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高师舞蹈教学中“心理沟通”的意义及方法

发布时间:2015-12-15 10:52

摘 要: 舞蹈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舞蹈教学在社会教学中担负着两大职责,一是为国家培养舞蹈专门人才;二是在社会上进行广泛的审美教学。舞蹈教学工作者在重新认识新形势下的教学性质和作用的同时,应深切认识到舞蹈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就如何调节与排除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对于音乐专业舞蹈教学中具体实施策略阐述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舞蹈教学;心理沟通;情感交流
  舞蹈教学中心目标是培养出具备一定舞蹈表演技能和舞蹈艺术知识的基础舞蹈人才。因此高师舞蹈所有教学活动应该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任何具体的教学形式都无法摆脱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学是对人的教学,或者说教学是使一个无知的自然意义上的人成为一个能够融入社会生活并有益于(至少是无害于)社会的社会意义上的人。对任何舞蹈教师来说,如果把教学简单的理解为完成了专业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不能算是成功的教学。成功的舞蹈教学首先应该建立在高质量的完成新专业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培养高雅艺术品味,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道德追求,以适应社会竞争与生存环境的心理素质。
一、高师舞蹈教学的特殊性与提倡心理沟通的必要性
  高师舞蹈教学作为舞蹈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在专业发展方面还是在学生身心成长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师舞蹈教学要素包含许多方面,包括专业和文化教学、思想观念与道德追求的引导和灌输等。这些要素的实现,需要学校有一整套科学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需要有一批有责任心的教师的辛勤劳动,但更为关键的是学生的投入与配合。现代教学论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上的情绪、兴趣、感知、态度、意志等心理过程和现象,对于教学成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高师舞蹈专业所面向的教学对象,其年龄基本是集中在十六岁至二十岁左右,近几年考入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所受的家庭教学、社会教学,都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在家庭当中,他们缺乏适度的“生存竞争”,从家庭的感情到家庭的物质环境都是有自己独占;由于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的育儿心理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学生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学生获得信息和受环境影响的强度都极大地增强了;随着社会生活变革,竞争与生存压力已经摆在每一个人面前,学生也不例外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熏染。但是他们的舞蹈基础可以说接近于“零”。在高师舞蹈教学阶段,学生身心成长已过的最旺盛的阶段,但学生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处在多变的不稳定时期,是舞蹈教学带来极其不利的因素,一旦在教学当中出现偏差,很有可能会造成学生一生的缺憾。
  然而,有一些对舞蹈充满渴望与理想的学生,再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舞蹈训练之后,竟然对舞蹈再也提不起兴趣;还有些学生专业文化学习都很突出,但心里上却极端的脆弱,经不起任何失败和打击;还有少数学生由于学习上的失落又长期得不到切实的帮助和关注,逐渐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扭曲,最终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所有这些,当学生不违反纪律、考试及格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平时有目的的工作,都是无法显现出来的,因此也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注意。
二、心理沟通的基础是情感交流
  针对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在学校教学的各个方面,大力提倡与学生的心理沟通,首先是与学生在情感方面的交流。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是交流、合作的重要前提。对于高师舞蹈学校的学生来说,情感上的需要在很多时候也许是最重要的事情。学生入学的时候年龄普遍较小从没有离开父母面的孩子,转眼间却 要与几十个不同的人一起生活,这其中学生间承受巨大的心理和环境压力。此时如果得不到教师细心周到的呵护、帮助和引导,给学生在新的环境和生活中提供稳定的心理支撑,学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自然会加强,焦虑程度也由此降低,其精力更容易集中到学习中去。
  我们分析学生入学适应期时出现的问题,会发现越是得到教师关注和激励的学生,其进入新环境的状态就越好,相反则越差。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入学时建立起良好心态的学生,其学习的成效一般比较明显。而迟迟无法解决好适应问题的学生,会在学习任务不断加重的过程中,逐渐掉队,进而产生许多行为和思想问题。曾经有一名学生来学校上学前,在原来的学校文化成绩不错,但来校以后成绩一直不好,到了三年级竟然四门功课不及格,学校不得以对其进行了处理处理。在与该生的交谈中老师了解到,这个学生原来是个被众星捧月的小明星,倍受关注,但是来到学校以后却失去了原来的许多优待。没有了昔日头上的光环,使学生心理上一下子无法平衡,而教师又没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结果导致了谁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也非常关键。舞蹈训练实际上在大多数时间里是身体的交流,如何利用身体语言的形式实现心理状态的沟通与交融,每一个舞蹈教师都应该进行认真的思考。舞蹈专业老师在教学当中经常要求学生“要用心来跳舞”,而在实际教学当中,每个教师是不是也在“用心”来体会学生呢?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种体位、一种语气声调,都有可能在学生心理上引起微妙的变化。
  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情感是不可缺少的基础,但不能把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庸俗化,片面地理解为与学生交朋友、搞好关系,而关键在于以情感交流作为纽带来把握学生的心理脉络,为实施教学的目的服务。
三、心理沟通的目的是促进教学
  在舞蹈教学当中强调与学生的心理沟通,绝不是要把舞蹈教学变成心理健康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巧妙地运用心理教学的方法丰富教学的手段,起到辅助和提高舞蹈教学的目的,最终为舞蹈教学的总体目标服务。
  首先,学生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水平,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就必须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动态有基本的把握,所以,教师必须在自己的教学活动当中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十几岁的学生正处在心里动荡时期,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许多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当中忽略这一现象的存在,势必会导致对学生的错误判断和评价,而这种错误的积累在学生心理上形成的负面积淀有时候很难逆转 。消极的心理定势一旦形成,教师的教学活动将会面临来自学生内心的强烈抵触,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一种失误。防微杜渐,将可能出现的学生心理问题消除于未然,才可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其次,教师要积极地把心理学的一些方法引入到舞蹈教学当中去。心理沟通只是一种形象化和操作层面的要求,要达到与学生真正的心理交融,教师换必须掌握更多的心理学和教学法的知识。在实际教学当中,由于学生自身条件和不同教学阶段要求与目标不同,教师的教学必须有侧重点。但是,如果一个教师一个月只是围着中间那几个学生转,对其他学生轻描淡写地说几句,甚至是视若无物,再通情达理的学生也会倍感失落。所以想办法使大多数学生能够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另外,在舞蹈教学当中引入心理教学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实际上是对传统舞蹈教学模式的改造和提升。在任何教学理论当中,心理教学都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传统意义上的舞蹈教学,基本上是以技术动作为核心,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现代教学心理学的概念、方法、手段如果能够真正地进入到舞蹈教学的思想体系当中去,并且得到贯彻,那么舞蹈教学就会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
四、提倡师生的心理沟通是复合素质教学的要求
  当前国家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大力推行素质教学。虽然对学生素质的解释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认识大家是共同的: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除了遗传的生理基础以外,后天的教学与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走向,学校的教学在其中是重要的一环。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高师舞蹈教学不仅承担着舞蹈职业训练的任务,同时还要完成需要普通教学的任务。多出人才和出好人才的含义,就不仅局限与舞蹈方面,还需要在学生的文化水平、道德品质、心里素养等方面投入许多精力。而反思当前的高师舞蹈教学,我们必须承认,在许多学校里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关注还显得十分欠缺,因此,强调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提倡在教师当中更多的运用心理学方法指导舞蹈教学,就有了实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总之,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实际上只是在舞蹈教学当中推行心理教学的一个很小的方面,而本文更是仅仅触及了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许多更深入的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问题,还有待各方面的老师和专家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但可以相信的是,随着以师生之间畅通、融洽、有效地心理沟通为先导的心理教学得到广泛开展,必然会使舞蹈教学改革向更深入广泛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 李娟. 浅析高师音乐专业的舞蹈教育 [J].科技信息.2007.7
[2] 宋颖. 谈谈怎样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进行舞蹈教学.[J]. 大众文艺.2010.3

上一篇:语际语用学视角下的跨文化语用能力提高初探

下一篇:“教育神话”背后的困与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