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新课改条件下教师角色的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5-12-11 16:55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定位,使我们觉得教师就是课堂的主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的教学关系实际长期存在于教学中,师生双向交流可有可无。但随着新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定位在教学实践中也应发生变化。
  一、教育理念的定位
  教师要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教育观、教学质量观和学生观。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客观地、科学地、合理地认识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对新课程有深入理解,充分发挥自身在课改中的角色作用,才能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我们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由此,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应该是我们教师努力构建的教学模式。
  二、师生关系的定位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对于学生而言,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掌握是占有优势的,在思想和心理上也比学生成熟。教师对学生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教师对学生灵魂的塑造不是单方面就能完成的,更不可能无所不能。当然,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或情感等信息传递也遵循这一规律。因此,在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交流者,是学生亲密的伙伴和知识上的引领者。教师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通过自由、民主、平等的方式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花时间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经常在一起交谈交流,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融入自己,成为学生平等的朋友,并适时激励和引导学生。老师创造了这种平等和谐的环境,学生也就学到更多的知识,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能很容易得到培养。在实际中,师生间的平等新型关系会促成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形成,从而形成交互式的教学相长。学生在这种气氛中也就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大胆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和善于创新。
  三、教师角色的转换
  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是教师的最大任务。教师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有差异性,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只是教师自己的,教师不能把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但应该引导学生怎样更好地理解教材,特别是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导演、建构、引领、促进者的角色。
  首先,要确立课堂导演者的角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永远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是导演,是主导,教育过程或者课堂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师这个导演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才能、充分表演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是演员,教师绝不能有喧宾夺主,越俎代庖的行为。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教师要对作为“剧本”的教材内容非常熟悉。指导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让学生自己完成知识的获取。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其次,要树立知识建构者的角色。学生是演员,是活动的主体,教师由演员转换为导演,这是新课改的总体要求。成功的课堂并不是因为优秀教师讲课生动,而是因为教师引导得法,学生表现出色。成功的教育是一个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道德的自我完善,知识的自觉探求,能力的自发锻炼的过程。在教师教育学生和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而不是灌输知识。
  第三,要成为知识引导者的角色。教学是动态的,不断生成的,甚至是不可以预测的操作序列。每一堂课老师都要备课,设定教学目标和任务,甚至连课堂教学的步骤及其实施方法都是提前设计的。因此,有些教师认为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段控制课堂中发生的所有,课堂教学似乎就成了教师按照备课设计好的步骤一步步展开的过程。从有些教学实际来讲,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教学过程要完全摈弃。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时时处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引起教师的“关注”和评判时,学生却因此失去很多参与课堂、表达心声的机会。老师和学生的教育关系就完全转化为管理和被管理、控制和服从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并不是新课改所需要的。新课改需要老师成为知识的引导者,所以说在教育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把握住教学的正确方向,课堂教学中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在引导和点拨中让学生发挥才能,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提高。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回答错误、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引导者这一角色是很关键的,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但应该给学生一个人生导向,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热闹的课堂气氛避免追求,似是而非的问题和回答会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消极影响。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答问,老师要明确地表明态度并阐明理由,不能置错误答问而不顾,或者找别的学生继续回答,或者简单否定其回答;对当时不会回答的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地不得要领引发一番。课堂上老师要处理好自己的课堂角色,不能妨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思考、理解能力的发展。
  第四,要变为知识促进者角色。传统的课堂教学“满堂灌”比较多,往往把学生置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境地,教师成了知识的权威。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通讯与网络技术为知识和信息的流通提供了宽广的平台,转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改主张教学过程的重心由知识传授转向学生发展正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必须把学生学习的过程看成是学生自主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上一篇:浅谈如何开发利用农村中学语文课程的方法

下一篇:反思教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