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会计档案管理思考实践策略探讨论文(共6篇)

发布时间:2023-12-11 13:31

 

 第1篇:电子会计档案管理探索与实践


  为高效推进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自2012年起历时4年的时间经过多次试点工作,对原《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制定了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并于2016年1月日起实施。新《管理办法》将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列为此次修订的重点。


  一、实行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行各业对现代化信息要求越来越高,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成熟,电子会计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这些都要求会计档案管理要与时俱进,推进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对未来会计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绿色环保,减少资源浪费。会计工作耗材成本巨大,日报、月报、年报所需纸张加上色带、打印机等各类耗材,无以计算,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由于大量的会计报表、报销单据及记账凭证等都以纸质档案呈现,给档案管理及档案利用带来诸多不便,以我校为例,一些科研项目结题审计、学科评估、教学评估等等不仅需要大量的原始票据凭证,还需要例如合同、协议、文件等原始凭证等,这些文件材料大部分都附在会计原始单据后面,这样一来,一个项目查下来就要翻阅少则一年多则五、六年,甚至十年的原始会计凭证,另外由于复印、照相、扫描不清不详,还要往返档案馆查找多次,耗资耗力耗材,给会计档案的利用带来诸多不利。如果实行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就不一样了,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电子会计资料和电子会计凭证都可以同纸质档案一同归档立卷。这样会计档案利用者就可以通过电子会计平台迅速查到自己需要的会计原始凭证,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耗材成本,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二)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便于会计档案管理。纸质档案在形成和保管、利用的实践过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近年来纸质会计档案,尤其是记账凭证成倍增加,占用了大量的空间,一些馆所由于缺少现代化、标准化档案库房管理,出现会计凭证摆放杂乱、无序的现象,给工作带来极大不利,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出台,以它独特的便捷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加速了会计信息资源的传递速度,进而提升了会计档案的利用率。


  (三)有利于现代化会计大数据事业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财务会计大數据的支持。通过一些会计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决策。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出台,将有利地推动电子会计大数据的实现,为机关企事业管理者提供更准确、更真实、更可靠的一手数字信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好参谋。


  二、建立严谨的、规范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完善的管理进行,它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无论在制度管理,还是业务流程,以及安全防范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为保证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科学、规范,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应该从规范管理、组织流程、建立安全防范体系几个方面落实。


  (一)制定完善的电子会计档案的制度。新《管理办法》明确了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规定电子会计档案在接收、传输、保管、利用等环节,要遵循建立与纸质会计档案相关联的会计档案检索系统,并且强调同时要符合长期保管的条件。规定从外部接收的符合存档条件的电子会计资料,同时其电子签名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要求。


  (二)健全电子会计档案的移交手续。规定指出,电子会计档案在移交时,应严格遵守电子会计档案与其元数据一同移交的规定,并且要求电子会计档案在形成过程中的文件格式必须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强调如果是特殊的电子格式必须连同电子会计档案的读取平台一同移交归档保存。


  三、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电子会计档案安全保障制度


  电子会计档案归档,应当从它形成的全过程加以监控。首先应当从电子会计档案的收集、传输、整理、保管开始,到最后的移交,形成电子信息一体化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体系;对其形成过程中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及安全性一一进行严格的检测把关,真正符合规定的会计资料才可以接收归档。


  (一)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安全保障体系。从管理系统、网络传输、到电子会计档案的利用,档案部门应协同会计部门、信息技术管理部门一同建立安全有效的防范体系,严防电子会计档案利用中的丢失及篡改。


  (二)建立电子会计档案的备份制度。防止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


  (三)建立电子档案查阅权限的控制机制。防止电子会计档案内容的篡改或泄露。


  (四)在系统管理的安全保障上,采用相应的IT安全保障系统。保证各授权人员规范化操作,防范电子会计档案归档前不被篡改。


  在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要明确职责,严把质量关、风险控制关,保证电子会计档案质量及管理工作的安全。财务会计部门要确保会计资料形成过程中业务流程安全;档案管理部门确保管理利用过程中的权限操作程序安全。真正实现电子会计信息与电子会计档案的融合,实现电子会计管理的信息规范化、统一一体化、网络现代化管理,为电子会计档案科学化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于鲁霞

  第2篇:医院会计档案管理策略探讨


  随着会计工作的不断发展,医院会计档案管理也越来越重要,作为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料,能够反映出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以及资金运转情况,为医院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证明,通过档案的分析可以不断完善医院的管理,使得各项经济活动顺利展开,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对于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意义十分重要。


  一、医院会计档案的定义与特点


  医院会计档案是医院会计在收集资料核实资料过程中形成的,十分原始地记录了医院的各项资金问题。医院每天处理的会计事项都会产生很多的会计资料,少则几件,多则可能上百件,使得医院会计档案的来源十分广泛,因此医院会计档案具有广泛性。另外,医院会计档案是医院重要的信息来源,同时也给患者提供了有偿使用的证明,是医院会计核实的产物,因此医院会计档案具有行业的特殊性质。


  二、医院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对会计档案的重视度低。医院对于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不重视,大多数医院只是将会计档案当作是附属品,而且現在的医院会计档案只是服务于少数的人群,再者,加上就医的人数越来越多,大部分医院的医务人员并没有将病人的所有有价值的会计档案完整地记录下来,对于医院来说,只注重会计送来的会计报表。对于已经保存了的会计档案没有进行很好的管理保存,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与会计档案的使用联系不够紧密,使得大量的资料被遗弃,管理能力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案卷管理混乱。很多医院对于卷宗的管理是十分混乱的,所以需要对会计管理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会计档案主要包括了会计凭证,账单以及财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面的资料,是反映各项经济业务往来的重要凭证。国家的相关规定要求医院要开展会计档案的记录与整理,但在实际上,医院会计部门对于会计档案管理没有积极地参与到医院的财政管理部门当中,使得档案记录的功能被削弱,降低了档案中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三)没有设置独立的档案部门。很多的医院没有设立独立的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不够,很多的会计兼职档案管理工作,虽然会计人员对于档案的管理相对来说很有经验,但是,对于档案的专业化管理还是没有足够的经验,缺乏专业知识储备,也没有实践经验,操作的水平缺乏,使之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四)档案信息化管理不到位。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了各个地方,它能够有效地进行数据的分析管理,对于医院会计档案的复杂性和数量多的问题,应该将医院会计档案与信息化相结合,这样能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进行分析。


  三、医院会计档案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对会计档案的重视。医院会计档案的管理是医院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应该加快对会计档案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体制,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会计档案不丢、不乱,同时能够有效地进行数据的分析,同时档案人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还有就是要建立会计管理制度,将档案进行合理的保管。


  (二)加强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首先要让管理人员对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进行合理有效的学习,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要设立监督机制,保证档案的管理规范化。另外要对医院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加快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


  (三)设置独立的会计档案部门。为了医院的长远发展考虑,要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并且聘请专业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这样能够有效地对档案进行管理,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四)加强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另外为了促进档案管理的更加专业,应当加快医院会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解决医院会计档案信息不断增多的问题。同时医院要对平时医疗器械、药品采购等工作,完善配套的软件管理系统,这样能够及时地对信息进行维护,实现档案的利用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会计档案是一个复杂的、多样的管理系统,要严格对医院会计档案进行规范化,流程化,不断完善医院管理体制,同时也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之能够重视档案的管理,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作者:陈志煜

  第3篇:论高校会计档案管理的新途径


  2015年12月11日,由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修订并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该《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适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这里也自然包括了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该《管理办法》的发布,对高校在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常规的档案管理中,管理人员大致是遵循1984年发布并于1998年修订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该《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在高校档案的管理以及办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高校办学模式的新发展以及数字技术在会计活动中的应用,“会计档案的内容范围、承载形式、管理手段、利用方式”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绝大多数档案馆目前实行的依然是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会计管理部门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的档案形式依然是纸质化的档案,在会计活动中形成的电子会计数据资料保存在会计管理部门,大量的电子会计档案,需要予以规范管理。由于会计档案的特殊性,档案管理软件还没有和会计部门的管理系统衔接,这其中的技术手段、管理方式、读取平台等相关问题还有待解决。对“会计档案的范围、保管、利用、销毁等方面的规定还需要予以调整或完善”。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会计档案管理起到了一个重要的、及时的政策导向作用。


  一、完善了会计档案的定义和范围


  新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其中不仅包括原有规定的会计资料,还增加了电子会计档案。这对高校档案馆的数字化进程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因素。因为在进行档案数字化过程中,会计档案数字化要比其他档案数字化的难度要大,数字化过程中不仅涉及档案管理软件,还要与会计档案形成部门的数据端口妥善衔接,才能避免档案在传输、保管、查阅利用过程中失真。另外,会计档案要归档的种类也多:“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和其他辅助性账簿)、会计报告(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其他会计资料(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等。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七条还明确规定:“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在档案管理全面数字化的今天,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适时地提出了这一要求,使档案管理人员对会计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实施有了可靠依据。因为会计档案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不仅要接收原有的纸质会计档案,也要逐步为接收电子会计档案做好准备。因为在数字化环境下形成的电子会计档案其管理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从长远看,会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从传统的纸质化管理时代进入电子化时代要有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双轨制时代。为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档案馆本身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大容量的与档案管理相匹配的服务器、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档案发布软件以及电子会计档案与其相关联的纸质档案的检索系统、具有有效操作这一系列设备软件的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等。


  二、明确了会计档案管理的新要求


  对电子会计档案必须以电子形式进行保存,才能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二是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数据资料,能够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归档格式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三是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接收、管理、利用电子会计档案,符合电子档案的长期保管要求,并建立了电子会计档案与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的检索关系;四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五是建立电子会计档案销毁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六是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不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七是电子会计资料附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以上要求中:第一、七项规定是确保电子会计档案的真实,第二、三、六项规定是确保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完整、可用,第四、五项规定是确保电子会计档案的安全。单位内部生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且必须同时满足第一至六项规定;单位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且必须同时满足第一至七项规定。”


  针对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目前很多档案馆在对其他类型的档案如基建档案、文书档案、实物档案等进行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档案管理软件的权限设置,管理者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内驾驭档案管理软件,技术管理上日渐成熟。利用者通过档案发布软件,以只读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利用馆藏资源。对于电子会计档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接收的电子会计档案真实、特殊电子会计档案的平台能够与档案管理软件有效对接、有电子签名等。電子会计档案在接收的时候也有其他类型档案没有的优点,即我们所要接收的是在会计部门已经形成的电子化格式的档案,在会计活动过程中已经大部分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即使有纸质档案,也是过渡时期,其最终目标是完全电子化。所以,有关部门发布的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完全符合时代性、技术性的要求。


  三、完善了会计档案的销毁程序


  销毁档案也是档案管理的重要部分,销毁的前提是对档案进行鉴定。原《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会计档案销毁的具体程序,要求“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在库房容量允许的情况下,都会尽可能地存放早已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以备查阅,“销毁过期档案”只是纸上谈兵。如有的档案管理部门的会计凭证保存最早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一些合并院校的会计档案。这些超期保存的纸质会计档案不仅占据了大量储存空间,尘封在搁置架上无人利用,还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增加了鉴定销毁环节,要求“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


  监销是保证销毁工作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的一项制度。原《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国家机关销毁档案时,应当由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对单位的、国家机关的、财政部门三个不同层次的档案管理部门销毁档案的程序作了具体规定。而新的《档案管理办法》把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等平行的不相统属的机构派员监销的规定去掉,同时进一步强调了单位内部鉴定监销档案的程序,即“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组织会计档案销毁工作,并与会计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监销人在会计档案销毁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进行清点核对;在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把鉴定销毁档案的工作重点放在本单位内部,加强了有业务联系的单位内部的工作协调和责任监督机制。


  四、调整了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由于国家档案局对机关和企业文件材料的定期保管期限进行了调整,《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10号)分别将企业管理类档案和机关文书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统一为10年、30年。与此相适应的,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在新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将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由原来的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种期限调整为10年和30年,将保管期限是15年和25年统一规定为30年。这就和企业管理类档案和机关文书类档案的保管期限同步了。这样的调整将有利于在今后的经济活动过程中提供相应的凭证,在时效性上有了保证。


  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会计档案保管期限的调整,更加有利于我们解决一些日常的實际问题,如一些档案虽然到了保管期限,但在债权债务未结清之前仍起到凭证作用;不同的单位之间、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劳务纠纷、债权债务纠纷以及不动产的纠纷等。目前即使没有可以销毁的电子会计档案,随着电子化会计档案的增多,纸质会计档案所占空间的增长速度也会大大减慢。会计档案数字化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目前我们还未涉及销毁电子化会计档案。所以,随着会计档案的电子化和数字化管理,其占空间小、传输快、便于操作等优点也会日渐突出。


  五、意义


  一是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调整的重点是对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肯定了电子会计档案的法律效力,今后高校会计凭证的获取、报销、入账、归档、保管等均可以逐步实现电子化运作,将大大推动会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进程,为高校乃至全社会的经济活动中电子凭证的推广起到促进作用。


  二是有利于促进形成便捷、高效、节能的管理模式。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会计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不再打印纸质而直接以电子化的形式归档保存,制定和完善了销毁流程。目前电子化会计档案刚刚起步,所涉及到的销毁会计档案也只能是纸质为主。归档的是电子化的、销毁的是纸质的,不仅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还释放了空间,降低了保管的成本。


  三是有利于推进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会计档案为高校的发展起着提供经济预算数据、预订下一步发展目标、科学决策未来的重大使命,为本单位的经济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以及保管全校师生经济活动轨迹的重大任务。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发布,将有力地促进会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步伐,促进会计档案向着便捷、快速、准确的服务方向发展。


  作者:胡金凤

  第4篇:对“互联网+”时代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思考


  国家财政部、档案局颁布了在2016年1月日开始执行新修订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这一文献对我国会计档案管理规范进行了制度层面和实践方面的设计,提出了具体性的操作办法和要求,对于提升我国会计档案管理水平具有原则性的、必然性的刚性引导力和约束力,是我们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正确贯彻执行的根本大法。


  一、“互联网+”时代会计档案管理显露出的制约因素


  首先,财务档案管理制度滞后。制度规范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必然规范形式,财务档案管理制度是财务管理实务的规范。制度先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尽管曾经的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指导财务档案管理实践发挥了正效应的指导性作用,但是,并不能契合“互聯网+财务档案管理”的实践需要,譬如对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对会计核算多维信息的档案管理,对会计档保管形式的规定等方面都可以查找到滞后的制度规定,尤其缺乏行业财务档案的细规。其次,会计档案服务于会计实践的作用体现得不充分。一些会计档案一经存储,就被僵化,会计档案所应有的借鉴作用被忽略。三是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足,信息化档案管理意识和实务能力欠缺,单位和个人都缺乏提升财务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紧迫意识和行动。四是会计档案管理量大,所需管理成本高,相应的投入不足。五是会计档案数据激增,网络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不足,会计档案管理安全被挑战。因此,有研究者提出:“当信息化遇上互联网+,使得档案管理面临大数据时代的挑战机遇,更使得档案电子化不再是简单的扫描编辑、查询共享了,而是提出了档案实施立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档案价值的更高要求。”[1]


  二、满足“互联网+”时代对档案数据管理新要求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更新会计档案管理理念


  会计档案管理单位和具体工作人员对互联网+时代新形势下会计管理工作新变化、新特点要有足够的认识,要通过认真学习、认真思考的途径来感受解放思想、更新会计档案管理理念的必要性。必须认识到,互联网+时代对于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理念的挑战和变革,并非曾经的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就能够取代的,而是以信息化遇上“互联网+”为鲜明标志的,“互联网+”引发了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服务方面的挑战和机遇,档案管理的旧格局被打破,新格局在形成,持有老观念和停留在老做法基础上的工作状态就是落后,继而能够在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接受新观念,尝试新做法,在开拓进取中胜任本职工作的需要。


  (二)管理创新,在档案收集管理利用上提速增效保安全


  “互联网+”时代的会计档案管理是管理创新意义上的实践,管理创新是手段,体现在管理观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但落脚点也即管理目的,就是要实现对会计档案管理利用上提速增效保安全。从“互联网+”时代的会计档案管理的“收”“管”“用”看,都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但这三个方面又均需要在大数据环境下依靠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形式来进行,电子文件的存储、信息的制作加工与传播、利用云平台的分析提取和预测、信息共享下的信息联盟与信息利用,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不再同日而语,这些新特点需要新知识、新方法予以支撑和保障,因此,管理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要求会计档案管理单位和管理工作者予以充分的认识和积极的工作实践。


  (三)提升素质,加强会计档案管理队伍的自身建设


  会计档案管理队伍是实施会计档案管理的具体责任人,要积极提高会计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使之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必须组织档案管理单位和档案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现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基本精神,在这个基础上,“对于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定期进行培训,通过专家授课、学习观摩、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来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和安全意识。”[2]要舍得对档案管理队伍的业务培训做投入,要重视对会计档案管理所需要的硬件设备的投入,并培训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引用信息技术的业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打造一支专业技术强的会计档案管理队伍。


  作者:郭继霞

  第5篇:信息化背景下企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


  引言


  信息化背景下,企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会计档案管理是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单位管理与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但是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单位结合具体情况,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促使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1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1提高管理质量


  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事业单位应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会计档案管理体系,从而促使会计档案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的转变,实现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的目的。将各种会计档案信息存入计算机系统或者数据库中,既可以为各部门查找会计档案信息提供便利,又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代替传统纸质会计档案管理,可以有效防止会计档案资料失窃或者丢失等问题的发生。且在复制会计档案资料或者传递资料等方面非常有利,面对数量庞大的会计档案资料,单纯采用传统手工记录和保存方式无法满足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借助计算机展开档案管理,实现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目的。


  1.2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


  在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为进一步确保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需要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健全和完善一套科学化、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其目的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保障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这是信息化背景下,企事业单位提高内部管理质量和市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也是满足会计档案信息管理需求的途径之一。


  2企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问题


  2.1信息资源投入力度不大


  首先,企事业单位没有跟随时代发展步伐加强内部档案管理机制的建设,也没有加大对会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设备投入力度。加之企事业单位领导不够重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这是造成会计档案现代设备资金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些企事业单位为降低设备投入成本,购买一些老式设备展开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这样不仅会严重阻碍单位的长远发展,还会大大降低管理工作效率。有些单位为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加大了对設备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购买一些先进设备、引入先进管理技术,但是单位没有加大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导致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熟悉设备操作流程,造成设备闲置在设备储存室,这样不仅没有起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作用,反而会增加单位不必要的经济成本。


  其次,电子档案管理不够规范化和科学化。企事业单位没有结合自身发展所需健全和完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也没有按照相关制度和要求展开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无论是文书格式还是档案认证标准,都不符合相关规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是影响企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主要原因。会计档案工作的随意性会导致相关资料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加之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疏忽和大意,造成储存文件损坏或者丢失。


  2.2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企事业单位领导不够重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是造成会计档案管理资金不足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无论是人员配置还是设备配置,都无法满足企事业单位实际要求。且单位没有加大对会计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也没有做好岗前和岗位培训工作,导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低下、责任意识不强、管理水平不高。这种恶性循环致使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准确性不高,也就不能充分发挥会计档案管理部门应有的作用和效益。


  3信息化背景下提升会计档案管理质量的具体措施


  3.1实现管理的现代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逐渐被引入企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管理领域,借助计算机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目标之一,是未来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发展趋势。将计算机引入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可以实现会计档案的自动化分类和自动化统计。文书和图象等数据转化产生的电子数据,可以以扫描形式进行读取,这样既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使用效率。无论是实现信息共享还是信息网络化,都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构建电子档案管理体系,在平台上实现检索会计档案信息、信息复制、信息传递等,既可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又可以提高会计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管理人员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构建现代化和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同时,单位领导应将计算机作为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管理水平的主要培训工具,从而起到提高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和管理效率的目的。利用计算机建立资料档案,将会计档案资料及时录入数据库,利用计算机进行资料管理,这样既可以给上级领导检查提供便利,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资金投入。


  3.2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信息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将计算机作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工具,促使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由传统手工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在提升会计档案现代化水平的同时,企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单位领导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并加大对会计档案部门的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关注,从而使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在单位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并着重培养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积极创设条件,提高管理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业务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单位所需。


  4结语


  信息化背景下,单位领导需要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效率,从而进一步满足单位的发展所需,为促进企事业单位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和基础。


  作者:毕彩云

  第6篇:关于财务部门会计档案管理的探讨


  一、前言


  会计档案指的是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财务部门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凭证、核算材料和记账簿等相关材料,既包括纸质档案,也包括一切与之相关的电子档案。会计档案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凭证,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财务部门会计档案管理分析


  (一)会计档案特点


  会计档案管理是国家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原始记录性、信息性、知识性和价值性,但由于它反映的对象内容及业务性质不同,又决定了它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会计档案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来源的广泛性。会计档案来源于具有独立会计核算的单位。因此,凡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财务收支的单位都会形成会计档案。


  第二,内容的专业性。会计档案是通过会计核算的方法形成的,而这种方法是会计特有的专门手段。通过这种专门手段形成的会计档案是与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紧密相关的,其内容是直接反映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所有各项经济业务收支情况,表现出会计档案的专业性。


  第三,形成过程的严密性。会计核算是利用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和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反映和监督。因此,会计核算的严密性也就决定了会计档案形成过程的严密性。


  (二)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会计档案,作为财务会计活动的产物,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是为了保守财务档案机密。会计档案,真实地记录了经济主体的成长,是经济主体经历的客观体现。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经营决策,编制财务,成本计划都需要会计档案来提供过去经济活动的历史财务资料,与会计档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已经在解决经济糾纷,处理遗留的经济事务提供依据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做好会计档案管理能够有力的保证经济主体档案的完整性,避免经济资料的遗失或损坏。三是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在总结业务经验、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分析和判断经济事故原因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科学有序的会计档案保管就是为了方便合理的使用,是档案得以高效的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三、财务部门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结合会计档案管理的实际经验可以对我国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制约因素总结如下:


  (一)会计档案管理的主观意识欠缺


  财务主管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管理意识不足。通过分析现阶段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发现部分工作人员的思想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有部分工作人员缺少工作责任心,岗位专业技术欠缺,这些都是制约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二)人员及体制机制管理不足


  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繁琐,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相应的岗位人员需求量大。目前,多数单位或经济主体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配备数量不足。档案管理人员供求机制体制的不完善、不健全,是制约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客观原因。良好的档案制度是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高效运行的基础,但是,目前条件下相应的保障体系和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设施环境得不到保障,缺少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部分单位的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管理信息不通畅,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无法高效运行,不能为单位和经济主体的发展提供积极动力。


  (三)会计档案管理不够全面


  档案资料流于形式,内容缺乏,档案资料缺乏真实性。档案资料来源于实际的经济活动,记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主观因素的影响。此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量较大,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细致、认真,重复性的工作容易使人产生疲惫、懈怠的心理,直接导致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形式化严重。


  四、提升财务部门会计档案管理水平


  (一)提升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学习和领会国家对于会计档案管理的新要求和新指示,同时针对经济活动领域出现的新事物和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做到与时俱进。在业务的讨论和学习中制定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会计档案管理新流程和新方法。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切实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升财务部门会计档案管理水平。


  (二)明确工作规范,严格执行规范要求


  对于会计基础工作规章的学习必须贯穿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并将规范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凭证装订、整理和保存标准。加大宣传力度,是每一个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都真正领悟政策和规范的要求。


  (三)细化岗位管理职责


  在有关法规的指导下,制定档案管理岗位职责,并推行专人负责制,对于会计档案实行项目管理制,每一个项目的所有档案专人负责进行整理并归档,杜绝人人负责、人人无责的散漫工作制度。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上升,经济生活中会计档案的数量大幅增加,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如此大量的会计档案进行管理,真正发挥会计档案的积极意义,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焉晓锋

上一篇:环境管理会计方法模式发展及缺陷改进论文(共5篇)

下一篇:会计监督职能问题及检查质量对策研究论文(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