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探析经济全球化时代国贸专业培养的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5-12-13 11:05

探析经济全球化时代国贸专业培养的新思路

 “经济全球化”这一术语概括的是当今论文联盟http://这样一个现实,即国际贸易占各国总产值比重日益增大。这一点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上可以得到印证。1979~2005年,外贸出口各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同期gdp的增长速度。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继续稳居全球第3位①。继200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2005年达到14221亿美元。在对外依存度方面,我国2005年的对外依存度为70%左右。外贸顺差1000亿美元。这表明对外依存度还可能上升。飞速发展的对外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起了很大的拉动作用。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国经济越来越依赖全球,经济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已经加入wto,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科技、经济、文化竞争的全球化。而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竞争的全球化。那么作为迎接经济全球化的主力军,外贸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外贸人才最具有全球性特色。
  
  一、我国外贸人才的需求现状
  
  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经营资格实行了登记和核准制,这将使更多的企业拥有直接进出口的自主权,而不少企业过去并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随着具有外贸出口权的企业不断增加,外贸人才需求量将逐渐增多。
  我国现有外贸出口权的公司平均每家至少有10个专业外贸人才,因此我国到2005年底为止,外贸专业人才最少有180多万名。从目前我国的外贸出口量估计,未来5年内具有外贸出口权的公司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18万家,到那时我国共有36万家以上的具有外贸出口权的公司。根据我国现有的外贸出口权的公司拥有人才的平均比例计算,我国最少还需要180万名外贸人才为它们服务。而根据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也只能培养出65万外贸人才,尚有100万人才的大缺口。
  以上数据表明,从人才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实务操作还是高级管理,中国外贸人才全面欠缺的现象已成定局。当前我国外经贸人才供需缺口非常大,外经贸人才不但数量不足还存在结构上的缺陷,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外经贸企业需求条件的人才为数更少,使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受到很大的制约。入世后随着我国对外经贸交往的不断扩大,对外经贸人才需求将大幅度提高,外贸企业、国内企业的驻外机构、其他外向型企业及机构都需要大量的对外经贸专业人才。
  
  二、当前我国外贸人才的培养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在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共有193所高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并且大多作为重点学科或重点专业加以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大经贸”、“大商务”发展的迫切要求。但同时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许多高校看准这一热门专业,纷纷上马办这类专业,国贸专业毕业生出现了数量上的快速增加及质量上的良莠不齐。外贸行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已经由过去的供不应求逐渐趋于数量上的相对饱和状态。因此毕业生再想挤进外贸单位难度就越来越大了。是不是真的国贸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呢? 其实这种饱和是一种假象,它只是培养数量上的饱和。
  因为外贸型企业需要的是真正能够适应市场的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外贸人才从类型来看一般细分为决策、经营、管理、一般专业人才。而我国负责外贸公司的重大投资决策和战略投资决策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估计供求欠缺2/3以上;负责外贸公司经营的经营人才也较欠缺,估计供求欠缺1/3;而管理一般专业人才和相关业务的专业管理人员估计欠缺一半以上;服务外贸人才估计供求缺口70%~80%;投资人员的供求缺口也在60%左右。专家预计,在未来三年里,中国的外贸人才中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和战略投资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需求缺口2/3二以上,专业管理人员估计欠缺一半以上。由此可见高校国贸专业生的培养要求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培养模式的相对滞后性注定了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尴尬处境。
  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认真反思外经贸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与市场需求相接轨的外经贸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对中国高等学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既提出挑战又给予很大的发展机遇,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广阔,但要求会更高。
  
  三、高校国贸专业培养思路的创新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外贸人才的特殊性注定了外贸人才是不能仅仅通过大学四年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而是要在国际商场上长期摸爬滚打中才可以锤炼出来。高校在培养国贸专业学生的指导思想上应该始终以培养人才市场需求的“人才”为己任。尽力减小与市场的差距及从业的磨合期,具体培养上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思考:
  (一)知识结构综合化策略
  外贸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对国贸专业学生提出了比其他专业更高的要求。在大学期间应努力学习各科知识。应具有扎实的国际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对中国及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市场动态及政策、法规有较深入地了解和研究,熟悉各国际经济组织,特别是wto的结构、规则、功能,全面掌握国际经济惯例。同时由于外贸工作的涉外性,多与外国客户打交道,而各国人士的风土人情、商业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历史渊源迥异,必然导致跨文化冲突,使得外贸人才与客户交往时应具有较丰富的其他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应变自如,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另外,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兴起及普及,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电子海关等新兴贸易手段的出现,在外贸工作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使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外贸人才还应具备有一定水平的计算机理论及应用能力。总之,外贸人才应立足于本专业学科,熟悉其他临近学科,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具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做到专与博的有机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完善。高校在课程安排上应有的放矢,可以开设些与国贸专业相关的有关课程,如宗教学、国际关系、外国文化概论等相关课程。
  (二)外语能力双语化策略
  外语是外贸人才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世界各国语言差别很大,为使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顺利进行,有必要采用一种共同的语言,当今国际商务中最通用的商业用语是英语。但英语并不是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通行的,如讲俄语的前苏联地区国家,法语流行的中南部非洲国家,讲西班牙语的拉丁美洲国家等。所以除通晓英语外,还要应该掌握一种较通行的外语以达到 外语能力双语化,以便于在多语言区域国家的商务工作。但目前国内各高校国贸专业本科阶段普遍都没有开设第二外语,应将第二外语设为专业必修课,并要求取得一定的等级资格。
  (三)思想觉悟爱国化策略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严峻,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在外贸工作中,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往往采取各种阴暗手段来腐蚀、拉拢对方。这就要求我们的外贸人才要有这方面的免疫力。外贸人才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能统帅个人的才能,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才能的发挥水平及其取得业绩的大小。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应加强国贸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倡用爱国主义情操的道德情感来约束自己,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提高自己的觉悟程度。同时也要避免思想政治工作简单、教条,应使其认识外贸工作的特殊性,在外不光维护着公司的利益,更是维护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只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与具体的工作目标相结合的人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外贸人才。反之,可能是才,但决不是人才,因为首先要做人,其次才谈得上才。
  (四)身心健康化策略
  身心健康化,就是指外贸人才要有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态。由于外贸工作长年在外奔波,有时甚至在环境恶劣、生活水平低下的国家地区工作,身体强健与否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也难以承担和胜任繁重的外贸工作。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外贸工作不同于国内贸易工作,常年累月在国外工作难免有思乡恋家情结,这无可非议,但不能影响工作,应有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解能力。同时国外环境复杂多变,要有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在种种困难面前保持镇定,应变自如,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孜孜不倦不断进取。因此应开设有关心理方面的课程,让国贸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五)招生甄选化策略
  外贸人才的特殊性,注定了高校在培养国贸专业学生时对国贸专业生源的特殊要求。考虑未来外贸人才市场需求状况、高校就业率及为学生的事业前途着想,高校应结合外贸工作的特殊性制定一套完整的选人评估机制。国贸专论文联盟http://业在招生时就要严格把关。对考生个人的“软硬件”上要有一定的要求,如外观上要求五官端正、胖瘦适中、身高要达到一定标准等。性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性格过分内向木讷等都不是很适合从事外贸工作。“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是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国贸专业在新生的录取上可以参考其他特殊专业的做法,实行招生甄选。具体做法就是加上面试及条件筛选。采取这样的招生模式也是和当前各外贸企业在招收应届毕业生的条件要求接轨的。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上还可以进一步探索。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对外贸经济将产生重要的意义及深远的影响。作为工作在最前沿的外贸人才,应该对其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在外贸人才的培养上,必须以客观存在的经济全球化为背景,这就是形势的发展;同时牢牢抓住人才竞争全球化这一主题,坚持“迎进来走出去”的方针不变,这就是大局。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战略才能得以实现。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上一篇:探讨优化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下一篇:浅析高校国际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