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对高职外贸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考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17:57


  第1: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外贸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

 

  随着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有了大的改变,但高职外贸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有待改革并深入。本文从目前高职外贸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入手,分析提出改革的原因,提出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改革课程教学,从而真正突出学生涉外商务职业英语技能,提升其就业起点。

 

  一、前言

 

  根据200611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高职教育的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照要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基于工作过程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然而受大学或中专传统教学思维和习惯的影响,外贸类专业的英语教学(商务英语专业例外)大都仍由基础性的大学英语和专业性的商务英语两部分组成,一般先学一年大学英语然后学专业英语,又因为各种原因学生两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技能都没有很好地得到加强,笔者认为外贸类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应打破传统做法,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前景下,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而提升学生就业所需的外语技能元素,使其增强就业机遇和待遇。

 

  二、 深入改革大学英语课程的原因分析

 

  1.是高职定位和专业所需所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就业导向的教育,高职教育注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职业人,高职外贸类学生一毕业就从事一线国际贸易业务类工作,就英语而言,学生最需学习并掌握好如何建立贸易业务关系、询盘报价、订购确认、支付条款等外贸各环节的英语表达能力及其对国际贸易英语专用词句及篇章能力和翻译及撰写外贸函电的技能,而常见的外贸类专业又过度突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跟单制作、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营销等课程。如果学生英语能力弱则就业优势无从谈起,企业招聘时反映的问题就是多数学生的业务英语程度不够。

 

  2. 受高职学制的制约。高职学制一般为三年,比本科少学一年,学生在校求学时间大多为二年或多一点,之后为顶岗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近一年,而工作对其要求不比本科低。传统观念上出于宽基础考虑提高群体水平,所以一年级不管什么专业都设大学英语以巩固学生的基础英语,备考AB级或大学英语三级,然后再学商务英语的课程,本质上是本科教学的压缩式或微变态式,到第二年学生又在备考四级或六级,先不说通过率低,学生也因时间和精力分散等原因削弱了就业岗位所需的商务英语运用本领的掌握,连全国商务英语中级证书都通不过,由此可见,要求外贸类专业学生在更短的时间里掌握好良好地商务英语职业技能,靠这种传统的安排显然是不科学的;只有通过早、宜、实的课程安排才能让学生掌握且能通过从事外贸行业的全国商务英语中级证书,使其顶岗或毕业实习时达到较强且较系统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

 

  3.受学生英语起点的影响。一般而言,报外贸类专业就读的学生英语基础大都较好的,学生学习语言习惯相对于其它专业整体较好。就这么靠有限的课时,好的学生仍是原地踏步,差的学生还是进步不大。

 

  4.受师资的影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除应具备各类高等教育教师都要具有的素质外,还应具备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各种素质。与普通高校不同的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更需突出的是必须要有较高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岗位实际操作能力。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为提高英语师资队伍的总体素质,通过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参加短期师资培训、访问学者等,使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但因多种原因从职称结构、专业对口率、专业实践能力和培养渠道方面总体上还是处在弱势状态:一线教学的教师主修商务英语专业或相关专业者、又在企业相关岗位工作并具有一定经验的老师极,因无相关专业知识或实际操作技能无法较好地处理教学中带来的困惑。

 

  5. 受传统教学影响仍然在。高职学生二年多便面临项岗和毕业实习,能通过继续教育等形式考上本科的是极少数,所以急需解决就业出路问题。这几年高职英语虽也在不停地改革中,但总体来讲,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的一年级教材为宽基础实际上是重复着高中的词汇和语法,这种做法带有较重的本科痕迹,加上课时偏少班级大,学生无法得到充分的训练,就业时受益少。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英语的总体评价为:一年级原地踏步吃老本(成绩原本差的还是差)、二年级太难太快掌握难,三年级走马上岗不太会或不擅长。

 

  以上看出,改革中的大学英语还是一直受着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对教师而言,上课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因职业针对性不强,课堂内容大都还是老一套,这不利于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团队建设,不利于外贸类专业建设的长远发展,不利于学生提高和掌握必须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

 

  三、对高职外贸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教育家黄炎培曾说:职业教育将使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事于社会生产事业。那么,对外贸类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上怎么改改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课程改革对相关的师资团队、课程设置、选用的教材、教学的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关键要统一认识,搞好试点逐步落实。

 

  1.课程设置上体现就业为先,人本为先的原则,让学生尽早触及最基本商务英语。要体现这一原则,首先的看到高职学制短而对外贸类专业的英语要求特别高这一需求,英语的课程设置上不能停留原来的轨道上,当以商务英语为方向,要抢抓学生对基础的商务英语的认知的最好时机,也就是新鲜感(学校可通过建立网站或建议学生考级课外自行重复或整理高中段的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因此,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还必须坚持必需与够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突出学生一线商务英语技能的培养,从入学第一学期开始,由浅入深,开始商务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课程,突出以职业英语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将大学英语融入到商务英语课程之中,强化并突出商英

 

  2.导向性的校本教材。教材的改革的是体现教学理念、内容、方式的载体,教材选用或编写上需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基础为本,请行业企业参与教材编制的指导,以逐步强化并突出商务英语职业技能。目前高职教材虽是规划教材,还是存在着内容陈旧、本科痕迹、脱离行业和职业发展实际等问题而缺乏高职特色。应当在行业指导下,结合企业整体需求,跟商务英语考级考证相结合,实现教材由易到难递进,以此来加强职场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同时降低教学成本提升实率。

 

  3.逐步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团队。以内培外引、专兼结合尽量吸收具有丰富外贸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专职或兼职教师,学校还可选一些具有潜质的公共英语老师参加一些商务知识培训班再结合自学,并鼓励其到外贸企业进行兼职锻炼,实现逐步过渡;引进师资方面注重知识层次,培养并逐步优化双师型结构以形成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11的专兼结合的外贸教师队伍。结合省级、国家级示范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四个一工程(联一企、做一项、结一师、带一批),使校外老师进来上课,使校内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合作来改善师资结构、提升专业建设质量。老师在下企业过程中愿意下去,经历了喝水等种种不适,才能慢慢习性,只有这样,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4.课堂教学模式可采用项目化教学等方式强化教学做一体化理念。一方面要打破老师光在黑板或PPT课件上讲英语的传统教育模式,要让学生的耳、嘴、手做到勤动、乐动、善动,其次,因目前外贸类专业的教学班均为大班,不利于英语听说教学,教师在受教学环境下要想办法,尽可能进行合理的学习小组划分,使学生尽可能得到更多商务口语锻炼。如,把整个班级合理地划成若干个以住宿楼寝室或学生意愿为前提的学习组,布置多个课内外口语任务、课堂抽组汇报及展示等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质量。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寻取学生时只看总分排列和志愿服从意愿,外贸类专业学生存在着英语程度两个极端,也给教学带来了麻烦。不过单科英语成绩过差往往给商英教学带来难题。对策可采用分层教学,可按学生英语成绩或学生意愿来划分,这样相对便于英语教学的开展,使一批好的学生学得更好,成绩极为落后的也可保留相对的大学英语基础课作为地渡,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6.考试考评要突出主体,方式相对灵活实用。在教材改革的前提下,课程要建立科学合理、便于实施的考核大纲和细则:课堂上须突出对外贸从业人员商务英语考证考级指导,并以此或相当的水准来进行考核(凭证上岗,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就业信心),可采用笔试、口试、开卷、闭卷,平时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突出实践性考试,允许学生多次参加考试,直至达到目标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学习能力转变为运用技能,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总之,以转变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宗旨,要针对外贸类专业学生的职业定位,将大学英语融入到商务英语教学中,早日导入商务英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好外贸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的英语只有与专业行业英语整合优化,最终要依靠行业、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整出特色,提高质量,才能唱响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才能造就外贸类学子在外贸领域如意就业择业。

 

  作者:陆金仙 来源:校园英语·20127

 

  第2:外贸英语教学探讨

 

  提要目前外贸英语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对此提出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等建议,以提高外贸英语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综合能力。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对外经外贸经营管理人才的需要,部分高校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开设了外贸英语课程。这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不同于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口语及外贸英语听说等仅专注于某一方面英语能力的课程,它侧重于学生专业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从教学实践看,这些学校的外贸英语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问题,教学效果不佳。

 

  一、外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对外贸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一部分是由于学生的英文基础差、听不懂导致的畏难情绪造成的;另一部分则是由于此类课程相对于涉猎范围较广的普通英语而言仅专注于专业知识内容枯燥导致的;还有一部分是由于教学方法落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没有充分参与,课堂气氛沉闷导致的。

 

  ()教材选择比较困难。目前,各高校外贸英语教学教材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业课程的英文版;另一种则是专业英语文章的阅读教材。这两种教材使用各有利弊,专业课程的英文版可能导致大量内容与学过的专业课程重复,而专业文章阅读性教材则使得这门课程成为了一门纯粹的专业英语阅读课程,不利于学生专业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国际贸易专业英语与其他专业英语教学相比较,基本上不存在师资薄弱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向来对英语的要求较高,因而不乏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英语水平的教师。即便如此,现有教师的素质仍不能真正满足外贸英语教学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出身的教师外语素质一般,而商务英语出身的教师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欠缺。

 

  ()教学方法落后。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外贸英语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教师是课堂上绝对的权威,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教学模式不外乎教师朗读、讲解、翻译课文,充其量让学生参与到这些读解译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限,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枯燥乏味,昏昏欲睡,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二、外贸英语教学对策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一言堂式讲授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师作为课堂的计划者、组织者、协调者,应充分发挥课堂的引导作用,在多媒体的基础上采用任务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性。具体来讲,可采用课堂讨论、实践作业、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并借助多媒体手段,模拟外贸操作环境,按外贸业务流程精心设计任务,将课堂理论知识演化为直观的外贸模拟实习,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此时,语言的交际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外贸理论也得以巩固深化,可谓一举两得。

 

  ()正确选择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外贸英语教材的选择应重视教学培养目标的多元性,从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出发,摒弃那些以阅读和翻译为主、只注重书面英语的教材。教材内容应该注重外贸知识的体系性,即前后的逻辑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比如,有的教材将外贸业务流程贯穿始终,并按各环节的先后顺序进行章节安排。此外,针对教材的不足,教师可根据课时安排适当补充教学内容并增加章节后的练习,目的是使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理念,以及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素质。针对外贸英语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的现实,各学校应重视对现有教师的继续教育,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术活动,开展校际间的教学交流和观摩学习。培训的内容可针对不同专业背景作出不同安排,为国际贸易专业背景的教师提供英语培训机会,着重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聘请行业专家开设外贸英语讲座,为教师提供进入外贸公司实习的机会;支持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接受各种权威有效的外贸知识专业培训,熟悉外贸业务知识。除了各种形式的培训,担任外贸英语课程的教师也要注意日常积累,经常阅读专业期刊文献,关注行业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综上所述,外贸英语作为一门以应用为最终目的的学科,应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辅之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外贸英语的教学效果。

 

  作者:姚琳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13

 


上一篇:本科教育背景下的外贸英语教学内容变革初探论文(共2篇)

下一篇:英语教学改革的高职外贸职场现状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