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基于“四种意识”的大学教研室建设路径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5-07-28 18:45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19-03
  意识是心理的过程和属性,它是从动态的过程角度理解组织内涵的重要维度之一。“正是通过意识,我们分析因果关系,想象现实不在眼前的情景和可能性,计划未来的行动,向着我们预期的目标指引行为。”[1]大学教研室作为基层的教学组织,亦或是基层教学管理组织,在完成纵向组织层级布置的工作和横向组织部门协作开展的工作之外,也在不断地探索着其内涵式发展的可能性空间。而当人们有选择地分析大学教研室内涵式建设问题之时,也就是相应的意识介入其内涵式建设路径之际。因此,本文以处理好“四种关系”为着眼点,相应地选择“四种意识”以有效地指导大学教研室建设实践。
  一、以“责任意识”为统领,处理好大学教研室建设中的师生关系
  从本质上看,责任是人与他人、与社会的一种特殊关系,它需要通过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才能使关于责任的设置和规定转化为现实的责任[2]。师生关系不仅是上述特殊关系中的一种,而且也构成了高校内部最基本、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形式之一。和谐师生关系氛围的养成,对“教”与“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当需从如下三方面着手展开。
  首先,明确教师在教学岗位上开展教学活动时所应承担的角色义务,培养其职责感和义务感,使其积极践履“传道、授业、解惑”之责任。《吕氏春秋》认为,为师者要想获得弟子和他人的尊重,首先自己应自尊自重,在学问和德行上真的堪为人师,方能为师生之道的建立奠定前提与基础。它说:“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劝学》)。《礼记·学记》则从自勉自强的角度对为师者提出了要求,它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而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层面看,孔子则反复强调:“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由此可见,古人深感为师者责任重大,也就要求教师当为人师表,尽到教育者的神圣职责,不可误人子弟。现实地看,只有为师者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方能担当国家、人民赋予的教育重任,才能引领莘莘学子遨游知识的太空。
  其次,培养学生尊师重教、重学的信念并不断转化为实际学习行为,促使学生牢记“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之名句。“古人所以提倡尊师重道或尊师重教,其基本出发点是出于对‘学’的高度重视。”[3]对此,《礼记·学记》曾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就是说,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成才,而要学习则需有师、尊师,然后通过努力学习方能成圣成贤。然而,从现实来看,由于“歇一歇”、“缓一缓”、“成绩无所谓”、“60分万岁”等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却忽视了“学”这一重要功课,致使成绩直线下滑,补考不断,与任课教师针锋相对,师生关系紧张,尊师重学之风大打折扣。因此,为使学生将“学”这一重要功课放在其四年规划的重要位置上,一方面要求教师严格践履职责,以前沿的知识技能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同时也要通过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促使学生时刻牢记尊师重教、重学的重要意义,并化为实际行动。
  第三,辩证地看待“教”与“学”的关系,实际践行“教学相长”的著名观点,引导师生重温“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之师生辩证关系。对此,朱熹及其弟子也认为:“师之义,即朋友”,“师与朋同类”(《朱子语类》卷十三)。“由于师生关系兼具朋友关系的性质,因此,在中国古代,师生间又有平等、自由、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一面。”[3]这也体现在韩愈的《师说》中,它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从现实来看,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豁达的胸怀,向学生学习并积极听取来自学生的监督和评判;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通过努力学习以储备专业知识,并在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理性的、批判的思维,不惧成说,为师生交流平台的搭建提供相对平等的对话主体。
  二、以“团队意识”为指导,处理好大学教研室建设中的个体与组织间关系
  团队意识表现为组织整体的一种集体力,更表现为组织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它是一种主动性的意识,对增强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围绕团队意识处理大学教研室建设中的个体与组织间关系,应重点关注如下三方面问题。
  首先,要继承并发扬教研室建设中的优良“传统”,并以此塑造组织成员的信念、价值观和期望。从教研室建设的实际情况看,这些优良“传统”可具体表现为:通过群策群力的决策活动,形成教研室建设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通过全员思考的协作方式,形成教研室角色间的互补;通过营造具有责任感、使命感和信任感的组织氛围,形成教研室成员间的彼此信任和尊重;通过组织行为、结构和过程的重新设计,形成教研室执行决策目标的能力等等。如果上述团队的目标、团队的角色、团队的关系和团队的运作过程在教研室建设中的体现不明显、作用不突出,那么重新塑造教研室建设的理念以及培育其成员团队意识的工作便十分重要。而衡量此项工作业绩的标准在于:教研室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顺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改善、教师对教研室的认同感得到提高、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提高等。
  其次,要积极鼓励教师为教研室建设做“贡献”,并以此实现教研室发展和教师个体发展的双赢。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认为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而重视贡献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能适应新职位,能适应不同的价值观。对于大学教研室建设来说,不论其成员的“贡献”是“主 观的”还是“客观的”,最终的成果均不断地丰富着教研室建设的内涵。但从教研室管理实践来看,上述“贡献”最好是教研室教师主动性意识的结果,也最好是主动性意识基础上团队协作的结果,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团队整体优化的组织建设目标。
 第三,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缔造教研室相对稳定的“心理契约”,并以此定位内隐的但具有激励效果的双方各自的责任以及对对方的期望。相对于学校显性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刚性作用而言,隐性的心理契约则构建起了教师与教研室或与学校相互信任的心理平台。为构建这一心理平台,一方面可诉诸教研室管理制度的合伦理性、合道德性以及实现上述特性的一系列制度化安排,进而通过显性的制度安排彰显隐性的心理诉求;另一方面可通过教化与修养两种方式增强教师对组织的信任程度。就教化而言,可通过教研室“传、帮、带”链条实现,凸显情感的力量;就修养而言,可通过教师个体的自省、担当等非强制性手段加以实施,从而为刚性的制度的实施提供柔性的心理保障。
  三、以“精品意识”为动力,处理好大学教研室建设中的基础建设与特色建设关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4]为将上述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基于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等内在需求的大学教研室的内涵式、精品化建设工作势在必行。
  首先,要不断在基础建设中总结规律、凝练特色,为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特色建设提供扎实的教学资源储备。从大学教研室所承载的工作职责看,其基础建设可体现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从宏观全面建设方面来看,主要包括专业办学定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资源积累、人才培养过程设计、学生发展规划以及教学质量保障等系统化的教研室建设思路;从微观有针对性地建设方面来看,则可以课程建设为主线,具体完成某一门课程的负责人建设、授课梯队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建设、课程基础资源库建设、课程拓展资源库建设、考试方式改革建设以及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等。通过宏观全面建设,教研室可系统化地完成其自身的职责;通过微观有针对性地建设,教研室可逐步凝练其在上述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形成工作亮点,并通过教改立项、教学成果评选、学术会议沟通和交流等方式逐步凝结成具有特色优势的教研室特色建设项目。
  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或可塑性强的特色优势项目的示范、辐射功能,形成以点带面、以精品促提高的教研室整体建设思路。一方面,可充分发挥教研室已取得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教学成果以及国家级名师等成果的示范、辐射作用,夯实教研室教师的精品意识,为持续开展精品教学资源建设以及共享资源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可立项建设可塑性强的、展露优势和亮点的项目,为上述项目的稳步推进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撑。例如:按照“五个一流”的课程建设标准,权衡教研室现有课程的建设状态,分析其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体系和教学管理等的规范、完善程度,进而有计划、有步骤并有倾向性地加强建设,为真正实现教研室的内涵式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四、以“学习意识”为保障,处理好大学教研室建设中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关系
  彼得·圣吉认为,我们很容易只了解一些原理就自以为已经完成该项修炼,误将知识上的了解当作学习,学习必须产生新的了解和新的行为。对于大学教研室的组织学习过程而言,其最终的目的在于实现组织自身的行为改变特别是行为创新。而要改变什么行为、如何改变,要创新什么行为、如何创新等问题,需要教研室全体成员在充分了解与掌握教研室建设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基础上,做出客观、理性的判断,进而以实际行动来完成、来践履。
  首先,要对教研室建设的历史与现实进行深刻“反思”,在提炼精华的基础上上升为指导教研室行为的一般理论、基本规律或行为准则。这一过程也可简单地理解为向自身的过去和现实的经验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反思,更主要的是要从自己过去的经验中认清“有价值的失败”与“无意义的成功”对组织的影响。例如,可对教研室成员以及学生集体参与决策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分析,重新梳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特色等内容的运转情况,明确其优长,发现其问题,为拟定新的符合专业人才培养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奠定基础。
  其次,要向出色的国内同行和具有影响力的国外经验“借鉴”,通过深入分析其教研室建设的全貌,有选择地对其先进做法进行加工整理,为我所用,从而不断丰富教研室自身建设的理论维度和实践视野。对于借鉴校外同行可从如下三方面着手:一是通过研读其发表的此类学术文章获得启示;二是在国内教学会议上进行交流;三是采取实际调研走访的形式获得一手资料。对于校内教研室建设的先进经验而言,虽有学科专业上的差异,但教研室建设的先进经验亦有相通之处,可通过观摩、走访等形式学习借鉴。对于借鉴国外大学教研室建设的先进经验而言,可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进行,一是“走出去”,到国外大学进行深入走访、调研,体会其教研室管理的方式方法、领会其维系组织成员间团队关系的内在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了解其组织决策的过程;二是“请进来”,主要是通过自身或他人举办学术会议的形式邀请国外同行专家就教学组织建设问题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或者邀请校内外外教就上述问题进行座谈,从而在充分了解同行教研室建设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进行自身教研室的理性建设。
  教研室作为大学基层教学组织,是最能凝心聚力的组织形式,也是一切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得以推进、执行的组织载体。它为教学组织的建构奠基,更为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助力 。因此,基于上述“四种意识”处理好大学教研室建设中的“四种关系”,将为大学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供必要的学理支撑和实践保障。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4.
  [2]张康之,李传军.行政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20.
  [3]张锡勤.中国传统道德举要[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147-148.

上一篇:基于高职生思想状态调查的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建

下一篇:美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