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情报利用与情报服务矛盾的解决从我校教师论文

发布时间:2016-04-10 10:06

  关于情报工作,武汉大学出版社严怡民的《情报学概i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周晓英的《情报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邹志仁的《情报学基础》都从理论上讲得很清楚,关键是如何把它化为工作实践。实际上,当网络兴起时,如何做好网络环境下的情报服务也有多人论述,但也多与高校图书馆的情报服务工作实际有差距,其原因何在?按理说,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机构,是学校信息利用的重要基地,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变,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也应越来越广阔。但是,因为学校图书馆的情报检索利用的普及力度不够,或者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力度不够等各方面的原因,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与电子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如何解决高校情报利用与情报服务不足这一矛盾,是当前高校图书馆急需解决的课题。

  

  1.对高校图书馆情报服务的利用现状

  

  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不只开展简单的图书借借还还工作,他们还对馆藏文献进行深加工,编制各种书目或各种专题参考资料目录;提供剪报服务、文献代查和复印等各种服务;还有针对学校图书馆馆藏的特色数据库建设,把各种有用的文字信息转化成电子信息;建立毕业生论文、科研成果及具有本校特色的各类专题专业数据库等。为方便教师与学生查询,他们还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优势,在网上和学生建立起平等的交流渠道,热忱解答师生们在获取及利用信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指导。针对老师们的教学与科研,他们还进行课题调研查询论证工作,确保课题新颖、科学、实用,这一工作在图书馆中被称为查新或查重;他们还提供定题跟踪服务,即主动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或主动了解科研课题进展情况,经常与教学及科研人员沟通,跟踪课题的进展、动向,针对课题需要检索、收集、整理并及时提供课题研究所需的最新信息资料以及科研所需的资料。

  

  但是,尽管图书馆做了许多事情,还是有不少老师学生并不了解图书馆能够提供的服务。以下是大连大学图书馆对学生利用书目情报调查的结论,见《现代情报》2006(1)陈红梅《网络环境下书目情报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

  

  1.1书目情报意识较差

  

  从调查情况来看,读者的书目情报意识较差。没利用过图书馆文献检索系统的占60%,不会利用学术期刊光盘的占87%,想了解最新馆藏信息时不知道阅览《新书通报)的占82%,若想了解2001年度出版的本专业图书,有13%的读者不知道利用《全国总书目》。由此可见,读者的书目情报意识很差,这直接影响着书目情报产品的利用。


    1.2用户书目情报能力较低

  

  书目情报能力是影响书目情报利用的直接因素。许多读者对书目情报特征、功能不很了解,他们习惯于接触原始文献而不愿意先查找二次文献,进而再获得所需的文献。从调查问卷来看,不知道如何利用文献检索系统的占4418%,会熟练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占3%,可见在利用书目情报产品时,很多是由于运用能力低下导致用户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这种情况不仅在大连大学存在,在其他高等院校也存在,不仅在学生中存在,在教师中也存在。举几个例子,我校的许多学生,写论文不懂的利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简称CNKI,文科)》或《(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又如,我校购买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文科)》并建立了镜像站点,为了保证我校师生当该镜像站点坏了时还可以检索利用该数据库,CNKI给了我们远程上网检索的免费名额。但有些老师不了解这一点,还自己掏钱买卡上远程网。

  

  期刊论文在科学研究中起了重大的作用,笔者统计了中国期刊网上我校中文系、数学系、历史系教师自1994年以来所发表的论文其引用的图书、期刊情况,中文系教师60人,发表论文217篇,引用图书964册次,引用期刊184篇次,平均每人发表论文3.62篇,平均每篇论文引用图书444册次,期刊085篇次;数学系教师48人发表论文164篇,平均每人发表论文3.41篇,引用图书281册次,期刊898篇次,平均每篇论文引用图书1.71册次。期刊548篇次;历史系教师16人,发表论文55篇,引用图书358册次,期刊61篇次,平均每人发表3.43篇,平均每篇引用图书651册次,期刊1.10篇次。所统计的3个系发表论文的教师共124人,发表论文440篇;其中发表3篇以下的85人,占总人数69%,共发表131篇,占总篇数30%;符合文献计量学中洛特卡第二定律。

  

  统计结果表明,学校文理学科教师科研所利用的参考文献有所不同,文科老师科研多利用图书,而理科老师科研多利用期刊论文。统计结果还说明了图书馆馆藏在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中是起了重大作用的。

  

  尽管如此,本校师生的科研情报意识与科研情报利用方面还是存在某些不足。显著的表现是花了许多钱购买的数字电子资源其利用率还是比较低的。截止2005年,我校图书馆为了本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已购买《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含文科学位论文数据库与重要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点击|含远程网丨214886+31411次)、《(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点击31301次)、《万方(理科)学位论文数据库》(点击14752次)、《施普林格数据荦》(理科,点击9221次)、《高校中英文图书数据库》(点击5959次)《金报兴图年鉴数据库》(点击4351次))《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点击3853次)、《APABI教学参考书数据库〉(点击3293次)《超星数字图书馆》(点击25280次)每年的购买费不菲,仅2006年的购买费就达95.2903万元。但这些数据库的利用率很低,例如外文版的《施普林格数据库》点击人次仅9221,假如拿我校理科老师和学生数来平均,每人平均点击不到2次。利用率较高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含文科学位论文数据库、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2004—2005学年其点击次数也仅有245万人次,如按我校文科师生人数来平均,每人也仅20来次,其中还包含了大量院图书馆普及文献检索知识所上的《网络及文献资源检索》和《馆藏电子资源检索讲座》等课上点击的次数。至于《超星数字图书馆》,院图书馆购买了其220万册电子图书中较新的60多万册,其点击次数25280每册点击次数仅004。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科技情报利用不足的情况并不仅仅在我校存在。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科技情报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2.目前科技情报利用障碍分析

  

  分析高校师生数据库利用率低的原因是项系统工程,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不过,据笔者的日常观察,情报意识薄弱应是主要原因。

  

  2. 1高校师生情报意识簿弱的主要表现211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的文献利用还停留在图书利用上

  

  从上面的统计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文科老师的科研论文更多地利用图书,他们的每篇科研论文对期刊的利用平均只在1册次左右。而笔者之一在辅导文科学生写作论文时也发现,他们尚不善于利用数据库查找参考文献,对文献的利用还更多地停留在对图书的利用上。文科搞科研是否还停留在“引经据典’,从古书上寻找证据而非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中?是否还是定性研究而非定量研究?是否还是从字词句中寻找根据而非从社会生活实践中对大量现实统计归纳而得出结论?这样的现象当然是全国性的而非一地一校。

  

  另外,即使在理科生中,也存在科研情报意识薄弱的问题,据笔者了解,有些理科学生一直到大四写毕业论文时,还不知道图书馆有不少数据库可供查找,或还不知道如何利用数据库查找他们所需的资料。不论文理科,学生们的科研情报意识薄弱或许跟老师没有硬性地规定写作科研论文一定要引用期刊论文有关。幸好,这一现象在本文参加今年的校教学研讨会之后得到彻底改变。

  

  2.1.2校园网不通畅导致学生只知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而无法利用院图书馆数字资源

  

  大部分的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还停留在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网络资源的认知上,小部分上过院图书馆所开的《网络与文献资源检索》课的学生,虽然知道院图书馆购买了不少数据库可资全校师生教学科研利用,但由于校园网的覆盖面太窄,仅在教学楼和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等少数地方可上网联入院图书馆数据库,学生们反映,在瑞金公寓和达理公寓难以登陆校园网,所以他们实际上处于无法利用图书馆数据库的状态。学生的反映有时是一面之辞,但据笔者了解,至少是瑞金公寓的学生宿舍尚未联上校园网。这一现状导致学生们平常只能利用“百度”或“GOOGLE”搜索所需资料。

  

  另外,校园网网速慢经常联不上Internet网是老问题了。这一现象在本文参加今年的校教学研讨会之后也得到改善。

  

  2.1.3院图书馆普及文献与网络资源检索知识的力度不够

  

  不论如何,学生科研情报意识不够,院图书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是图书馆的文献与网络资源检索知识普及力度不够。本校在校学生在2004年前约1万出头,即每届学生2500人~3000人.那时虽然在每届新生入学时都进行了新生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普及教育,但这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学生科研情报利用知识的普及教育;当时图书馆虽然也开了《网络与文献资源检索)课,但每学期只开3、4班,1年开7、8班,学生300人~400人,占学生总数的1/10~1/6力度相对不够。2006—2007年学校学生总数达到1.6万人,平均每届学生数4000人。从2005—2006学年起,学院图书馆加大了学生文献与网络资源检索知识普及的力度,对05、06届新生全体普及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文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理科)检索知识,《网络与文献资源检索)课也增开到5个班次。

  

  从大的方面看,高校师生情报意识薄弱与情报利用不足有其客观原因。

  

  2.2来自书目情报产品方面的障碍

  

  从宏观上看,情报利用不足与书目情报产品自身的不完善也有关系。

  

  2.2.1各种检索工具覆盖范围有限

  

  据美国《科学〉杂志一份研究报告表明,目前各种检索工具中,即使是功能最完善的搜索引擎,也只能搜索到Web上大约1/3的网页。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种能覆盖整个因特网信息资源的检索工具。

  

  2.2.2检索工具的检索功能不够完善

  

  目前有些检索工具还不能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检索,而Internet上的信息除了文本信息外,还有图形、图表、图像、声音和动画等。

  

  2.2.3网络检索工具对信息的组织和标引缺乏规范控制各种检索工具都有自己的信息收集方式、检索算法和结果排序方式,信息组织没有统一的规格,索引方式也各不相同。这种缺陷是很明显的,例如在《(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计算机”的同义词就是“计算机”,而“电脑”的同义词有“单片计算机”、“单片微型机”、“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处理机”、“单片微机”、“微机处理机”、“单板机”、“单板计算机”、“单板微机”、“单版机”、“单片单板机’、“单板微型计算机’、“8031单片机”、“8098单片机”、“8279芯片”、“单片机”、“微处理机”、“微型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微电脑’、“芯片计算机”等,不一而足,至于“微机”的同义词,就只有“pc—1500微机’、“pc微机”、“微机系统'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计算机”的相关词是“通信”、“上实”、“广泛应用’、“算法”、“各行各业”、“工具”、“软件”、“自动化”等,最离奇的“计算机”的相关词是“上实”与“上进”,不知什么意思。其“电脑”的相关词是“家庭”、“信息”、体化”、“中心”、“苹果”“电话”、“台湾”、“彩色”、“中文”、“电子”等。而“微机”相关词则有“调度”、“联想”、“接口”、“继电保护器’、“基于”等,可见两种系统的“同义”或“相关”是大相径庭。显然,这样各自有表述意义的数据库至少是没办法联库进行同义词或相关词检索的。

  

blob.png

  3.加强科研情报工作,提高情报利用率

  

  高校教学科研需要利用图书馆的丰富馆藏是大家的共识,但高校师生情报意识薄弱又是不可忽视的现实。怎样解决这看似悖论的矛盾体,从图书馆工作角度看,惟有加大普及情报检索知识的力度加强主动的科研情报服务工作才能够提高图书馆馆藏(包括馆藏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3.1普及科研情报检索知识

  

  图书馆有可以利用的丰富的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网络信息资源平台优势,如何提高其利用率重点要抓科研情报意识与情报检索知识的普及,即要把传统的重收藏转移到对馆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转移到信息源的知识服务上来。要对学生进行主动的“导航”工作,帮助他们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情况、服务内容,了解图书馆馆藏的组织方式及获取途径,使学生养成利用图书馆来解决学习和研究中碰到问题的习惯。普及科研情报检索知识,仅靠开设《网络与文献资源检索))课程是不够的。如上所述,漳州师范学院图书馆从2006年起,除例行的每年新生“图书馆使用常识’普及教育外,还开始了新生“常用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文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理科))普及讲座’培训,使他们从进入大学伊始就有了“使用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观念。近三年(2004—2007学年)来,漳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共完成新生入学教育培训42场次、16100人次,数字资源检索培训144场次、8740人.次。中国期刊网的点击次数也从2004—2005学年的245万人次快速上升到2006—2007学年的456万人次。

  

  3.2加强情报咨询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分工越来越细,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综合性学科越来越多,科学研究活动已不仅仅是单兵作战的行为,而是要依靠多人多学科的协作。美国情报界统计科学家科学研究活动的时间利用的数字表明,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要用60%以上的时间查资料,如果把查资料这项工作交由图书馆来完成则至少可以缩短科研时间或多出科研成果。换句话说,就是科研活动需要图书馆或科研情报机构的情报资料工作的合作。情报咨询是图书馆开展情报服务的重要手段,也是由传统的封闭式藏书形式向现代化开放的服务方式转化的标志之一。近几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项工作日益显示其重大的意义和作用。高等院校要加强情报咨询工作,搞好情报服务,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解答日常事务的咨询,或满足于被动的情报咨询一-代查资料,而要深入到各系科各专业,以主动服务为宗旨,以挖掘文献的知识内容为要点,主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3.2 1要及时通报最新文献信息,当好文献信息的‘二传手”

  

  高校图书馆每天大约要收到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报刊、资料和图书,要想让教学科研人员亲自阅读每一份文献,了解每天数十种新到报刊资料的内容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情报咨询人员充当“二传手”,将每天收到的最新文献信息及时传递出去。系资料室工作人员要注意浏览到馆的书刊资料,随时掌握最新文献信息,通过书目、索引、信息发布、网络信息推送等服务方式,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及时将信息通报给教学科研人员,使他们能够随时掌握与自己有关的文献情报,有选择、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这样才能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发挥图书情报部门的“尖兵”、“耳目”的作用。

  

  3.2.2需要建立适应高等教育的二、三次文献信息库

  

  二、三次文献信息库就是将馆藏的原始文献进行深加工,经过筛选浓缩成题录、索引、文摘、综述等形式,再根据一定的标识,科学地进行编排,从而组成一种信息容量大、集成度高、条理化的情报源。当前文献量急剧增长,如何发挥现有馆藏的作用,从大量纷繁复杂的一次文献中发掘适用高校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的情报,将其转化为二、三次文献,是摆在高校图书馆情报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如果情报咨询人员能做好深入细致持久的文献深加工工作(也称文献流的整序工作),即从浩瀚的文献海洋中汲取、梳理、分析、浓缩和优化知识情报,这将给教学科研人员赢得宝贵时间,有利于他们多做实验多出成果。情报咨询人员将这些编制好的二、三次文献集中管理、统一使用,逐步形成一个既针对学校特色学科精品课程,又全面反映馆藏文献内容的二、三次文献库。这样,一方面咨询工作人员可以从信息库中索取适用文献信息随时提供给读者,另一方面又可以直接为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所利用。

  

  3. 3开展科研定题跟踪服务

  

  科研定题跟踪服务是适应教学科研需要发展的一种情报服务方式。所谓定题跟踪服务,就是指图书馆情报部门根据科研实际的需要,选定有关课题,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各种专题情报资料。它要求情报人员深入课题(项目),一跟到底,向用户提供对口文献资料,直到研究课题(项目)的完成或关键问题的解决。情报服务分担着教学和科研人员查找资料的前期劳动,而定题跟踪服务又是情报服务中最有效的服务方式之一。它是在情报人员参与下,以情报人员的创造性劳动、主动性工作为前提,以对口情报作为传递内容以确定的需求对象作为传递的目标,深入配合课题,跟踪到底。这一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使处于静态的文献资料转化为动态的情报。

  

  3.3.1定题

  

  情报人员应主动走向教学科研第一线,深入了解教学科研人员的教学计划、科研项目或者准备开设的课题,再根据计划项目和拟设的课题所涉及的学科、专业范围和资料领域,建立服务专题,进行资料的收集、加工、分析、提供。其间一定要注意传递对象明确,根据需求设题,做到供求吻合,针对性强。

  

  2.3.2跟踪

  

  当服务专题确定以后,情报人员就要紧跟科研人员科研活动的步伐,向他们提供各科研阶段所需要的各种科研情报和资料。这是一项时间性强的工作,要求情报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多种检索途径和手段,从数以万计的文献资料中尽快选取与课题进行同步或略微超前的情报资料,然后或直接或经过加工、整理,及时提供给相关人员。这一阶段的工作,要求情报人员深入到有关研究课题中去,及时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才能充分发挥定题跟踪情报服务主动、及时、对口的作用。

  

  3.3.3信息反馈

  

  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这一阶段的工作对情报工作具有全局性和长远的重要意义。因为定题跟踪服务的基本工作要点是对口提供、定题跟踪,情报供应系统与情报用户之间联系密切,使情报需求的变化、情报服务效果的好坏等都能够十分灵敏地反馈给情报供应系统。这有利于及时地调整情报输出,提供适用的情报,对提高定题情报服务工作的质量,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3.4 加强特色数据库建设

  

  图书情报工作是图书馆现代化的表现之一,是图书馆建设重点。随着学校重点学科的确立和发展,学校精品课程或重点课程的确定和建设,学校图书馆的情报服务也要跟上,才能够促进学校重点学科的壮大与升级,确立其优势地位。学校图书馆的建设重点,其实就是要根据学校重点学科的级别、性质、专业范围,全面、系统、长期、稳定地收集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料。如所建学科专业达到省级、国内先进水平的,则应全面系统地收集国内有关文献资料,部分兼收国外文献资料,掌握国内该学科专业发展动态。如所建学科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就必须全面、系统地收集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资料,随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学科发展动态。总之,学科的级别、性质、专业范围是制定重点学科藏书建设政策的依据。学科发展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科技情报的注入就难以发展壮大。文献资料要求完备、系统就必须做到长期稳固地收集某一方面的资料,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漳州师范学院图书馆近三学年来以馆藏为基础,根据学校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建设了《林语堂研究〉专题数据库、《英语学习策略》数据库、《闽方言研究》数据库与《闽南地方文化》数据库,其中,《英语学习策略》数据库与《闽方言研究》数据库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的一切可以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闽方言研究〉数据库,其收集范围包括香港、澳门、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等地区和国家,多年来也已为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研究学者提供多次情报资料服务。《林语堂研究》与《闽南地方文化》数据库因其地方特色,拟建成全国性的特色研究数据库。

  

  3.5建立国际国内的情报资料交换、传递关系

  

  全国绝大部分重点大学图书馆都设国际交换部,根据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重点,选择性地与国外大学建立情报资料交换关系。在情报资料的交换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收集到我们所需的文献资料。通过交换一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外汇,另一方面能获得一些非正式流通渠道的文献情报资料,如此也加快了文献情报流通的速度,这对重点学科建设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全国绝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均建立了省内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协作网,为本校教师免费提供与外单位的中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标准、专利、技术报告和学位论文)传递服务。研究生读者则视需要支付给文献提供方一定劳务费用(教师读者的费用由学校专项资金支付)与学校所建重点学科相同、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情报机构、生产企业等建立广泛的情报信息网络,扩大科技情报的来源,并使收集到的情报具有针对性、准确性、及时性,是高校图书馆开展情报服务的有效方法又可以实现部分文献资源共享。因为任何学科文献资料的完备程度都是相对而言的,不管哪个科研情报部门都不可能具备绝对完备的文献资料供本部门科研所需科研人员或多或少需要利用别单位的文献资源,而在情报网络内部文献资源共享可行性较大,因为网络点之间本身是建立在一种协作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还可利用网络环境提供国内外信息查询、开展网上学术交流、利用图书馆主页为学科专业人员服务,举办图书情报机构的电子论坛等,使图书馆真正成为高校的信息中心、教育中心和网络中心。

上一篇:欧美图书馆学、情报学 博硕士学位论文分析与研

下一篇:论当代图书馆学研究范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