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走进性科学报告

发布时间:2023-12-10 13:48

走进性科学报告

母乳喂养对婴儿能提供营养,促进发育。母乳中所含的各种物质最有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母乳还能提高婴儿的免疫力,预防疾病。这是因为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活性细胞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球蛋白包括分泌型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纤维结合蛋白、双歧因子等。通过母乳喂养可预防婴儿腹泻、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
母乳喂养时,婴儿需要用力吸吮乳头才能吃出奶水,吸吮时肌肉运动可促进面部正常发育。
母乳喂养会增加婴儿与母亲接触的机会,有助于母婴间情感联系,对婴儿建立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母乳喂养对妈妈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可以预防产后出血,婴儿的吸吮刺激会促使妈妈产生催乳素、分泌宫缩剂,后者使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其次能避孕,因为哺乳期产妇月经复潮及排卵较不哺乳产妇延迟,有利于延长生育间隔。第三能降低女性患癌症的风险。研究表明,哺乳的女性乳腺癌、卵巢癌发生率较低。

可行性研究报告,怎么写?

许多企业要上一个项目,向商证咨询的时候,思绪万千,热情洋溢,各种点种,想法都能脱口而出,不过,一旦要落笔,向政府申报项目,或向投资人路演介绍,需要做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一份商业计划书的时候,就无从下手,感觉都不得要领。或者是在网络上面找一篇模版,到处摘抄堆彻词句,或者弄一堆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绕来绕去,不知所云。\x0d\x0a\x0d\x0a事实上,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也有一定的章法可循,商证不想介绍一大堆理论与背景,直接说明其中的要领,有不对的地方,遵循着交流使人进步的原则,毫不保留的把我自己的一些心得写出来,供大家讨论商榷,欢迎行家指正。\x0d\x0a所谓好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定要立意清楚,有理有据。\x0d\x0a1)研究受众,也就是你的报告汇报对像是谁?他们想要知道什么,了解什么。比如,商证向国家部委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最重要的得说明该项目所处的技术水平,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保障措施如何。这些内容,与对投资人介绍的报告就大不相同。\x0d\x0a2)抓住文章的重点,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哪一块才是重点?有没有永恒的重点?这个需要根据报告的用途进行区分,有些是为了项目推荐,有些是为了宣传功绩,有些是为了招商引资,目的不同,重点则不同。打个比方,某个事个业单位,要做一份道路车流人流分时段控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向上级机关论证可行性,以及对社会的示范促进作用。那么报告重点是要讲实施前后的社会效益对比,以及实施的可行性。这些与申报政府项目资金的报告撰写行文方式又不同。\x0d\x0a3)形式一致,内容全面,因为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细化程度,内容可长可短,除了重点内容要突出之外,其它各方面的内容要全面,都要有交待,一方面表示项目撰写人思路开阔,考虑周全,另一方面也说明研究深入。\x0d\x0a商证认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是有难度,但更难的是用心。

《科学谈性:给男生的性教育读本》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科学谈性:给男生的性教育读本》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急!帮我写一份探究性学习报告

  “初中科学学科探究性学习方式研究”的
  课题结题报告
  一、 科学学科探究性学习方式提出的背景:
  我国基础教育对现行的课程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理念即将走进中
  小学校园,走入师生的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中小学师生的生活方式。此次改革给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带来了
  巨大的变化,也使整个社会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建立具
  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整个教育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教学
  改革仍然显得十分缓慢,如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
  个紧迫课题。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我们作了认真思考,采用探究式可被认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
  择。它改了传统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将科学假设为一种可以直接灌输让学生学到的一堆知识,将学生假设为
  一种品质良好的容器,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吸纳这些真理的过程,教师更多地只是将这些知识理清头绪,尽
  可能清楚地告诉给学生并使他们能重现。而探究式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
  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
  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
  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资料国外,亚太地区首届"网络时代"的学与教--实践、挑战与前景;
  美国“信息素养”的提出等。国内情况: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终身学习、全人发展”;杨福家教授的
  “优质基础教育”;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运教授的“时代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
  育”等。目前国内中小学“探究型”课程开发,实施较为迅速,但探究性学习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无成熟的
  理论体系与系统的实践经验。鉴于上述的现状,我们认为,当前加强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
  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且具有现实的、深远的意义,要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科学学科探研性学习方式研究目的、意义:
  浙江初中科学课程首先顺应国际改革潮流,设计了31个“探索与研究”的学生实践活动,意图是采用以问题
  为中心的主题式研究学习的途径,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
  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使探索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和发展有一个切实的的落脚点。
  这就意味着在科学课程中,探究既是教师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又是课程目标的
  重要方面,也是选择教材内容的一个依据。
  科学探究活动有别于传统教学:
  1.辞海中的“科学”解释为“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结果,更是
  一种过程,科学不仅仅是具体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更应该是人类获得知识改造社会的活动,是一种人类
  努力探究的事业。学习科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与获
  得直接感受和丰富体验的“认识活动”,即实践和探究活动。
  2.科学在哪里。科学在书本,在实验室,在电子网络,更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中,学习科学
  与学生生活、生产实践互相联系,将学生生活经历与广阔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学习内容建构在事实情景之
  中,学习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探索性,实现认识与情感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
  在我们身边,科学探究无处不在。
  3.科学如何教。传统教学关注学生“知道什么”,突出教师“教”,上课大多采用讲授法,知识被作为一
  个结果告知学生,强调知识点考核和死记硬背,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自主探究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学
  生得到了“鱼”,科学素养不高,学生的观察和实践探究能力差。现代科学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
  学生怎么才会“渔”,在让学生自己学会并进而会学方面下功夫,教学方法提倡采用学生分组探究等实践活
  动。
  4.科学怎么学。学科的本质决定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人类具有探究的天性,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有效途径。
  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探究中学,在探究中建构知识,促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笔者认为
  开展初中科学小课题探究活动,以教师提供的或学生自主选择的小课题进行设计和研究活动,给学生在具体
  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上构建一个平台。这样的探究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能力、
  态度和情感在学生自身人格中内化,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本课题旨在通过科学学科探研性学习方式研究,改变学生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
  调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多样性的学习方式。
  三.科学学科探研性学习方式研究的实验过程
  1、 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2005.4----2005.5) 成立课题实验小组,聘请研究顾问; B. 制定课题实验方案; C.
  确定实验班、对比班及实验评价方案; D. 对参与实验的教师进行教科研、电化、科研理论和多媒体技术的
  培训。
  2).实验阶段:(2005.9-----2006.5) A. 通过对《科学》教材内容的整理、论证,采用用教课书去教而
  不是教教课书,适当增补、联系实际、引进设计开放性题目等手段,改革教学内容,课堂上注意让学生主动
  参与学习,提倡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努力开放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 B. 建
  立以小组学习为主的课堂组织形式,把握小组学习的应用时机,加强合作教学,在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的基
  础上能够独立设计实验和解决方案并亲身体验和参与实验过程,使学生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自觉参与课
  堂学习。 C. 调整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使课堂结论和结果开放,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结构,检测采
  用小组和全班互评的方式,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优势,及时检测,及时反馈。 D. 设计部分电教教材,自制CA
  I课件。 E. 组织一些学生的课外调查、课外实践等课外活动。
  3).总结阶段:(2006.5----2006.7) A. 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检测。 B. 整理教学设计
  系列,做好成果汇编。 C. 写出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实验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
  四.科学学科探究性学习方式研究的实施
  (一)实验的理论假设
  开展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理论假设是:依据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及社
  会学习理论,假设学生的需要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前提,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的效能,以需要引导发展,“
  以需促知,以知展能"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科学原理和综合思维能力及应用科学知识解决
  生活中科学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需要,以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建构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实验目标,从而探
  究学生在知识、情感、能力方面获得主动、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的方法。
  根据这一理论假设,在实验中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方式介定。
  2.教师和学生在实验中的角色定位。
  3.学生在实验中知识、情感、能力三者的和谐发展。
  4.科学问题情景设计与科学假设的相关性及思维程序控制确定。
  5.开展探究学习方式的基本途径。
  6.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目标和评价。
  寻求以上问题的答案,即是我们实验研究的目标,又是我们实验方案制定的依据和评价实验结果的重要尺度。
  希望通过几年的实验、验证、修改和完善这一理论假设,最终形成较科学的“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
  操作模式和评价指标。
  (二)科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操作过程
  科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操作过程可简单概括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表述成果——感悟成果。针对科
  学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师与生的关系,设计了在科学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师与生的关系图(图1):

  (三)实验变量的控制
  1.自变量的控制
  用“以需促知,以知展能”的探究性学习方式,通过学习浙教版《初中科学》,获得科学的知识,开展课题
  类研究和项目类研究,展示学生的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综合能力及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求真
  求实的科学精神、求善求美的道德情操。
  控制方法:
  1).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考虑如何完成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任务,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
  能,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发展,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和知识结构,使目标具体明确,有利于学生
  四大能力的发展。
  2).在教学内容上,关注学生的情感、知识、能力的同步发展。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能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的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兴趣、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教学和研
  究目标。
  3).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科学探究方法(如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分析与综合法等)的培养和图形思
  维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2.因变量描述
  本实验的因变量是科学探究性学习能力。它通过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综合能力四大指标来衡
  量,通过学业的考试、评价指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因变量的测量。
  五、课题研究方法和措施
  1.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了保证本实验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使初中
  科学探究性学习方式能对目前的科学学习方式的改革起到参考和促进作用。本实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基
  本以国家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本实验的目标为依据,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征询有关科学
  教研员和初中科学教师的意见,我们将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能力分为“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综
  合能力”4个方面、12个特质作为评价指标。
  根据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能力层次结构,参阅国内相关的评价量表和本次课改中《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中
  的有关内容,并结合本实验过程中我校学生的行为表现和相关科学教师的意见,在12个特质中筛选出33个项
  目,并将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分为强(A)、中(B)、弱(C)三个等级。A级为内化性水平,
  这是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持续性的坚持性行为,表现为强的科学探究性学习能力。B级为认同性水平,
  这是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作出相应反应的接受性行为,表现为中等的科学探究性学习能
  力。C级为感受性水平,这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尝试性行为,表现为弱的科学探究性学
  习能力。具体见表1:
  表1 中学生科学探究性学习能力行为表现的等级示意
  等级 A级 B级 C级
  搜集信息能力 坚持用网络、电视、图书馆、资料、学校、相关部门或社会调查访问等方式搜集科学资料 采
  用网络、电视、图书馆、资料、学校、相关部门或社会调查访问等方式搜集科学资料 尝试用网络、电视、图
  书馆、资料、学校、相关部门或社会调查访问等方式搜集科学资料
  自己设计问卷、确定取样过程和研究对象,搜集第一手科学资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问卷、确定取样
  过程和研究对象,搜集第一手科学资料 尝试设计问卷、确定取样过程和研究对象,搜集第一手科学资料
  处理信息能力 独立地对资料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并确定哪些信息适合于回答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教师的
  指导下对资料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并确定哪些信息适合于回答所要解决的问题。 尝试对资料信息进行筛选、
  整理,并确定哪些信息适合于回答所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 独立地选择探究方法,设计并探究途径 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探究方法,设计并探究途径 尝
  试选择探究方法,设计并探究途径
  独立地开展探究,解决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探究,解决问题 在教师指导下模仿探究,解决问题
  参与能力 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言,主动地要求回答老师的提问 不提出问题,跟着教师或同学的问题思考,
  较少举手发言 从不主动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极少发言
  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校内外活动,产总想表现自己 较少参加各类校内外活动,并有时表现自己 从不参加
  各类校内外活动,并畏缩极少表现自己的
  交住能力 善于与他人沟通 喜欢与他人沟通 不喜欢与他人沟通
  在群体中有一定的凝聚力 在群体中有凝聚力 在群体中没有凝聚力
  追求理想和目标,克服困难和挫折 遇到困难和挫折,经鼓励、督促才能坚持 害怕困难,遇到挫折就退缩
  适应能力 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善于理解不同观点尊重他人 愿意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善于理解不同观点
  尊重他人 拒绝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善于理解不同观点尊重他人
  在群体中乐于助人,善于合作不自私 在群体中有时乐于助人,互相合作,但自私 在群体中自私、霸道
  主持公道,敢于批评不良行为 逃避矛盾,做和事佬 不辩是非,纵容不良行为
  语言能力 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解释、分析并记住他人所讲的内容 有时倾听他人的讲话,说出他人所讲的
  内容 对他人所讲的内容一无所知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有效地表述观点,并具说服力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有效地表述观点 表述观点时,
  语无伦次
  评价所读材料 解释、分析、概述所读材料 描述所读材料
  灵活动用文字、图表撰写研究报告或总结或方案,表述观点 采用文字、图表撰写研究报告或总结或方案,
  表述观点 尝试运用文字、图表撰写研究报告或总结或者方案,表述观点
  读图能力 灵活地观察、分析、比较、筛选图表信息 独立地完成观察、分析、比较、筛选图表信息 尝试在
  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分析、比较、筛选图表信息
  善于抓住关键词,将文字、语言、灵活地转化成各类正解的信息 能抓住关键词,将文字、语言转化成各类
  正解的信息 尝试将文字、语言转化成各类正解的信息
  思维能力 灵活地运用各种数学技能、统计、氏解释数据和信息 能采用各种数学技能,统计、解释数据和信
  息 尝试采用各种数学技能,统计、解释数据和信息
  使用一些特殊的现象,分析归纳一般的科学规律、原理 能从一些特殊的现象中分析归纳一般的科学规律、
  原理 尝试从特殊的现象中分析归纳一般的科学规律、原理
  运用一般的科学规律、原理推出和解释一些特殊的现象 能运用一般的科学规律、原理推出和解释一些特殊
  的现象 尝试运用一般的科学规律、原理推出和解释一些特殊的现象
  灵活运用各种事物、现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展开联想 喜欢运用各种事物、现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展开联想 尝试运用各种事物、现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展开联想
  发展能力 有明确的目标,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目标不明确,有上进心,不甘落后 没有目标,自甘落后
  坚持听取他人意见、吸取他人的长处,客观地评价自己,看到不足 重视他人的意见、吸取他人的长处,客
  观地评价自己 拒绝听取他人的意见骄傲自大
  对各种事物和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喜欢对各种事物和问题作出判断 不能辨认各种事物和问题
  坚持采用将他人有益的建议,及时纠正、补充自己的不足,并转化到行动中 重视他人有益的建议,纠正、
  补充自己的不足 对他人有益的建议不不重视,我行我素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 重视运用各种方法,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 不能认识事物发展的趋
  势
  养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关注可持续发展 不关注可持续发展
  当然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也有其一定的原则,那就是评价应重在学习过程而不是探究的结果;重在知识技
  能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数量;重在亲身参与探究性实践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传授的
  经验;重在全员参与而不是只关注少数尖子学生。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
  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尝试设计了以
  下评价表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定性(评语、等级)和定量(计分)相结合的评价。(具体见表2):
  表2 《学生探究能力个人评价表》的设计思路及具体说明: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协作者评价 教师评价 加分 教师评语
  提出探究主题 主题可行性(2分)特别新颖加(2分) 2 2 2 2
  能否提出假设及具体说明(2分) 2 2 2 ——
  找到合适的协作者(2分) 2 — — —
  确定主题前与协作者充分协商(2分) 2 2 — —
  有初步探究计划、任务分工等(2分)有详细探究计划加(2分) 2 2 — 2
  完成探究主题 收集相关资料,使用手段多样性(2分),其中使用网络、电视、图书等三种以上手段加(2
  分) 2 2 2 2
  较多有效地了解相关资料(2分) 2 2 — —
  是否针对主题进行反复讨论(2分)
  研讨记录完整、真实加(2分) 2 2 2 2
  独立查阅资料(2分)
  有详细记录加(2分) 2 2 2 2
  获得新知识、技能及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反思、体验等收获体会的书面说明(2分) 2 2 2 2
  承担主要任务、责任感强、合作愉快(2分) 2 2 — —
  主题成果交流 完成对主题研究成果的交流活动(2分)
  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加(2分) 2 2 2 2
  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创新水平(2分) 2 2 2 —
  在班、校媒体发表展示(2分)
  利用网络或校外发表加(2分) 2 2 — 2
  有继续探究的计划说明(2分) 2 2 2 —
  总计100分 30 28 18 14 得分:
  等级:
  说明:
  1. 其中每栏中不符合为0分,部分符合为1分,完全符合为2分
  2. 85——100分评价等级为优秀、68——84分为良好、50——67分为合格、50分以下为尚需努力
  2.课题实施过程:
  (1).优化学生心理
  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只有建立在平等的信念之上。”对学生,尤其是动手能力和接
  受能力差的学生,即使错了,教师也不能用训斥、恐吓的手段对待。我们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认真分析,
  积极鼓励,对学生要及时鼓励,耐心指导;对复杂、难做的实验和难懂的知识,要手把手地教,耐心仔细的
  分析,使其增强自信心,增强争取成功的勇气。
  另一方面,教师要抓好学生课前的预习工作,特别是实验演示课和实验课,使学生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及
  实验中的注意问题,实验中要观察什么,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引导他们注重实验过程的调查、观察,学会通
  过现象分析实质,得出结论,让学生逐步做到自主观察,独立动手操作,按自己的方式思考、表达,充分调
  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总之,能让学生在科学课中有一个轻松、愉快得学习情绪。
  (2).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1、改革传统的不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优化教学过程,符合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总趋势,
  也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迫切要求,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师指导
  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认知的
  主体,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主动的建构者。学生要用探究法、发现法进行意义建构,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
  去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通过与已有知识联系并认真
  思考,在此过程中,注入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探究,就是探讨追究。从大的方面看,能在生产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分析解闷问,是探究;从小的
  方面看,追究一个词一个句子的意思或用法,也是探究。探究,是过程,是探究者发挥主体积极性去学习或
  创造的过程。通过探究,获取直接经验和体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运用
  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的结果,或是学到新的知识,或是产生独特的见解。对于
  学生来说,探究能力的形成,也就形成了独立学习的品格,有了开拓创新的基础。可以说,探究是一种重要
  的学习方式,也是创新的必经过程。
  3、科学探究性教学,就是重在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理念,强化实践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学生了解了科
  学规律,具备独立探究的能力,今天或将来他们就能够自学科学、自主灵活地运用知识,能更大程度上发挥
  才智。由此,我们采取行动研究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力求探寻科学探究性教学的意义、原则和方
  法,探寻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互动特点,探寻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时空的运行
  规律。也寻找切实可行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模式。
  4、实验前的学生探究活动情况
  1)学生调查:
  (1)你喜欢教师采用什么方法上科学?
  A.示范的方法,如讲授例题.
  B.研究的方法,如研究二力平衡条件.
  C.实验探究的方法,如测一墨水瓶水的质量.
  D.对话的方法,如师生间的问答讨论.
  表3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A 78 12.8
  B 92 15.4
  C 320 50.4
  D 140 21.4

  从表3中看出,半数学生乐于接受实验探究的方法。
  (2)问题:在“大气的压强”新课学习刚一开始,教师就演示了“雪碧瓶变瘪”的实验,如图1所示
  你的想法是:
  A.希望自己亲自演示一下这个实验.
  B.教师马上解释雪碧瓶变瘪的原因.
  C.自己迅速阅读课本开头的一段话,以明了其原因.
  D.教师稍候一会儿,让自己猜想可能的原因.
  表4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A 129 20.5
  B 86 13.7
  C 43 6.8
  D 378 59.0
  从表4中看出:(1)大多数学生(79.5%)已不再满足于现象直接的感官作用,他们有了问题解决的要求.
  (3).运用多媒体,揭示事物本质,优化教学过程
  1) 多媒体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再现各种
  事物的细节和变化,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提高教学效果。如七年级科学上册《细胞》一
  课,传统教学很难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好的认识个体微小的细胞。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使学生不仅清楚地看
  到细胞的内部的构造,还能利用其连续播放画面的技术,使学生看清细胞的运动及细胞的分裂等过程。
  2)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时空变换、大小变换、速度变换、虚实变换,把许多宏观和微观的、
  瞬间的和漫长的、简单和复杂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侓,促进学生的
  认知活动从感性向理性飞跃。在科学课教学中,有很多章节内容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
  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观察。如七年级科学上册《遥望星空》等一系列天文知识类章节,九年级《生物群落》等
  表现多种生物之间联系类章节,以及《人体系统》等讲叙人体生理类章节,这些内容都能利用多媒体技术,
  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观看,而且效果比实物还要好。特别是“宇宙”,用实物是难以展示在学生面前的,
  而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3) 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画面、声音有效地融为一体,将教学内容形
  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如七
  年级科学上册:《物种与分类》,这本来是一节枯燥、乏味的思维训练课,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先给学生播
  放一段《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动画课件,然后再让学生去讨论“羊属于哪支运动队?(哪种动物)” 、“蝙
  蝠是不是鸟?”等问题。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运动会”的情景,积极思考,主动探讨问题。这样就
  能很好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那些后进生,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看到一些生动、形象、
  有趣的画面时,会不知不觉地被吸引,这是这个年龄段所有学生的共性,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
  4) 应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学生实验操作的技能。对一些装置和操作学生感困难的实验,应用多媒体技术为
  学生先进行模拟操作,训练实验操作技能,然后再进行真正的实验。如制氧实验的操作教材中所述:①在试
  管里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塞上有气管的橡皮塞用铁夹夹住试管口1/3处,试管口略往下
  倾斜,②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③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把导管放在水槽里;④待氧气把水排出后,
  用玻璃片在水中盖住口,把瓶移出水槽。⑤收集氧气完毕,必须把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灯火,不然水吸
  到试管内使试管炸裂。这一操作技能,光靠课堂演示,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整个实验过程,因此用
  多媒体设计一个全开放的实验环境,让学生在实验中自由选择实验所需仪器药品,二次错误选择后,计算机
  给予正确提示,然后由学生自主地用所选的仪器搭建实验装置,整个装置完成后,由计算机给出评价,并对
  不正确的装置给出实验后可能会产生后果的模拟,象试管口未向下倾斜产生水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等。
  (4).增加合作探究性作业:
  作业是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传统作业模式有它的弊端:
  它一味强化了“教”的作用。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但传统作业内容封闭,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远
  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业方法、手段单一,注重作业规范统一,强调死

上一篇:现代教育报投稿

下一篇:张云雷伊周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