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集体主义: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布时间:2023-12-09 23:19

  摘要:在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经济体制和现实国情的影响,人们对集体主义的认识存在模糊化、单向性等错误理解,影响了对集体主义的态度和践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与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主义体制不同、目的不同、价值理念不同,它赋予了集体主义全新的表现形式,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


  关键词:集体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D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8)11-0038-05


  在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对于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主义,我们要科学认识、正确看待,这是考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基础。


  一、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的突出贡献与存在的不足


  (一)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突出贡献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主要表现为万众一心建设好新中国。首先,在经济方面,集体主义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凝聚人心,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956年,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发展,初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这些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集体主义的积极影响。其次,在政治方面,坚持集体主义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生的国家政权。此外,在文化建设方面,集体主义有利于人们摆脱封建腐朽没落的思想残余,使人们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风貌发生巨大的改变,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思想文化保证。


  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集体主义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曾经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主义,重视维护和发展集体的利益,在思想道德领域起到了凝聚精神、团结一切力量搞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


  (二)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所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计划经济时期由于过于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背离了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影响了人们对集体主义的态度和践行。


  一是受“左”的思想的影响,集体主义被無限夸大。计划经济时期,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经常把集体和个人两者的关系对立起来,过于强调集体利益。随着“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集体主义被无限夸大,集体利益被过分强调,个人的正当、合理利益被忽视和否定,把集体主义理解为一种无条件的、绝对的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服从关系,漠视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单纯从大公无私的角度出发来强调人们行为的动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集体主义被部分个人意志操纵,使得党和国家民主政治生活以及国家各项工作遭到了严重的扭曲和破坏。这种过于强调集体利益、否定个人利益的错误认识,实质上是以维护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为借口,要求个体舍弃个人利益,最终导致个体个性的发展受到束缚,个人的价值无法得到尊重,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打压,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是对集体主义的认识存在着模糊化理解。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理解不够清晰,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模糊地理解为“完全是一致的”。人们看到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共同性,却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错误地认为集体利益就是个人利益的代表,实现了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也从而得以实现,甚至把两者混同起来,忽视了个人利益的正当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最终导致了个人利益被忽视。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对集体主义的认识也存在模糊化的倾向,即对集体是否代表着普遍成员的利益关系混淆不清,出现了部分人假借集体利益的名义伤害正当个人利益的异常做法。一定程度上,集体成了小部分个人私欲的代言词。


  三是对集体主义的认识存在着单向性理解。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经常用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去衡量个人社会生活,却很少对集体进行道德判断。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集体主义单向性的错误理解,即一味地要求个人对集体利益的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却忽视了集体对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具备必然的责任,造成了集体责任与义务的不对等,使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即集体主义要求个人利益必须绝对、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可以不用顾及个人利益的实现情况,把牺牲个人利益当作是解决集体与个人利益矛盾冲突的途径,而不考虑如何寻求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动态协调与平衡。这种牺牲个人利益的做法显然没有考虑到个人利益的正当合理性,同时也忽视了牺牲的必要性。长期以来,人们对集体主义的认识存在着这种单向性的错误理解,以致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集体与个人的和谐关系,使集体对个人失去了感召力和影响力。


  总之,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主义过于重视和维护集体的利益,个人的正当、合理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由原来强调的“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以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和劳动者个人的利益应当是一致的,其中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逐步转变为“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要求人们重视崇高理想的追求,轻视物质生活的享受,并以此作为衡量人们思想道德水平及觉悟的重要标准。于是乎,“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便成了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最基本内容,为了集体利益可以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已然成为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所推崇的全体公民的理想道德追求和价值取向。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与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的区别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受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错误理解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集体主义受到了人们的冷落和忽视。为更好地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与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的区别是非常必要的。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两者所要体现的经济体制不同


  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所要体现的是纯粹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样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个人的一切都由国家包揽,个人没有生产资料,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人与人之间不需要竞争,也没有生活上的忧虑,集体利益就是個人利益的共同代表。久而久之,难免会使集体因为缺乏竞争而失去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集体主义所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体制机制,这种体制机制从本质上讲更加重视“全体个人”的利益,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所有制形式上的有效结合,它由于彰显个人利益而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外,它由于追求共同富裕,因而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个人在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感召下能最大限度地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


  (二)两者所要体现的目的不同


  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所要体现的是集体的共同利益,它偏重于抽象的整体利益,强调集体共同利益的维护和发展,忽视了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在计划经济时期,个人在集体之外没有任何的生产资料,脱离集体后个人利益无法得到保证,这与当时的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于是集体利益就成了个人利益的当然代表,使人们认为实现了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也从而得以实现,忽视了个人利益的正当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集体主义,更重视强调个人具体利益的实现,它的出发点是个人正当合理利益及集体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抽象意义上的整体利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尊重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集体主义被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体应尽可能地满足个人的正当合法利益,使个人的尊严、权利得到更好地实现,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三)两者所要体现的价值理念不同


  在计划经济时期,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集体主义单向性的错误理解,一味地要求个人对集体利益的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却忽视了集体对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具备必然的责任,造成了集体责任与义务的不对等,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即要求个人利益必须绝对、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可以不用顾及个人利益的实现情况。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集体主义所要体现的是集体作为个人利益的代表,保障个人的发展、个人利益的实现,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个人作为集体中的一分子,理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既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了集体的利益,又不能因为集体利益而损害个人利益,只要个人利益是正当合理的,就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通过协商的方法进行沟通,由集体利益的代表对需要作出让步、牺牲的个人利益进行合理的补偿。


  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集体主义比较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论述的“真实的集体”的范畴。但同时,我们决不能因为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有着诸多问题而彻底否定它,同时也不能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过时”论而淡化甚至抛弃它。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代,集体主义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更值得大力提倡和弘扬。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表现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形态,它必然体现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同时也赋予集体主义全新的表现形式,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


  (一)在经济建设上,以奉献精神为价值取向,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当前,我国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决定了集体主义体现在经济上必然是以奉献精神为价值取向,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奉献精神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主导的价值理念。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强调的奉献精神与计划经济时期的奉献精神是有所区别的。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忽视了对个人利益的重视和关注,抹杀了个人利益,一味要求个人做奉献和牺牲,这是“极端的奉献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提倡的奉献精神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个人正当、合法利益的基础上,提倡个人为国家、社会、集体做贡献的崇高价值取向,这种奉献精神最终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机统一在一起,实现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双向互利、良性发展。它不是全社会公民都自觉实践的,是有层次性要求的,对全社会公民、道德先进分子以及共产党员干部的要求是有区别的。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市场经济避免不了竞争和功利主义思想,讲求的是利益、效率优先,但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求的是义利统一,强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努力提倡和维护公平,把奉献、公平、自律作为基本的价值理念和原则,要在义利统一的基础上,把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义利兼顾、义利协调统一的最佳效果,以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为目标。强调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及集体利益有机结合,不仅仅重视个人当前的利益,也应重视全社会长远的利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经济目标。


  (二)在政治建设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党爱国为道德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政治上,集体主义必然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党爱国为道德要求。


  首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当前,社会上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潮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在党内有所抬头,各种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如何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如何真正做到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党员干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党员干部而言,需要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紧紧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大力反腐倡廉,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各种腐败现象的危害。


  其次,对于全体社会公民来说,要以爱党爱国、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认同为道德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充分保证了广大人民当家作主,对于人民群众而言,要有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爱党爱国、敬业奉献,自觉把国家、集体命运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当前,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最伟大的梦想和奋斗目标,这个梦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集体利益,凝结了170年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每个中国人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必须把中国梦与个人梦紧密联系,把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紧密联系,以中国梦来激励人心、凝聚力量,保持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爱党爱国,这是对全体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


  (三)在文化建设上,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觉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为根本方向


  当前,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在文化建设上,集体主义必然要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觉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为根本方向。


  首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要求。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体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创造机会和条件,体现在文化建设上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时代新风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全体人民在讲正气、做奉献、倡和谐的文化环境中实现个人自由、全面的联合与发展。


  其次,自觉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是对每个社会公民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自觉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政治认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党的领导下,自觉、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文化的社会主义前进方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讲诚信、讲文明、做奉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要自觉做到坚持集体主义,坚持真善美,对于那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文化现象做出理性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四)在社会建设上,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并维护社会的集体利益为现实追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复杂多变,在社会建设上,集体主义必然包含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并维护社会的集体利益为深刻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代表着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要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问题都得到妥善协调与处理,营造平等友爱、互助合作、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社会保持团结稳定,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集体利益。


  对于党和国家而言,要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使社会的集体利益真正体现和代表着全体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党和国家要加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切切实实做到实现并维护社会的集体利益。


  对于全体公民而言,必须明白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以积极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利益、长远利益的关系,认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努力把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相结合,把个人当前利益与集体长远利益相结合,把个人局部利益与集体的全局利益相结合,为了国家、集体利益不断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必要时为国家、集体利益自觉做出贡献。


  (五)在生态建设上,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建关丽家园为基本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事关人类福祉、关系民族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是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和国家基于当前严峻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做出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体现在生态建设上必然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建美丽家园为基本要求。


  一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盲目追求个人当前的经济利益,置社会集体长远利益于不顾,置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于不顾,大肆掠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极其严峻的紧迫问题。这种不顾后果、不顾未来长远利益的急功近利的做法是遭人唾骂的。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坚持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将个人当前利益与社会集体长远的利益相结合,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二是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要求人们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每个人在社会集体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成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将自己融入社会集体中,有顾全大局的责任观念,生态环境建设人人有责,每个人都享有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每个人要遵循的社会职责,共同建设亿万人民共同生活的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不是对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的否定。它在保留了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基本内涵的同时,又具有其独特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导性的价值选择。

上一篇:浅谈计划经济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苏联电影产业(1960—1999)

下一篇:哈耶克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判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