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阐述全科型小学教师的课程设置

发布时间:2016-12-31 14:50


五年制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全科型小学教师是指由具备相应资质教育机构专门培养的、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小学阶段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教学、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本文就全科型小学教师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专业化原则


所谓专业是指专门职业,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必须经过较长时期的专门训练并具备高水平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我国学者也认为:应当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来调整我国目前教师教育的专业结构,要将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分开考虑;要加强实习、实践环节,把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要适当延长学制;教育学科要改革,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的大势所趋,教师专业化需要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这是构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的出发点。


2.综合化原则


在全科型教师培养体系中,课程设置如果按照常规思维来设计专科层次的全科型教师培养课程,将各学科专业课程平铺开来,由于科目繁多,课时膨胀的问题将不可避免,不少人就曾以此质疑全科型教师培养计划的可行性,而以综合化思路进行课程设计,尽可能地整合各类课程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从这个意义上说,综合化原则是设置全科型教师培养课程的必然选择。通过课程的整合,不但能在形态上实现分科课程向综合课程的发展并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有利于减少课程的交叉重复,提高课程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的综合化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基础课程;二是加强不同类别、不同学科和各学科内部知识间的整合;三是利用活动类课程整合各种知识和技能。


3.针对性原则


面向农村小学教育培养的全科型教师应当能够满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具有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愿意服务农村和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和胸怀,有适应农村艰苦生活环境和教学条件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还必须根据农村小学教师的实际及其教学特点开设适宜的课程,突出针对性原则。这方面的具体措施包括:一是针对毕业生将来可能需要承担所有学科教学工作的特点,参照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小学课程开设相应的学科课程,在内容上,以严谨性、基础性和系统性为标准进行精选而不强调学科的专业深度;二是针对学生主要服务农村小学教育的定向培养特点,在各课程内容中补充与农村生活和农村教育实际有关的教学素材;三是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四是加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4.均衡性原则


所有学校教育都应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素质全面的”完整的人”,以往教师培养课程中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学科科学知识轻教育专业知识、重正式教学轻教育影响以及重课程的工具价值而轻视其文化价值等诸多问题。由于课程的失衡造成了学生素质的片面性。因此,课程设置的均衡性原则实质上是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发展理论和素质教育精神在课程上的具体体现。另外,均衡性还指新旧课程之间的平稳过渡,因为新课程的构建无疑是对原有教师培养课程的一次改革,势必对原有体系造成冲击,而历史经验表明,改革的成败,与新课程和原有课程体系能否顺利“对接”密切相关,因此,均衡性原则也是培养课程能否实现新旧交替和整体优化的有效保障。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基本原则的要求,通过对各类课程组合方式及主干课程的研究,我们初步确立了课程体系的主要框架。


1.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之间的组织、排列和配合形式。系统论认为:结构决定着系统功能的性质和大小,因此,课程结构事关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原有的小学教师培养课程结构存在诸多严重不合理之处,以教育专业课程为例,不仅在总课时中所占比例过小,门类和层次不完善,而且内容过于陈旧、缺乏时代气息,加之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知识的广度、专业适应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和“规定”,因而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急需进行调整。我们认为,新的课程结构要敢于突破原有课程结构的局限,以适应教师专业化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为目标,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学习规律,适当划分各类课程的比例,增补新的专业知识并大力进行课程的整合,使各类课程都能在提高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优势,使课程体系能够在规定的学制时间内和现实条件下取得最佳效益。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第一,加大教育专业课程的比重。发达国家如英、德、法、美等都达到了总课时的20%~35%。而在我国原有的招收初中毕业生进行五年一贯制大专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中,教育专业课程(含教育实习)仅占总课时的16%|3L根据上述情况,对于教育专业课程,一是可适当增加其课时比重,使之占总课时的比例上升到30%以上;二是逐步完善其层次和门类,根据培养目标,科学配置各门课程的内容和课时。三是要特别加强教育实践课程,除适当增加课时量外,还要丰富其层次和形式。对于普通基础课程,要进行适当调整与整合。一方面要从整体上调减总课时的比重,使之下降至占总课时的70%以内;另一方面要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解决教学任务繁重和课时有限的矛盾,通过精选和整合教学内容,减少繁冗重复,提高效率。


第二,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上,适当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扩大自选课程的范围和种类。原有的五年制专科程度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中,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在1:10~1:13之间,选修课占总课时的比例均不到8%,如果除去其中大量的必选课,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比重相当低,而一般高师教育中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学分比例均在1:4左右。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中对必、选修课的结构拟作出如下安排。


一是在整体上增大选修课程比例,使之从目前占总课时的不足8%上升至10%以上。


二是根据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和学生个人能力倾向确定教育研究和教育管理两大选修(限选)方向供学生选择,在各专业方向上设置多门主干课程培养学生形成专长,并在教育实践课程特别是教育实习中帮助学生发挥其特殊能力和才干。


三是可以将选修课程与学校课程、研究性课程、综合性课程等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和开发,以突出学校的培养特色。


第三,在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关系上,承袭重视理论性课程的传统,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建设。我国由于历史和传统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培养课程中一直存在着理论课程设置比例过大而实践课程比较薄弱的问题,造成学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所学与所用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中等师范教育虽然较为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但这种训练与实践性课程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的宗旨相比,仍存在不小的距离。因此,要加强实践性课程,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联系实际和如何学以致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较好的专业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专业思想。同时,强化实践性课程还有助于改善当前理论性课程空洞教条、脱离实际和效率低下的积弊,提升其操作性、实用性和实践性。


具体来说,对这两类课程设计思路是:


一是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使之占总课时的比例由原来的不足15%13左右提高到20%以上。在课程形式上,可更加灵活多样,可采取教育实习、模拟实习、教育观察、教育研究和管理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实践,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走访等各种形式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科教学中,还可采取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方式,多方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


二是延续重视理论性课程的传统,进一步完善理论性课程。调整两者在课程整体中的比重,是为了纠正以往课程体系中实践性课程较弱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偏低的倾向。因此要延续重视理论性课程的传统,加大对理论性课程的改革力度,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和问题解决取向,使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相互配合,实现课程的均衡与协调。


第四,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上,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形成开放的课程体系。隐性课程,是指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作为“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它们在学校课程中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但又经常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其作用的途径主要有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物质环境、规章制度及学校文化等,在方式上具有潜在性与间接性、广泛性与开放性、无意性与渗透性、体悟性与深刻性以及非预期性等特点。与隐性课程相对的是显性课程,它则以正式课程的形式对学生的素质养成发挥着直接、外显和明显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理所当然地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其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也能起到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它能在人各方面素质的养成过程中产生持久、深刻、复杂和强大的教育力量,并尤其“擅长”在人的情感、态度、信念和价值观领域发挥影响,使学生在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得到“文化心理层”某些内容的改变,并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结构、知识结构、思维结构乃至行为方式,使之发生改变——而这些领域恰恰是显性课程的影响力较为薄弱,难以施展其“拳脚”之处。因此,在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中,在优化显性课程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和加强隐性课程开发,使之与显性课程在培养人才方面形成优势互补。具体地可对这两类课程作如下安排。


一是注意发挥隐性课程在专业情意和师德建设方面的独特功能。一方面要精心设计和组织隐性课程的各种“载体形态”,其中特别要以团结和谐、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等精神为核心建设学校文化;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需要、兴趣和个性发展,通过加大各类教育活动中学生参与、思考、讨论和体验的程度来引导、陶冶和磨炼学生的专业情意。如在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问题上,可通过挖掘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借助农村教育考察活动、志愿者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思想教育隐性课程,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献身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


二是发掘和利用学校隐性课程资源。每所学校都有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历史积淀,每所学校都浓缩了所在地域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每所学校都具有自身独特的课程资源,发掘和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建设学校文化,是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隐性课程的最佳途径。


三是通过利用教学示范发挥教师独特的“身教”作用。课堂教学不但是显性课程的主渠道,而且也是隐性课程的重要载体,授课教师良好的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而且还能让学生从中领悟和掌握教学的规律和艺术,甚至促使学生萌生对教师职业的崇敬、羡慕和追求。因此,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授课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技艺,充分发挥其身教作用,成为先进教学思想、科学教学方法和高超教学艺术的示范者,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


除了上述四类课程以外,我们还要注意处理规定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关系。在全科型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中,各校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比例的学校课程,这一则是因为高等学校本身具有课程设置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各校完全能够依据本校的特点、需要、办学经验、师资、条件和生源等实际情况灵活地开发适宜的学校课程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原有的培养课程中,学校课程仅占总课时的5%左右,这一比例在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中显然还需进一步加大,以使学校课程与规定课程相互协调配合,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出色的作用。


1.课程内容


在课程结构基本确定以后,需要继续思考通过哪些教学内容可以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要选择哪些“最有价值”的知识并将它们组织成适合本年龄阶段心智水平学生的学习内容。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设置的原则,可以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可分为科学文化课程、教学技能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见表2)选修课由学校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发和开设,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强化能力、提高素养、发展个性。下面就必修课的内容进行说明。


(1)科学文化课程。这类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应使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知识基础、较宽阔的专业视野、一定的人文修养和良好的道德水准,并能以此去影响受教育者,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具备今后从事小学全部科目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技能以及思维方式等。


在具体内容方面,首先要按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和全科型教师的要求开足普通高中和涉及小学全部科目基础专业知识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对有关知识作适当的补充和延伸,以拓展该知识集群的广度和深度,使所有学科课程在知识上达到高中及以上程度,部分学科接近专科毕业水平。这些课程包括政治、语文、数学、科学(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社会、英语、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其次,要开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完善认识世界的方法(包括知识建构方法)、夯实理论功底和提升理论素养的基础理论课程,如在政治课中可涉及哲学知识,在科学课中可以涉及普通逻辑学、科学方法和创造学等。


(2)教学技能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帮助学生形成从事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各项技能和能力,包括口语、书法、形体舞蹈、琴法、课件制作、小学实用美术等,是教师的基本功课程。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己有知识或经验来完成教学任务的熟练程度和水平。显然,在教学情境中,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展现,必定是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巧的整体性效应。教学技能是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都必须通过教学来实践和反映,关键是教师是否具备将这些理念付诸课堂教学实践的能力与技能。显然,师德高尚但不知道“怎么教”的教师是不合格教师。


(3)教师教育课程。这类课程是体现教师职业特点的专业知识,它们能够帮助教师根据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教学的规律和经验等科学地确定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样教,它们在帮助教师运用适宜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也就是说,这类知识强化了教师的专业性。


具体内容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基础理论课程,它们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基本原理,从宏观上认识和把握小学教育工作,主要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发展理论)、教育政策法规、中外教育史、德育论、课程论和教学论、教育社会学、学校卫生学、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二是教法理论课程。教学是教师专业工作的中心,教法理论课程主要帮助学生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一般教学方法问题,即各学科通用的教学设计、教学材料的准备、学业评价、学生辅导、小组教学、课堂管理等;另一方面是特殊教学方法问题,包括各学科教学基本原理、学科教学特点和常用教学方法,还特别要学习和掌握学科课程标准。


(4)教育实践课程。它们对于学生内化知识和形成教学能力十分重要。这类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观察、教育调查及参观、考察、模拟实习等多种形式。


三、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坚持政府主导,利用政策扶植课程的实施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倾斜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确保经费到位是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实施的重要基础。


进入新世纪,我省就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有力地提高了小学教师教育的层次;2003年,由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教师工作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及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和任务;005年,省政府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意见》,决定从完善教师教育体系结构、规范办学秩序、吸引优质生源、改革培养模式和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采取相应政策与措施加强教师培养工作,并决定从2006年开始,按照“全科型”的要求,由省政府安排专门经费,在省内开始实施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这一系列的政府行为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为了更好地实施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具体的工作和措施还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注重调查研究。2005年3月,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及相关职能处室就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开展了联合调研。调查发现,在高校扩招和片面追求综合性大学化的背景下,优秀初中毕业生不愿意报考师范专业,生源质量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师范院校也将工作重心转向追求专业的综合性和学术性,小学教师培养工作遭遇从未有过的窘境。在农村小学任教的教师相当一部分是当年由民办转公办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但存在教师整体素质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而且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的现象十分突出。调查通过翔实的事实和数据获得了“到'十一五”期末我省将要补充大量合格小学教师”的结论,并提出了“这些教师由谁来培养以及怎么培养”的问题。调研的开展使得政策的出台具备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各项措施能够一切从实际出发并落到实处。


第二,倾斜政策扶植。经过精心考虑,我省于2006年启动了“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由省财政设立专项基金,采取减免学费及生活费资助等优惠政策,吸引贫困地区优秀初中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为农村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乡镇以下小学定向培养五年制专科学历全科型小学教师。计划的启动吸引了大批优秀生源报考小学教师专业。


第三,加强政策研究。全科型教师培养工作启动以后,由于专科层次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在我省乃至全国都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以前从未遇到过的大量问题也出现在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等各个方面。为此,省教育厅负责教师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人牵头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组织各有关单位联合攻关,采取调查研究、文献研究、行动研究和教学实验等各种方法分析、论证全科型小学教师的专业内涵、课程内容与结构、培养方法和手段、培养机构及条件保障等,加强了政策的落实和后续政策的研究,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突破全科型教师培养的难点问题。


2.借助课题带动,实施行动研究课题指教育科学课题研究,这里具体是指已经获准立项的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研究”,它是一项将先进理念和新的理论贯穿于高师小学教师培养改革的行动研究;而带动是指通过课题研究网罗和组织一大批相关单位有志于改革的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研究人员和广大教师共同参与研究,使大家围绕同一问题、朝着同一目标、各自思考与自身工作领域相关的问题并大胆开展实践探索,从而集群地全方位地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其实质是群众性研究。


在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进行研究时,借助课题带动的研究策略,研究内容被层层分解、落实到遍及全省十多个(所)教育行政、教师教育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教育行政、科研人员和一线教师。这种工作方式的优越性体现在:对于研究工作而言,它能荟萃更多的有志和有识之士参与研究,分兵作战,各个击破,缩短研究周期,尽早获得成效;对于个人而言,亲身参与研究不仅能够提高对这一培养计划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通过教育改革实现个人发展;对于学校而言,吸收更多的原来仅仅充当“操作手”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课程设计,有利于减少课程改革的阻力,保证计划取得预期的成效。


采取课题带动策略应当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广泛宣传、发动相关单位的人员参与课题研究,建立多级课题组织并分别确立各自的研究方向、目标和内容,将整体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予以落实。


二是加强课题组成员之间的问题研讨和成果交流,通过组织课题研讨、阶段成果汇报和实地考察等活动交流信息,群策群力,相互促进,提速研究的进度和提高成果质量。


3.精心设计课程,注重教材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的宏观思路基本确定以后,课程设计就应提上议事日程。课程设计是指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和编制各类教材的过程,它是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行为的中介物。特别针对当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教材还属于输入性教材,本土化程度较低的现状,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力图在课程设置、课标制定和教材建设上有所突破,这既是保证自身培养目标实现的措施,同时也以此作为对我国高师培养课程改革的贡献。


具体来说,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思考如何将体现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任务与当前知识增长的客观趋势及初中毕业起点五年一贯制培养计划所招收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结合起来,将其转化为相应水平的学习材料。这一转化过程会受到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学生的基础、师资力量和办学经费等物质条件的制约,其中特别要研究的问题包括:社会发展与农村教育对课程设计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当前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对课程设计有哪些方面的客观需要?目前己有教材在适应培养目标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改革?等等。只有弄清这些问题,才能对各学科课程目标及其进程作出相对合理的安排。另外,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首先要考虑它们与学科课程目标之间的相关性,确保课程内容成为实现目标的手段;其次要审查所选内容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可接受性,使之适应学生与教学的特点;最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对内容进行整合,使之能够同时满足多维度的培养要求,简约精当,具有高效性。


对于普通基础课教材,可以以新课程普通高中教材为蓝本进行改编,删减学科之间交叉重叠及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够密切的部分,而增补联系农村教育和农村生活实际的内容、与小学新教材密切相关的内容、适宜于开展活动教学的内容、学科教学法内容和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等。以语文教材为例,可以增加教师口语、书写和写作训练和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内容,补充有关农村生活和农村教育和与小学教材内容相关的课文,还可设计课本剧表演,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和组织书法、板报、书信、演讲等竞赛活动及其他研究性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运用知识,经受锻炼,增长见识,提高学科专业能力。对于教育专业教材,同样也需大力整合,比如,可将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哲学和教育史、课程理论等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接受程度重新加以组编,形成一本新的《教育基础》教材。当前各国对课程理论的研究己取得很大的进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己展开,这些有益的经验无疑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课程的设计和教材的编制都提供了极好的启示。


4.完善教学管理,落实课程计划


教学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教师,实施全科型教师培养课程对教师而言意味着要放弃原来熟悉的一套方法和程序,因此,教师的“习惯做法”可能成为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为了顺利实施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重点做好教师工作,加强和完善学校的教学管理。


一是要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特别完善其中的激励性制度,以引导和规范教师“忠实于”课程设计的思路和程序,推动课程实施的“精确取向”,确保课程实施符合课程设计者的意图。


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引导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研究认为,教师持参与的态度容易使教师将新课程改革当作自己的事情,从而避免对新课程计划的抵制。因此加强教师培训,尽可能使教师清楚地了解课程计划、要求及其产生的背景,并具备课程实施所需的技能,引导教师参与到课程计划及教材的研制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教师参与改革的热情和发挥其才智。


三是加强对新课程的支持力度。学校应当及时研究和解决全科型教师培养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实施课程计划所必需的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质支持,调整学校组织方式以适应课程实施的需要。比如,对于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中重点强调的教育实践课程,学校应尽早作出安排,联系和建立足够的教育实习基地,提供学生实习、见习等实践课所需的物质和经费条件等,确保教育实践课程落实到位。


作者:周德义,薛剑刚,曾小玲,周赞梅(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 410000)

上一篇:浅析实施本科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

下一篇:分析农村小学教学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