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对地方教育的科研成果表现形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5-12-01 17:09
地方教育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五类:其一为经验(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其二为教材(文字材料和电教教材),其三为报告(教育调查报告和教改实验报告),其四为论文,其五为专著。占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卜;九层之台,起于累上。”(《苟子·劝学》)教育工作者不能好高鹜远,应当循序渐进,只要“不畏劳苦地沿着陡峭山路攀登”,就能取得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
  一、办学教学经验的升华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求新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地方教育工作者处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有丰富的办学教学经验,总结经验可以驾轻就熟地取得教育科研成果。但是,作为教育科研成果的经验不同于工作总结,它集中讲某一方面主要的措施和成功的体会,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得出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从教育现象之问的内在联系中找出别人可以借鉴的规律,从而体现从实践经验到教育理论的升华。英国的斯宾塞认为:“理论的知识比经验的知识要优越得多。”原因就是在于它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是将丰富的经验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办学教学经验的总结是在实践活动取得成效之后,进行归因分析,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将实践经验升华为教育理论的。如某中学近几年来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收到了显著效果,总结经验时,首先思考:与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近几年为什么会取得实效?通过比较可以归因于:没有把人脑当电脑,照本宣科地硬性输入,联系实际上政治课,这些实际是学生的已知信息;政治课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克服了学生的心理障碍;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活动紧密结合,形成了抗干扰的合力;经常了解学生思想的新动向,掌握了教育主动权等等。其次,要把这种种原因像线串珍珠一样串联起来,线就是经验总结的主题,主题不是外加的,而是从基本事实关联之外,从感性认识的系统化中提炼的。这所中学将经验总结的主题提炼为“应用信息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再次,按表现主题的需要拟定观点。第一,突出主体性,破除旧模式。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片面强调灌输理论知识的“说教式”和片面强调训练行为规范的“管教式”,这两种模式类似于电脑信息工程模式,把学生当成教师操纵的机器人,抹煞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第二,加强针对性,上好政治课。形成三个字的特点:一是“新”,根据信息的时效性,及时收集国内外新形势卜学生思想和社会思潮的新动向,有的放矢地教学,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使全体学生常学常新,克服对灌输理论的“过时”心理;二是“实”,根据信息客观性,将师生耳闻目睹的客观事实引入课堂教学,用事实提问,以疑激思,就事论理,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克服对灌输理论的怀疑心理;三是“活”,根据信息的可加工性,将政治理论知识加工转换成课堂活形式,使课堂多维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小组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克服对灌输理论的厌倦的心理。第三,注重实践性,疏通多渠道。学生通过非正式渠道受到的信息垃圾污染,往往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干扰。信息论揭示,多条信道传递同一信息可以抗噪场干扰,启示我们:通过主体亲身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发扬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学风,而且可以使主体多渠道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抵制信息垃圾污染。第四,保持连续性,建立信息库。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问、系统内部(学校)与外部(家庭社会)之问的信息交流过程,收集信息要及时、准确、全面;分析信息要分清基本因素、实际因素、偶发因素及相互关系;输入信息要区别对象,选择时机和方法;反馈信息要了解信息处理结果,并贮存进信息库存,这样才能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主题和为之服务的观点提炼出来后,经验总结就纲举目张了。然后,对经验事实材料进行选择,选择新颖的、典型的、最能证明观点的材料,包括面上的材料和点上的材料、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主体材料和背景材料、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文字材料和数据。经验的一般写法是:开头介绍显著成效、引人注目,然后一个部分写一个观点,材料和数据紧扣观点。经验的理性升华既要平时加强理论修养,又要写时抓住理论支撑。这所中学的经验,理论支撑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应用信息论。“如果将一个组织同人体作一比拟,组织结构可以比作人的骨骼,而信息可以比作神经系统。”信息不但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神经系统,而在这篇经验总结中,成了理性升华的、贯通文脉的神经中枢。
  二、文字教材和电教教材
  教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文字材料,常称课本;二是电教教材,常称软件。
  文字材料一般包括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其中,主要部分是课文。统编教材的课文是从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选编的,这里讲的是自编教材,是配合国家教材而自编的地方教材、学校教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在三级课程体系中,地方教材,特别是学校教材不成比例。因此,教师应成为研究者,反思教学实践,由思考“怎么教”的角色转换成决定“教什么”的角色,主动参与并和同事合作,编写地方教材、特别是学校教材。为此应进行四个方面的研究:其一,研究学生特性。教材是编给学生读,供课堂教学用的,不是写给同事看,作学术交流用的。因此,教材要适应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不同民族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性,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使用的教材也有不同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材要符合学生好动的特性,通过社会实践方面的习题和实验,让学生从书本到生活,动眼看、动耳听、动手练、动脚走访、动脑思考、动嘴表达、运笔反映。为了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教材要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其二,研究社会特色。地方教材和学校教材都要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弘扬时代主旋律。既保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相对稳定性,又体现改革、发展的时代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突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素质教育的重点。其三,研究教材的体系特征。既要符合学生知识的逻辑体系,又要适应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遵循教育学、课程论、教学法的原理,按照课堂教学的要求,采用直线式编排或者螺旋式编排或者两种方式结合编排。直线式即教材内容呈直线编排,后面的不重复前面的,如中学历史教材就是按年代顺序呈直线编排的。螺旋式即教材内容呈螺旋形编排,有意识地重复出现,逐步提高知识深度,如中学物理学教材的电学、力学、热学就采取初中、高中两段逐步加宽、加深的编排方式。究竟采用哪种方式,要综合考虑学科、学制、学生等多种因素而定。其四,研究教材的形式特点。教材内容的表达形式既要有利于教,更要有利于学,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卫生学、印刷工艺学的要求,力争做到以卜10点:章节划分,基本均衡;篇幅长短,切实可行;文脉清晰,重点分明;疑点、难点、分布均匀;启发思考,其乐无穷;文字精炼,文从字顺;语法规范,修辞生动;图表精致,引人入胜;印刷装帧,美观耐用;携带、保存,都很相称。总之,文字教材的编印,要认真研究上述“四个特点”。
  教育专著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五个原则:(一)方向性。坚持教育科研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的规律,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教育科研,才能选准思维起点,定好思维轨迹,消除或缩小思维的目标差,从而坚持教育科研的正确方向。(二)时代性。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教育的历史进程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既要历史地研究教育现象,更要高度重视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不同特征,寻找闪光点。“三个面向”体现了教育的时代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三)地域性。反映教育发展的地方优势。马克思主义时问观认为,一切以时问、地点、条件为转移,因此,教育不但有时代性,而且有地域性,教育的地域性是教育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统一。(四)综合性。吸收相关学科的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可以而且应当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学术上的“杂交优势”,使量到质的变化最优化。(五)应用性。解决教育实践的重大难题。教育科研要研以致用,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体现在人们应用之后对教育乃至对社会所起的重大作用上。
  (责任编辑:刘建琼)

上一篇:城乡教育一体化中的理论、指标与测算

下一篇:对当前教育公平问题的分析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