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进步课堂: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15 08:49

 “人人进步,课课进步。”这是武汉市积玉桥学校进步课堂践行的课改目标。
  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听、愿意想、愿意读、愿意交流合作;其次,教师根据最近发展区,给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再次,让学生在小组中互学互助,体现自助、合作探究式学习,实现学生个体智力与思维的发展;最后,教师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让学生知识和能力得以巩固。
  所以,构建进步课堂,就是要师生在常态中进步,让进步成为常态。
  本期,就让我们走进武汉市积玉桥学校,看看他们的进步课堂——
  在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绿色教育“遵循规律、遵守规则、轻负优质、持续发展”行动纲领的指引下,武汉市积玉桥学校以“进步就是成功”为办学理念,引导学生追求进步、体验成功、快乐成长。针对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在实践中提炼了包括八个步骤的进步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动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
  一、进步课堂主要改变“死教苦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教学效率低和教学气氛沉闷,部分学生厌学等问题,是教师以“教”代“学”,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的。有效学习,内因(学生)当然是决定因素。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名学生高效学习呢?这就需要尊重学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起点的差异性进行教学,用“进步存折”记录学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让每一个学生有成功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常规的听课活动中,我们发现我校课堂存在如下问题:
  1.教师满堂灌现象突出,教学过程重预设轻生成。教学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一步一步地讲解知识,讲解时间太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成为配角。
  2.教学活动单一,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多数课堂教学形式是单调的,从头到尾没有变化,不论是“满堂讲”,还是“满堂问”,都很难确保学生集中注意力。
  3.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习惯不佳。学生很少主动提问。在三年级学生学习习惯摸底调查中,我们发现,接近一半的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堂学习的效果也不够好。
  以上问题表明,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偏于保守,教育改革和课堂改革的先进理念还没有在常态课堂中扎根。如何让“每天进步一点点”落实到课堂,构建进步课堂,成为我校特色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进步课堂追求的是“乐学善教”
  为了变革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追求进步、体验成功,我们认真观摩了省内外课改名校的课堂模式,探索我校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我们希望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教学最优化理论为依据,夯实进步课堂的理论基础,从而促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
  1.建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是说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进入课堂之前,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2.充分激发生命主体的潜能
  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它们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必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使他们富有创造性,具有独立自主性,从而成为能顺应社会要求“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因此,教师的任务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当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与自己的目的相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就会被激发,才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人本主义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之中。教师应该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努力为学生创造安全的、支持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好的教学应该是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帮助,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学生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注重个体差异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因材施教”观点有相同之处,即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施行相应的教育。但是维果斯基认为,仅仅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教育是保守、落后的,“好的教学应该是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因此,我们不仅应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还应了解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并据此寻找其最近发展区,把握“教学最佳期”,以引导学生向着潜在的、最高的水平发展。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编写导学案和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动态性的评估,即对发展中的个体处于什么水平(包括发展水平、知识水平及身心条件)适时性作出准确的评价。其次,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设置学生以自身的发展水平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不至于过难或过易。第三,提供一定的教学支持。当学生快达到一个层次比较高的发展水平时, 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如提供背景资料、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进行精要讲解等。
 4.全力助推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不超过所规定的标准,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教学成效。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对课堂45分钟进行分解,更加合理地分配时间,让每一分钟都更有意义。
  三、进步课堂要搭建“体验进步”的阶梯
  在充分借鉴、认真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尝试提出进步课堂的教学流程,在部分班级展开实验。进步课堂借鉴了导学案、合作学习等当前流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努力融合传统教学优点以及各国教改经验,教学流程采取进阶式或者螺旋上升式。
  1.优化过程,分享生成的精彩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步课堂教学流程可以细化为八个步骤。
  第一步:学案引导,课前预习。教师提前发放学案,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课前预习,初步了解教学内容。学案要列明教学目标,除本学科的三维目标外,还要做好对德育、美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第二步:组内互检,交流心得。上课第一步,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查预习情况,交流预习收获。
  第三步:分享展示,异彩纷呈。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进行展示,教师依据可支配的时间确定展示时间和组数。
  第四步:教师精讲,明确要点。针对学生预习中的难点及小组展示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精要讲解,帮助学生对要点和难点进行掌握。
  第五步:欣赏休闲,课上放松。教师播放轻音乐、小视频或者安排学生讲故事等,让学生放松精神,准备下一阶段的学习。
  第六步:进阶练习,小组研学。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当堂练习。
  第七步:教师答疑,克服难点。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解答学生提问,以个别辅导或全班讲解方式完成,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第八步:课后复习,及时巩固。教师精选课后练习,督促学生及时巩固学习成果。
  在具体教学中,预习、小组交流、展示、教师讲解是必不可少的,旨在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巩固、掌握所学内容。各环节的时间要依据实际情况来灵活确定。
  2.动态评价,验证进步的快乐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要看师生在课堂上是否有了发展。我们认为,进步课堂应该是“人人动、课课评、堂堂清”的课堂。人人动,从学生学习的动机出发,表现为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试一试、尝一尝、练一练、摸一摸、想一想、演一演等多种活动方式。课课评,着眼于课堂的形成性评价,表现为尊重学生,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随时调整课堂内容和节奏。堂堂清,着眼于效率,表现为每一名学生朝着最近发展区的接近速度和状况。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所作为,也要有所不为,这表现为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和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在一个多学期的实验中,我们可喜地看到,教师垄断课堂的状况正在得到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逐步确立;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踊跃发言成为实验班的普遍现象。接下来,我们将深化教学实验,促使进步课堂常态化,努力出成果、出成绩、出特色。

上一篇: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策略的创新分析

下一篇: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激发中职德育课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