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

论解构主义形式美法则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5-10-08 10:14

一、古典美学和机械美学的形式美法则
(一)古典美学的形式美法则
    以建筑为例,古典的建筑美的获得,是以建筑的和谐统一形式为基本内容和前提来处理建筑的形式美问题的。简单地说,建筑的基本内容如功能、结构等因素,本身要真实、完善,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应保持真实和完善。在这个前提下,不但真实和完善地处理形式美问题,也真实和完善地处理形式美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但是,古典建筑运用形式美规律时,多取均衡、对称与和谐之美,往往要求突出整齐一律,而不强调多样变化。一些“构图法则”把形式美法则叫做“和谐手段”,可见形式美处理以“协调”为目的。在处理均衡与失衡,和谐与对比的关系中,总是以前者改变统一后者,最终形成纯净、和谐的古典美。(见图1-1,具有古典美学风格的瓷砖)     
   (二)机械美学的形式美法则
   同样以建筑为例,现代机械美学的确立对古典形式美法则形成冲击。由于对功能主义的信仰,设计经常因功能的合理安排而出现一些不对称、不均衡的自由构图,这样,现代建筑在运用形式美规律时常常突出多样变化,而不是像古典美学那样强调整齐一律。因此,现代设计体现出不对称、动势、对比强烈、节奏鲜明等形式特点,在无装饰的纯洁面上经常运用“抽象”和“构成”的方法去处理形式问题。同时新的社会需求和技术条件产生了一些无法运用古典形式美法则的现象。(见图1-2,具有机械美学风格的绘画作品)

二、解构主义的形式美法则
    在解构主义设计活动中,设计师致力于另一个方向的探索,发展了一系列与机遇和偶然性相联系的设计方法和手法。例如,平面或立体图形的叠加、非理性穿插、错位的构成,以及破裂、倾斜、畸变、扭曲等处理手法的应用。这类探索拓宽了创作视野,表现并强调了具有特殊性或偶然性的事物,丰富了设计手段,填补了创作技法上的空白。
    解构理念的中心在于发展和揭示正统审美概念中被忽视、被抑制的事物。解构主义的实践活动唤醒了一种陌生的审美意识,即对长期以来一直在正统审美概念之外的冲突、破裂、不平衡、错乱、不稳定等形式特征的审美。应该说,在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甚至古典主义的作品中,都不难找出这类审美的萌芽或迹象。而真正的区别在于,解构主义的设计活动,更集中地、明确地将那些沉睡的、潜在的、隐匿的从属的形式特征突出出来,加以强调或作主题化处理,以正面的方式展示在人们面前。也许这类审美意识的呼唤,为设计美学的合理性作出了卓越贡献,提出了值得认真对待的陌生课题。
     吴焕加教授把解构主义设计作品的一些共同的形象及形式特征归纳为五大点。其中四点是本文要重点讨论的,分别是:散乱;残缺;突变;动势。

三、解构主义形式美法则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一)“散乱”的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散乱,解构设计在造型上一般都做得支离破碎,疏松零散,边缘上纷纷扬扬,犬牙交错,变化万端。在形状、色彩、比例、尺度、方向的处理上极度自由,超脱一切的程序和秩序,避开古典的设计模式。
我这一次毕业设计做的是“天行汽车文化节”的VI设计。一开始,我的设计思维比较局限,陷入了一般的思维模式。比如在视觉元素的运用上,原打算用一些高档汽车的图片,进行文字与图片的交叉编排。后来,我在一家专业的房地产广告公司实习期间,发现了“第五园”的系列平面设计作品,尤其是海报招贴和导示系统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给了我毕业设计的创作灵感。
首先,我设计了“天行汽车文化节”的标志(见图3-1)和标准字体(见图3-2)。在字体的设计上,我融入了标志图形的造型特点,并运用了“笔断意连”                                                               
     

的造型手法。然后,我将标准字“解构”处理,再将解构后的笔画进行随机编排,形成散乱的视觉格局和视觉效果。天行汽车文化节的海报设计(见图3-3)和日本的一幅海报设计作品(见图3-4)具有明显的“散乱”的特点。两幅海报作品的图形元素编排都是全方位的发散,具有疏松零散而没有视觉中心的特点。且在图形元素的形状、方向的处理上极度自由。
             
                                                                             
   (二)“残缺”的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残缺,视觉形象有意强调不完整的状态,许多地方故做残损、缺失、破碎状态,不了了之而令人愕然,又耐人寻味,常令人有残缺愕美之感。
    本次毕业设计做的CD封面(见图3-5),运用了两个视觉元素,一个是标志的图形元素、另一个是标准字体解构后的元素。在标志的图形元素运用上,把标志中表示汽车轮子的元素与光盘的中心圆孔正好巧妙地结合起来,并且没有把整个标志的图形都放上去,而是只用了标志的四分之三的视觉形象,即,标志视觉形象中四个英文字母“AUTO”中“UTO”三个字母。给人予一种无序的残缺不全之美。又如本次毕业设计画册(见图3-6)的设计,突出的蓝色部分是本次文化节的名称“天行汽车文化节”几个字的不同的笔画,给人予一种有序的残缺不全之美的感觉。
               

(三)“突变”的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解构设计中的种种元素和各个部分的组合常常很突然,没有预示,没有过渡,或生硬或牵强,风马牛不相及。它们如同是碰巧偶然地撞到一起,有神秘莫测之感。
    下图手提袋(见图3-7)的设计,在画面下部整体铺满蓝色条块后,又在画面的右下脚突兀地出现了标志。之所以说它“突兀”,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画面蓝色条块的破碎感、无序感与标志的整体感、有序感形成了非常强烈的视觉对比;另外一个原因是标志不是一整块出现在画面的同一面中,而是三分之二出现在手提袋主画面中,还有三分之一出现在手提袋的侧面中,给人予一种空间上的突兀之感。具有一种突兀变幻之美。名片(见图3-8)设计也有一种“突变”之感。此“突变”也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编排上的原因:当名片上的信息很整体地编排在画面中后,又在名片的右下脚出现了标志图形中“O”的元素的部分,就马上把名片整体画面的平均、和谐、工整之感打破,给人予一种“不速之客”的联想;另一个原因是文字的编排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硬朗的线条感,而“O”的元素的 部分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柔和的弧线之美,因此,在视觉感受上也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突变之感。
         

   (四)“动势”的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解构主义设计大量采用倾倒、扭曲、弯曲、波浪形等富有动态的形体,造出失稳失重,好似即将滑动、滚动、错移、翻倾、坠落,以至即将发生坍塌的不安动势。
    1、“动势”之“坠落”
如下图的手提袋(见图3-9)的设计,就是典型的“坠落”动势。画面中被拆解的笔画元素由画面的左上角慢慢地、轻轻地坠落下来,犹如秋天的落叶纷纷飘落而下,但它却没有落叶残败给人的伤感。反而是给人予轻盈、活泼、灵巧,以至潇洒、灵秀的简洁而大气的印象。下图的折页(见图3-10)的设计中前面三页用的都是“坠落”的动势。第一页的标题是“汽车的记忆”,以从左上角下落的笔画元素为图形主体,体现了“记忆”的支离感、破碎感和不连续、不连贯的属性;第二页的标题是“汽车的起源”,运用了少量的笔画元素稍稍做了点缀,也是下坠的笔画,但不同的是笔画只有零星的几个,数量很少,体现了“起源”的特点;第三页的标题是“汽车的雏形”,也是运用了少量的笔画元素,所不同的是两点,一是笔画的数量上比前者(即“汽车的起源” )稍多一些;二是在笔画的组合上比前者具有秩序感一些。两个不同点都体现了由“汽车的起源”到“汽车的雏形”之间的微妙变化。体现了汽车文化的初步发展的特点。
                    
天行汽车文化节
2、“动势”之“错移”
    左图的手提袋(见图3-11)的设计,在手提袋的主体面中,实际上有12个整体呈条状的图形,其中有11条是竖直摆放的,但是最后一条,即最右边的那条却不是竖直编排的,而是错位的,似乎是故意被移动的,给人予一种理性的情趣美的感觉,同时也寓意着汽车文化的理性情趣美。
    3、“动势”之“翻倾”
    下图的吊牌(见图3-12)的设计,左右两边的吊牌都有翻倾之势。左边的 吊牌由对角斜排两块条状灰色笔画组成的色块,呈倾斜状,并有倾倒之势。右边的吊牌的下半部分是有着汽车的基本形状的本次“天行汽车文化节”标志逆时针旋转90度、以“汽车”的“轮子”着地的图形,很明显,也即将翻倾。体现了汽车文化是一种动态的文化,是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四、结束语
现代社会的审美情趣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传统的形式美法则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而在解构主义的词典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历史上的古典主义一道被认为是传统的东西。解构主义的设计很可能在提示一种未来艺术,
它也许隶属于另一未来文化体系。我认为解构主义设计真正的价值在于冲破了以往的形式美法则的束缚,让人们发现更多的美,尤其是“冲突美”。

致  谢
感谢所有在专业上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是你们给了我设计的灵感和方法,更使我学会了设计自己的人生,谢谢!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第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2]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 第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 邬烈炎.解构主义设计[M]. 第1版.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8.
[4] 肖勇.2006国际视觉设计[M]. 第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4.
[5]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 第1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
 

上一篇:以人为本打造服装企业一线管理全文

下一篇:浅析标志设计的创意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