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3-12-10 06:2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中职学校逐渐得到国家的重视,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办学条件稳步提高。中职学校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但近年来,本专科学生降低了就业期望值,开始与中职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工作岗位,从而使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中职学生基本是16周岁初中毕业的学生,他们没有任何的工作经历,在就业方面个人定位不准确、职业取向不明确、缺乏工作经验等,致使他们虽有岗位但不就业,虽就业但不能稳业。鉴于以上原因,中职学校一定要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确保毕业生就业、稳业,改变中职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思想,以掌握技术为基础、以培养就业意识为导向、以开创事业为目标,采用多种应对措施,切实推进中职学校就业指导教育,不断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不完善,对就业指导工作认知不足

  当前,在我国中职学校的组织体制中,只有少数中职学校设置了单独指导毕业生就业的部门,如就业指导办公室、就业指导中心等,而且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就业部门或与教学、招生等部门共同办公,或仅在学生管理机构中设立岗位分管学生就业工作,这反映出就业指导没有脱离从属地位,因此,这些机构都很难承担起就业指导的职责。据了解,目前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大多仅靠几次课、几场招聘会来完成,很少会提供专门的、有长期跟踪性质的学生就业指导服务。而且,目前有的中职学校为了保证入门教育的质量,提高专业教学的学习性,将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在新生年级,这样虽然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但由于在后续学年没有继续开设和及时衔接,影响了就业指导教育的连续性。开展就业指导课也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参加双向选择招聘会前期的一段时间,其余学年仅靠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非系统性的渗透教育,这样降低了就业指导应有的功效。


  (二)就业指导工作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最常见的开展方法是召开就业动员大会,这种类似“填鸭式”的做法,偏重于就业政策的宣讲,忽视了就业能力的养成。这种“大锅饭”的方式,仅仅注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面,轻视了个体化指导的点。传统就业指导工作几乎不会利用网络对毕业生进行指导,就业指导的信息化是一个新兴事物,更是一个发展趋势。近几年,山东省正在逐渐完善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有的学校依附于省就业网开始建设自己的就业信息网,但其内容还很不健全,就业信息的来源仍是传统媒介或口口相传,发布就业信息也仅限于纸质、宣传栏、广播等,信息传递慢、范围窄,也不利于个性化的数据处理。从总体来说,就业指导信息化还属于薄弱领域,内容较贫乏、陈旧,而学校信息网的与时俱进性、与社会多方合作、信息搜集反馈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二、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改进措施

  (一)构建就业指导工作机构,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就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化工作,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再到踏入社会,他们身心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根据不同的时期特点,有层次地构建完整的工作机构。学校成立就业指导中心作为一级就业指导层次,再由教务处、实习科、学生科、政治教研室等相关科室配合形成二级就业指导层次,以及处于就业指导工作基底层的三级就业指导层级——班级,这样的三级就业指导机构就形成了分管就业领导、就业指导教师及辅導员或班主任协调配合的辅导体系,可以全程、全方位对学生实施各个时期的指导。


  (二)要多元化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以多元形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如就业指导课、个别咨询、双向选择招聘会、专题讲座、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毕业生回校交流会、模拟面试大赛等。同时,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学习相融合,使就业指导遵循中职学生的学习规律与特点,让学生在学中练,将职业规划与学业规划完美契合。


  (三)强化师资队伍培养

  不断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保障就业指导课程

  的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加强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就业指导培训、了解社会、了解就业形势,不断拓展就业指导的新道路、新措施。同时,各专业课教师也要通过专业教学不断渗透就业意识,在提高学生专业认知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就业意识,最终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胥晓鹏.中职学校学生就业指导现状调查与策略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5(16):61-66.

  [2]郭旭娟.构建中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思考与建议[J].河南教育,2010(9):49-50.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6期

  作者:邓健


上一篇:中职学生就业指导方法探讨

下一篇:中职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