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教育论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6-06-06 17:23

  中国的传统节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积淀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中国,各种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对我国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愈来愈大,直接导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每况愈下。因此,迫切需要切实加强和改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引导学生过好中国节不失为一个落脚点。

 

  一、教育内容与途径

 

  1.确定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内容

 

  北京市日坛小学重点引导学生过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五大传统节日,使这些节日中所凝结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精华,成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

 

  2.构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途径

 

  (1)课程育人: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纳入课堂主渠道

 

  开发德育特色校本课程,实施过中国节·育民族情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的研究。在开发和利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资源中,激发学生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情。

 

  (2)实践育人: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融入学生体验活动

 

  开展主题系列创意活动,在学校德育活动体系中突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主题,引导学生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德。

 

  (3)协同育人: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走进家庭

 

  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家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学生及家长在良好家风的熏陶感染中养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弘扬中华美德。

 

  二、实施方法

 

  1.结合课程特点,融合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1)国家课程

 

  学校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途径,要求全体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拓展学科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

 

  (2)地方课程

 

  学校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结合本校实际,精选优秀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加以提炼整合。在学科设置上,体现纵向深化以及横向交叉,综合语文实践活动性;在内容编排上,注重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提炼精华,体现本土化。

 

  在地方课程的使用中,把吟、听、绘有机结合,增强了教材的实效性。在学习要求上,有弹性、可变动,偏重自学能力、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培养。

 

  (3)校本课程

 

  学校《过中国节·育民族情》校本教材共由五个单元组成,即一个传统节日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分别设计了节日习俗”“创新实践”“节日达人秀三大版块。在具体内容的设计中,努力做到符合时代特征,选用学生喜爱的、生动形象的语言与形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激活学生思维发展。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结合,拓展了课程资源,健康有趣的传统游戏,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活动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节日课程,积累了中国传统文化,从中领会到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2.开展系列教育,凸显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特色

 

  学校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通过各种载体,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各项活动凸显传统文化。引领学生牵手文化,感悟传统,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1)开展年节活动,传承中华传统

 

  学校在中国五大传统节日到来前夕均要召开隆重的庆典活动,宣传节日的起源、民间习俗、文化内涵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传统节日是维系中华民族血脉的东西。清明节如今发展到祭扫革命烈士墓、端午节怀念爱国诗人屈原等,就更有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因此,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的教育,就是肯定中华民族,就是热爱中华民族,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是师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文献资料,研究其文化内涵、意义价值等,拍摄成微课程、微电影在节日庆祝活动中进行播放。

 

  二是将探究静态习俗和亲身参与实践相结合。如春节、中秋节开展热爱家庭、团结和睦、文明礼貌教实践活动;清明节开展纪念英烈、寻根问祖实践活动;端午节开展追怀先贤、阳光健身实践活动等,在这些节日中让学生去体验、经历、成长。

 

  三是采取互配合、相渗透的原则,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参与社会传统节日风俗有关的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开展传统游戏,体验民族情趣

 

  中华传统游戏走进了学校校园。抖空竹”“花式足球”“翻花绳”“剪窗花”“推铁环”“跳房子”“踢毽子等这些我们曾经很熟悉,而如今又感觉很陌生的传统游戏,现在成为日坛小荷少年们的新宠。如通过剪窗花的意象、心象和吉祥艺术培养美感,锤炼情趣,丰富生活,使学生们变得心灵手巧,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感受节日氛围。

 

  3.进行家风建设,奠定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基石

 

  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家风建设,旨在以良好家风的道德示范作用,形成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得以践行。

 

  (1)开展家规、家训、家风箴言征集活动

 

  学校人人参与,内容包括家族历代传承的家训、家规”;家长在生活中的治家立身、教育子女等方面好的做法、理念、体会;家长和孩子共同探讨制订的今后要努力实现的家风。学校将播放优秀箴言、书法创作、编印优秀家规家训箴言集等形式进行宣传。

 

  (2)开展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主题实践活动

 

  学校开展家风家教大家谈、大讨论,组织学生采访家长和长辈,梳理各自家庭已有的家规家风或理想的家风;利用升旗仪式、集体校会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组织说说我家家风”“家风故事”“我理想的家风”“家风助我成长”“父母教会我……”等为内容的班队会,讲述家风小故事,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发挥典型示范的正能量。

 

  三、教育成效

 

  学校整体构建过中国节·育民族情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素质高、教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特色师资队伍,教育成果起到了一定的辐射作用。

 

  1.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节日文化教育实践,使学校成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与尊重。学生了解中国节、会过中国节、热爱中国节。传统美德、经典文学、民族技艺、节日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已经在学生身上生根、发芽,并悄悄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2.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发展

 

  (1)学生文化素养得到了提高

 

  通过诵读古典诗文,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精美诗词、精彩片段,并能熟读成诵,积累数量远远超出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通过对文学领域名人、名篇的研究,学生不仅更多地了解了名人的生平及故事,还通过他们的生活了解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历史变革,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历,礼孝忠诚的传统价值观念悄悄改变着学生的言行。

 

  通过对民族艺术的研究与学习,每名学生都掌握了至少一项传统技艺;通过对民风民俗的亲身体验,浓厚了节日氛围,使学生越来越喜欢自己的中国节。

 

  (2)学生兴趣特长得到了发展

 

  学生在《茉莉花》等古典音乐的弹奏中,体会了典雅;在响板操的舞动中,感受到含蓄;在中国结的编织中,承接了传统编织的精神;操场上,回荡着传统游戏的欢快……寓教于乐的民族艺术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说学逗唱,吹拉弹跳,剪拼捏画,每个学生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体现着小荷绽放,一任天真的办学目标。

 

  3.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1)丰富了原有的知识结构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长流水。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传统节日文化学习、体验、研究活动,教师们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师们沐浴经典之风,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司马迁的《史记》到曹雪芹的《红楼梦》,从教育鼻祖孔子到一代伟人毛泽东,触摸到了民族的血脉灵魂,感受到了优秀经典文化的无穷魅力,增强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底气。

 

  (2)提高了教师的指导水平

 

  自身素质的提升,使得多数教师越来越从容地参与传统文化教育。无论是教育教学的渗透,教育活动的组织,还是传统文化素养的评价,他们都能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较好地运用到了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

 

  4.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1)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基于学校荷文化的大背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又为其注入了新的内涵,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的作用,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传统民族精神。

 

  (2)形成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走进校园,就会被学校浓烈的文化气息所感染;深入其中,更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情怀。在民族技艺的学习中,经常可见教师教学生、亲友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教老师等场面。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常常利用各种好作品,在学生进步时作为奖品,学生在接受教师鼓励的同时,提高了审美情趣,也激发了对艺术的探究兴趣。

 

  5.积淀了丰硕的物化成果

 

  学校开发、采稿、撰写的校本教材《过中国节?育民族情》,借助五大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由浅入深地选择恰当的切入口进行教材编写,力求浅显易懂、图文并茂。学校还设计了节日创意实践手册一套(5),录制了五大节日系列微课(30),原创节娃乐乐形象标识一套(5)

 

  作者:魏小娟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20161

上一篇: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

下一篇:冠礼与当前武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