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发布时间:2015-12-16 15:33

摘 要:

关键词:
  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它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同时,区域活动能提供给孩子们更多的个体活动空间,幼儿能按照自己的兴趣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最佳方式,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结合实践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为区域活动创设物质环境:

  我们根据幼儿健康、社会性认知、语言、艺术等方面发展的需要,逐步设立了“娃娃家”、“理发店”、“小医院”“多多小吃店”、“美工角”、“图书角”、“语言角”、“建筑区”本着合理布局,便于流动的原则,根据活动室的特点,我们将建筑区、图书角、娃娃家、小医院等区域设为固定区,其余设为活动区,在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方面,我们认识到区域活动必须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力求使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观察、评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根据教育目标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例如:在学习“颜色变变变”中,我们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红、黄、蓝三种颜色,让他们进行实验,要求他们变出另外两种颜色就行了。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了四种颜色,让他们进行实验,要求他们变出另外四种颜色,并给他们提供没有颜色的各种水果图片,请他们给水果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如:语言角,让幼儿学习看图讲故事,先提供给幼儿一张简单的图,逐步投放两张图,最后投放连环画,让他们进行看图讲故事。还提供故事的部分情节,让幼儿自己想象故事的发展并讲述。

  二、发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自主活动的,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据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引导幼儿自主进行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为了让幼儿适应区域活动能独立地参与,教师对幼儿每一点创造都表示欣喜,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另外,在区域活动指导中,要加强区域间的配合,渗透、相互促进。不同区域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联系起来,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如:在玩“钓鱼”的游戏时,将钓来的鱼送到娃娃家,做菜,然后再送到数学角,引导幼儿有规则的排序,还可以送到小菜场卖,再如:娃娃家的孩子可以带到超市,可以到多多小吃店,再到小医院,幼儿对这些活动很感兴趣,在轻松愉快环境中得到相应的知识。

  三、在做做、玩玩中,激发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

  一个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活动过程是适应幼儿的心理需要,幼儿主动活动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做做、玩玩的活动,能适应幼儿求知、愉悦、探究、体验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被激发,便使幼儿的主动活动有了可能,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内在动力,使幼儿充分地投入到活动中,如:在探索区内,学习“沉与浮”的小实验,当幼儿发现有的东西放在水里能浮在水面上,有的东西放在水里能沉下去,孩子对这一现象感到非常好奇,不同材料的物品,猜猜将这些物品放在水里,哪些会浮在水面上,然后将它们放入水中进行实验。给幼儿一张记录卡,让他们给浮在水面上的物品打“√”给沉入水中物品打“×”。幼儿做的非常认真,当幼儿将空瓶子放在水里是浮的,灌满了水就沉下去时,他们更加激动、兴奋,后来,他们又将橡皮泥捏成一团放入水中会沉下去,而把它做成一艘小船时,就能浮在水面上了,他们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很快就掌握了沉与浮的道理。

  四、在区域活动中,创设有利于幼儿学习的环境。

  教育是特殊的社会环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幼儿心理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它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外部动力。因此,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的环境,引导幼儿在主动活动的过程中,将教育环境内化为自己的心理需要,促进身心的发展,陈鹤琴先生倡导: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鼓励幼儿发展自己的世界。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幼儿的自主探索。为了幼儿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注重幼儿的操作活动。引导幼儿不断发现问题,扩大思路,培养学习兴趣。就拿“美工角”折纸来讲,在过去教幼儿折小鸟,采用教师折一步,幼儿折一步的方法,虽然一节课下来,幼儿基本能掌握,但从幼儿思维角度看,幼儿不需要任何思考,在“美工区”,折小鸟中我们提供“手工书”、折好的小鸟成品,每个步骤的范例折出的小鸟,还有的采用跟同伴学的方法折出的小鸟,活动后要引导幼儿对自己刚才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组织幼儿讨论,你用什么方法学会折小鸟的,从而概括出符合转化迁移,经验,模仿范例,具体模仿的学习策略。同样是折纸,由于采用了开放式的指导方法,既使幼儿有了成果,又使幼儿学会了多种学习的方法,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促进了独立思维的发展。

  五、提供开放的区域活动空间、时间、让幼儿在活动中满足独立的需要。

  根据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中班阶段是培养自主性的一个好时期,这一年龄孩子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活动范围广大了,喜欢尝试探索,有较强的求知欲。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产生较强的独立愿望,怎样满足他们的需要呢?

  1、空间的安全性。

  虽然中班孩子具有一定自我保护的能力,有较强的规则意识,不需要时时处处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但毕竟是个孩子,减少和消除环境不安全因素是对区域环境的最基本要求。

  2、空间的方便性。

  提到卫生人们就会与干净、整洁联系在一起,而对于幼儿的活动环境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采光。光线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视力,增设的区域空间必须光线充足。

  3、空间的动态性。

  区域活动具有动 态性,孩子在自然状态下由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增设的空间必须方便幼儿进出。

  在时间安排上,一方面,要将完成新活动自主权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决定一周内完成新活动的时间,只要他们完成即可,教师不作硬性规定。另一方面,除每天安排的集体区域时间外,其余只要是非集体活动、游戏、课间、饭后幼儿都可以自由进出各区域,或玩新活动继续未完成的探索…..开放的区域活动时间空间,既使教育目标在活动中实现,又满足了中班幼儿探索的愿望和独立的需要。

  综上所述,我认为实践中感受较深的是,重视幼儿自主性,特别要强调调动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千万不要强迫幼儿去做没有兴趣的事,使天真活泼的孩子感到学习乏味。其次教师要更新观念,对自己的工作不断反思,加以改进,要深入到幼儿中去,成为他们的亲密伙伴,了解和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有的放矢。教师要真正理解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思想理念,以幼儿生活为中心,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促进幼儿思考能力,自觉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实实在在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

上一篇:关于大班早期阅读与“桌面故事”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请你大声唱出do.re.me----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