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让孩子在音乐中快乐成长的方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28 18:01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理解音乐的方式是通过各种动作来表现的。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应根据儿童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把音乐教学与游戏、舞蹈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赋予抽象的音乐概念、原理以形象化、具体化的特点,让小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将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在趣味化的音乐教学中掌握知识,培养音乐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新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目标的重要内容。因此,精心设计、布置一个突出主题的音乐视听环境,对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在教学《孔雀舞》这节课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优美、活泼的音乐,配以美丽的西双版纳图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然后,教师在钢琴上弹出优美抒情的《金孔雀轻轻跳》旋律,学生便会情不自禁地附和着乐曲跳起来。这种良好音乐氛围的创设,抓住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为他们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其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打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此,教师要重视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大胆表现
  音乐教学要有所创新,需要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更需要教师的鼓励。例如在教学《小雨沙沙》这一课时,教师可和学生一起自制“碰铃”、“沙锤”,让学生参与即兴伴奏,同时提示学生沙沙是下小雨的声音,应该轻轻敲,注意强弱对比。在课程进行到“创编与活动”的环节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风雨雷电的动画场景,让学生边欣赏边为这些动画场景配上声响,借此引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并通过与其他人的合作,体验到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乐。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强化趣味教学
  听是学唱歌曲非常重要的手段。在听的过程中,学生会把握好歌曲的旋律、情绪、节奏等要素。为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不同形式听的活动,如静静的聆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边表演边听等等,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听清、听懂的基础上,把握歌曲的内涵,学会演唱歌曲。
  唱是小学生在音乐课上最喜欢的学唱歌曲形式,但反复演唱多遍的形式却是学生最厌烦的。为此,教师可丰富唱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兴趣盎然地参与演唱,如轻轻委婉地演唱第一遍,或者跟着音乐张口默唱,或者分组分句地学唱,或者师生合作唱,或者分角色演唱,或者接龙演唱等等。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多种唱的形式中,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最终学会演唱歌曲。
  表演唱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学唱《猫虎歌》时,我将学生分组上台表演,让他们戴上小猫和老虎的头饰,分角色来表演歌曲,要求学生在唱的时候要唱出小猫遇见大老虎一点都不害怕的心情。这样,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学会了这首歌曲。
  四、在音乐欣赏中感受和表现音乐
  音乐欣赏课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音乐课要以审美为核心,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指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好习惯,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的感受,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能力,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 那么,如何借助音乐欣赏培养学生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如在欣赏《森林水车》一节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内容,上课伊始,我播放了欧洲古老的水车图片,并配以相应的文字介绍,使学生在头脑中对水车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我简介了这首歌曲明快、跳跃的节奏,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律动以及画图形谱将自己对歌曲的感受描述出来。在播放完歌曲后,向学生提问:听后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听出音乐情绪的变化。在欣赏时,着重让学生欣赏歌曲的第一部分,让学生随着乐曲,在头脑中勾画出一幅有小溪流水声、小鸟鸣叫声的森林晨景。在听完这一段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想歌曲里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用笔画一下对水车的印象。最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早晨的森林情景:一部分学生饰水车,一部分学生演小鸟,一部分学生扮演水。不同的角色,表演时有不同的动作。有些学生转动手表现水车,有一些小组发挥了小组的力量,围成一个圆圈,转起来,表现水车的转动,很有气势;表现水的同学,通过手的上下摆动表现水的波浪。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既对乐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达到了欣赏的目的。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才会喜欢音乐,学好音乐,我们才会给学生一个在音乐中快乐成长的童年!

上一篇:论合唱训练对视唱练耳教学与学习的艺术性

下一篇: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课堂的方法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