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如何加强经办管理服

发布时间:2015-12-12 12:10

摘 要:

关键词:
建立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宗旨的生动体现。对于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险,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受到城乡居民的广泛欢迎和衷心拥护,国务院三次扩大新农保试点,目前试点范围已覆盖全国60%以上的地区,2012年将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比原定时限缩短了8年。要继续做好试点工作,切实落实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确保财政资金投入,保障城乡居民按时领取养老金,除了宣传引导、制度完善以外,更要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基层经办机构建设,提高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是一项长期的日常工作,经办业务量大面广,涉及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政府的信誉和形象,直接影响群众的参保积极性,下面就如何加强经办管理服务能力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完善个人帐户的档案管理
  个人账户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是记录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和缴费、积累、领取等养老权益的重要依据。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对管好个人账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做好个人账户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平衡推进和健康发展,要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档案管理工作,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达标档案室。
  经办机构要为所有参保人员及时建立个人账户,参保人的基本信息、缴费信息、养老金支付信息、个人账户储存额信息、转移接续信息、终止注销信息等要记录准确全面。参保人填制的纸质原始档案信息要准确、齐备,重要数据和信息要全部留存,并与计算机管理系统保持一致。这就需要我们按照省级达标档案管理要求,设立档案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配备档案管理专职人员。档案管理员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根据业务办理的需要,对各种档案进行合理分类,按规定建宗立卷。
  (二)建立原始档案查询和统计对账制度。
  许多参保者在早期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时候,因为制度不健全造成的管理不善,可能存在部分个人信息的错误。所以,养老保险档案在归档后,要建立严格的查询制度,特别是原始档案的查询,要专人操作。错误信息在修改后,要留有经手人的登记和签名,做到有据可查。另外,业务处理档案及统计表在归档前,应由档案管理员与财务科、业务科的数据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再入档。
  (三)适时对个人账户进行公示。
  为了加强个人帐户的实账管理,提高我们经办机构的服务能力,扩大养老基金管理的透明度,每年度将对参保人员的缴费信息、财政补贴信息、个人帐户积累额及发放信息进行公示,公示内容由经办机构打印、盖章、公布举报电话,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
  二、加强数据的信息共享和安全管理。
  (一)建立高效、统一的信息系统。
  我国目前参保人数达到了3亿人,其中领取人数8500万人。如此庞大的服务群体,亟待建立一套高效、统一的计算机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新系统既要统一版本,又要满足个性化需求;既要有极高的兼容性,完成“老农保”的平稳过渡,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从功能上具备超前意识;既要有通俗、易懂的可操作性,又要有严谨、高效的监测系统。所以,新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金保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这既是业务规范化和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加强经办服务能力的必要举措,更是监管部门的要求。
  (二)权限清晰,责任明确。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所有业务全部通过计算机来处理。无论是缴费记录的录入,保险关系的转移和终止,还是养老金待遇的领取,都需要严格而严密的操作程序,其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使用和操作中,必须权限清晰,责任明确,每一笔业务处理都要经过处理权和审核权的细致分工,同时留存纸质处理单,接受档案室的对账查询。
  (三)实现网络延伸和信息共享。
  目前,我们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网络已经延伸到各乡镇社会保障所,省级新程序使用后,可以让有条件的村逐步联入局域网,实现电子录入取代手工操作,既省时省力,又使我们的管理更加规范。
  随着基础养老金的发放,加上原来已有的个人帐户领取人员,发放人数成倍增长,据测算,60岁以上人员的年死亡率在3%左右,死亡人员如果不及时进行死亡注销,继续从农保管理机构领取养老金,势必造成农保基金的严重透支,损害政府的社会形象。鉴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多面广的特点,简单套用其他社会保险的办法进行计算机生存状况采集并不可行。所以,除了发挥村级代办员的作用,每月定时上报领取人员的死亡情况外,还要借用派出所的户籍注销和迁移信息、民政殡仪馆的火化登记信息来协助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的系统网络与职工养老保险系统、公安、民政信息系统接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作为认定领取资格和进行死亡注销的辅助措施。
  三、充分发挥商业金融机构的作用。
  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经全面实现了社会化发放,在银行代收代发的服务中,要发挥银行具备的信息资源,搞好数据比对,把好最后一道关。借助银行的分支管理和实账管理特点,实现“钱在银行走,数在网上流”,工作人员不接触现金的工作目标,以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要逐步推行社会保障卡,实现参保人缴纳保费、领取待遇和查询信息一卡通,从而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四、抓好基层管理,在村居(社区)实行代办员制度。
  随着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银行代收代发的逐步推行,“市-县-乡-村”四级管理模式中,村级基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自全国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以来,随着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村级经办机构做了大量的工作,可谓功不可没。尽管我们在试点过程中采取了严格的审核、比对和公示程序,但是由于这项工作涉及人员多、服务对象年龄大等原因,部分村居仍出现了诸如错报、虚报、冒领等问题。因此,调动村级代办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村级经办能力建设将迫在眉捷。
  (一)持证上岗,申请代办经费。
  在加强社会保障平台建设的同时,我 们不能盲目扩张机构和增加人员,而要科学地整合资源,加强村级管理建设,按各村工作量的大小,向财政提出申请,按年对村居下发小额代办经费,把钱花在刀刃上,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建议每个村居(社区)设代办员一名,负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代办员的条件为:年龄原则上60周岁以下,文化程度初中以上;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遵纪守法,品德端正,具有服务精神,业务熟练;村委会计优先,以前从事农保工作的优先。在代办员的选拔上,由村“两委”提出人选,各镇区街道党委政府审核批准,人社局备案、发放代办员证。
  (二)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每年由乡镇社会保障所对代办员至少进行一次集中业务培训,随时传达新政策、新要求,由代办员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到户到人,使广大群众听得懂、能理解、好接受。同时,村级代办员在业务培训的过程中,学习内容要向村级网络管理的方向过渡,使服务能力再上一个层次,逐步科学化、现代化。
  (三)加强考核,与代办经费挂钩。
  为了使村级代办员的工作付诸有效,切实达到全方位地服务于大众,需要按年度对村级代办人员进行百分制考核,实施奖惩制度。每个年度末,由各乡镇社会保障所协助农保处,从保费的收缴、档案的落实、业务的办理几方面对代办员进行考核,按百分制的得分比例发放经费。代办员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操作造成损失的,除追究责任、补回损失外,取消其代办员资格,情节严重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浅析

下一篇:从供应链突围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