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汉语语音教学实践原则研究影响论文(共5篇)

发布时间:2023-12-08 22:14

 

 第1篇: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的中国文化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按时代不同又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语音部分成为现代大学生学习,乃至全社会普及普通话的关键。但单纯的发音、声调、拼写、韵律、语速等的理论学习很枯燥,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语言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从中挖掘宝藏运用到教学中,效果出乎意料,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现代汉语语音部分,而且对中国文化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每一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腔调,在歌曲、戏曲、小品、相声中都有体现


  歌曲《说唱脸谱》,将戏曲中的脸谱文化、故事情节演绎得淋漓尽致;骆玉笙先生演唱的《四世同堂》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将京韵大鼓的味道融入其中,更显沧桑悲壮,绕梁不绝;信乐团的《北京一夜》,男声仿女声的一段京腔唱段,让人听着如痴如醉,等等。这些歌词曲调中都包含了京剧唱腔、京韵大鼓等说唱艺术元素,使得这些流行歌曲内涵深厚,细细品味,韵味无穷。


  戏曲本身包含很多地方戏,这些地方戏多以方言为基础,戏迷们大都是老人,但近年来“英雄出少年”,河南卫视《梨园春》、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中业余票友水平越来越逼近专业水准,年龄层次也呈现多元化。更有意思的是,戏迷大多用本地方言做自我介绍,更有甚者自编戏歌自报家门,令人捧腹之余又领略了各种方言的风采。许多新编的戏歌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例如《我是中国人》,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李维康、李胜素、耿其昌、于魁智等联袂演唱,气魄宏大,彰显国魂。电视连续剧《常香玉》的主题曲《你家在哪里》将豫剧风采流行化,也是大众耳熟能详之作。


  小品有东北派、唐山派、广东派等,都以各自方言为艺术表达方式。赵本山、宋丹丹、范伟、高秀敏、小沈阳都是东北派的代表,其作品带给全国观众无限欢乐。说到唐山派,自然让人想起赵丽蓉老师那唐山味的英语,巩汉林和金珠的表演也让人难忘唐山的“慈禧饭庄”。广东派近年来异军突起,“外婆教大的”高材生、老实巴交的“精神病院十六床”等让人忍俊不禁,粤语不再只通过歌曲传播了。


  郭德纲的相声茶社让人流连忘返,“京油子”的嬉笑怒骂让人欲罢不能。师胜杰、姜昆等各派掌门人不断创新,近年来红红火火的相声大赛新秀辈出,网络用语、方言土语、外文中译等元素频频出现在相声中,使其语言更加多元化。作为传统曲艺文化的经典更有魅力。侯宝林、郭全宝等老一辈相声大师深厚的功底、韵味十足的老北京腔,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二、声母、韵母的发音都可以通过绕口令练习来掌握和巩固


  绕口令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民间游戏,是相声练习的基本功之一,同样也可以作为现代汉语语音教学的有效方式。它形式简洁、内容丰富,学生在谈笑中一遍遍练习发音,辨别发音相近的声母、韵母,同时也从中学到不少知识。


  例1.八百标兵(b、p)——军事文化重现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活脱脱一幅军事演习图,什么是“标兵”,什么是“炮兵”,学生感兴趣自然会去查阅资料,拓展知识。①


  例2.哥挎瓜筐过宽沟(g、k)——山村文化掠影


  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一个从山沟来的小伙子,进城去卖自家地里的西瓜,路上贪玩看狗打架,不小心摔了西瓜,没有卖到钱,拿着空筐回家可怎么交代呀,只能埋怨无辜的小狗了。城里的孩子怕是没经历过这样有趣而又为难的事情吧。


  例3.四和十(s,sh)——教育文化改革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这段绕口令是告诉学生,怎样运用自己的发音部位发准音。


  例4.小华和胖娃(a)——道德文化延伸


  小华和胖娃,两个种花又种瓜,小华会种花不会种瓜,胖娃会种瓜不会种花。


  可以从中体会到人是各有所长的,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聪明的学生一点就通。


  三、韵律不仅存在于单纯的语音中,而且暗藏在古典诗词、流行歌曲、诗文朗诵,甚至武术、体操、舞蹈当中


  (一)可以由古诗韵律引出讲课内容。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古代格律诗平仄相间,有很强的韵律感。学生在中小学时已将很多古诗词背得滚瓜烂熟,通过古诗词学习韵律,学生很容易接受。


  (二)结合流行歌曲让学生感受韵律。流行歌曲中的节奏韵律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健康的节奏韵律感强的流行歌曲让学生体会,如《好汉歌》《桃花朵朵开》《青花瓷》《化蝶飞》,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自然感受到韵律的魅力。如今许多歌曲运用民乐和西洋乐配曲,歌词诗情画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欣赏诗文朗诵,体会节律美。名家朗诵诗歌散文的影像资料可以播放或推荐给学生观看,也可找些经典作品让学生朗读,然后互相评论,最后教师做出总体评价,师生互动,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说到诗文,诗有历代诗词、现代诗若干;文有散文、雜文、小说、戏剧等,经典作品如李白的《将进酒》、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曹禺的《雷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等。


  (四)中华民族的武术、体操、舞蹈也有着迷人的韵律。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国际武打巨星让年轻人着迷,霍元甲的迷踪拳、叶问的咏春拳、张三丰的太极拳让大众为之倾倒,这些拳法的一招一式无不充满着韵律之美。体操中的跳马、双杠、吊环、自由体操等无不体现着节奏韵律。舞蹈更是充满韵律之美,西方的恰恰、华尔兹、芭蕾、踢踏等有韵律,我们的民族舞蹈更是五彩纷呈。


  在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讲授语言的腔调、字母的发音、语音的节奏时,提到戏曲、小品、相声、绕口令、诗词、歌曲、武术、体操、舞蹈等元素,这只是中国文化浩瀚海洋中的一部分。汉语言文学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名大学中文教师,笔者觉得,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人类灵魂的缔造者,身负重担,不敢懈怠,谨以此文,与同道者共享。


  作者:霍晋峰等

  第2篇:论赵元任汉语语音研究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研究,命运多舛,正如音韵学大师罗常培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所批评的那样:“考古功多,审音功浅”[1];对语音的研究是“蔽于成见,囿于方音”[1],不能解决积疑,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到了赵元任时代,赵元任则一反传统研究,其研究方法犹如一缕缕清新空气,给人以春风拂面、沁人心脾、拨云见日的感觉和享受。赵元任留学美国时就在《中国留美学生月报》上发表了《中国语言的问题》长文,认为中国语音学的研究必须放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且提出了诸多重要观点,为后来的汉语研究与教学指明了方向。纵观赵元任一生,其语音学研究始终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在老国音、新国音、音位学、音韵学、方言学、声调、语调、变调、轻声和儿化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其不少研究成果至今为人所享用。


  一、承前启后之老国音研究


  我国著名音韵学家张世禄先生说:“赵元任先生是我国采用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研究汉语音韵的前驱者之一。”[2]110国音的研究是赵元任语音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音有新老之分,二者差别在于老国音是以《国音字典》为准的语音系统,新国音是以《国音常用字汇》为准的语音系统。20世纪30年代以前,我们所使用的是基本以北京口音为标准,但是并没有完全按照北京音的系统,而是折中南北牵合古今而成的老国音。典型标志就是有入声、区分尖团音、有苏音(即江苏语音)。赵元任在20世纪20年代对老国音研究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著作中:1922年出版的《国语留声片课本》、1923年出版的《国音新诗韵》和1925年出版的《国语留声机片教程》。


  赵元任在《国语留声片课本》里列出了两拼字和三拼字的全表,在“校正方言”部分中,他提醒不同方言区的人所要注意的问题。赵元任在课本说明部分,详细说明了国音字母名称的读法,分析了每一个字母的详细发音方法和细微的差别。


  1923年出版的《国音新诗韵》是赵元任根据老国音的语音系统编成的韵书。赵元任在“序”里阐明了编写这本书的三个理由:一是这本书按照韵类和部首排列编排可以为作诗的人提供用韵的参考,也可以当作“国音熟字字典”使用。书中不仅有正体字和规范的读音,也有简体字和方言中常用而国音没有收录的读音;二是便于查找某个音是否押韵不押韵;三是这本书进行了古今音韵的比较,可以供对音韵学有兴趣的人参考。《国音新诗韵》全书分两部,第一部分“理论”分九章,第二部分“字汇”分为“分韵字汇”和“部首字汇”,对


  3000多个常用字的读音进行了标注和分类。《国音新诗韵》继承了我国古代作诗用韵的一些规则,吸收了西洋人作诗用韵的一些手法,也总结了五四以来新诗创作用韵的一些特点。《国音新诗韵》是一部当时供人写白话诗的韵书,也是一部系统研究老国音的著作。从这部书里,我们可以查找所收的字在老国音的声韵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1925年出版的《国语留声机片教程》是为外国人学习中国语言而著的留声片教程。其留声片是赵元任用纯粹的北京语音发音的,这是赵元任编写的第一部对外汉语初级汉语口语教材。


  老国音采取双重标准,南北兼顾,成为“一种没有人说的语言”。为这种标准语灌制唱片的赵元任戏说:“十三年的时间里,这种给四五亿或者六亿人定出的国语,竟只有我一个人在说。”[3]39赵元任对老国音的研究和传播,对北京语音的研究,为后来开始新国音的研究和制定打下了理论基础、学术基础和群众基础,所以进入30年代以后新国音的制定和传播就顺利方便得多。


  二、继往开来之新国音研究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钱玄同主编、赵元任校订的《国音常用字汇》作为国音的标准,废除了老国音标准。人们习惯上将1913年确定的“国音”标准称为老国音,其标准就是《国音字典》,将1932年出版的《国音常用字汇》作为新国音标准。新国音采用注音符号和国语罗马字拼法两种形式,共收录9920个字(加上异体字异读字共12219字),字音明确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字形酌收通用的简体字,字序按照注音字母顺序排列。新国音的成熟是与北京音系的研究分不开的。新国音出来后,赵元任将国音的研究更加引向深入,取得了不少成果。如1932年发表的《英语语调(附美国变体)和汉语语调研究》,第一次将汉语语调,实际上就是北京语调和外语语调进行对比,这是语调对比较早的论文,并且在《北平语调的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汉语字调和语调的关系,字调是表义的,语调是表情的……。


  新国音确立了北京音系为国音标准,在语言学发展的历史上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情。


  三、名震中外之音位学研究


  美国语言学家豪根()在他195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现代语言学的方向》中说:“大约在1930年左右,关于音位理论的研究,正像在奥地利的特鲁别茨科依和中国的赵元任这样散居各地的语言学家都作出了贡献。这已经是在拉斯克和格里姆的窄小园地上跨进了一大步……。”[4]173豪根把赵元任和特鲁别茨科依相提并论,并且认为他们的成就已经大大超过了赫赫有名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和发现“格林定律”的格林。[5]135豪根高度赞扬赵元任的一篇名震中外的音位学论文是《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


  《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1934)发表在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所集刊》上。当时赵元任已经做了大量广泛的方言调查工作,积累了无比丰富的方言语音材料。在此基础上,他结合英语、德语和法语等多种语言材料,对当时国际语音学界方兴未艾的音位理论作了深入的根本性的探讨。他所论述的都是当时还没有人概括出来的问题,甚至在后来被称之为集音位理论之大成的特鲁别茨柯依的《音位学原理》这本专著里,也还没有作专门的探讨和论述,所以这篇超越同代学者研究水平的论文被大家誉为音位学领域的经典性论文。


  赵元任的这篇文章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成为音位学理论的经典文献,一直为各国语言学家广泛引用,也是赵元任所有著作中被人引用最多的一篇。1957年,华盛顿出版裘斯()主编的《语言学选读》(ReadingsinLinguistics)将这篇重要论文全文选录,并对此文有了一个简短的评论。他说:“我们很难想到有比赵元任的这篇文章更好的对早期音位学具有指导意义的单篇论文了……。我把这一点看作是他有非凡的天才和没有任何偏见的证明。我也曾听人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解释这一点:赵元任什么事情都不会做得不好,这仿佛是说,他的著作始终能使任何一个读者都感到满意。这一说法就我所知要么是千真万确,要么是接近千真万确。”[6]794-795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李荣先生是这样评价的:赵元任是理论跟实际并重的语言学家。写《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这篇文章时,作者正当年,那广博的知识,恰当的实例,深入的见解,严谨的逻辑,妥帖的文字,充分证明“名下无虚士”,议论不同凡響。[7]70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赵元任的评价是:“赵元任在记音方法和记音工具上也有重要的贡献。……《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一文阐明从语音材料归纳音位系统时,可以有多种选择,答案不是唯一的。这篇论文现在已成为音位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


  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将此文译成中文。译者叶蜚声教授在序言中说:“《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是音位分析理论的奠基作,问世将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各国语言工作者的必读文献,被列入现代语言学的经典。”[8]195


  赵元任的这篇文章奠定了他在音位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


  四、中西合璧之音韵学研究


  赵元任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从事音韵学的教学与研究时开始和罗常培、李方桂一起翻译瑞典汉学家高本汉著的《中国音韵学研究》。


  《中国音韵学研究》的翻译是需要付出大量学术研究的艰苦努力。高本汉花费了十七年的功夫用法语写成此书,全书分为《古代汉语》《现代方言的描写语言学》《历史上的研究》《方言字汇》等四卷十八章,材料丰富,条理清晰,西方汉学家一致认为该书是同类著作中的权威,可是很长时间我国学术界并没有发现,直到1921年才有人介绍给赵元任,于是赵元任和高本汉商量决定翻译这部大作。


  最初,赵元任准备独自翻译这部著作,但是后来看见这部书卷帙浩繁,个人力量恐怕一时难以完成。于是赵元任决定增加罗常培和李方桂,三人分工协作。


  他们同高本汉商量,商定了五条翻译原则:一,将全书作一忠实能读之翻译;二,改其错误;三,加入新材料;四,改用国际音标注音;五,一部分重编。


  赵元任主要负责语音学和方言材料的内容,罗常培主要负责音韵学方面的内容。全书文字的可读性、体例的一致性以及内容的确当性都是由赵元任负责的。


  专著除了序言之外,翻译者还增加了“译者提纲”“字体及标点符号”“名辞表”“音标对照及说明”“常引书名简称表”等内容。其中“译者提纲”是说明全书的要点,是很好的导读材料;“名辞表”罗列本书使用的中文法文对照的语音学和音韵学名词,并有详细的附注;“音标对照及说明”通过瑞典方言字母与国际音标的对比,阐述使用音标的原理。


  原著者高本汉在《中国音韵学研究》汉文版序言中深有感触地说:“中国民族史上的研究工作何等的大,一个西洋人再想要在这上面担任很大一部分工作,现在其实已经不是时候了。中国新型的一班学者,他们的才力学识既比得上清代的大师,如顾炎武、段玉裁、王念孙、俞樾,同时又能充分运用近代文史语言学的新工具;我们也不必在这里把人名都列举出来,只须举一些刊物。例如《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国学季刊》《燕京学报》《金陵学报》《文哲季刊》《北平图书馆馆刊》,此外还有许多第一流的杂志及各种目录。一个西洋人怎么能够妄想跟他们竞争呐!这一班新学者既能充分理解古书,身边又有中国图书的全部,他们当然可以研究到中国文化的一切方面;而一个西洋人就只能在这个大范围里选择一小部分作深入研究,求适度的贡献而已。”这些都是肺腑之言。到了1940年,一本占有781页篇幅的巨著由长沙商务印书馆以精装的形式出版了。


  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在《中国音韵学研究·序》中介绍了此书翻译出版的经过,并对此书的翻译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中国音韵学研究》……经之营之,五年乃成,虽同仁在期中不专治此,然为此销费之功夫实超过数计之数倍矣。此固近年我国译学上未有之巨业,瞻望明代译天算诸贤,可无愧焉。”(见《中国音韵学研究》傅斯年序)


  《中国音韵学研究》的出版,影响极大,标志着中国现代音韵学史的开端。尤其是经过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等著名语言学大师的改正和改进,中国音韵学史更加日臻完善。


  五、披荆斩棘之方言学研究


  现代汉语方言的研究是从赵元任开始,而且是赵元任利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开始了几乎长达十年的汉语方言的田野调查。赵元任和他的助手为了调查方言吃尽了苦头,因此,说是披荆斩棘地进行方言调查一点也不夸张。赵元任对中国方言情况是最有发言权的。根据赵元任对方言调查研究情况,我们认为,赵元任对汉语方言研究作出了较大贡献,主要是:(1)制定方言调查表格;(2)开展大规模方言调查;(3)提出了汉语方言分区说;(4)首创汉语方言田野调查法;(5)撰写区域性方言调查报告;(6)撰写单点方言调查报告;(7)撰写方言研究的专题性论文。其中赵元任的《现代吴语的研究》是我国方言学上的奠基性著作,开创了我国方言调查研究的新局面(赵元任方言研究的贡献,我们另有专书介绍)。


  六、具体而微之声调研究


  赵元任开创了汉语声调的科学研究方法,采用实验语音法来研究汉语声调,这是以往所没有的。


  上世纪20年代,刘半农和赵元任两位大师,各自从西方引进了新技术,几乎同时用实验说明了声调的高低是声带振动频率的变化现象,是可以用仪器测量出数据的。刘半农用当时法国带回来的测量声波的“浪纹计”,并改进创制了“刘氏声调推断尺”,使从声调频率对数值描绘调线得到很大的便利,并由此测得了几十处汉语方言单字调的音高数据,找到了汉语声调的本质。可惜他英年早逝,未能在声调研究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赵元任则采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字调的数值,这是开创先例的。他认为,从物理上来看,字调是最简单又最容易研究的现象。赵元任在了解国外的实验语音法的基础上,采用新的实验语音法来调查字调的实际情况,并为此写出了详细的实验报告,包括仪器的准备、实验的步骤、实验结果的图形以及实验要注意的事项。赵元任还经常注意如何改进分析声调的仪器。指导助理设定改装电动浪纹计,并请上海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的丁西林所长帮助研制一套“自动音调记录仪”,打算较好地分析和描记声调。可惜工作进行得差不多,即值七七事变,各所西迁,只得停下来,直到解放后才由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完成这项任务。


  赵元任的声调实验法开创了我国科学记录声调的先河。后来中国社科院的实验语音研究室就是在刘半农、赵元任等前辈奠定的基础上建成的。


  1930年,赵元任在国际语音协会IPA会刊《语音学教师》上发表了《Asystemof“Tone-letters”》(一套标调的字母),创制了一套五度制的声调符号,为记录和描写各种声调提供了使用简便的方法。这套方法,已经被中外许多语言学家广泛使用。赵元任的学生、我国著名实验语音学家吴宗济这样评价五度制标调法:“在调查记音时,可以不用仪器,凭耳听判断来定出调级和调型,非常便利。这对于一般语言工作者来说是足够准确了,而且在印刷中刻就一套调符的铅字,与汉字同排,也很方便经济……这足以说明‘赵氏调符’是放之四海而皆能应用的。”[9]由于赵元任是采用科学的实验语音研究法研究声调,所以研究的结果或得出的结论非常精细,可以说具体而微,细致而微。


  七、字正腔圆之语调研究


  如果一篇文章完全按照每个字正确的读音去阅读,读者或听众可能都觉得还不像是汉语。为什么呢?这里面涉及汉语语调问题。只有语调加入进去,读者读起来,听众听起来才觉得像是话。同样,一个外国人学汉语多年,但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他的汉语说得不地道,总有一股洋腔洋调在里面,这是因为外国人没有掌握好汉语语调的窍门。而要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和目的,那是非要掌握汉语语调不可。所以赵元任开始了对汉语语调的研究,他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语调的文章,如《中国言语字调底实验研究法》《语音的物理成素》《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北平语调研究》《英美语调(附美语变体)与汉语对应语调初探》《汉语的字调跟语调》《国语语调(讲演)》《语言问题》等。他建立了汉语语调研究模式,详细描写了汉语语调形式与功能的意义,对汉语语调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和描写等。赵元任对汉语语调的研究具有前瞻性,为后人研究语调开辟了新的道路。


  八、特殊音变之轻声研究


  赵元任在1922年《国语罗马字的研究》开头的凡例中第一次提出“轻声”的概念,此后在系列的教材、论文中都使用了轻声的概念,并作了描写和论述。赵元任在《汉语口语语法》讲述声调部分重音的时候,将重音分为正常重音、对比重音和弱重音。赵元任认为,弱重音实际上是一种轻声,这种弱重音的幅度差不多压缩到零,其持续的时间也相对地缩短。在大多数情况下,弱重音出现于后附音节,也就是说,它紧跟在一个重音音节之后,这个重音音节的声调决定这个弱重音音节声调的高度。有少数情况,一个弱重音紧挨在一个重音音节的前面,通常是一个代词或是如“或者”之类的连词。在这种情况下,它就是一个前附音节,其调高是平均数,即在五度制的线上是3:。因为声调已经压缩到零,所以赵元任称之为轻声。赵元任认为,几乎任何带四个正规声调之一的字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变为轻声字,只有少数几个字,如后缀和助词,总是轻声,不属于四个声调中的任何一个。


  那么轻声一般出现在哪些地方呢?赵元任认为,从地理上讲,北京方言轻声里的语音负荷比在其他方言里重得多。在有些方言里,如广东方言没有完全弱化的轻声。从语法上讲,北京方言里的轻声出现在后缀、作宾语的代词(有对比重音时除外)和动词的重叠部分上。感叹词没有一定的声调,但不总是非重音的,并且可以有语调,有的听起来像四个声调中的某一个。动词的宾语从来不是轻声。多数文言词语、反映现代生活的新名词、科学术语,这些都不含轻声。有些例子(包括半新名词或正在同化为日常用语的翻译词语)存在有轻声或没有轻声两种形式。这种形式我们称之为“可轻声”。


  赵元任关于轻声研究的成果后来多数为大家所接受并且使用开来。


  九、九曲回肠之变调研究


  当声调连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出现某些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变化,这属于变调。在官话以及其他方言中,一个音节的声调主要受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而不是受前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在所有的汉语方言中,官话中的变调在最为简单之列。主要有下列几种变化。


  (1)最常见的变调是,在第三声之外的任何其他声调前的第三声变成半三声。半三声的调高是21:,即全三声减去上升部分。


  (2)两个三声相连,第一个三声要变成二声。


  (3)在三音节组中第二声变成第一声。如在三音节词或词组ABC中,A是第一声或第二声,B是第二声,C是轻声之外的任何声调,那么在一般会话速度的语流中,B就会变成第一声,但是在慢速说话中不会改变。


  (4)两个四声相连,第一个四声不下降到底。


  赵元任还研究发现有四個字的声调环境决定其声调交替:“一”“七”“八”“不”。它们在停顿前是第一声,但“不”在这个位置更经常说成第四声。它们在第四声前是二声,在其他声调前是四声。相当多的人将处于任何位置上的“七”和“八”都说成第一声,因此,外国学生说这两个数字的时候可以到处用一个声调。但是“一”和“不”的声调是非变不可的。


  赵元任关于声调变化的研究影响着后来语言学家对语音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后来大多写入教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十、千变万化之儿化研究


  赵元任早在《国音新诗韵》里就对儿化韵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儿化韵的一些规律。赵元任在《中国话的文法》里认为儿化韵是从“里”“日”“儿”派生出来的三个同音后缀,是官话中仅有的非音节因素。它在词根语素的韵母中引起一套很复杂的形态音位变化,这套变化最好用一个带有卷舌韵尾的韵母来表示出来。这种变化所遵循的总的原则,赵元任称之为“可共存发音的同时性”,即,如果词根语素的韵母跟卷舌韵尾不是不能共存,那么其发音倾向是凑在一起。赵元任在《中国话的文法》将儿化韵母制成一个表格,清晰可见,一目了然。赵元任对儿化韵的研究也影响着后学者,直到今天,赵元任总结出来的这些规律在有关语言学教材中被反复引用。


  赵元任从小就对语音具有浓厚的兴趣,他有一双分辨率非常高的耳朵,具有天生的语言模仿能力,因此,他非常重视语音的教学与研究。赵元任1959年在台湾从事《语言问题》讲座时,非常重视语音的讲解。语言问题一共16讲,系统阐述了语言学与跟语言学有关的各种基本理论问题,其中有7讲讲述到了和语音学有关的问题。


  1982年2月24日,赵元任先生,这位享誉世界的中国语言学家与世长辞。他的学生,现代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之后缅怀先生的文章中,写了这样一首挽诗:“离朱子野逊聪明,旷世奇才绝代英。提要钩玄谈古韵,鼓琴吹笛谱新声。剧怜山水千重隔,不厌輶轩万里行。今后更无青鸟使,望洋遥奠倍伤情。”[10]元任先生对于中国现代语言学特别是语音学的杰出贡献,“言有易,言无难”的严谨治学精神,“叫我如何不想他”的深切爱国情怀,永远激励着我们后辈不倦学习并不断践行。


  作者:赵胜德

  第3篇: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研究综述


  赵元任在《语言问题》中指出中“语言是一套习惯,学习外国语就是养成一套特别的习惯。习惯这东西啊,就是养成容易改变难,所以小孩儿从没有习惯起头,养成习惯容易,大人从己经有了本国语的习惯,再改成外国语的习惯难。学习外国语的内容分成发音、语法跟词汇三个主要的部分,学习的次序当然也是应该照这三样按步进行发音的部分最难,也最要紧,因为语言的本身、语言的质地就是发音,发音不对,文法就不对,词汇就不对。”这段话强调了语音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意义,也是提醒我们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科研成果关键作用,以便更好地指导课堂语音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目标和地位


  刘珣先生认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任务是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基本知识和汉语普通话正确流利的发音,为口语进行交际打下基础。”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目的是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在语言的形、音、义三个基本属性当中,语音是第一属性,人类的语言首先是以语音的形式形成,世界上有无文字的语言,但没有无语音的语言,语音在语言中起决定性的支撑作用。语音的重要性决定了语音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是掌握读写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前提。


  二、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原则


  (一)语音教学的阶段性与全程性相结合


  很多语言学家,像赵元任、周有光、程棠、刘珣先生都有讨论过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语音教学究竟应该放在什么阶段?


  历来对外汉语语音教学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语音阶段”,大概持续10天到半个月,按照音素、声调等难易程度的不同,循序渐进的编排教学进程,短时期让学生了解学生系统的语音知识、集中力量打好语音基础。但是,语音系统的复杂性、层次性决定了语音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短期阶段之内。


  李如龙提出,汉语语音系统有五个层次,包括音素系统、音节系统、字音系统、连音变读系统和语调系统。由此可见,语音教学不是教拼音的几节课的事,而是贯彻语言学习的全过程,教学语音要与教词汇、教句型句式相结合。


  笔者认为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将语音教学的阶段性和全程性结合起来,也就是短期的集中训练和长期严格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在集中学习语音阶段帮助外国学生打好语音基础,把握目的语与学生母语的差异,重点放在容易发生偏误的地方。另一方面,短训结束之后不能放松对语音尤其是声调方面的要求,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尽量避免“洋腔洋调”情况的出现。也就是说,语音教学应该贯穿整个汉语学习的始终。


  (二)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


  所谓音素教学是指语音训练从汉字单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单项训练开始,逐步过渡到短语、句子和会话练习。音素教学强调打好语音基本功。语流教学强调从会话入手,一开始就教句子,音素在会话中得到纠正。


  曾茗认为,一方面,要使学习者掌握语流中音变的规律。对外国学习者应当只讲一些基本、易懂的东西,不宜过细。另一方面,要注意语流会话训练的口语化。会话训练在语音教学中宜简单,以问答式为主,设置的具体会话情境也应简单一些。这样既可以学好语言,又为会话的阶段性训练提供一个基础。


  单音节语素教学和会话练习两者只强调其中任何一个都是不全面的,要在有意义的交际会话(语流)中教给学生语音和声调,再抽出音素进行操练,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声、韵、调是构成汉语音节的三要素,也是语音教学的基础。一般从语流教学出发,按照交际需要来选择词和句子,从而确定音素,声、韵、调结合教学。曾茗提到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以语音训练为主,也可以适度地有机结合汉字认读,可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四)模仿练习为主,辅以语音理论知识的讲解


  李曦认为,语音教学光靠模仿练习还不够,还要适当地进行语音理论方面的指导,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第二语言的语音系统、分布、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理解。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模仿好。教师的语音知识越多越好,但在课堂上教的越少越好,越简单明了越好。


  赵元任先生也强调语音理论知识在打好语音基础的重要作用,他曾说,“你在最初的一兩个星期就得弄得很准很准”,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学生本国语言来解释一切,暂时不练习,讲给学生听是怎么回事。”郭立萍以实例来支持赵元任先生的理论,外国人学汉语的清音b、d、g的时候,老师也要尽量用英语或其他媒介语解释清楚它们与相对的浊音之间的区别。这种解释越早越好,越清楚越好,开始阶段可以多一点,以后可以逐渐减少。


  笔者认为在语音教学的初期一定要把应该搞清楚的理论知识讲明白,既不能故意在课堂上规避理论的讲解,又不能只讲解语音理论知识,应该在学生一定练习模仿经验的基础上,在合适的阶段,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方面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在纠正发音错误的同时,帮助理解和记忆。


  (五)机械性训练与趣味性练习相结合


  语音是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才能学会的,但是在长时间内进行重复大量的机械性语音训练,对于学生的耐心、恒心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难免会感觉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烦疲劳之感。所以,在机械练习应该注意与有意义的练习相结合,以引起学习者兴趣。


  三、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重难点


  (一)韵母教学


  韵母的教学包括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教学三个方面,主要的难点集中在a、o、e、i、u、ü元音以外的四个单韵母和复韵母的省略上,如何更好地解决韵母教学过程中的容易产生偏误的地方值得我们关注。


  (二)声母教学


  声母教学的难点体现在送气和不送气、清浊辅音等几个方面。在实际的语音教学中,李慧颖认为,声母发音产生偏误的原因表现在发音部位定位不准、发音方法不正确以及母语的负迁移等三个方面。


  (三)声调教学


  声调是很多外国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如果不带上声调,汉语里只有四百多个音节,那么很多完全不同的意义就要用同样的音节来表示,这就会使汉语的表达效率低下,比如“毯子、摊子、探子、摊子”声母、韵母完全相同,但意义却完全不同。声调将这四百多个音节分化成一千三百多个带调音节。所以说,声调是汉语中表达意义的重要手段。


  四、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技巧和策略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实践当中,很多从事一线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师总结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技巧和策略,来应对语音教学中的重难点和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管理问题。从对外汉语教学在世界多个国家开展以来,教学实践是我们理论不断发展的源泉,包括课堂设计的研究和课堂管理的研究是语音教学的重点研究方向,如何在一堂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课程中,不仅实现教会学生语音知识的主要目的,还能在生动、有趣、和谐课堂氛围中抓住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音的积极性,是汉语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赵立博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如模仿法、教具演示法、手势摹拟法、带音法、夸张发音法、对比听辨法、符号法等七种实用的教学技巧。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不拘泥于以上七种,例如王国庆在文中提到了如“语音传递”、“声、韵、调连连看”等游戏教学法和基于动画、电视、互联网等多媒体素材的现代教学方法也十分具有借鉴意义。总之,只要能够在语音教学中发挥促进作用,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的都可以而且应该得到应用、介绍和推广。


  五、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依然存在的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长足发展给中国社会和经济腾飞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一方面有助于国内文化的多元化,另一方面给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带来了新希望。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和发展,但是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仍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对外汉语的语音教学研究成果颇丰,也有非常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研究团队,如何更好地实现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长足进步和发展,一直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们努力的方向。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一定伴随着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们才能越来越接近真理的核心。


  (一)语音本体研究水平仍需提高


  首先,对外汉语语音的教学离不开汉语语音的本体研究,尽管近些年来语音本体的研究较过去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客观实际要求尚存较大差距,如人们对汉语声母、韵母、声调、语调、重音、节奏、韵律等方面的认识尚存在许多分歧,这些分歧必然影响到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工作的进展。如果说母语语音对汉语语音的习得有干扰,那么是语音方面的影响更大,还是重音、节奏、停顿等韵律方面的影响更大呢?不同语系语言的语音对汉语语音习得的干扰是否体现在相同的方面?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都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二)语音研究与教学应用结合不紧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虽然不算长,但是它的蓬勃发展,激发了一系列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很多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直观资料或者教学经历都来自于一线的国际汉语教师,但是他们的经验能否成为我们研究的方向,这就要求汉语教师具备科研素质和科研意识,及时发现的问题和总结经验教训。所以,在选拔派遣对外汉语教师时还是需要聘任国内高学历人才,这样才能将语音研究与教学应用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促进理论发展的同时,使之能够更好的指导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工作的进展。


  (三)语音教学研究手段和方法仍需提高


  由于受到语音学研究条件和研究水平的限制,许多研究者仅仅依靠课堂或课外随机获得的信息,进行重复出现的一些语音现象进行描述,他们的研究报告不能提供具体的数据,依靠的是个人的经验,致使许多语音教学研究尚处在经验总结阶段,这与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和方法存在较大差距。今后应加快汉语生成音系学和实验语音学的发展,将理论成果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水平。


  (四)研究现状呈现不平衡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少


  笔者在查阅2014年至2015年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相关论文的过程中发现,语音教学的研究,不管是相比起其他部分的研究,还是对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本身所遇到的瓶颈,研究成果都比较少,并没有给语音教学带来实质性的突破。而且目前研究呈现出显著的不平衡性,现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声母、韵母、声调传统的语音研究上,对重音以及更大的语言单位如韵律、语调、节奏、停顿等部分的研究较少涉及;从更大的方面来讲,除了研究语言本身外,学习工具的研究也不够,比如对语音课本以及现代语音学习软件的研究等。


  本文在汲取众多学者研究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短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经历,从目标和地位、原则、重难点、技巧策略以及不足等五个方面简要总结了对外汉语语音教学2014年--2015年近一年来的学术成果,希望能够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发现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仍需深入挖掘的研究领域。


  作者:赵晶晶

  第4篇: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软件过程模型构建研究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与各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文化交流趋于频繁,汉语的应用范围在逐步扩大。东南亚各国的青少年更热衷于学习汉语,对于他們而言,掌握汉语等同于具有更加明显的就业优势,学习汉语者越来越多,汉语教学也形成不断发展的态势[1]。发音在留学生汉语学习及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音评价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环节,而汉语发音数据则是语音评价的主体和前提,是语音库的重要来源。如何对留学生的发音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一直是语音评价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对汉语语音识别、语音评价系统做了大量研究,主要成果如下:袁毅、吴晨[2]提出了柔性可扩展体系结构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的框架模型,验证了在该模型指导下所开发出的语音识别系统的实用性和稳定性;施伟[3]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发音自动评价系统,通过分析输入语音数据,提取语音特征并与参考标准进行匹配比较,由评分机制根据相似程度大小给出相应的评价;陈展等[4]提出了Petri网原理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方法,并给出了汉语语音评价系统的形式化定义。


  以上研究均采用了不同的软件技术和方法来实现汉语语音数据评价过程,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成果。但始终未能实现语音评价的自动化和语音评价过程的高效执行。本文利用面向对象的软件过程模型表示工具SDDM(SystemDynamicDevelopmentModel)[5],提出了构建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方法,提高了评价过程内、外模块间,阶段间的并行性,降低了汉语语音数据评价成本,提高了评价过程的效率,使整个汉语语音评价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具有动态性、并行性和一致性,进一步助推汉语语音评价系统的自动化实现。


  2理论基础


  2.1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体系


  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体系[4][6]是根据留学生发音特征和汉语发音偏误建立的一个衡量和评价汉语语音习得程度和发音质量高低的智能化系统,使留学生能利用该系统对发音进行测评,该系统可在第一时间反馈汉语发音评价结果、错误类型和改进建议,能有效地提高留学生汉语发音的正确率,使其能更好地掌握汉语发音。根据留学生汉语发音特点以及现有语音识别技术,汉语语音评价体系由语音识别层、语音评价层及偏误分析层三大功能模块构成,在每一个功能模块下又设有子模块,如图1所示。


  2.2汉语语音软件开发过程


  软件过程是指软件生存周期中所涉及到的一系列相关过程,过程是活动的集合,活动是任务的集合,任务是把输入转换为输出的过程,如图1所示,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体系是动态的,它动态的产生,推进、执行并最终动态地消亡。


  在建立了留学生汉语语音体系结构之后,就要对该评价体系做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在此,需要说明,留学生汉语语音开发过程亦是软件过程之一,通过对软件的深入研究,不难发现,不同的软件开发项目应根据体系结构的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过程框架,选择过程定义所需的活动和任务。


  按图1的体系结构,可将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软件开发过程归为组织过程类,此类过程是用来建立和实施一种动态的系统结构,并且不断改进该系统结构的过程(如改进语音评价层中习得等级评价测试过程),构建初期需要一些相关的程序和人员来组织和实施开发过程,具体有以下过程:


  ①全局过程。全局过程是协调和管理软件设计周期中各个环节按计划正常执行的过程,包括构建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软件的项目管理,计划管理、监控管理及相关任务管理等。


  ②实施过程。实施过程包括确定和确保在语音评价模块开发过程中所需的所有硬件、软件、标准,技术、工具支持开发过程顺利实施,以及用于开发、设计和维护的所有设施的建立和维护。


  ③反馈过程。反馈过程包括对整个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软件生存周期过程进行反馈、评价、度量和监控的过程,它由一些列的活动组成。


  ④培训过程。培训过程是为培训合格的语音评价系统“操作员”的过程,包括培训计划的编写、制定和实施,培训资料的传授与实施。


  3基于SDDM的留学生汉语语音软件过程模型


  软件过程模型实际上是对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软件过程的形式化描述,具抽象化,它是软件过程执行的基础,是实现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系统生存周期中各功能模块协调一致、并行运行的关键。过程执行可以是全自动化的,也可以是半自动化的,因此过程模型可以形式化的,也可以半形式化的。本文中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系统亦是如此,但基于该系统未来的拓展性和延续性,选用形式化的方法作为研究工具较为适宜。形式化的过程模型最大的优势是:有利于软件过程的自动执行、有利于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软件开发实现自动化,有利于汉语语音评价过程的监控、分析和评估。


  为了提高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系统的运行效率,必须让其中各个模块有效地进行周期并行,同时把其中每一个执行子过程看作一个软件过程,每一个软件过程就是一个对象,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一边执行软件过程,一边细化汉语语音评价过程模型,有利于完成对整个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过程的改进与优化,促进标准语音库和偏误语音库的形成和完善。让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系统支持不同抽象级的过程描述,支持有高层抽象向底层详细描述的不斷求精,这也是使用SDDM技术的根本原因。


  按以上规则,建立的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软件开发过程SDDM模型为:P=,其中:A={A1,A2,A23,A31,A32,A33,A4};A1=<{按规定启动语音评价软件开发,功能性用户需求描述}>;A21=<{获得语音识别层开发的部分结果},语音识别层用户需求>;A22=<{获得语音分析层开发的部分结果},语音分析层用户需求>;A23=<{获得偏误分析层开发的部分结果},偏误分析层用户需求>;B={B1,B21,B21,B23,B3};B1=T1T2;B2i=T3i,B=T4;T1=<{按规定启动语音评价软件开发},功能性用户需求描述,M1>;T2=<{功能性用户需求描述资料∧收到可以开发子过程的消息,{获得自开发过程部分结果},M2}>;T31=<{部分语音识别层结果},{语音识别层识别结果},M31>;T32=<{部分语音分析层结果},{语音分析层分析结果},M32>;T33=<{部分偏误分析层结果},{偏误分析层分析结果},M33>;T4=<{所有模块开发结果},{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软件},M4>;M1=<{监管过程.进度管理.消息管理,“初步需求调查完毕”}>;M2=<{监管过程.进度管理.消息管理,“子模块开发完毕”}>….M4={监管过程.进度管理.消息管理,“开发结束”}>;D={(A1,B1),(B1,A21),(B1,A22),(B1,A23),(A21,B21),(A22,B22),(A23,B23),(B21,A31),(B22,A32),(B23,A33),(A31,B3),(A32,B3),(A33,B3),(B3,A4)}I={A1};O={B4};M={A1}。


  在建立了形式化的软件过程模型后,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系统就能够有序、高效地执行,以上模型执行结果是一个六元组序列,全局调用、子模块的运行和模块间的调用均可以实现自动控、自动评估,因此,提高了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系统的效率。


  4结语


  对于研究人员来说,留学生汉语语音评价系统是由一系列复杂的活动组成的,对其开发过程进行形式化的设计是语言学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必然,本研究仅对初期建模做了相关研究,还需进行大量的测试和技术研发,希望能给业内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陈展

  第5篇:现代汉语语音教学的实践原则


  现代汉语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和文秘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新闻和广播电视编导的必须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基础课程如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等课程的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五大部分,其中语音部分被公认为难学难教的一部分。语音教学的困难主要是因为语音理论较为抽象,大量的抽象概念如元音、辅音、声母、韵母、音素、音节等不太好理解和区分。另外,语音主要通过声音显示,看不见摸不着,不太好形象展示,也加深了语音学习的苦难。加上传统教材和教法只是“堆砌知识,对语音现象简单归纳”[1],缺乏实践环节,导致语音教学成了老大难问题。解决上述问题除了教师要利用一般教学经验教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大量的多样化的实践操练来解决语音教学问题。


  一、语音操练的理据


  (一)语言的交际性质决定了语音的实践性


  语音教学必须进行大量的实践操练,这是由语言的功能和语音性质决定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汉民族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语言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其本身就是每天进行交际交流的工具,决定了语言的学习也必须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刘莉芳(2009)指出现代汉语课程“兼有工具、理论和实践三方面的性质”[2],它一方面要讲授大量的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它作为一种工具,也必须和实践运用结合起来,标准的语音是口语表达的基础,要着重训练如何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二)语音的基本属性决定了语音的实践性


  语音教学要进行大量实践操练也是语音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因此语音具有物理、生理和社会属性。也就是说,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都是通过物体的震动产生音波,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语音是由呼吸器官、喉头、声带、鼻腔、口腔和咽腔共同发出来的,受生理器官的节制;语音同样是一种社会现象,同一个意义在不同语言或方言中用不同的语音表示。语音的三大属性要求语音教学从物理、生理和社会三方面展开,而这三方面的学习都要求学生运用发音器官的实际发声来体会语音的传播及其具体负载的意义。声音的传播和感知都不可能通过抽象理论知识的讲解就能完全被领悟,具体的发声、聆听和辨别是最直接和简便的学习途径。


  二、语音操练的方法


  (一)示范跟读练习


  语音的练习需要口耳相授,通过老师的正确示范,再让学生反复模仿和揣摩,才能事半功倍,所以示范跟读练习是语音操练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示范跟读练习要求教师根据语音的发音特点进行正确地示范,再让学生跟读,然后再由教师纠正,再跟读,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学生能正确发音为止。示范跟读的关键是教师进行正确地示范,教师示范要注意根据语音的特点进行示范,如讲解“塞音”、“擦音”和“塞擦音”三种发音方法时,要根据三者的特点对不同发音部分加重读音,让学生明了三者的差异。“塞音”如b、p、d等的发音可以延长气流集聚的时间,然后突然放开,让学生体会“塞”的特点;“擦音”如f、h、x等的发音要加重和延长发音器官靠近后气流“擦”过发音器官,让学生体会“擦”的过程;“塞擦音”音如z、c、j的发音在要加重发音时“塞”和“擦”的对比,体会“塞”“擦”先后发生的过程。运用示范跟读法要注意如下几点:首先,教师要根据语音特点进行发音,对需要掌握的发音部分发音时可以适当加强或突出;其次,教师要多进行语音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语音之间的差异,如元音和辅音是否有阻碍、平舌和卷舌发音部位及卷舌效果的比较等都可以比较,如几组前后鼻音“陈旧(chénjiù)-成就(chéngjiù”)、“真气(zhēnqì)-蒸汽(zhēngqì)”、“瓜分(guāfēn)-刮风(guāfēng)”可以放在一起练习;第三,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发音,并指出错误之处和产生原因,然后再进行操练,直到发出正确读音。


  (二)利用普通话水平测试练习


  现代汉语语音部分主要运用语音学原理,系统地讲授有關普通话的基本语音知识,但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能熟练地发音和分析语音,说好普通话。而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国家级的普通话口语水平考试,有一套成熟的普通话口语练习教材和评价标准。现代汉语语音练习可以借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部分练习内容和评测标准进行练习。如声韵练习、变调、儿化部分普通话水平测试都有大量的教材可供选用。在利用普通话水平测试练习时要注意对练习内容适当取舍,由于普通话水平测试设置的练习内容较多,而现代汉语课程语音部分的教学时间较短,因此不能完全照搬测试练习部分。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中心编制有《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其中课文朗读有60篇,并配有示范朗读光盘,在“朗读和语调”章节的学习中可以利用这一资源。


  (三)方言正音练习


  黄伯荣、廖序东版《现代汉语(第五版)》明确指出,现代汉语语音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语音基础知识,提高说普通话的水平,具有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使用、推广普通话的能力。而我们的教学对象都是一定方言区的学生,需要及时进行方言正音,让学生明白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别表现在声调上主要是声调调值和类型的差别,声母上主要是鼻音边音、平舌卷舌的区分。韵母上的差异最多,有韵头的丢失、韵腹的改变、前后鼻韵尾的区别等。可以根据所在方言区与普通话差异较大的部分进行正音练习,如粤方言的平卷舌“zh、ch、sh”和“z、c、s”练习,重庆话的“n”和“l”练习,而闽方言则要注意唇齿音声母“f”和“h”的区分练习。上课时可以先了解学生的籍贯,介绍该方言的主要特点,它和普通话的主要区别,让方言特点较少、普通话水平高的学生进行示范,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三、语音操练的效果


  语音的生理、物理和社会属性决定了对语音的理论解释是复杂的,这也是多年来语音教学被认为枯燥难懂的原因。但同时语音和我们日常交际息息相关,语音教学的很多内容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且非常熟悉,如果把这些日常交际实例用于课堂练习,可以迅速提高教学效率,如中山大学的陈小枫正是通过操练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具体来说,语音实践操练的效果表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枯燥的语音学习变得鲜活生动。我们可以在语音操练中适当加上一些绕口令、韵文等,如平卷舌区分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四十是四十,十四是十四,谁能说准四十、十四、四十四,就请他来试一试”。其次,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语音操练直观生动,学生耳熟能详,便于学生理解。第三,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为学生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做准备,也为学生将来从事中小学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或办公室文秘工作提供直接帮助。


  作者:朱怀

上一篇:公民教育问题辨析启示研究论文(共4篇)

下一篇:采编精致的护理教育论文范例鉴赏(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