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06 21:51


第1篇:中国基础教育面向现代化发展中的变革



   当今中国社会现代教育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一直处于变革之中。然而这样的一种持续性变革,至今并没有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构建起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甚至可以说,中国基础教育并没有真正实现“现代化”。

  这个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主要包括:普遍意义上的教育参与者,其思想与行为符合和应用现代教育理念;教育规划与制度设计上趋向现代化,即与世界先进教育逐步缩小差距,而走上同步发展的道路;教育设施建设和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处于世界教育的前列,可以提供最优的教育条件;在教育实践中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辅助支持学生发展,以及教师教学的技术改进等方面,都获得优质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社会认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支持社会发展。

  如此看,中国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才迈出了第一步。

  1983年10月,邓小平在为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明确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我国基础教育在实现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成绩卓著,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从中国崛起和应对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规划本国教育,确定了新世纪教育的发展蓝图。二是致力于教育基础理论之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应用与转化,普遍改变了教师的思想观念,引导教师逐步理解适应工业化发展的教育需要,强调学习的高效率。社会的多元需求需要学生自主发展、多样化发展,亟需教育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化与创新性。三是在教育的投入上,重视满足每一个学生读书的愿望,构建起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且义务教育的巩固率较高,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四是在教育的实践层面,积累了很多教师经验、学校经验等,从而大面积推进了教育改革。

  在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也可以举出几点。

  其一,底子薄,教育投入不足,长期低水平运作。在某些地方,还不能完全满足为学生读书提供标准化服务的要求,即使在经济发达省市的农村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的结构性缺编问题。

  其二,优质教育资源匮乏,造成了一种需求性紧张,加剧了择校与学业竞争。因教育投入不足,一度采取了集中有限资金支持精英教育发展的策略,这人为地造成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与实现教育的普惠产生了矛盾。且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也是显著的。

  其三,基础教育领域在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中,客观存在“天花板效应”。近年来,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中,用于满足学生上大学的愿望糜费巨大,而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培养适用人才、优质人才上,显得不足。现实教育的改革,需要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通盘考虑,联动反应。两者之间的“天花板”不打破,基础教育中的过度应试问题便得不到解决。

  其四,我国基础教育目前缺乏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基本条件。学制、课程、教学管理与评价等缺乏灵活性,没有选择性,不支持学生自主发展。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的教育,主要的差别就在这里。其实这是教育发展的代差(发展阶段的差别)。

  其五,我国教育体制比较单一,办学的多元化不足,社会参与度不够。教育发展需要争取社会支持,办没有围墙的学校。在经济条件改善之后,人们支持教育的意愿在增强,可是现在的教育制度较少支持社会资金融入到教育发展中。这就造成我国教育长期缺乏造血机制,单纯依赖国家财力支持,化解教育多样化、差异化需求的能力不足。

  因此,教育持续发展,更多地体现在制度性变革上。如上多方面的改革,每走一步都是破冰之旅。

  前面已经提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客观存在着一层“天花板”。也就是说,建设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考试与招生制度在教育综合体制改革中是不可回避的。这是教育改革的瓶颈问题。

  目前新一轮的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在国家层面,基于解决现实问题,而具有前瞻性地制定了有关政策。新高考方案与现行考试制度比较,重要的改变体现在两点。

  一是在考试的适用性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如多次考试,学生可以选择考几次;再如在多学科中学生可以选择考什么。增加考试的选择性是一次破冰之旅,这意味着,今后学校的课程实施,要打破固有教学班,施行走班制。尽管走班的规模不大,可这毕竟是中国教育从统一化安排转为兼顾学生选择性的个性化服务所迈出的第一步。

  二是在学业评价上,试图减缓考试压力,给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一个评量空间。语、数、外三科为全国统一命题,成为考试难度可控的学科。若兼顾到大学的大众化与各地教育的均衡化,客观需要降低考试难度。况且国家政策的意图,也是要为社会对考试的过高关注降温。省考三科,采取等级制呈现。这也是降低区分度的手段。由此看来,国家关于教育的意图是,让高考的区分功能相对减缓,更集中地体现出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衡量,让教育归位于常态,摆脱应试的桎梏。

  在国家意图明确之后,省市方案并没有如此大胆抉择,即把区分的权力交给高校,实现真正意义的高校自主招生;一般还要坚持在考试这个环节,把学生区分开来。于是,这个新的改革政策就变成了——分数转化为等级,等级细化,几乎与分数评价一样精细,以此来录取。

  新考试制度带来的问题很多,诸如考试密度增加了,教学的原秩序被打破了,学生应对考试的难度增加了,命题难度也增加了,而区分学生时,还要用分数评价这个方法,综合素质评价还是边缘性的政策。如此看,国家关于教育改革的意图,在落实中其实与那个预设已经拉开距离了。

  新高考制度是有时间限定的,而且这个启动的时间大限距离我们很近了。各省市需要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这场变革中来,也应该在教师和学校的基础层面,开始规划和设计,要有应变的研究。

  当前教育制度改革是国家意愿,从上而下,依靠行政层级推进政策的落实,这无疑是改革的主渠道。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扩展另外两条改革的渠道——源自教师个体需要的教学改革和基于校本出发的谋求自主办学的教育教学特色建设。

  不同的教育角色,因为占位差异,其谋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至少存在三种改革模式:一是基于教师个体意志和行为调整而解决问题的模式。一般而言,大众教师所进行的就是自我行为调整。二是基于小环境的集体行为的调整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模式。诸如班级教师群体、年级组教师群体、学校教师群体,他们谋求解决问题,便需要聚焦在共同思想和一致化行为上,形成教育教学模式。三是基于国家教育意志,本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而对于教育制度做出的修正和要求教师集体行为发生改变的模式。

  三种改革模式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渠道具有对应性,而且三条渠道是彼此联通的。

  其一,在教师个体层面,教育教学改革体现在教师本身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技术的提升、教学思想的转变,以及教学专业素养的发展等方面。

  这个自觉改变始终存在,我们可见一批接一批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涌现出来。当然也要看到,优秀教师的教学具有特质性。下面具体分析这里所说的“特质”。在他们的成功背后,有几个要素是突出的。

  (1)优秀教师在职业意识上,投入特别深厚的感情,即表现为对于职业的钟爱,对于学生的热爱,对于教学研究的偏好。

  (2)优秀教师在与学生构建联系时,具备特别的人缘,即他很容易和学生建立信赖与默契。他说什么学生信什么,这是支持他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条件。

  (3)优秀教师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学的敏感性,即他必须能够在实践中找到问题的所在,而且能够推动问题解决的进程,这就是做事的能力,也叫教学实践能力。这种教学的执行力要强于别人。

  (4)优秀教师要善于看到别人在做同样的事情时有什么好的经验。他需要有学习能力,可以把好的做法与自己的教学实践融会贯通。那些自以为是的、乐于批评却不愿意付诸行动的人,也不可能有超越别人的实践表现。

  (5)优秀教师在研究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上结合得比较好,所以他可以持续进步。在别人走向成熟,进入发展高原期之后,他还可以找到专业发展的路径。这样的人在专业发展上比别人走得远。

  如上要素具备之后,可以成就一个优秀教师。可见,一个优秀教师是这样稀少和可贵。以优秀教师为专业发展的示范,去复制他是很难的。这也带来一个问题,优秀教师的经验是个体化的,带有独特记号,很难推广成为大众教师的共同行为。

  其二,在学校和区域管理层面,教育教学变革体现在育人模式与办学特点的建设上。

  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在苦苦寻觅本土的基于校本或区域的教育教学经验。如今山东省潍坊市的素质教育经验、北京十一学校的现代教育经验,都得到教育部层面的认可。这至少说明在这个时期,这两个样本的经验与国家推进的教育政策具有了同构的特点。

  区域和学校推进教育改革,势必要选准一个改革的突破口。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从哪里切入,这也很重要。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较为关注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依赖的环境在学校,而国家政策落地生根也在学校。因而,学校应该是一切改革的试验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落实校长负责制,鼓励学校发展办学特色,以及在制度变革上更强调赋予学校自主权,目的就在于要弥补这个发展的短板。

  其三,在国家层面,教育教学的变革倾力于培养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

  本世纪初启动的新课程改革,意在让课程体系里揉进地方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自主性,给学生学习以选择性,从而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遗憾的是,在国家课程的壁垒非常坚固的情况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不过是点缀性的,也没有全面落实学生的选择性学习。基于此,深化制度改革正在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在国家层面进行改革时,无法直接作用于教学实践,因此迫切需要在思想认识和意图上贯彻下去。我们看到的从上而下的改革,侧重理论的宣讲、教师的培训,以及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这个转化是比较缓慢的。我国教育管理最大的制度弊端在于过于依赖上级决策,即听命的特点比较突出,在学校改革层面不自主,缺乏活力。

  改革总是要改变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在教育的自然发展状态,以及既往的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也推出了很多示范课。然而,在大众教师和常态课堂上,教育的改革进展举步维艰。

  作为大众化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表现普遍慢热,跟进不积极。这其中原因何在?

  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提出过三个“第一”的思想:在学习中,学生第一重要;在教学中,教师第一重要;在教育管理中,校长第一重要。若从教学改革这个角度看,全体教师无人可以置身事外。在每一次改革,我们动员教师参与的过程中,较少从教师本位出发,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教师福利、他们投身改革的现实条件,以及支持教学改革的评价制度等方面,采取配套措施,激活广大教师的改革热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于教师的工作状态并不了解。不妨作一个分析,在教师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外,我们还给教师附加了哪些任务。举例如下:

  1.课后需要学生延展学习,教师要布置作业,且在高强度训练的背景下,大量作业在校内批改不完,常常需要带回家完成。

  2.学生在独立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负责进行跟踪服务,为学生答疑解难,进行辅导。

  3.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太多问题,教师有必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因而,八小时之外,教师与家长要保持一定的联系。

  4.现实教育环境中,缺乏对于教师的宽松管理氛围,教师要全时空追踪式管理学生,这迫使教师很难静下来独立备课,于是他们需要在回家之后,阅读教材,准备第二天的教学。这也要占用教师的很多时间。

  5.教育是与知识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要求教师及时更新知识,因而他们需要在课外大量阅读,补充新知识。在家里读书也是必要的。

  6.为支持教师的职业发展,按照教育专业培训的要求,教师要定期参加在岗培训。而今,这种培训有集中学习,也有在线学习,完成各种作业。教师要在网上浏览,完成足够的学时。

  7.我们也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

  研究,做专家型教师。这需要教师补充阅读大量的理论书籍,还要写出论文。这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毕竟教师日常研究是实践性的、行动化的,而要转化为文字,很多教师感觉力所不逮。

  8.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很普及,作为教师需要转变行为习惯,应用新媒体、新技术,来改进教学的主体。他们需要按照要求,参加培训,学习新技术,还要应用新技术来上出有新意的课。这对于年龄大一点、教学行为已经固化的教师而言,也是举步维艰的。

  9.关于教育的方方面面的改革,都强调转变教育观念,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的教学与时俱进。这都给教师以极大的工作压力。为了促进这种蜕变的发生,各级行政管理部门都会对教师群体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并且用行政权力推动。教师都要主动或被动参与其中。

  10.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尤

  为关注教师的变化与课堂的变化,要求教师要进行设计学案、上观摩课、参与评课等教研活动。这也是很多教师的额外负担。

  11.在强调构建学校办学特色的背景下,很多学校都拟定了发展规划,并针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多要求,而且因为学校管理具有直接的驱动力,每一个教师都需要与校长的思想保持一致,而为了落实这个改变,额外付出很多。

  12.在学校整体环境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条件下,教师要开通QQ、微信,建立微博、博客,建设个人空间,还要指导学生建立空间,建立空间之间的联系。这更需要占用时间。

  13.中国教育直接影响教师行为的方面很多,即管理的层面和等级,最后要把所有想法都落实在学校与教师身上。即“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教师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检查,而这些都会给教师带来很多工作负担。

  14.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要参与各种会议、学习班,以及被拉去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再加上教育行为本身就复杂,要教师全程关注学生,因而带给教师不堪之重的负担。

  15.教师是对于人负责的,是全面性的关注与负责。这个责任落实要接受学生本人、家长、学校管理者,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

  如果你是一位教师,深陷在这种严苛的教育管理环境里,你觉得自己可以独立应对、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吗?你的思想在这种环境里会发生什么变化?话说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为什么中国教育倡导改革这么多年,一轮次一轮次推动,却缺乏全体教师的积极呼应与跟进的原因呢?作为大众化、职业化的教师,他们的职业素养亟待提高,可是基于现实考量,也不应该把教师过于神圣化或完美化看待。否则,依托于教师的改变与教师参与的改革,最后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第2篇:中国文学在日本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中日两国一直以来都是一衣带水,文化交流不断。最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了文化交流的往来,在“语言、文字、绘画、宗教”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交流,特别是我国对日本的思想、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进入21世纪后,在日本的《国语》课本里,我国文学作品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比如唐代古典诗歌在课堂就在日本的校园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中国文学在日本基础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特别是针对小学低年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文学价值内涵对于日本基础教育的契合点,进而也反映我国传统文学中对于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

  一、中国文学作品在日本基础教育课的教学作用

  (一)对语言文字的启蒙教育

  日本小学的国语教育的主要目标还是在于对于学生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其中一大要点就是对汉子的掌握,同时这也是日本基础教育的难点,需要把握小学生成长的心理特点,特别是从性格上激发其学习的欲望,特别是增强学习毅力和爱好,为今后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而中国文学作品能够满足不同阶段学术学习的需求,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往往具有普适性。

  (二)培养学生的读解力和鉴赏力

  中国古体诗和散文在教学中,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读解力的同时,也能够打开学生的文学世界,特别是基础阶段中的唐诗学习,让学生感悟到不一样的艺术境界,许多文学作品中都附有中国文学专家石川忠久等的解释文章。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同时,也在培养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三)激发学生对汉诗兴趣与读书热情

  调查中发现,学术在学习基础文学作品时,都会感叹汉语唐诗的博大精深,特别崇敬的是中国的古典诗歌,包括教育工作者都对中国古典诗歌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方面是因为古典诗歌的语言含义最深刻,同时对于字句的斟酌及其考究,这也对于学生的专研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次洗礼。

  (四)深化学生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

  日本的基础教育改革中非常强调的是“能力教育”和“心灵教育”,所以在小学阶段中《国语》教材的“格言与故事”一章中出现了许多包括《韩非子》《礼记》《战国策》的典故。在日本的教育界也一致认可了我国典故、格言、名人的哲学思想对于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洞察世界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历史、社会、综合的学习课程中也不少中国文学的内容。

  二、文学在日本基础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一)外在价值

  这里提到的“外在价值”值得是中国文学在日本基础教育认知和教育方面的作用,中国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内容都是关注社会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时,首先关注其思想内容,一般不会对主题内容进行“科学”式的分析,往往首先都是有一个感性的认知。这都浓缩了中国文学作品中反映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日本的文学基础教育非常注重对历史文化的教育。就拿日本本土为学为例,平安时代日本文学特征以宫廷文学、女流文学为文学主体,反应了平安时代丰富的物质基础,以及学生对当时主流社会生活方式的认识,加深了对社会变迁的认识与理解。

  (二)内在价值

  内在价值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学在日本基础教育中所内涵的精神价值,这在当今的日本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为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是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受到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内在价值同时也体现在日本的文学基础教育中,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接受来自中国文学体系下全新的审美意境,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批判性的愉悦的,对于文学作品的赏析有一个全新的意识。这是符合日本基础教育中的人文性和素质教育客观要求的,所以在借助中国文学促进学生的审美教育作用的时候,需要重视对于学生审美意趣的培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充分体会上千年前古人的审美境界,而不是停留在枯燥的背诵和反复记忆,把古文看作是一种值得玩味的语言,充分获得来自中国传统文学的精神享受。这是日本基础教育中需要着重强调之处,就是抓住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精神内核,不背离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兴趣的目标。

  三、结论

  综上所述,日本的基础教育中,我国的传统文学不经在基础文学的启蒙、审美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也在兴趣培养、世界观形成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后者往往是教育工作者容易忽视的地方。中国文学的学习不讲价只是局限于三字经与唐诗,同时也在于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当前日本基础教育中容易忽视的。


上一篇:地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共2篇)

下一篇:实践中英语基础教育改革教学新思路(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