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农业现代化与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初探

发布时间:2023-12-12 03:51

  【摘要】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农业,广大农村和亿万农民发挥了重要的“缓冲器”作用,同时农村有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最终要依靠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来支撑,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是指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将逐渐被现代科技、现代经营理念(科学管理和综合经营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来取代。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最终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如何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金融怎样通过各种形式的创新组合搭配来全面连续地支持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是本文所要研究的课题和探索的内容。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意义,金融支持,途径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农业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可以说是对传统农业的全面完善和深度变革、概括地说农业现代化表现为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各种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农业生产向企业化、地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供应紧密结合、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由原始传统分散粗放低效益的自由农业向科学现代专业集约化高效能的外向型农业发展。在生产和经营理念上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等现代技术设备及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生产过程中。现代农业精细化、专业化、集约化,注重环保和可持续。


  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等物理环境发展不同的农业如:绿色农业、物理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等运作模式,有外向创汇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科技园型、山地园艺型等各种不同的特色农业。


  二、当前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在人口和面积上占有绝对的比重,如何利用、组合、开发、挖掘好我国的农业资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数量,丰富“三农”的内涵,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向城市的涌入、缩小城乡差别、提升农民素质,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这一链条带动就业,促进工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强综合国力,强化国际竞争的能力,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展农业现代化是百年大计,千年大业,立国之本,兴盛之基。


  三、我国目前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简要地说,从我国目前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来看,有利因素不少,但不利因素也相当多,特别是在农业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面临恶化的趋势下,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之以前虽有一定的程度的提高,但综合起来全面的看文化素质还是偏低,在全国各个地区农民农业农村三农的发展水平也极为不平衡,基础设施(道路、通讯、水利配套工程)技术装备现代化的程度还很低,与农村生产相配套的农用机械设备研发制造工业和生物化学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的快速提高,农民分散经营,个体农户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的程度还很低。相应的管理模式,管理学有待建立,急需大量的管理人才与实践的结合打造一支知识化年轻化懂科学会管理的农业现代化队伍以及有知识能够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新一代的农民,整个农业要想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一定的瓶颈、要突破这一瓶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却财政拨款等其他形式的投资,最终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


  四、金融究竟应该怎样来切实有效地支持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金融应如何来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我们从事金融工作研究现代金融的学者不可退却义不容辞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研究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我国现在农业金融体系运行的现状


  1.农村地域广需求高农业金融投入少。银监会数据显示,2010年农户贷款只有2.6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5.1%。从贷款种类上看,农业贷款只占贷款总额的5%.截至9月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依然高达2087个。


  有研究指出,农村金融市场极为广阔,覆盖7.5亿人口和日益增长的中小企业,地域4万个乡镇和大约40万个村。


  2.农村金融机构投资风险大、收益少、缺少有效的风险担保。农业生产面临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双重影响,风险高,由于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往往造成金融机构投入贷款难以收回的结果,损失无以弥补。这种现状制约了金融向农业投入资金的积极性。


  3.农业生产区域广,种类多,金融需求大多为小额信贷,客观上要求农村金融必须设立密集的网点。由于目前农村地域广阔,农场和农业企业所占比重较低,农民多为零星分散经营,农村的农业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种植养殖及简单加工业。由此造成小额信贷的需求量较高而农村金融网点少,投入低这一样一种客观现实的矛盾。


  4.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不尽理想。由于农村金融投资风险大,收入少,效益低,资金有限造成农村金融的可持续性较弱,呆滞呆账贷款,所占比重大。对于这个问题对症下药:应该是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盘活资金增加再保险。建立各种保险互助互补的保险创新机制。(政府+农村合作社合作基金+农产品收购预付+关联农业互保)。


  5.政策性金融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现阶段,我国对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并不少,但目前我国政策性金融定位不清,运行机制不健全,因此影响了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发挥。作为主要支持农业经济的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支农作用仅局限于粮棉油收购;国家开发银行主要负责大型建设项目的投资;对于急需资金支持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等,缺乏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农业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金融业务并存,职责不清,政策性资金运营绩效较差;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很多用于弥补亏损和促进其机制转换,支农再贷款很难收回。更重要的是,目前政策性金融以对特定机构的特定业务进行直接补贴为主,对商业金融机构的担保、抵押、保险、减免税等措施缺乏,吸引金融资金及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因此需要我们借鉴一下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现代化水平领先的国家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探讨一条适合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发展的金融运行之路。


  五、外国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实践


  (一)美国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美国农业金融机构在20世纪初才开始建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业金融体系,它主要由政府农业金融机构、农场主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系统、商业金融机构及私人信贷组成。这些金融机构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共同为美国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及其他服务。


  1.政府农业信贷机构由政府所有,专门为农业发展服务,如农民家计局、商品信贷公司、小企业管理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等。


  一是农民家计局的贷款对象主要是那些难以从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资力薄弱或新创业的农民,贷款以中长期为主,利率明显低于市场利率,因此大部分贷款均有贴息。另外,它还对遭受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而造成种植面积减少或较大减少给予灾害补贴,对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的差价给予差价补贴。为各种特定设备提供贷款等。


  二是农村电气化管理局主要对农村电业合作社和农场等借款人发放贷款,用于组建农村电网、购买发电设备等。小企业管理局是1953年为了针对小企业提供贷款而设,其主要职能是向那些不能从私人信贷机构获得贷款的小企业提供贷款。


  2.美国的合作金融是在20世纪大萧条时期由政府倡导建立的,它主要包括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合作社银行、联邦土地银行,由农业信用管理局管理。联邦土地银行的贷款业务经过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认购至少相当于本人贷款5%的有投票权的股票,成为合作社社员,取得一人一票权。偿还全部贷款后,社员资源决定是否退回股金而合作社必须认购同等数额的股票而成为该区联邦土地银行的股东。


  3.美国保险业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联邦农作物保险运作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第二个层次为有经营农业保险联邦资格的私营保险公司,第三个层次为保险代理人和农业查勘核损人。


  (二)日本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在日本既有政府办的政策性金融,又有强大的合作金融来支持农业的发展,还有一部分其他金融机构,这对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虽然日本人多地少,自然环境又比较差,但是它的农业现代化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日本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简称农林公库)。它建立的目的是在农林渔业者向农林渔业金库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困难时,给它提供利率较低、偿还期限较长的资金。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主要是把资金用于土地改良、造林、建设渔港等基础设施的融资,同时还用于农业现代化投资、对国内大型农业产品批发市场及交易市场提供市场设施贷款等。农林公库的贷款利率要比民间金融机构优惠,而且贷款偿还期限从10~45年不等。


  日本支持农业发展的合作金融组织主要是农协系统。农协系统是按照农民自愿、自主的原则登记成立的。它主要有三级组成:最基层的是农业协同组合,为市町村一级,直接与农户发生关系,不以盈利为目的,农协还兼营保险、供销等其他业务。


  中间层是信用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简称信农联,为都道府级,帮助基层农协进行资金管理,并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农业资金的结算、调剂和运用。它在基层农协和农林中央金库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它的会员为服务对象。


  最高层的是农林中央金库,为中央一级,是农协系统的最高层机构,是各级农协内部以及农协组织与其他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渠道。他在全国范围内对系统内资金进行融通、调剂、清算,并按国家法令营运资金,同时,它还指导新农联的工作,并为它提供咨询。


  日本现行的农业保险制度于始1948年,采用“三级”制村民共济制度,形成政府与村民共济组合相结合的自上而下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三)印度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印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绿色革命,以各种措施来支持农业的发展。它的措施以推行现代农业技术为中心,辅之以农业信贷、财政补贴、价格支持等。随着这些措施的实行,印度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体系逐渐发展和完善。现在印度既有合作性质的农业信贷机构,又有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商业银行来支持农业的发展。印度的农业保险充分发挥了保险在分散农业经营中风险的中重要作用。


  综上可以总结出以下外国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经验:


  各国为支持农业发展都建立了比较发达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都通过立法来保障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正常运行,基本都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


  六、借鉴国外金融支持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


  (一)政府应下大力量支持加快建立为现代农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尽快出台各种具体的政策措施来保障和支持多种农业金融机构的建设和持续快速的发展.成立多种形式的支农金融机构,相互配合互相补充.改革和创立全新的农村金融支持制度,建立多种形式并存优势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并在扩大农业保险基础上全面实行农业风险化解机制。使农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金都有途径取得。


  (二)支持农业发展应允许金融机购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


  支持农业发展的各种资金要通过各种手段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从社会各个层次聚拢资金,允许其根据实际情况对支农资金的存贷款实行差别利率。


  (三)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保障


  我们现在是法制的社会,依法治国,一切都要有完整完备的法律体系来保障我们生活秩序和生产建设的快速持续发展。因此要通过立法来保障农业发展所需的金融支持。


  (四)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种类多,地域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为了保证支农金融资金的安全回收和持续性增长必须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业,通过互保和再保险,进行风险的转移和分散。


  (五)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提供更为广泛充足的金融信贷支持


  逐步建立与农业转型升级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基层财政与金融支持制度、其中包括对农村现代化人才培养与培训的长期投资。对三农的投资不应以短期的盈利为目的,应着眼于长远,为劳动密集型农业向资本密集农业成功转型提供基础性集约化的资金支持。作者:刘海华,本文来自《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上一篇:以农业环境技术产业化促进农业环境治理

下一篇:浅谈农业生物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