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全媒体时代视听新媒体内容生产的重构

发布时间:2015-09-17 11:44

摘 要:不可否认,“全媒体”是当下最有特征的媒介生态环境。手机电视、IPTV、网络电视,这些不断涌现的视听新媒体正在以飞速的态势瓜分着传统媒体的市场。这些视听新媒体内的容生产也正在进行着悄然的变化,业界人士也在探索视听新媒体内容生产的模式。笔者试图将视听新媒体内容生产放置于“全媒体”生态环境下,去研究未来的生产模式。

关键词:全媒体; 工厂化; 扁平化; 跨媒介内容创新
从报纸到电视再到互联网,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时代,即“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源自一间名叫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家政公司。这家成立于1999年的公司,拥有并管理包括杂志、书籍、报纸专栏、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网站在内的多种媒体,通过旗下的所谓“全媒体”传播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目前,业界对“全媒体”概念主要以彭兰教授和周洋为代表的两种观念为主。一个从“营运的理念上”来说,彭兰教授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以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另一个从“传播形态上”来说,周洋颇具代表性。他认为“全媒体”的概念来自于传媒业界的应用侧面,是媒体走向融合后的“跨媒介”的产物,具体来说,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的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笔者认为无论是从营运理念角度或者传播角度,“全媒体时代”对受众收视习惯的影响在于“收视碎片化”以及“瞬间收视时长的缩短”。这是因为新的媒体创新层出不穷,媒介形式花样百出,报纸的版面被不断的扩张,电视的频道从几十个变成了几百个,视觉记忆是影像的碎片,人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媒介变化也反映了消费的变化,媒介的破碎化是消费的多元化和部落化的体现。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消费习惯已然发生了变化,基于此,新媒体视频内容生产也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传播大师麦克卢汉曾说:“每一种新媒介都创造了自己的环境,这个环境对人的各种感知施加影响,这种影响是完全的和无情的”。
1 “碎片化”导致新视听内容生产必须采用工厂化的生产模式
   任何生产模式都不能离开当下的媒介环境以及技术环境。新技术的发明,直接带来了媒介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新媒体的诞生。在这个时代工业社会正在努力弄懂技术如何改变世界以及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如何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当下,我们所面临的媒介生态环境便是互联网的崛起,以及快餐化的文化消费模式。在全媒体时代,授传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人人都是消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海量的信息也改变了媒体现有的生产模式。与既有传统电视媒体所生产的单向的、定量的生产模式相比,新视听内容则需要以双向的、海量的内容特征吸引新的用户群体,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用户。
2 “弱连接”带来制作环节扁平化
  “弱连接”(一般的熟人关系)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在其著名论文《弱连接的强度》中提出的,它与“强连接”(血亲关系和亲密朋友等)概念相对。在其研究中,格兰诺维特考察了人们寻找工作时的信息获得途径。他发现,超过一半以上的被访者是通过他们并不太熟悉的“弱连接”找到工作岗位的,这些人仅仅是在关键时刻将空闲职位信息告诉了求职者。他指出,“强连接”所掌握的信息彼此间有高度的同质性,而“弱连接”所掌握的信息则彼此具有异质性,互补性较强。因此,在某些时候“弱连接”所起的作用要超过“强连接”。在目前的新媒体内容生产中,多采用了集成式的内容生产方式。然而,在互联网模式下,新媒介内容生产正以一种低廉和高效的方式为记者提供了众多 “弱连接”,从而实现信息来源的多样性。需要指出的是,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由于该模式的实现,新媒体制作环节发生了巨大改变。相对于传统电视内容生产的内容前期策划、内容采集、内容后期制作三个环节分别由不同人员承担所不同,以上三个环节呈现出不断集中聚合的趋势,即该三个环节由从前的多部门或多人历时性地完成转变为现在的由单一部门或单一个人基本同时完成。
3 海量内容提供为视听新媒体内容创新提供了便捷通道
     电视内容生产是一项具创新性的工作。人类所进行的各种创造活动,大部分是利用前人已有的成果进行增减组合,如果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奇事物,便是“创新”。在创造学中,所谓的组合创新法,正是将原有的某些事物联合起来产生新事物的创新策略。这种技法同样可以用来进行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常用的组合法有同物自组、异类组合、主体附加和信息交汇法等。跨节目形态的同物自组,就是把同一类物品组合在一起来得到新的产品。如真人秀节目便是打破了新闻、纪录片等真实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虚拟电视节目之间的界限,是纪实类节目和综艺娱乐节目两类节目的综合体。新媒体内容生产链条中,内容源分别主要来自于传统电视媒体、互联网。形态囊括了新闻资讯、纪实节目、综艺节目等;而来自于互联网的内容则更为广泛,包括了博客、自拍。海量的信息源为内容创新提供了内容基础。也为未来视听新媒体内容创新提供了新的嫁接契机。
4 新媒体跨媒介特质为内容生产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现阶段的新媒体视听是一种具有跨越电视、互联网媒介特质的新媒介,如IPTV业务。这些跨媒体形式与跨艺术形式的组合,同时将不同类型的物品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事物。电视节目的异类组合可以分为跨媒体形式和跨艺术形式两种。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是四大主要媒体形式。当一档电视节目跨越媒体形式的分界,就有可能成为创新之举。内容制播与发布技术不断向数字化迈进;传输网络不断向宽带化、IP化推进;接收中端不断向融合化、平台化发展。这样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新媒体跨媒介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5 节目内容管理急需寻求适应各种视听节目服务形态统一管理框架
  目前,媒体形态的多元化与媒体形态的融合化正在同步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内容发布主体、内容传输网络与内容接收终端都在向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内容、网络、终端又都在向平台化发展,并都在对产业连的其他环境进行纵向和横向整合。这势必对现行依据渠道、终端划分进行管理的框架提出严峻挑战。在这种发展形势下,现行 的很多管理制度都将是暂时性的、过渡性的,最终都有必要纳入一个系统、融合、统一的管理框架。未来媒体内容的管理框架将寻求两个方面的统一:一是各种视听媒体业态之间实现统一的内容监管标准,二是传统广电媒体与视听新媒体之间实现统一的内容监管标准。这将是中国未来新视听节目内容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毛从任,张红雨,等.海外营销:网商成功之道.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
[2] 付玉辉,戴仲辉. 全媒体2010:一种逐趋常态化的媒介运营形态. 中国传媒科技,2010(2).

上一篇: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的联姻——浅谈《开心茶馆

下一篇:关于我国出版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