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关于职业院校服装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5-12-15 11:36

摘 要:服装业作为一个象征时代前沿的代表行业,已越来越被社会广泛接纳和重视。然而,随着服装院校毕业生社会信息的反馈,服装专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职业院校服装专业在教学中应探索多元的教学模式,树立为市场服务、 为企业服务的意识, 结合时尚发展趋势要求,调整培养方案与课程内容,特别注重培养复合型、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探究。

关键词:教学反思;专业特色;创新能力;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一、 职业院校服装教学初期的发展与反思
  早期的服装专业教育重艺术、轻技术,重纸面效果、忽视服装的内涵本质、实操性等。由于许多职业院校初期的服装教学是由搞绘画艺术的美术教师或搞染织的工艺美术教师担任,学生所接受的教授和训练多是美术基本功和服装效果图技法,而服装设计所涵盖的理论与实际、艺术与技术的内在联系还未被更多地意识到。也就是只懂得单纯的纸面效果设计,而忽视了三维的成品效果,故造成了学生只会画,不会裁,也不会做;特别是对有变化的款式,不会灵活应用,无法使设计意图得到真正的完整体现。
二、 我国当前服装教育的现状分析
  服装专业是一门强调动手实践的应用型学科,是紧跟流行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科学与艺术、时尚与创意有机结合的现代创新活动。目前职业院校服装教学中存在课堂教学与市场脱节,同产业链脱节,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款式变化的灵活应用能力较弱的问题。如果还是按照传统教育方法,培养的人才不熟悉现代服装市场的设计工艺流程和实施技术,那么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面对竞争,将成为竞争的弱势群体被淘汰出局。市场需要懂技术、知流程的服装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国际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底的服装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按照社会需求,以服装市场为导向,按实用性人才标准来培养学生。
 三、职业院校服装教学改革与实践
 1、依市场需求调整课程体系定位和课程设置
  首先,依市场需求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定位,是在尊重职业教育自身规律的前提下,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和体系,突出职业特色,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构造或平行、或交叉、或叠加的多元职业院校职业课程结构;探索与企业合作建立毕业生预分配机制,使学生在学习、实习阶段能深入企业,参与生产、设计产品,实际接触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一线操作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上手快、适应性强”的高级技术人才。
  其次,根据新的服装产业结构体系改变课程体系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职业院校要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构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任务引领为基本取向,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要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及创新能力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促进课程内容综合化、模块化,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服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课程开发要积极与服装行业企业进行合作,根据新的技术领域和新的产业体系中的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结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对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进行及时的调整、修订、增补和完善,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服装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市场需要多样化的服装专业复合型人才,我们在课程设置中要做到以服装专业三大主干课程为中心,即以设计、结构、工艺课为中心,把握人才需求的侧重点,打破学科界限,构建学科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结合学校实际资源提倡特色办学。作为合格的服装专业人才应具备设计定位能力、造型绘画能力、材料工艺应用能力,成衣效果搭配能力,市场流行预测及再设计的能力。那么,其知识结构应涉及市场调研、方案规划、材料选择、人体工程学、文化底蕴与审美、计算机应用、图形创意、客户沟通以及团队协调等多种能力。
 2、服装教学多元化的课程目标
  由于服装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类学科之一,所以课程的开设可以有足够的广泛性、开放性,便于接纳多元化的观点和思想。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强烈的学习热情。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横向上拓宽专业口径。既要加强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拓宽专业途径创造探索的氛围,又要扩大交叉学科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服装教育课程目标,为我国服装业走向国际市场,获得国际信息,参与国际竞争,融入世界经济搭建平台。
  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大力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实行 “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的新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单向的灌输式,教师和教材是权威,学生被动接收,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研究表明:听课只能接受20%的知识,看音像资料可以接受30%的知识,动手做能够掌握80%的知识。可见“在做中学”是高效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该方法就是要颠倒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和学生的位置,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行动导向教学思想下,教师不再按照传统的教材体系来传授教学内容,而是按照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创设学习情景,组织教学。学生在学习时不再是以听讲和笔记为主,而是在一定知识准备的基础上,接受教师设定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目标进行主动学习。
  基于行动导向思想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教学等方法。主要介绍一下项目教学,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让学生(学徒)通过承接和完成某个具体项目来掌握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3、职业院校服装专业特色教育
(1)突出体现 “认知技能”、“反应技能”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组织各种专业技能比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通过激发自豪感和责任感,了解服装专业的行业优势和我国服装产业的现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突出专业技术特色,提高应用能力和设计文化的积累。
(2)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根据课程性质采取“单元模块制”、“整体目标式”、“任务驱动式”、“行为导向式”、“项目教学法”等的教学模式,课堂 教学采取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灵活多样的特色教学方式。
(3)服装款式造型与结构的一体化教学
  服装款式造型与结构的变化统一,在服装专业教学中是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服装教学中的主干内容。只会画纸面效果,不能依此产生合理的结构关系,设计是“纸上谈兵”,相反只学那些已定型的常规服装结构,而不能灵活变化应用,那么也不能算是学会设计。服装专业教学的重点,就是要针对上述情况强化服装款式造型设计与结构对应变化的训练,掌握服装设计的主体核心,以此为目的的教学。
(4)教学上有了较大改进,要强调学生对服装本质的认识,立足于学习服装结构、工艺技术方面所表现出的美,做到用良好的美感形式体现服装的功能价值;以得体的穿着效果展示高品位的内涵,树立起正确的设计意识及理念。服装绘画只是服装系统工程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应该是对服装的造型及结构变化、裁制工艺等方面的实践研究。
(5)合理安排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不仅是检验理论知识、学习实际操作技能与产品开发能力,还可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设计与创新奠定基础。职业院校加大加强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在服装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与制作等学科建立了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以服装设计课程为例,通过推行“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与调研结合、设计与制作结合”的综合性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依托服装设计教学为中心,创建“一体化、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改变原有的三大模块实践教学课程完全依附于各自理论课程的局面。?
4、服装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建立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即教学模式。好的教学模式具有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充分展示优秀作品,分析服装设计创意、解剖服装结构、研究服装工艺特点和制作方法,包括市场调研、服装材料的选择、色彩搭配、服装面料的使用率、服装销售的目标对象,以及展示包装、走秀宣传所能达到的效果等,都要与学生综合分析考虑,以培养学生整合优势资源的能力。
5、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
  从教师方面来讲要具备综合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师梯队,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款式造型设计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服装工艺技术水平。也就是要求对不同款式起码的缝制工艺要有所了解掌握,尤其是对服装结构的设计、分析,要有很强的能力。不仅常规服装的结构、裁制要懂,还要能运用服装结构原理,随意变化出新的结构形式。做到能以绘画表现款式、造型,以款式造型来设计结构,再以结构验证款式造型的合理性。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就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款式造型与结构变化的能力。
6、教材与实训室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为满足不同学生层次的需求,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辅助性教材及专业期刊杂志参考文献,配套教材实验的教学设备有CAD教学软件,CAD实验室、多媒体实训室、服装设计与展示实训室、服装制版与工艺制作实训室等“一体化”教学环境。
7、教学手段的创新
(1)、充分利用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等场所和手段,创造模拟仿真教学环境,将教学活动定位在一种互动的复合活动上,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很好地接受岗位能力训练和完成关键能力的培养。
(2)、现场演示、命题与多媒体、课件技术相结合,应用CAD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设计制作,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色,只有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探索的氛围,扩大交叉学科建设,探索多元的实践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学习热情,树立为市场服务、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提升服装教学的整体水平,更好的适应和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崔仁泉、 黄远飞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1年9月
2、广东省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协会,《我的教育故事》,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0年7月

上一篇:基于项目教学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

下一篇:浅论高等职业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