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05:57


第1篇:小学语文教育: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


  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中,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与老师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基础教育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是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教育关乎着孩子的交流能力、逻辑能力以及文化素质,在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更加能够提升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以及重要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教学教育贡献一点力量。

  一、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误区

  1.语文教育不应该是“填鸭式”教育

  语文成绩好并不代表语文水平高。语文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在目前的教育中,大多数老师还是为了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而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这种做法只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而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在脱离试卷以后,学生都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语文,这不得不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一位真正的语文好手,即能应付语文考试,也能活学活用。语文并不是无聊的文字,而是表达思想的方式,不让语文成为无趣的应试教育,而是让语文成为学生学习如何在书籍中理解作者的思想,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田野旁边了解蝌蚪是什么,并在父母的带领下了解蝌蚪最终能够变成什么。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便会迫不及待地讲述自己在田野中看到的样子,并说出当知道蝌蚪最后变成青蛙时的惊讶。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积累生活的知识,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语文教学不应该给学生太大压力

  在很多家长眼里,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人中龙凤,希望孩子能够在考试中考到第一名。很多教师也依据成绩偏爱学生。这样只会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考试的机器,而忽略了对孩子自身的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不仅是教会知识,更要学会做人。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给学生莫大的压力,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考试过关。心里却更加畏惧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地学习,产生对语文的兴趣。这样成绩自然而然就能提高。

  例如,在教学《爱迪生救妈妈》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随机制造一些危险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表演,如何才能逃脱危险。学生对于情景表演一定会主动参与,发散自己的思维想出各种办法让自己逃离危险。教师可以把这个作为课前引入,让学生看看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是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出自己的妈妈的。

  二、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学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时,很多学生都在幼儿园学过拼音。但大多幼儿园教师教的拼音并不标准,容易让学生读音出现错误,养成不良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在掌握拼音能力、在朗读时不会出现语音的不标准,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够让学生在遇到每一篇陌生文章时都能准确朗读出文章的内容。在学生的生活中,说出的普通话也能越来越标准。

  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基础教育,只有打好了根基,才能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不会出现看到拼音不会读的情况。每一位学生都能准确读好文章内容,在口语表达时也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学生也会更加自信。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源于平时的积累,平时积累得知识越多,在写作时就越能仔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心中有墨水,写作水平才能提高。所以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结合教材,选出适当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意思,也能让学生不断积累课外知识,在写作中得到合理运用。

  3.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语文教学多会以儿童文学的角度选取一些适合学生理解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思维和判断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比如,在教学《闻鸡起舞》时,教师可以找出一些相关的教材让学生了解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选取“凿壁借光”“悬梁刺股”等刻苦读书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我们对学习应该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明白现在教育环境的美好来之不易。让学生能够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相似的例子有很多,教师要结合教材,多给学生选取一些有意义的课外读物,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能提高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

  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打好语文基础,这样才能在其他学科上有更好的发展。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中国的教育只有在教师的共同进步下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小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他们和手机电脑结缘,他们不喜欢《安徒生的童话》,更喜欢《史努比》,他们远离传统,更接近现代。在知识爆炸,新知识、新技术迅速更新的时代,他们不仅在平面媒体上猎取知识,更通过视听媒介获得满足,这就给承担着基础教育的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语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索质和科学修养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学好语文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从提高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学生的主体性及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第2篇:小学语文教育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


  语文是人们应用汉语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科学发现的工具,他传承着优秀的民族文化,承载着博大民族精神,同时也成为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交流交融的工具,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修养具有承前启后,开拓未来重要作用。小学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小学语文教育职能就是要培养每一个学生掌握好语言文字能力,打好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记忆、观察、想象、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方式和对真善美假丑恶的甄别判断能力,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创造能力。结合近期对语文教材和教学改革的讨论,更加坚定了我们为语文教学创造新条件,提高学生掌握新知识,新观念、新技能的信心。

  1、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必须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

  最近小学语文教学关于诵读删减《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活动,教材删除鲁迅的文章,和有关部门规范网络语言的应用等问题的争论,凸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重要。语文教学的文化传承功能,教育育人功能,创造创新功能,要求构建一个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时代信息浓厚,能够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新教材新在开放而有活力,不在于书是怎么写得,而在于人是怎么读的,教书并不代表照着书读,“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强调学生对文本的个性理解和感受,呼唤教师、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通过一个个反映着人类生存状态、个体生活方式的文本的体验,学生对文本的情境深入发掘,引导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文化,反思批判,吸收创新,建构新的人文精神。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互动的结果,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认知能力,思维方法,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吸收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对诵读删减版《三字经》等争论的一方认为过期的、变质的、该删就删,交给学生的是思想,不是垃圾。另一种观点认为对经典进行删减只不过是个人对经典的理解,没有完整的学习,何来糟粕与精华之分。真善美,假丑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态,文化生态跟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每一生物链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法则,是非判断,在孩子的逐步学习过程中会逐渐形成的,不要低估孩子的智商。是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的时候了,以往的思维不是否定就是肯定,说好一片赞美,说不好一片褒贬。其实马克思的思维方法正相反,是否定之否定,看到盆子脏水里还有孩子,泼掉脏水,留下孩子,叫扬弃,而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却忘记了扬弃这个重要的思维方式。看到阴暗不伟大,伟大的是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想让孩子在无菌的环境内学习,其效果恰恰是我们使孩子失去了免疫力,我们的教育不应当让孩子在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时,看到的是满眼的不如意,无所适从。教师的责任是引领学生敢于直面实际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形成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由“传道、授业、解惑”的布道者转变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学不再只重视知识,而更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判别能力,汲取能力,创造能力。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小学生的主体性

  2、1找准诱发学生求知欲激发点,营造最佳学习氛围

  现在的小学生和他们的父辈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父辈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时代,汲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是读书。而这一代小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除了书本知识以外,还借用新媒体猎取知识。知识面扩大了,社会活动面缩小了,虚拟抽象思维强于源于生活的创做。我们根据学生社会实践少的缺陷,以《游颐和园》为题,要求学生用移步记叙法,多层面,多视角,全方位的描写优美的颐和园和丰富的风土人情。学生通过游园、观赏、记录,书写了一篇篇生动优美的文章,还有的学生通过网络,查找颐和园历史资料,经过深层次的挖掘,抒写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深刻主题。使学生具体体验了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真谛。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深入挖掘学生源于生活的创做能力,建构知识提升能力,重新构建富有个性化的语文课程。

  2、2引导质疑问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有人书写文章称“中国孩子创造力世界倒是第五”,我们不能认可,但对我们仍是一种警示。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动力。有强烈的好奇心,爱发问且问题与众不同,质疑权威,喜欢实验,被认定具有创造力的特点。引导质疑问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对培育创新性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生活是生动的,具体的,多层面的,是一个万花筒,对同一问题,观察的视角不同,个人的认知水平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是正常的,无论多么的不同,总会有被人们普遍认可的,事物认知的正确与否是需要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问,敢于说出与老师不同的看法,善于表达自已的意见,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性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从娃娃教育开始,不注重创新教育的教育,是落后于时代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重新组合以往知识发现新知识的探索创造的过程,鼓励学生原创、首创精神。

  想象力,好奇心是创新的源泉。以往的语文教学,追求答案的标准统一,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的讼咏课文和标准答案,至酷了小学生天真活泼的想象力,好奇心,泯灭创新的驱动力。新课程就是给教师和学生洞开了培育创新精神的天窗。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呵护孩子稚嫩天真的猎奇,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给予保护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广泛的爱好,敏感的直觉,冒险的导向,高度的审美情趣,特殊的认知技能,以及强烈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敢于猜想,敢于联想,好读书,读活书。

上一篇:实践中英语基础教育改革教学新思路(共2篇)

下一篇:全国中小学生基础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标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