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反思方法

发布时间:2015-07-20 09:18

 一高校教学竞赛开展的背景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从青年教师的毕业院校看,大部分青年教师是从非师范类高校毕业,尽管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专业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经过简单培训后匆匆走上讲台,但因教学经验不足以及缺乏专门的教学训练,教学基本功欠缺,使得一些教师的丰富学识不能很好地在教学中传递给学生,由此导致教学质量总体水平下降。
  基于这种形势,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通知,不少高校通过举办教学竞赛对青年教师加强课堂教学培训工作,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75%以上的高校已组织或正在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等开展竞赛活动均在10届以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厦门大学等高校陆续在新千年前后加入到竞赛队伍的行列。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明确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为“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2012年,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牵头成功举办全国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竞赛活动参与面广、示范效应明显,全国80余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重点高校在内的93名选手参赛,他们都是经过31个省区市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青年业务骨干和教学能手。2014年8月全国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将在湖北举行,竞赛规模比第一届更大,参与面更广,社会关注度及学校认可度比以往更高,竞赛活动示范效应更大,深受教职工欢迎。
  二教学竞赛的实施效果
  纵观全国高校教学竞赛,竞赛规模、层次不断提升,竞赛项目逐步细化,竞赛的辐射效应逐步扩大。从竞赛类型看,至少有6种:(1)直接决赛型;(2)预赛———决赛型;(3)随堂听课———预赛———决赛型;(4)预赛———复赛———决赛型;(5)预赛———决赛———结合检查教案等其他项目型;(6)随堂听课———预赛———决赛———结合检查教案等其他项目型。竞赛从开始所有学科教师一起参赛,发展到分学科竞赛(工科、理科、文科);从教学基本功单项竞赛形式发展到两课、双语、多媒体等多种竞赛形式。虽然竞赛时间较短,通常为20到30分钟,但为了赛出水平赛出成效,有些教师赛前的准备工作少则半年、长则一届。有些青年教师为了研究如何提升教学效果,尽快适应教学工作,主动听老教师的课,或听同龄授课水平较高教师的课,还有的甚至在几年时间内,坚持听完教研室所有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授课艺术。有的青年教师还主动请老教师随堂听课,及时指出自己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提升授课水平的目的。
  笔者结合举办多届教学竞赛经验,对广东省近二届曾经参加过教学竞赛的255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255份,收回问卷246份,其中236人认为所在学校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占调查人数96%;228人认为参加教学竞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占61%。认为有帮助的149人,占调查人数的93%,认为有助于提高教学方法与技巧的占91%,认为能增强教案设计及编写能力的占77%,认为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熟悉程度的占55%,认为优化教学态度的占48%,认为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占61%,认为能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使用的占51%,认为能提高教学时间的控制能力的占52%,认为纯粹属于教学作秀的占14%,认为能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沟通能力的占32%,认为能提高图示、板书书写的占27%。由此可见,参加教学竞赛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特别是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案编写及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此外,通过访谈一些学生,结果显示:认为参加过教学竞赛的教师的教学水平比没参赛之前有很大改善的占39%,认为有改善的占58%。这表明教学竞赛确实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对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思考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参与度
  领导重视,年轻教师乐于参与竞赛,是教学竞赛接续的基础。从全国高校开展教学竞赛的实践看,仍有少数学校领导对“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不够重视,被动应付,并影响了一些青年教师参赛的积极性。为解决这个问题,除有关部门需要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外,学校要从提高教学水平、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多角度出发,利用各种媒体设法加大对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重要意义宣传的力度,营造一种让青年教师以能讲好课为光荣和感到自豪的环境和氛围,不断增强竞赛对年轻教师的吸引力。
  2完善竞赛的构成要素
  组织者想要办出高质量教学竞赛,需要考虑完善竞赛的构成要素,科学合理设计指标内涵。高质量教学竞赛涵盖多方面要素,包括竞赛指导思想、组织程序、竞赛内容、评分规则、时间要求、奖励办法等,既有教学技能方面要求,也有专业方面要求;既涵盖到课堂内也涵盖到课堂外。由于各要素和指标权重构成直接影响到竞赛的结果,对参赛教师具有很强导向性,因此,哪些要素应列为竞赛的指标,各项指标的权重应如何分配,评分规则、奖励措施等都要深入研究。
  3完善竞赛的评价指标
  比赛的评价指标对参赛教师具有导向作用,如针对目前的比赛流程还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可考虑增加评委对参赛教师的随机听课项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参赛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师是教师授课主渠道,为横向比较各个不同专业实验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促进实验技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学校的实验课教学水平,可考虑增加实验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项目。为加强教师同学生的沟通,使授课教师清楚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需求,以便于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可考虑增加学生评委,从而在教与学的交流过程中构建新的教学互动模式。为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反思教学实践,既通过对已经发生的教学事件尤其是自身参与实践的 教学活动的追问和思考。除教学反思外,教师自评也是教师自我管理的重要环节。教师自评有利于督促教师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不断完善自我。总之,组织者要正确引导青年教师通过教学比赛去形成和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苦练教学基本功,使竞赛真正起到促进和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作用。
 4构建合理竞赛机制,使竞赛具有激励性
  在高校,职称评聘才是高校教师晋升的生命线。职称评价以发表论文质量和数量、科研立项数量和质量等作为参考标准,至于教学效果如何没有具体的细化指标,因此一些高校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此外,虽然教学竞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竞赛是一个短时间内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在教学竞赛中取得成绩仅是个荣誉,对职称评聘帮助不大,这就造成了部分教师对教学竞赛的预期很低或无竞赛预期,参与积极性不高。为此,各高校、各省市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参赛教师的心理需求出发,构建合理竞赛机制。目前,各校、各省市给教学竞赛优胜者直接颁发的奖金额度差别不大,但非物质性的奖励政策各省市各高校差别较大。如广东省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规定,一等奖获得者经综合考核合格后按程序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并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得者由省总工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授予“广东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这些都属于省级奖励。省级以上奖励可相对应一个省级课题。华中科技大学在教学竞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定相关规定,对荣获校级一等奖的青年教师,不仅申报专业技术职务时有不同的分级奖励办法,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有提前或越级晋升工资的指标时,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
  5巩固竞赛成果,形成长效机制
  高校举办教学竞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但竞赛是个短期过程,要发挥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学质量工作中的激励作用,需要考虑建立一个巩固竞赛成果的长效机制。学校相关部门,如教务处、人事处、工会等应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列入教师培训工作、教学工作的考核内容。加大对参赛获奖青年教师的奖励力度,参考一些省市做法可考虑把决赛中一等奖的获得者树立为校一级的教学标兵,或对在学校决赛中获得一等奖的教师提一级工资,或破格晋升高一级职称;人事处、教务处、工会可定期组织历届一等奖获奖教师进行经验交流活动,举办获奖青年教师教学示范课堂,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展现他们的教学风采等。总之,要在全[专业提供写作和发表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校营造出重视教学并鼓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氛围,激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比赛并取得成绩。此外,重建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机制,并将竞赛的要求和组织竞赛时给予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注重平时对青年教师严格要求,精心培养,形成长效机制。
  6设立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中心,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该中心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宗旨,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当前教育教学的现状,研究教师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为教师提供有关教学、课程的评估服务以及相关的职业和个人发展培训;组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师教学工作创造交流学习的机会。从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上将高校教师培训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熊匡汉.高校教学竞赛意义与品牌示范效应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42).
  [2]赵菊珊,马建离.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教学竞赛[J].中国大学教学,2008(1).
  [3]姚琳.高校教学竞赛的理论与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9).
  [4]李星明,赵建楠,韩晶晶.试析高校教学竞赛与教学改革[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大学教学,2013(3).

上一篇:从西方著作看近代教师教育心理的演变过程探讨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应用模式的建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