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微课在普高职业技能类选修课上的实践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0 08:52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亮点是设置了选修课程,其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选修课程能否有效实施已经成为比较关注的热点了。
  1 微课在普高选修课教学中的意义
  目前,普通高中选修课有知识拓展类、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和社会实践类等四个模块。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模块的目的是想运用“做中学”的理念来转换育人模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对今后可能从事专业的职业能力有所了解,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基本的职业素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那么如何使职业技能类选修模块有效实施呢?通过实践,笔者发现以微课为载体,利用信息技术,翻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主动,可以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这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它的意思是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那么学校就不再是单纯的集中授课的地点,而是组织学生探究、答疑的主要场所。师生互动的前提是学生课前的准备,这些准备的素材源之于相关的微课。
  国内微课实践研究者,来自广东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认为:微课(又叫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微课是实现翻转教学的一种理想载体,是优化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教学效果的保障,开发好微课程,能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进一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2 微课的开发实施
  好的职业技能类选修微课程应该是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动画)形式展示,并且可以交互的、围绕某个知识或技能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以帮助学习者在自主学习时获得最佳效果为目的,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教学内容突出,容量适中;教学设计科学精致,表现形式多样化,可以有教学视频、创设情景,仿真模拟、案例示范等。界面交互性好,便于自主学习和探究。
  为了进一步推进嘉兴市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增强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嘉兴教育学院职业教育研究处主持,成立了职业技能类“自助式微型网络课程研究”课题组,从开发电子技能相关微课入手,并将微课植入普通高中的选修课教学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项目选择源于知识与生活 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在电学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而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课题组应该选择一个密切联系生活的、人们耳熟能详的用电器作为微课程的切入点,能让学生现有的电学知识加以整合并提高,通过技能教学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体会将科学技术转变成产品的过程,培养爱好电子技术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职业素养。在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后,决定以声光控楼道照明开关的制作与调试作为项目来开发电子技能微课程。
  内容编排基于工作过程完整化 声光控开关包含了这样几个工作原理:声音和光如何转换成电信号;转换过来的电信号如何处理成控制信号;怎样来自动控制电路的导通和断开。完成声光控楼道照明开关的制作与调试项目需要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电路图与PDF版图的识读;元器件识别;电子装接基本仪器与工具的使用;焊接工艺以及晶体三极管、二极管、可控硅、集成与非门的工作特点和电路的基本知识。
  “工作过程完整化”课程就是打破原来的“学科完整”的框框,构建出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的课程框架。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互动的情境性学习环境[1]。
  课题组结合声光控开关的工作流程(见图1),通过对电子产品安装调试岗位职业技能的调研分析,设定了工作任务与知识链接、职业能力的对照表(见表1)。
  教学设计倚重信息化特质 微课主要是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来优化微课中的学习内容,合理运用图、文、音、视、动画等多媒体形式;每一个内容的编排和设计要立意新颖、构思独特、设计巧妙,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
  界面支持多种形式可交互 微课中辅学的素材要齐全,链接的知识要层次分明、分类合理;使用方便、灵活、稳定;操作简便、快捷,交互性强;界面布局合理、美观;导航方便,可选教学视频、仿真模拟等多种手段来助学;充分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3 微课的实践效果
  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大量课前准备后,在嘉兴一中的13级高一新生中展开了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教学模式来实践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的课堂教学。
  在选修课课堂上,课题组的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声光控开关控制的楼道灯,让学生回顾初中时学过的双向开关控制楼道灯的教学内容,给出了学习任务及微课资料,异质分组后让学生自主学习。经过讨论,各组汇总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声音如何会导致开关自动合上?白天有声音时开关怎么不通?灯亮了以后又是如何自动关闭的?如果需要亮的时间长一点儿有什么办法?针对每一个问题,学生可以在微课资源中找到答案,这令他们非常兴奋,学习兴趣浓厚。
  教师只是在学生有问题时指点一下解决问题的路径,而非直接回答。比如有学生对色环电阻的识读发生兴趣,探究如何可以正确辨别,教师让学生根据微课导航的引导,找到辅助识读色环电阻的仿真软件,解决了问题。还有如二极管的极性判别、三极管的管脚判别、万用表的使用、示波器的使用等,都可以在微课资源中找到答案。通过互相讨论探究,每个小组的学生均能按照自己的进度,完成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
   事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90%的学生表示这样形式的职业技术类选修课程使他们很有收获,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问题完成了一系列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将书上的原理变成了实际可用的器件,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并有了学好核心课程的动力,因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够带来无限魅力——创新。
  按照职业技能要求,课题组对两个学完本选修课程的班级学生进行了检测,其中A班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的,B班采用了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教学模式来教学。从识图能力、元器件检验和判断、故障检测三个方面进行考核,结果如图2所示,说明在相同的学时下,B班的教学效果明显高于A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但是“专题式”的系列微课的开发还有待完善。课题组成员抓住普高选修课改革的契机,围绕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这个专题,以电子技能为主题,形成连续性、层次性、专题性的相对完整体系的教学内容,利于学生自主性、个性化与协作探究学习,从而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知识建构和技能形成。从选题、设计、制作、应用等环节,作了一次完整的微型课题研究尝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张灵仙.翻转教学,传统模式被颠覆[N].中国教育报,
  2013-12-17(5).

上一篇:微视频支持下的“学—教”学习模式的构建方式

下一篇:MOOCs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