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试析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意识及创新意识

发布时间:2015-07-09 09:06
论文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服务质量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就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尤其是我们作为职业教育的培训机构,要想让学生良好就业,就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技能人才的培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怎样才能挖掘出技能型人才的潜能,让其更好地为社会、为终端服务,则全靠职业教育培训的工作者。作为职业教育培训者的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一、问题意识
  1.什么是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问题的普遍存在,意识到会有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把思维的这种问题性的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教学的核心,学生如果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而教师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那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就取得了成果。
  2 问题意识与创新教学的关系
  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一是问题性。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与教师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教师要创造性的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创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
  3.怎样才算有了问题意识
  所谓“学问”,贵在能问。让学生学会学习,就是首先学会“问”。我们现在所说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是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通过自由探讨,积极思维,大胆提出发现型问题。这种问题的提出主要不在于寻得正确的解答,而在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性和好奇心,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启迪创新意识
  1.营造民主、宽松的气氛,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育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本质上讲,教育从来就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第一位。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发挥想象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兴趣。它源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是创新的灵魂,其自主性、激情、意志等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发展。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任何一个成功的教师,都应注重营造和谐的气氛,而和谐的气氛主要来自融洽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创造学生提问的氛围,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很长时间以来,学生总认为凡是老师讲的就是对的,凡是书上写的就是真理,丝毫不带半点怀疑,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日渐削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排除学生这种迷信课本,迷信教师的心理。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教师从权威者的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路者。教师要主动启发诱导学生,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容忍学生幼稚的甚至荒诞的想法,鼓励大胆猜测,发展知觉思维,在教学中对于有些知识的学习不直接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结论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
  3.做好技能策略定位,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技能策略定位就是在创新教学中不能忽视基本功的教学,要以基本功为载体,为学生树立明确目标,把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落实在实践的教学上。要求学生既要扎实掌握各项技能,又要注意掌握创新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创造性归纳和综合,又要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方法去构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取因材施教原则,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帮助,扬其所长而避其所短,这是创新教学的客观要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都有与其它同学不同的个性特点。实施该项原则,必须既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智力”和兴趣爱好,加强特殊能力培养,注意发挥学生个性专长;又要采取适当形式,实行分类或个别施教,鼓励学生自发学习,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
  综上所述,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必须要做到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一定要改变往日传统的教学模式,迎合国家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将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精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全方位人才,一定要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上一篇:强化快攻意识培养,提高篮球教学效果

下一篇:试析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