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税务会计教学改革原则研究论文(共5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09:16

 

 第1篇:浅谈营改增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税务会计工作主要导向集中在税法内容,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两者在具体操作上存在一定导向差异。在全国“营改增”改革推进下,人们更需要注重两种工作差异性,尽可能的协调财务管理工作。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税务与财务相互结合所形成的会计系统工作。其工作主要是针对纳税人缴纳税做相关工作的形成、申报、缴纳等工作。其工作建立在税法基本内容之上,采用专业的税务计算方式,确保企业税务中不会出现漏税、重复交税等情况,按照规定时间做好纳税行为。


  (二)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归属于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职务,主要是对企业有关的财务信息做有关统计记录,同时针对政府、债权人与投资人提供有关信息,接受其监管。该工作主要运用专业的会计方式对企业财务掌控做统计,从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经营的参考依据,属于企业管理中的基本工作内容,甚至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保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工作。


  二、营改增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首先,税务会计的工作需要以财务会计工作为基础。财务会计所记录统计的财务记录要确保真实有效,税务会计需要在税务核算中采纳财务会计的统计记录结果,因此财务会计工作是税务会计的基础,财务会计的差错会直接干扰税务会计工作的开展。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后续工作之一。


  其次,两种会计工作的目标存在差异性。财务会计主要是针对企业财务成果做有效统计核算,其工作需要向政府部门、债权人与投资人做对应信息的服务与展示。但是税务会计的工作开展主要围绕税法法律展开,需要对企业所得收入、成本、利润以及有有关缴纳等税负工作做有关统计协调。税务会计更多的是服务国家税务工作,同时可以有效的利用国家税负优惠政策来达到降低企业税负压力的功效。在所服务的对象上,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财务会计针对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事物项目做管理,会计核算需要有效的反馈企业总体的财务情况、资金流动、经营成果等状况,企业管理与有关财务信息都需要通过财务会计核算来呈现。税务会计更多的是对国家税务有关经济活动内容核算,确保缴纳税务情况的真实全面。税务会计征税主要是针对历史成本展开,主要针对发生的经济变化做纳税信息的核算,不会对企业未来的受益与损失做判断计算,所有的纳税信息都是有明确的凭据,这种凭据都是已经发生,确实存在的,同时所有的税务工作都有明确的操作方法与计算要求,需要遵守有关国家规定,国家税法是基本操作准则,操作标准具有一致性。


  三、营改增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协调


  要较好的处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处理工作,具体操作上需要从整体到局部不断的优化。


  (一)需要完善税务会计体系


  我国范围内会计理论的发展相对国外的积累时间较短,制度本身缺乏完善性,因此整体的制度合理性还需要不断完善,有较强烈的我国国情特殊性情况存在。要达到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效协作,对税务制度做充分的利用来保证企业运营的利益。在纳税款项上需以会计系统基本原则与标准要求为基础,同时管理方面需要让法律法规与税收制度做有效融合运用。尤其是“营改增”之后,营业税的消除,增值税的广泛运用,具体的专业发票管理运用、纳税款项的调整都需要做充分的研究,让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做好有效沟通协调,从而达到工作的良好配合,尽快的让企业享受到改革所带来的税费减负工作效果。


  (二)税务会计核算内容的健全优化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具体的会计核算中存在一定差异性,要充分的缩小两者操作差别,充分的尊重税收制度标准。需保证税收人行为规范合理,可以将应税费用列支处理中的标准适宜放宽,税收扣除强度需要适宜的提升,有效的促使资源保有量提升,由此才能有效的保证企业更好的运行。尤其“营改增”后增值税广泛运用,要充分合宜的运用税费进项抵扣,降低企业税费压力。


  (三)需要完善企业内部协调工作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相关工作上有一定差异,但是总体上能为企业决策与运营所服务,有效的保证为企业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审计报告,有助于领导层对财务与税收工作有更完善的掌握了解,从而依据财务情况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策略与规划。要有效的做好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从而为两者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便捷性,有助于为两者工作的配合协调制定更合理的方案,帮助两者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沟通不畅或者工作阻碍,确保两者之间数据沟通交流的顺畅性。


  (四)注重人才培养与信息公布


  在企业财务工作上,需要注重财务人才的培养。在多数企业内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属于相互分离的独立结构体系,要对两者知识结构体系做不断地完善掌握。要注重人才纳入制度的严格管理,同时也需要做好人员日常培訓。具体培训上要依据不同岗位、不同能力经验做差异性的安排,提升培训管理的有效性。做好日常激励制度的设置,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谨慎性,做好工作科学考评来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要对企业的信息做有效披露,尤其是不完善不规范的行为,提升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谨慎性,从而支持企业财务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结语


  “营改增”改革后会出现税收计算方法、管理上的变化,相应的税务会计工作与财务会计工作会产生一定范围的变化。企业自身要优化相关制度改革的培训学习,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提升企业发展的经济保障。


  作者:吴妙玲

  第2篇: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经济程度越来越高。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税制也在不但改革和完善,营改增之后,我国很多行业对税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我国的很多高校对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这门课程并不重视,对于该课程的教材编写、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都不够全面和恰当。一些高校开设了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这门课,但是只是作为选修课,有的高校甚至还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已经开设这门课的高校,一般只是针对主要的税种作了讲解,纳税筹划和纳税筹划实务操作基本被忽略。鉴于学校读这门课的不重视,加上学生对其相关课程的学习又不充分,导致这门课的学习效果达不到教学目标。为了高校课程的设置能够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变化,真正践行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性税务人才,高校需要对与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这门课程重新定位,并深化改革这门课程。


  完善教材内容,及时跟新教材


  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上课,学生上课必须依托于教材;现有的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材还比较少,目前用的比较广泛的教材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盖地教授主编的教材,其他的诸如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玉龙教授编著的《新编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等书一般作为辅导教材推荐给学生使用。这些教材或多或少存在缺陷。以现有使用比较广泛的盖地教授编著的教材为例,这本教材的前10章讲述的税务会计,后面两个章节讲述的是税务筹划概述与实务。他将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分割开来,并且侧重于税务会计知识,这与把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两大知识整合在一起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他的教材大部分都是围绕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来阐述


  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提升宏观环境的动态应变能力


  宏观环境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活动的土壤,医院要想防范财务风险,首先应了解市场需求和变化,明确医院的市场定位,清楚理解国家政策法规,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外部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的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积极主动提升医院对理财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医院同时还要配备


  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的各项基础工作,使医院财务系统高效运行,以防范因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制定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参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关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市场评价等指标的平均水平和风险防范标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筹资、营运、投资、分配四项经济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筹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投资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的预防指标体系,分为不同风险层次的防控指标级别,以此来衡量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从而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尽量提前发现,采取相应的防范化解措施。同时,对或有事项可能引发的财务危机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将损失和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3)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公立医院可通过规范内部制度,设计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减少风险。通过财务审查、内部审计、财务信息报告等对医院的经营和财务活动实施全过程监控。建立起财权集中归口、经费管理科学、监控制约严密的财务管理体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预警和有效控制。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


  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是制约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的瓶颈,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专业技术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需要培养和引进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管理人才,应建立一套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充实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队伍。同时,医院相关部门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知识和防范控制能力,可以借鉴企业的财务制度改革的经验,按照医院现代化管理模式,管理整个财务运作和监督系统。


  综上所述,只要存在经营活动,就必定产生财务风险。对公立医院来说,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是确保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因此,医院要及时了解财务运行趋势,通过横向及纵向的分析,根据医院的财务能力,在衡量和分析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有效的阻止或抑制风险事态的发展,减少财务风险的损失,使财务活动朝有利于医院方面的方向发展,以构建和谐医院的良性运行机制。的,理论上比较系统但是空洞,实务筹划实例很少,这种教材无法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在此,我国税制一直处于不断的改革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今年实行的全面营改增,这样导致税法计税与会计记账的差别事项越来越多,以上使用或者作为辅导教材以及相关教材的一些内容具有滞后性,教材的内容与实际的规定不符合,容易给学生学习造成困惑,教材建设具有稳定性,这也是这门课程教材建设的困难之处。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材建设上,首先;在教材的编写上应该把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整合在一起,而不是按章节分割开来,把每一个税种的会计处理与纳税筹划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更便于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其次,要根据税法改革的速度,加快教材的更新,特别是全面营改增之后,增值税的纳税范围扩大了,税法与会计如何处理,以及如何做纳税筹划,这些都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教材编著者应该集中教育界的优势力量,同时把企业实务界与税收征管界的优秀人才吸引进来,假如教材的编写行列,全方位的努力合作,编写出符合教学要求的高质量《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材。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目前的高校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依附于课堂,所以教师也就不可缺少。这么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全面掌握会计和税法等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建立一支适应税法课程改革需要,兼有税法理论与实务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可以在此基础上设立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研室,通过开展教研室的活动,各个老师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每个教师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方向,不断的深入探索,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形成自己的体系,定期相互之间交流,共同提高。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相关课程的培训,鼓励教师创新教學方法等。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可以采取学生评价与学院教研室主任听课等灵活多变的形式,促进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改善教学方法等。总而言之,优秀的教学离不开优秀的教师,这也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确定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税务跨会计与纳税筹划》是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会计、税法、财务管理以及经济法等诸多学科,在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如何进行课程设置,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这门课涉及到会计知识,学生应该修完《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等会计知识。这门课还涉及到税法知识,因此学完《税法》或者《CPA税法》对学生更为有利。这门课程还有纳税筹划知识,这块知识比较复杂,需要考虑的比较多,涉及到纳税筹划的前提是企业必须对其内外部环境充分了解,因此学生也要对《经济法》知识进行学习,才能在纳税筹划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之,以上所提到的课程都应该是学习这门课的先行课程。


  根据目前高校官网公开的会计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部分高校开设了这门课程,一般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课时36到64课时不等。这门课程应该作为会计专业本科生学习的核心课程。在学习以上所提到的先行课程,这门课一般安排在第六为宜,每周为4课时,总学时为64学时。在学习中,增税税与所得税两大税种是学习的重点,相应的也需要较多的课时,特别是营改增之后,除了教材建设要与时俱进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作为重点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其他税种的重点学习在税务会计的处理和纳税筹划环节,这也应该是教学的重点。这门课的任课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置每章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争取在学习中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有机结合,最大程度上使学生活学活用。


  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主要以听课的方式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学会的主动学习能力差,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首先,积极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它是将知识的传授和知识内化活动进行转换,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角色是主动的传授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下,学生课前要预习书本知识,查阅相关资料,通过与老师和同学在线交流等方式完胜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任务就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为学生解惑,知道学生完成作业以及实训等任务。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教学内容丰富,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可以设置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核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这样可以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将学生被动的学习改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多方面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这会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很多高校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型的创新性人才,因此,案例教学被广泛采用,案例教学也是一种互动性和开放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在每讲完—个税种的基础知识和会计处理后,可以引入含有会计站顾问处理和税法知识的纳税筹划案例供学生思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和课后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形成统一意见后在课堂上有老师引导,學生自己讲解,其他小组提出不同意见和看法,这种案例式讨论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让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讲解中将会计知识和税法知识等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除了“翻转课堂”和案例探讨式教学方式外,目前还有一些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供我们学习参考。比如胡春晖(2014)提到的情景模拟沙盘推演教学和企业实践教学等,这些教学方式在这门课教学中都可以运用,以便提高教学效率。


  实行多种方式的全面考核机制


  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最常见的就是闭卷考试形式完成,最终成绩是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这种比例也是很多高校考试课的比例。但是对于《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程,闭卷考试的形式并不能完全实现其教学目标,应该更加注重平时的考核。闭卷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计算以及一些理论知识外,还要增加一些综合题和案例题等,其他环节可以在平时考察,比如学生在案例探讨教学方式中的表现、学习的态、小论文以及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这样可以将平时成绩的比例调整为40%甚至是50%,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是学生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避免期末考点突击;同时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全面掌握,真正的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的完胜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作者:姜大柱

  第3篇: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及原则


  一、企业税务会计重要性


  (一)有助于企业实现自身利益目标


  通常情况下,纳税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职责,倘若企业想要逃税漏税必然会承受一定的法律责任。企业想要正常的降低企业纳税数额,就需要对税务工作加以了解,明确哪些企业受益是可以参与减税、免税、退税活动。明确企业是否有权利对税务处罚进行听证;如何举报税务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行为等等。这些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减少税收数额,维护企业自身的权益。对于企业来讲,应当熟悉税法准则,这不仅是企业维护自身利益的必要条件,更是企业做出正确的纳税行为的保证。


  (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为一体能够满足我国过去的经济形势,但是现代经济中企业要求有更多的自主执行权,真正成为一个能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自负盈亏以及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企业已经不再是国家能够强制性管理的经济实体,企业在满足国家利益的同时更追求自我利益的满足,国家作为宏观管理者有权利要求企业履行纳税义务,但是也要给予企业一定的权利。企业税务会计刚好能够满足国际和企业两方的需求,给予企业一定的自我选择权利,保护自身的利益。


  (三)促进企业和税务机关提高管理水平


  倘若企业了解税务会计的详情,那么企业在处理税务会计方面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可以有效根据各种政策实现免税、减税、退税等服务,还能够避免因为会计工作不符合税务的要求而遭受处罚。总的来说,企业争取税务优惠政策并不不妥,反而能够鼓励企业更愿意积极参与纳税工作。税务机关想要获得更多的税收工作就必须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企业满足税务优惠政策的应当尽最大程度的保障企业的利益。一味的强制性打压反而降低企业纳税的积极性。企业与税务机关都想争取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两者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企业税务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企业自主工作的空间,提升企业纳税的积极性。当然,企业税务会计的构建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同样增强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检查工作压力,推动税务机关的会计管理水平。


  (四)改善财税合一制度所带来的局限性


  在我国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财税一体化执行效力强。但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已经不再对市场拥有全面的操控能力,要求给予企业等经济实体自我成长的空间。构建企业税务会计给予企业很大的选择空间,根据企业本身的情况有选择性的处理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独立于会计管理工作,不仅能够降低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专门从事于会计管理工作,还促进税务会计工作更为细致,真实的反映企业税款的真实性。


  (五)税务会计是企业核算模式改革进步的需要


  会计工作企业经济业务所必不可少的要件,作为服务于市场经济基础工具,能够为企业管理人员、投资人、债权人提供更为有效的企业经营信息。所以,构建高效的会计工作是企业的进步。构建独立的企业税务会计工作体系,降低会计管理工作的负责性,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纯度,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税务会计的独立化,能够促使企业及时的了解税务管理制度的变化,更好的处理企业内部的税务工作,监管企业资金的流向,确保企业经营合法化。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专业化、专门化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两者相互独立有利于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进步。


  (六)税务会计独立于财务会计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发展到深化阶段,几乎每个国家都参与到世界经济体系当中,都不可避免的被全球经济形势所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最大的影响是国内各项经济政策和管理指标逐渐趋向于国际指标,即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更偏向于国际化发展。国际会计管理工作当中,税务会计、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三者相互分离,各成体系。所以税务会计独立于财务会计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想要获得更多的国际资源,会计管理工作也要与国际会计管理工作相接轨,以便促进我国经济的现代化、国际化,这也是维护我国企业在国际交易中的权利的必然选择。


  二、设立企业税务会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税法的原则


  企业税务会计管理的是企业税务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只有遵循国家税法才具有统一性。所以,企业在处理自身的税务会计时应当严格遵循国家税法,具体到企业税务的账簿、凭证、会计基础、会计年度、计算单位、申报制度等细节。尤其是企业资金流动等内容更需要详细处理。企业税务会计虽然具有一定的自我处理空间,但前提是要满足国家税法的规定。


  (二)灵活操作原则


  企业税务会计操作具有一定的弹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税务会计核算过程中,与企业纳税相挂钩的会计事项绝不准许排除在外,强烈要求核算准确、分项细致;但是一些并不影响企业纳税的会计信息,或者无关紧要的会计信息可以忽略不计;二是会计核算与监督两者同体。这主要是源于企业纳税申报期往往安排在企业会计核算之后。比如税法中规定: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企业不仅需要处理好日常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税务,还需要做好核算工作,以便能够满足税务机关的要求。企业税务会计工作能够及时的检查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所存在的失误,加以改正,避免由于会计出错导致的经济惩罚。


  (三)寻找适度税负原则


  税务会计对企业来讲对重要的价值是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投资人以及税务机关提供准确而真实的企业经济状况的财务报表。这些信息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制定一系列的市场经济计划或者管理行为。所以,企业的税务工作人员应当详细的了解税收工作的价值和我国税务的法律制度,以便提供高质量的税务工作结果。国家的税务制度是按照整个经济运行的情况进行制定的,假如具体到某一企业或者产品就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空白,很多企业就难以获得有效的纳税减免、退税以及减税等优惠政策。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仅要处理好自身的管理,深入的研究各个投资方案与纳税制度,使其能够尽可能的相适合,获得较多的税收优惠,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其次,企业的税务会计管理要经常的关注国家在税务方面政策的调整,保障企业的税务工作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所应当缴纳的税额,杜绝漏税、偷税事件的发生,正确的看待国家纳税政策,及时的缴纳税款。


  (四)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税务会计满足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核算总体工作的客观性、可比性、一惯性原则;会计资料信息质量方面的相关性、及时性、明确性;会计修订方面的谨慎性、重要性原则。这些原则作为会计管理的基础性原则,在会计税务工作方面具有普适性。


  三、结语


  企业会计税务的建立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有很大的帮助,它首先在财务管理方面促进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专业化和具体化,督促企业会计工作者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改善企业偷税、漏税等问题。此外,企业税务会计的建立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使企业内部结构更为稳定,表现在外部则企业具有很强的生命活力,市场竞争力提升。


  作者:张维保

  第4篇:以就业为导向的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一、加強实践教学对于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的意义


  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民办教育是促进改革的重要力量,要依法管理和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出了多项途径与措施。中国的民办高等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必将承担重要的角色。


  成都文理学院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遵循成都文理学院“文以养德、理以求真、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立足四川省乃至西部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各行业和各部门从事会计与管理工作,通财会、知法律、懂管理、擅沟通、能创新并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故学院在会计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建设如税务实训等应用型学科专业,按照用人单位要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改革,提高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度。会计学院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加强课程实用性设置,增强课程实践性等改革措施,以提高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如何构建良好的实训实践教学环境,为培养实时符合社会用人标准的应用性人才,是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二、税务会计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税务会计是学院会计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税务会计实训是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税务处理、纳税申报等实务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解决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为将来顺利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税务会计实训课程在教授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差异。


  (一)课程课时不足,导致实训环节受限


  税务会计综合性强,其强调税务事项处理以税收法规为依据,会计处理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二者相辅相成。对有些经济事项的判断,要求学生必须能非常清晰地区分税法与会计准则各自的规定。但是税务会计课程总体课时设置不足,导致实训教学环节受限。教学课时不足情况下,一般只能进行税务处理的理论教学,至于实训教学只能在课堂上点到为止,让学生课下完成作业。教学课时不足,使得税务会计这一强调实践运用的课程停留在了课堂理论教学的阶段。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处理实训作业时,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或者不知如何处理,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应用操作能力。


  (二)税法模拟实训教材匮乏


  教材是课程教学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一本好的实训教材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将企业涉税业务的规范处理过程真实而完整地加以呈现,使学生足不出校也能切实感受企业涉税业务处理流程,掌握涉税业务处理方法。目前,高质量的税务会计实训教材很少。由于实践教程缺乏,客观条件制约了将整个纳税流程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这一工作的开展。


  (三)实践教学人员、校外实践基地的不足是实践教学受限的另一个原因


  目前,高校从事税务会计课程教学的老师不能全面具备税务会计、税收法律等相关知识。另外,难以抽出时间或有机会到相关部门参加社会实践,提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途径十分有限,授课教师实际操作能力缺乏,存在一定教学脱离实践的现象。由于在教学中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课堂上无法全面完整地讲授涉税实务的操作步骤,或者授课内容有时候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这样的实训教学发挥不了实质性作用。


  三、增强税务会计实践教学的探索


  本项目致力于税务会计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改革,通过一年多的时间,通过与用人单位、学校就业部门、毕业学生的大量接触与访谈,同时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改革的方法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在教学计划中,税务会计课程安排应该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税务会计实践教学并不是独立进行的,由于其知识综合性强,与其他财会和财税课程联系紧密。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在本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将《税务会计》课程周学时增加为4个学时,同时将课程调整至第三学期,承接于《税法》《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之后。由于在第二学期已经对税法相关知识进行了讲授,同时学生通过对会计实务的学习,对于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税务会计》课程理论教学,不仅可以对前期所学习的税法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还可以运用会计实务技能来进行涉税经济业务会计处理工作。在《税务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节约大量的理论教学时间,将更多的课时分配给予实践教学活动。另外,通过本课程的链接,又为以后的《纳税筹划》《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学习进行了铺垫。将《税法》—《税务会计理论与模拟实训》—《纳税筹划》三位一体地串接了起来,使得学生学习的思路更为清晰,对所学知识内容掌握更为牢固。


  (二)开发适用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材《税务会计理论与模拟实训》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课题组成员通过与校企合作单位、学校就业部门、参加工作的学生进行了访问联系,收集整理了实际工作中具体运用知识与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异同、实际工作中常用知识内容、教学中存在的盲点内容等。根据分析整理的资料结果,调整了《税务会计理论与模拟实训》课程内容的构成,教授内容的重难点、详简情况以及对盲点内容进行补充,以最新税法规定为依据,以企业整个经营活动流程为主线,使用模拟企业的基本信息资料和具体的经济业务作为学生实训手段,选择适用的各种纳税申报表。在授课时具体实施,验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接效果。最终将所有内容进行整编形成理论知识与税务综合实训相结合的教材。实现实训教学与工作岗位的对接以及纳税筹划的实际运用,对学生的税务实战能力、综合能力进行提升。


  (三)实时地根据最新税法新规定编制教学辅助資料


  由于教材出版时间、学生使用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税法政策调整变化很快,如近期消费税法、所得税法等内容相继出现调整补充。导致学生使用教材时,教材的部分内容已经与实际情况不符,影响教学效果。本课题组成员随时关注国家税务总局等相关网站,时刻跟进最新的税收法律法规,汇总编写与教材相切合的适用的课内实训教学资料,保证学生使用的是最新的实训资料,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税收法规最新动态。另外,及时地将整编的资料内容更新到教材中,以确保教材内容的正确性和时效性。


  (四)课程教学改革的其他辅助方式


  为了使得税务会计理论与模拟实训课程改革达到较好的效果,学校教务处、科研处等单位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改变了传统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教务处批准本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税务会计课程的总成绩中,实训内容占到了总成绩的35%。学生需要提交模拟企业经济业务工作中涉及到的税款计算、涉税业务处理、纳税申报表等纸质资料作为实训成绩评定依据,并与期末考核的试卷一并归档。另外,学校科研处也积极帮忙联系企业、税务师事务所的税法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指导涉税业务处理、纳税申报等方面的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领导组织教师参加软件公司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使得任课教师具备综合专业素质。


  四、结束语


  本课题研究成果加大了税务会计理论与模拟实训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联系实际和贴近工作的实际需要,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职业经验。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还需要大批量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来满足各方面发展的需求。只有多方面地努力,才能让更多的毕业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真正实现学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目的。


  作者:张际萍等

  第5篇:企业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调分析


  我国的会计制度包括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两个方面,税务会计的基础为财务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发展过程中演变而来的,二者同属“会计”这一学科范畴,均为我国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以会计核算准则为导向,便于财务管理者进行实际决策;后者多以国家税法为准则,有利于税务部门及时对税款进行征收。本文简要介绍了对企业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差异进行协调的重要作用,并且就如何协调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为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的协调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差异与协调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与金融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不断向国际标准准则靠近。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差异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二者相比,财务会计兴起和发展时间较长,税务会计则是财务会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分析两者的差异寻求协调之道对优化我国税收制度,促进市场公平以及经济快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差异


  (一)目标差异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目标随使用者的变化而变化,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税务会计的目标是得到及时、准确的纳税信息以做出决策,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而财务会计则是通过三张报表总结前一会计期间的经营状况,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对于国家而言,税务会计是了解纳税人的交税情况以进行监管,达成国家税收收入的实现,保障国家权益。而财务会计则是将公司的情况通过三张报表传达给公众,满足信息需求来做出投资决策以及监管,检查行动。


  (二)所遵循原则的差异


  由于财务会计遵循的是会计准则,而税务会计遵循的是国家的税法,同时大多数人认为税法是会计准则的一种延伸,所以两者所遵循的原则有相同以及相异之处。相同之处包括诸如会计分期原则,持续经营假设以及货币时间价值等,但是由于税法与会计准则设计的目标不同,在财务会计上是权责发生制原则,而在税务会计上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加收付实现制原则,因为进行税收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纳税人的支付能力,使得纳税人在最有能力支付时交税,其次税收具有确定性,即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实现具有确定性这点与财务会计的稳健性估计原则是不同的,意在保护国家税务收入的。


  (三)核算范围的差异


  财务会计要对每一笔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关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费用等反映整个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情况。税务会计按税法规定的要求,有选择地对相关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关注应税收入,纳税所得,扣税费用等。反映的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概况。


  二、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协调的重要性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二者的关系进行正确的运用与合理的安排,有利于更好的处理国家、社会、企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国内的市场经济处于不断完善中,所以在经济活动中税法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而税收法则和会计准则二者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二者的矛盾既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对企业财会人员在业务上的操作方法与操作流程也有直接影响。为了确保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二者的目标能够正确的体现出来,使财务核算的成本与纳税双方所遵循的税法成本得以降低,就应该根据现有的《企业所得税法》、《企业会计准则》,分析和研究税收法规、会计准则二者之间的差异,从而促进二者的有效协调,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协调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差异的对策


  (一)完善税务会计理论构建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协调是建立在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协调的基础之上的,我国的会计准则正在向国际化靠近,而当前的税务会计理论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相比之下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已经有一段较长的历史了。因此需要通过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为指导加快我国税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完成由税收学理论知识向税法学的有法可依的转变,建立协调二者的内在联系。在管理层面上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要相互配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两个方面的努力,第一,财务会计时刻关注税收信息需求,发挥其对税法决策的支持作用。第二,税法制度的建立和修正,需以“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法协调发展”为重要考虑因素,最大限度地使二者相互适应,促进其协调发展。


  (二)强化信息的公开度以及交流


  稅务会计之所以与财务会计存在差异,原因之一在于税务管理的目标在于收入分配,即保证国家税务收入。所以才会出现实际支付能力原则、公平税负原则、程序优先于实体原则等影响下的税务会计制度,防止会计主体通过会计手段来逃税避税。就目前来看,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外披露的涉税信息仍不足,这就给税务机关的监管带来了困难,所以只能通过相关税法来进行约束,但是如果企业增强税务信息的公开使得股东、债权人、税收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到企业财务管理中关于税收有关的信息,则更有利于促进税务会计向财务会计方面协调。


  (三)通过提升财会人员的素质来促进二者的协调


  从微观上看,我国大多数财会从业人员是依据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不同而分工的。人们往往精通其中一项而无法同时胜任两项职责,这样一方面是一种人力资源浪费,同时也不利于企业内部做到统筹兼顾,达到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协调。从宏观上看,在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调过程中,需要财会从业人员快速的适应新的规则,对从业人员造成一定的冲击,这个时候只有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使财务人员及时了解外部的变化,充分了解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协调的方法以及能够对两者信息进行转换,才能保证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顺利协调。


  现阶段我国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在目标、原则以及核算范围上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不利于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流程与方法。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做到两者的协调,在协调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将两者完全分开,也不能削足适履,而应该在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层面上促进两者协调发展,这样才能有利于更好的处理国家、社会、企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作者:吴娜娜

上一篇:企业会计管理工作问题对策及措施分析论文(共7篇)

下一篇: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分析及其启示思考论文(共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