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皖江城市带利用FDI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5-07-16 09:42

 一、 皖江城市带利用FDI现状
  (一)利用FDI起步晚,发展速度快
  皖江城市带自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引进并利用FDI,从表1可以看出,自1998年起利用FDI额开始呈不断下降趋势,一直下降到2003年的263亿美元,直到2004年、2005年才有了较为缓慢的回升,到2006年国家各项政策逐渐向皖江城市带倾斜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皖江城市带利用FDI额开始出现飞跃性的发展,从2006年的920亿美元到2009年的2951亿美元增长了22076%。2010年,皖江城市带作为产业转移的先行示范区,在吸引外资方面的优势逐步显现,从2010—2012年利用FDI由3791亿美元增至6033亿美元,三年间增长了近两倍。由此可见,虽然皖江城市带利用FDI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FDI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
  皖江城市带利用FDI的产业分布不均衡,FDI主要流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利用FDI最少。2012年,皖江城市带新增利用FDI合同154 个,其中第一产业合同数仅为5个,仅占新签合同数的325%;而第二产业的合同数为110个,占新签合同数的7143%;其余约25%的新增合同来自第三产业。而在第二产业中,利用FDI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2012 年,皖江城市带新签利用FDI合同154个,其中106个合同来自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实际投资额513654万美元,分别占第二产业新签合同数和实际投资数额的9636%和9030%。
  (三)FDI来源地主要集中于港台地区
  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皖江城市带FDI来源地分布也日趋多元化。然而,目前FDI仍主要来自中国香港和台湾。2012年,香港和台湾的实际投资额分别为457734万美元和46923万美元,两者合计占当年皖江城市带外商投资总额的8366%,其余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四国,但合计也不超过实际投资总数的1/5。
  (四)FDI省内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合肥、芜湖、马鞍山
  在皖江城市带利用FDI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合肥、马鞍山,芜湖等地区。1998—2005年,利用FDI额前三名的为合肥、芜湖、马鞍山。2007年,三市利用FDI额合计占安徽省利用外资总额的50%以上,2010年,三市利用外资额合计252048万美元,占皖江城市带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650%,占安徽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5026%。2012年三市利用外资额实现419677万美元,占整个皖江城市带利用外资总额的近70%。
  二、皖江城市带利用FDI存在的问题
  (一)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近年来,皖江城市带利用FDI占GDP比重呈波动状态, 2010年为407%,2011年为421%,2012降至 385%,可知皖江城市带利用FDI所占GDP比重较大。然而,皖江城市带利用FDI的产出效果较低, 2010年为31%,2011年为32%,2012年仅为36%,由此可见利用FDI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
  (二)利用FDI结构不合理
  首先,产业结构不均衡。由于皖江地区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较为低廉,FDI主要流向了第二产业中的纺织、化工、金属等加工制造业。虽然,这对第二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对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外资长期大量集中于第二产业,会导致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失衡。其次,外资来源地单一。皖江城市带利用FDI主要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2012年,皖江城市带实资利用外资总额中,有83%来自港台地区,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不足20% 。外资来源地过于单一,不利于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档次。第三,利用FDI区域分布不合理。多年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始终占据了皖江城市带利用FDI前三名,2012年三市实际利用外资额占皖江城市带利用外资总额的近70%,经济欠发达的铜陵、安庆、池州三市实际利用外资额仅占皖江城市带利用FDI的15%。利用FDI区域分布不合理,会拉大皖江城市带区域之间的差距,不利于整个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实现引资方式多元化
  皖江城市带要提高利用FDI的规模和质量,必须在引资方式上有所突破。近年来,我国外资并购法律不断完善,加之国内市场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跨国并购开始成为外资进入我国的重要方式。皖江城市带可以顺应这一趋势,积极拓展并购方式,同时区域内相关企业可以通过合资、合作以及外商股份制等方式来大力吸引FDI,实现引资方式多元化。通过与跨国公司的联合经营,域内企业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率。
  (二)优化利用FDI产业结构
  目前皖江城市带FDI主要流向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利用外资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农业附加值低、生产周期长、产出量低,因此,皖江城市带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以增加外资吸引力。在第二产业方面,应减少对消费品加工和一般加工等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的制造业引资量。重化工业是资金和知识含量都较高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如电力、石化、冶炼、重型机械、汽车等,是地方经济的“脊梁”,因此应扩大对重化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引资规模,引导外资为工业创新多做贡献。 皖江城市带第三产业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而过多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会引发经济泡沫,从而对皖江地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按照我国入世做出的逐步开放服务行业的承诺,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皖江城市带应加大对金融、教育、保险、科研等服务行业的开放力度,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三)完善利用FDI区域结构
  FDI大多流向了基础设施完善和资源较为丰富的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地,外资地区分布不均衡直接导致影响了皖江城市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应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FDI流向其他欠发达地区,各地市应根据自身产业和区位优势,合理有序地引进外资。如,芜湖市可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池州市可利用旅游业和休闲娱乐产业优势大力吸引外资。
  (四)实现外资来源地多元化
  针对外资来源地过分集中的问题,皖江城市带应及时作出战略调整。在稳定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引资规模的同时,把引资重点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同时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引资力度,实现外资来源地多 元化,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常建坤,李杏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8(5):54-60
  张长春影响FDI的投资环境因子分析管理世界,2002(11):32-41
  熊姿皖江城市带利用外资效率分析铜陵学院学报,2011(2):58-61
  赵锦春安徽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效率研究安徽财经大学,2010

上一篇: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成因及对策的创新

下一篇:提升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路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