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发布时间:2015-07-24 09:15

  0
  现代的中小学生思想活跃,敢想敢干,但问题意识却很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而创新精神首先要求能  够发现问题,即具有“问题意识”。现行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越来越注重对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培养,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如何教会学生解决历史问题,没有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我们的应试教育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视作被动接受的对象,极大的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传统的教育是一种偏向于“去问题”的教育,学生没有带着问题来到课堂,也没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在此种教育观“熏陶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便流于形式。新课标要求教师与学生要树立良好和谐的关系,转变教师职能,将教师从传统的知识灌输中解放出来,更多的去引导学生如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广大教师必须从过去那种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中解放出来,重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并贯彻到各项教学原则和教学实践当中。同时还要求教师要减少对学生的压力,将惩罚的教学推进手段变为激励、奖赏的手段。老师们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给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思想空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这种转变来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施展。
  二、创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愿意问、有胆量问
  在目前初中历史课教学中明显存在着学生不敢问和不愿问的现象,学生往往只是去接受知识和听取老师的想法,这种心理的困难主要来自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对学习的倦怠感,学生的想法往往被限制,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善于创新,倡导形成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新情境,教师需要大力去努力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使得教学活动得以在师生之间高效的互动交流,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历史课堂应该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总之,要护着学生那颗提问探索的心灵。
  三、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历史研究和教学需要有设身处地的想象、移情的体验和合理的假设。这就决定了历史思维的多样化和历史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师在启发引导学生课堂提问时不能急功近利,应循序渐进地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来启发和激励学生课堂提问,启发学生形成问题的意识欲望。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初始问题的提出——初始问题的解答——进一步引出问题提问——二次问题的解决——引出问题的再次产生......”的系统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方式。
  四、培养学生的有效学习兴趣
  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枯燥性和困难性,学生在对历史问题的理解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何把枯燥难理解的历史问题变成一种愉悦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所以初中历史的教学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活跃整个的历史课堂,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正魅力所在,达成历史学科的教学目的。首先精心设置导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其次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不断丰富,可以集声音、图片、音频等为一体,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课堂活动中。最后,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境促提问,形成问题意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探知欲望,调动学生思考并积极参与到思维的空间中,不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课堂讨论,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中来。全班同学在进行辩论和讨论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断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促使学生在拥有问题的前提下去查阅分析相关资料,促进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课内外的不同历史知识对问题加以解  决。比如,在西安事变中,对于是否释放蒋介石这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和争辩,从而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拓展思考问题的思路,还能增长自身知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历史教师要想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把学生当做教育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老师充当领路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思考、提问、发言。还要以“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教室。
  总之,要让学生动起来,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时代在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个性特征。培养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使得学生从没有问题意识到具有问题意识,并且这种问题意识得到不断的增强。教师要不断坚持,研究科学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才能不断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培养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都能做到想问、会问、乐问、善问、敢问、勤问,使学生从没有怀疑,到意识怀疑的重要性并提出疑问,最终解决疑问,使家长、学校、社会关心学生的侧重点发生变化。

上一篇:中国 缺乏信仰的教育结果是什么

下一篇:小议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探究式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