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04 09:03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本文运用网上心理测试的方法对某高校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占24.19%,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占23.10%;对(想轻生)做肯定选择者占总数的2.63%;同时,新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以及焦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高校应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心理教师队伍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关键词】大学新生 心理测试 心理健康
  
  1 引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的总体要求,更好地了解大一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笔者对某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2 调查工具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某高校在校新生,此次网上心理测试人数为6887人,约占新生总人数(6947人)的99.14%。
  2.2 调查工具
  (1)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又称《大学生健康调查表》全称是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为upi该表共64个题目,该量表是用于新生心理健康筛选,便于早期发现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最佳选择调查表,已在我国高校推广。
  (2)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共90个项目,使用简便,测查角度全面。它对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既可在临床上作为诊断参考,也可以用作初级的筛查工具。
  2.3 方法
  以学院为单位在网上进行测试。
  
  3 结果与分析
  3.1 upi统计结果分析
  (1)筛选标准
  upi测试总分为56分;
  a类:有明显的心理问题,需尽快到咨询机构预约咨询;在25分以上者或第25题(想轻生)做肯定回答者;
  b类:可能有心理问题,应该引起关注;在20分至25分(包括20分,不包括25分)者;
  c类: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在20分以下者。
  (2)数据分析
  总体上看,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好的,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同学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其中a类结果,即有明显心理问题的达到24.19%;b类结果,即可能有心理问题的达到23.10%,c类结果,即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只占了52.71%。
  由于“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常常失眠”、“想轻生”、“对任何事情都无兴趣”四个因素对个体的成长影响较大,如果不及时调节疏导,会严重危害个体的心理健康,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我们选择这几个关键题项作为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参考标准。统计表明,学生认为“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占总数的10.29%,“常常失眠”的占6.62%,“想轻生”的占2.63%,“对任何事情都无兴趣”的占4.05%,相对来说,这四个题项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说明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见表1)

  3.2 scl-90统计结果分析
  scl-90的90个项目有9个因子构成,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症状。调查结果显示,其严重程度基本相似,均值在1.24-1.71之间,未发现有明显峰值出现。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等因子,其评分离散程度较大。阳性项目数平均为24,即90项症状在大学新生中平均出现24项左右。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以及焦虑等因子得分较高。说明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4 基本结论
  (1)调查显示,有24.19%的新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虽然经测试有52.71%的同学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是许多项目因子显示,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教育和引导,部分目前还属正常范围内的同学将因个别潜在问题而发展成明显的心理障碍。因此,必须对这些项目因子的潜在影响给予关注。
  (2)对第25题(想轻生)做肯定选择者有181人,占总数的2.63%,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大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恐怖、焦虑以及精神病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
  
  5 对策
  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是系统工程,只靠个别部门、个别教师的努力是难以奏效的,高校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重视心理素质、关心心理健康的风气,为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5.1 加大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力度
  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利用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加大对心理知识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逐渐使课程系列化,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需要。建立新生电子心理档案及三级预警机制,设置危机干预机构,对有自杀意念、自杀企图、自杀行为者给予有效干预。
  5.2 加强心理教育师资建设,不断提高心理教育工作的专业水平
  学校应配置一定数量的心理教师,以满足课程开设、咨询服务、调查研究以及部门管理等多种需要;应注重加强心理咨询人才培养,通过外出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咨询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气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以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上一篇:心理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下一篇: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性化心理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