”贺清平在心底发出一连串的疑问。

    但是,由于学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小专题研究”成为顺江路小学教师教育工作的一部分。贺清平说:“真是赶鸭子上架呀。”

    在我写锦江区小专题的新闻报道时,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故事?这是为了说明“小专题”真的对教师有帮助。为什么这个故事有说服力?因为这位老师年龄大,以前从未搞过教育科研,如果连这样一位老教师都从中获得收益,其他年轻老师可想而知。

    在这个故事的写法上,我也注意了前后对比,以突显“戏剧效果”。一方面,他是薄弱学校的老年教师,以前从未搞过科研,最初面对“小专题”时一片茫然;另一方面,他获得了二等奖,800元奖金,而且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两相对比,故事的说服力就不言而喻了。

4、让读者身临其境

让读者记住一个故事,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也看到这个故事的发生。但是,一个故事既然已经发生,我们的读者便再也不可能亲临现场亲眼看到故事的发生了。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作者的文字描写,把读者也带到现场去。也就是说,作者要尽量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人物的语言、人物的神态等等,都通过生动的语言再现出来。

    要让读者身临其境,关键的是要有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并不是说要写得很细,写得很多。事实上恰恰相反。细节描写的诀窍在于写得少,在关键点上浓墨重彩精描细写,在关键点之外一笔带过绝不啰嗦,这样形成反差后,留给读者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了。

    2008年,四川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作为记者,那段时间我主要都是奔波在灾区。我们记者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让读者也能通过文字阅读身临其境,感受到灾区人民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我举例说说。5月15日,在德阳市体育馆,我们偶遇了谭千秋的两个女儿和他的妻子张关蓉。在当晚发出的稿件中,我有以下这样一段描写:

    谭千秋遇难后,张关蓉剪下丈夫的一缕头发,缝在一个红色的布包里,用一根白色的带子挂在自己的脖子上。

    1岁零5个月的小女儿,似乎还无法感受到失去爸爸的悲痛。她一次又一次地用嫩嫩的小手去抓那个红色的布包。张关蓉从女儿手里抢过红布包,在女儿面前晃一晃:“这是你的爸爸,这是你的爸爸。”说着说着,张关蓉就呜咽了。

    那时,我的眼里也含满了泪水。我感到整个体育馆里,气氛压抑、沉重,逼得人喘不过气来。

如果说到精彩地描写一个故事,在用词造句方面,最关键的就是要多用 动词 。多用动词,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写作法则。据我了解,每一个写作课老师,每一个作家,对这一点都非常强调。在上面这段描写里面,我用到了剪下、缝在、挂在、抓、抢过、晃一晃、呜咽等等一系列的动词。这些动词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再现那个场景,让读者身临其境。

当然,要让一个故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读起来顺畅不难受,在文字上还有一些小诀窍。最主要的是要 注意简洁,多用短句,多用逗号。 这样,文字才显得短促有力,清新自然。切忌把几重意思用同一句话表达出来,最终把读者搞得晕头转向。

                第二个主题:提炼

如何让故事引发读者的思考?

在我看来,教育故事的写作一般不是简单地让读者记住这个故事,甚至也不是为了单纯地从情感上感动读者。绝大多数情况,一个故事故事、一篇教育叙事都是为了引发人的思考,表达一种教育观点,阐发一种教育理念,传递一种思想价值。

这里所说的思考、观点、理念、价值,其实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提炼”主题。如果没有这个提炼,你给读者的就是一盘没有放盐的菜,除了故事还是故事,索然无味。在一个精彩故事的基础上,一旦提炼出一个“主题”,那么这盘菜就有了盐,吃起来就有味道了,就值得细细地品味、咀嚼、琢磨了。

所以,在这个部分我想更详细地交流一下如何通过讲故事引发读者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也就是如何提炼出一个故事的“主题”,让一篇文章“神形兼备”,既有躯体,也有精神。

第一、以戏剧性的故事引发思考

2009年12月21日至22日,锦江区教育局钟为春局长带领20余位小学校长、副校长,走进重庆市谢家湾小学、珊瑚实验小学、巴蜀小学、人和街小学等4所优质学校,聆听了4位校长对办学特色、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思考和实践。刘裕权教授和我受邀全程参加了这次活动。

回成都后,我写了一篇接近8000字的文章。这篇文章是这样开场的:

12月21日上午,在谢家湾小学的声乐教室里,校长刘希娅详细介绍了合唱室和个别辅导室。“优生和后进生都可以得到音乐教师的单独辅导。”

这时,人群中有一个声音发问:“你们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什么?”

刘希娅停下了脚步,很认真地回答说:“我们没有特色。”

刘希娅的这个回答把很多校长吸引过来了,大家围成了一个圈。刘希娅继续说,在各位局长、专家、校长们面前,我斗胆说一句:追求办学特色,其实就是追求功利。

从大家的表情看得出来,刘希娅扔出的是一个重磅炸弹。

在每一所学校都在追求特色的前提下,一所知名学校的校长为什么会宣称自己的学校没有特色?显然,这样的故事是很具有戏剧性的,能够一下子就抓住读者的心,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去探求其中的原因。

但是,吸引读者并不是最终目的。写这个故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表达它的“戏剧性”。事实上,它的戏剧性反而是为我们的主题服务的。我们的目的是这背后的“主题”,是为了通过故事中主人公的思考引起读者的思考。所以,随后我又描写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的思考:

刘希娅随后解释说,如果要做特色,无论是手风琴还是竖笛,无论是绘画还是舞蹈,我们花三个月的时间,扎扎实实地训练,很快就能做出规模来,做出成绩来。但是,学校每个发展阶段的特色,学生每个成长阶段应受到的教育,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都应该是不一样的。

在这一基础上关于,关于“学校特色”的思考会延续下去,甚至引申到读者身边的学校和教育,引发读者的共鸣。

第二、通过老故事提出一个新话题

有些老师很困惑,学校每天发生的故事都大同小异,没什么新意,所以也就没什么可写的。我们教育记者也有同感,在学校采访时遇到的事情都大同小异,很少接触到真正让人耳目一新的故事。

但是,我的经验是,我们不能等着新故事来找我们。我们要善于在老故事中发现新意,这也就是“提炼”主题的另一层意思。俗话说的“旧瓶装新酒”,就是这个意思。故事还是那种老故事,但是我们现在从一个新的角度去阐释它,它就具有了新意。

一位大学生2006年从四川师大毕业,以优异的成绩通过重重考核,成为某中学的语文教师。试讲时,她专业基础扎实,表现很突出。负责面试的老师说:“她对课文的理解很深入,有自己的看法,很有潜力,是个好苗子。”

但是,随着正式教学的开始,汪清越来越困惑。她辛辛苦苦找资料备课,学生却不领情,吵吵闹闹地说老师讲得太深了,课堂秩序一片混乱。课堂之外,她很封闭,性格孤僻,经常一个人苦思冥想,找不到问题的症结。她渐渐失去了信心,怀疑自己是否适合教师这个职业。

2007年3月,她要求换个环境,由中学转到小学。半个学期后,她仍然难以适应,于是主动选择离开了教师岗位。

这个故事也很普通,无非就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教师的岗位上遇到了一些挫折。如果说仅仅是一位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困难,这很常见,并不值得写成一篇文章。

其实,写教育故事或者教育论文,跟写新闻有某些共通之处,那就是要追求新意。如果没有创新的思路或观点,提炼不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主题”,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立不住脚的。

这个故事虽然很普通,甚至偏于极端,但是它反映了80年后新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一个故事能够反映一些长期被人忽略的普遍现象,那么这个故事就具有了重大的价值,从新闻的角度来说就是新闻价值,从论文的角度来说就是理论价值。

我写这篇文章就是要把80后教师的成长这一话题响亮地提出来。这个问题此前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当然,提出这个话题,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找到了解决之道。实际上,文章背后提到的名师带徒或者创新新教师培训形式等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提出问题,引发教育人的思考,这就是一个教育故事一篇教育叙事文章的重要使命和价值所在。

第三、以新的故事切入老话题

刚刚谈的是讲老故事说新话题,故事是老的,话题是新的。接下来我反过来说,谈谈如何通过讲一个新故事切入一个老话题,故事是新的,话题是老的。

有些教育话题是老话题,每天都会遇到,但是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能够通过一个形象生动的新故事引起大家的关注,进而思考解决之道,那么这样的新故事也就具有了写作的价值。

2007年8月,我写了一个关于一封匿名信的故事。一说到匿名信,实际上就能引起读者的关注了,而他背后反映的依然是家校和谐的老话题。故事是这样的:

一天,一位小学校长接到传达室老师递给他的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某某学校校长收——内详”。

校长一阵纳闷:这是一封什么信呢?难道又是某位老师得罪了家长,引来了举报信?

校长拆开信,只见上面写着: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你校四年级(3)班的叶彩蕾、李佳莉两位同学,在上周末主动打扫西藏空军留守处家属区一单元的楼梯间……这样的同学值得表扬,也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培养出这样的好学生。署名为:留守处家属区一单元凌女士。

原来是一封感谢信,校长的心放松了。突然,他的头脑中闪过另一个念头:老师们看到这封信的第一反应会怎样呢?于是,他决定“考考”老师:请你猜猜这是一封什么信?

校长接连问了8位教师,既有中年教师,也有刚进校园的年轻教师,其中不乏骨干教师,结果得到的答案基本一致,都认为是家长的告状信。

“这是一封举报信,我一看到这样的信就胆战心惊。”“举报信,又是哪位家长对老师有意见,给你反映情况吧。”“近段时间我没犯错吧?”“是封举报信无疑。哎!是谁又引爆了‘定时炸弹’哦!”……

8位老师都判定这是一封举报信,竟没有一个人想到是一封表扬信,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这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新故事,引发人们的思考:为什么一封信让老师如此胆战心惊、如履薄冰?答案回到一个老话题上,那就是家校之间的不和谐。家校之间的互不信任,让教师不自信,畏首畏尾,放不开,做事小心翼翼。在教育学生时,总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不敢创新、创造,导致教育存在真空地带。教师这个职业,已经是在戴着镣铐跳舞,成为一个高风险职业。事实上,教师和学生成了最终的受害者:教师压力大心理健康受损,学生只能得到“中规中矩”的教育。

从故事上升到话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提炼主题”。通过这种提炼,一个故事的价值就会被放大很多倍。针对这篇文章,《中国教育报》还十分罕见地加了欢迎读者就家校关系发表观点和讲出自己故事的《编后》。这篇稿子当年还获得了《中国教育报》年度好稿一等奖。

第四、把定势思维推向一个新高度

我们记者采访,大多数时候接触的都是教育故事,很少深入课堂。当然,这是因为教学故事比教育故事更枯燥,更难写好。但是,要写好一个教学故事的基本原则跟教育故事也是一样的。别人都这样上课,偏偏你想到要那样去上同样的一堂课,那么这堂课就具有了写作的价值。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创新。

去年年底,我听了三位校长的语文课。在他们当校长之前,都是省内知名的语文教师。其中,一节是《再读<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群五年级的学生,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他们二年级上学期的课文。这位校长为什么要给五年级学生上二年级的课?

课堂的刚开始,校长让学生们再读一遍课文,带入自己的感情,想象书中描绘的场景,然后用最简短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之后,校长向学生提问:“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同学们轻车熟路地回答:“做人要诚实。”

我想,绝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是按照这样的思路上这堂课的,将这篇课文的主题归于“诚实”。但是,这位校长并不打算按照老的套路来上这堂课。

课堂上,这位校长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再读这篇课文。”他告诉同学们,在美国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这篇故事,但是中国的教材将这篇课文编入《诚实》单元,而美国教材却把它放在《勇气》单元。“为什么呢?”校长要求学生再次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恩能够表现孩子“勇气”的句子,体会美国编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同学们纷纷指出第四自然段中描绘的“别的孩子都抱着各色各样的花朵来到王宫,只有一个孩子手里捧着的是一个空花盆”,体现了那个孩子的勇气,“他有勇气拿出自己的空花盆”、“国王的命令是要用花籽种出最美丽的花来,他没有做到”。

我们《教育导报》的记者对三位校长的课堂都做了报道。但是,我觉得唯有这位校长的课堂才真正具有了很高的写作价值。从“诚实”到“勇气”,这是把一个已成定势的思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座的很多老师应该都会有这样的实践经验,都有这种从一个境界上升到一个更高境界的教学体验,如果用恰当的故事描述出来,就一定是一篇很好的教育故事或教学随笔。

最后,关于如何写好教育故事,我给各位老师们三个建议,总共也就是非常简单的六个字,那就是:多读、多思、多练。

多读,就是多读书,既包括读普通的文学作品,也包括有针对性地多读一点教育名家写的教育故事,比如说李镇西老师的,魏书生老师的。读写是不分家的,读得多了,自然就想写了,自然就会悟到写的诀窍。

多思,就是多思考,无论是手捧书本的时候,还是手执教鞭的时候,一定要勤于分析,善于琢磨,想一想每件常规琐事背后的深刻意义。特别是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想,要善于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那一层境界。

多练,就是多练笔,有事没事就写几段话,最好坚持每天都写,当然长短都无所谓,写得好不好也无所谓。写作能力的提高是绝对没有捷径可走的,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练出来的。写得多了,不知不觉地就写得好了。

事实上,这些建议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能大家此前都听说过了。我想说的是,能不能把文章写好,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好的建议,也不在于别人有没有介绍好的写作技巧。写文章这个事情跟任何其他的事情都是一样,认认真真去做了,耐耐心心地坚持下去了,就一定能做得好。如果不认真,没有耐心,再好的建议和技巧都是空话。

现代教育导报电子版

可去山东教育社网站去看看该报的相关内容。

教育导报是给孩子还是家长看的

教育导报是给家长看的。《教育导报·家教周刊》于2004年创刊,是在四川省教育厅关工委指导下,由《教育导报》推出的以家长、学生为读者对象,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主。

《导报》自1988年1月创刊以来,以服务教育,服务学校,服务教师为宗旨,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省教委的工作部署,交流教育信息,反映教师呼声,拓宽教师视野,是了解四川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窗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自己的报纸,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好朋友。

家长教育是指对家长实施的有关家庭生活和教育孩子成长以及加强自身修养的专业知识与有效技能的教育。它是揭示家长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教育子女质量的一般规律的新兴学科。

上一篇:解放军报编辑部

下一篇:青少年成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