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关于《汇编语言》教学方法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5-12-14 14:29

摘 要:《汇编语言》是计算机专业必修课,与计算机结构紧密相关,与高级语言相比符号化了的机器语言难懂、枯燥,使得教学过程存在诸多困难。本文从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应用驱动法和反馈教学法,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汇编语言;应用驱动法;反馈教学法

1. 引言
  汇编语言是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是“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的前导课程,很多同学认为快速开发才是技术,对汇编语言的定位就是“考试课”。即便是对汇编语言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的同学也觉得该课程入门难,对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很多是全新的,尤其是对前期硬件课程基础不牢的同学,就更难把握,另外,汇编语言让初学者还要投入大量精力来关注细节,无暇顾及汇编语言的用武之地,结果就是学的内容在还在书本里。各位一线教师针对汇编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王云等[1]针对汇编语言抽象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概念图的方法,对抽象概念的形象表达有助于初学者的理解,曲瑞超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来提高教学质量[2],本文从汇编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实际教学过程,提出“应用驱动法”和“反馈教学法”。
2.汇编教学现状
2.1对汇编语言重视不够[2,3]
    在高级语言层出不穷的年代,许多同学对汇编语言不够重视,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学习这么“笨”的语言能干什么。首先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汇编语言可以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直接控制,经常被用于设备驱动程序、实时控制程序等硬件设计开发,在系统软件的底层、大型软件的性能优化、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逆向工程等方面,汇编语言能做的事是高级语言不能替代的;从整个知识体系的角度,汇编语言的重要性不单单体现在课程本身,他对整个专业的理解都是有帮助的,接受了汇编的繁琐,就是接受了计算机的思维逻辑,我们用计算机的思维来解决问题才有可能写出更有效合理的程序;从程序员掌握技术的层面,透过低级语言看高级语言才更清楚,实际工作中低级语言与高级语言结合才能真正的实现优势互补。
2.2教师的突出问题
  仅仅从教学任务出发,按教材的基本线索完成教学任务。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程序员作为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衔接者,一定是充分了解了理论才能有效的指导实践,并且这种知识的学习必须是连贯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你的程序就不能顺利执行,所以教师应该在低年级授课过程中以专业的大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带领学生探求程序运行背后的真实状态作为重点,在理论和实验的环节里积极的引导学生。
2.3学生的突出问题
  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还有很强的应试心态,也还没有树立起对本专业学习的信心,完全还是被动接受,很多学生都还是“捧着教材不放手,相信教材不回头”,一些同学会严肃认真的对待“课后习题”,却对应该执行的程序置之不理。针对这样的普遍现象,我们应该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同学大胆的开阔眼界,尽早的学会查阅各种学习资料,勤于动手,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应用驱动法
  明确了汇编语言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我们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应用驱动方法是从实际需要出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入要讲解的知识,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去学习,从而解决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设置合理的场景,让同学顺利向新知识点过渡。实际需要永远是技术的动力,以应用为导向,不会被学到的新知识点束缚,遇到新问题才可能像处理老问题那样来去自如。
  应用驱动法的使用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接受新知识的切入点,同时也是对现有知识的对比、消化、整理、融合的过程,实践证明,让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接受抽象的知识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
  比如在讲解“内存型寻址方式”[4]时应用该方法,从寻址的理论开始讲起,会让同学感到这个知识点很突然,为什么要如此关注内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程序员应该怎样做?即便通过理论的学习和课后的练习,能分辨出是哪一种寻址方式也体会不到其实际价值,与其这样,我们不如追根溯源,找到为什么高级语言不需要程序员了解这样的细节,首先告知同学们80X86汇编语言中的只有DB、DW、DD、DQ、DT五种数据类型,而且在低级语言里变量只能提供偏移地址的信息,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我们如何表示“一维数组”、“二维数组”甚至更复杂的数据类型呢,怎么才能按照实际需要进行数据的读写呢,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只有借助各种寻址方式来实现对“变量”的灵活操作,可以使用寄存器相对寻址来实现一维数组的结构,用基址加变址相对寻址来实现二维数组的访问。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得学生将“寻址方式”、“变量”“变量的属性”等重要的知识点在“应用”的驱动下进行理解和接受,并且会在日后的使用中也能信手拈来。
  应用驱动法需要教师对核心概念的准确把握,同时,要注意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深入浅出的把重点难点用科学普及的方法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将新知识点进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只要学了就很简单,会更有兴趣、更有信心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4.反馈教学法
  应用驱动方法很大程度是以教师的经验为基础,依赖该方法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有很大帮助,但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学生互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反馈法是通过学生“学”的情况对教师“教”的情况的一种信息回送,这种信息无论是对本轮还是下一轮授课都很有价值。这其中除了重点难点的反复,也包括一些没被教师重视的内容,也有一些是前序课程遗留的问题。即便是相同的知识点,有很多同学理解的结果也有差异,所以建立一定的反馈机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反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信息反馈体现在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习题、实验这三个阶段,教师获得相关信息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教材阅读的过程获取反馈的信息比较少,因为学生在这个阶段不能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总结,在课后习题和实验阶段能反映出学生对某些核心概念的理解,尤其在实验阶段。但令教师头疼的是大部分同学会把汇编语言的学习停留在教材阶段,这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汇编语言的理论性强;另一个原因是学生对实验缺乏信心,编写程序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琐碎而细致的问题。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实验,依据课程安排由 简入难、循序渐进的实验内容,更应该在学生的实验环节及时发现他们理解的误区,加以纠正,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在“变量”的理解上[4],很多同学能理解变量的段属性、偏移属性,却不理解类型属性,这需要教师设置对“变量”的连续访问的实验,通过实验,理解不同类型变量的内存分配,在实验环节中通过加入这样一个小实验,让同学们对变量有透彻的理解,对高级语言中变量的理解也会有所深入。
  
5.结论
  本文从《汇编语言》的实际教学出发,探讨了应用驱动法和反馈教学法,这两种方法需要反复循环才能达到良好效果。应用驱动法本身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反馈教学也能促使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通过实践证明,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也是值得高校教师深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云,魏晓俊,乔爱军.一种基于概念图的_汇编语言程序设计_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77-79.
[2] 曲瑞超.关于汇编语言教学的几点看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1):46-48.
[3]倪超凡.关于提高《汇编语言》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1,27(5):45-46.
[4]张绪辉 杜发启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上一篇:浅谈实验室计算机病毒防护措施

下一篇:电力系统SDH传输设备故障的处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