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计划经济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苏联电影产业(1960—1999)

发布时间:2023-12-10 11:00

  摘要: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巨变为苏联电影产业烙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促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轨迹。自赫鲁晓夫时代起,苏联电影经历了“解冻”“阵痛”与“迷茫”,看似百花齐放的辉煌时代亦不过是表面风光。相较于苏联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实力,文化产业的凋零折射出计划经济体制下日渐式微的苏联文化产业。


  关键词:苏联电影产业;计划经济;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J9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0-0040-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山东省社科规划资助项目“立体化社交媒体传播与和谐政媒关系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DXWJ01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一直与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有紧密的联系。半个多世纪来,从苏联到俄罗斯,经历过霸主的风光,也陷入过濒临崩溃的恐慌,俄罗斯电影產业随着社会的跌宕起伏走出了几十年的兴衰之路。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巨变为苏联电影产业烙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促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轨迹。


  一、“解冻”——苏联时期电影业的表面风光(1960—1985年)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在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不仅于1958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还在1961年首次把人类的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送上太空。随后,在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统治的20年间,苏联在文化事业方面收获了不俗的成就,这段时期堪称是苏联电影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20世纪60—70年代,苏联共有40个电影制片厂,年均产出130~150部大型艺术电影和将近1400部纪录片、科普电影和学术电影,还开办了一系列电影杂志。苏联境内约有15万部电影放映装置,每年观影总人数为42~46亿人次[1]。在这20年间,苏联涌现出了大批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票房电影,其中,《20世纪的海盗》仅上映当年就吸引了8760万观影人次[2],相较于当时苏联2.624亿的总人口而言,是非常可观的数字。(如表1)


  高观影人次的原因显而易见,当时电视机的普及率较低,休闲娱乐场所的极度缺乏使得看电影成了人们打发闲暇时光的不二选择。同时,苏联时期对电影票价实行长时间的人为压制,低廉的票价使得去电影院观影对苏联普通民众而言是非常普通的事情。1961年货币改革之后,电影票的均价为30戈比一场,儿童票和日场是10戈比,夜场是50~70戈比,宽屏或者上下集电影也只需要1.2卢布,这个价格一直保持到1991年苏联解体[1]。


  然而,深究过后,笔者发现苏联电影业辉煌的背后是十分骨感的现实。苏联时期经常重播老电影,有60%的上映电影被多次播放,有的电影甚至取得了逾亿的累计票房。此阶段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电影放映设施迅速增加,特别是露天移动放映设施数量激增。1960年,全苏联境内约有15万部电影放映装置,大部分为政府、国有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所有,这种放映是非营利性的,并不能增加电影产业的票房收入。因此,苏联时期的高观影人次并不意味着高票房收入,为数众多的放映设施也不能被认为是电影放映业蓬勃发展的标志。


  百花齐放的电影作品和数量惊人的观影人次仅仅维持了苏联电影的表面风光,从电影产业对苏联经济的贡献率不难发现,电影产业从未进入苏联经济的主流产业序列[1]。即使在最“景气”的年份,电影产业对苏联国家总收入的贡献率也仅勉强突破一个百分点,而其他年份都在1%以下。


  同时,电视机的普及和盗版电影录像带的猖獗也直接导致了苏联观影人次的骤减。1980—1985年,很多大型电影院纷纷倒闭。然而,即使电影院日渐空旷、门可罗雀,苏联也没有停下修建电影院的步伐。因为在苏联计划经济体系中,制定电影放映收入计划的依据不是真实的观影人次,而是电影院和放映设施的数量。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期,苏联陆续建成了3000余个容量为400~1200人的电影院,这些电影院的维持费用无疑使苏联电影产业的境遇雪上加霜。1985年,各院线电影总票房为9.35亿卢布,而维持这些影院运营的成本足足有11亿卢布[2],也就是说,苏联电影产业已入不敷出。


  二、“阵痛”与“迷茫”——社会转型时期的苏俄电影产业(1986—1999年)


  1986年,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上提出“民主化”和“公开化”的口号之后,新闻界追求言论自由、揭露和批判苏联社会丑恶现象的呼声此起彼伏,电影工作者也不甘落后地对苏联的电影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同年5月,苏联电影工作者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对苏联的电影产业体系和国家管控提出了严厉批评。大会决定废除电影垄断专营机制,苏联最高电影领导机构——国家电影委员会大权旁落,电影审查制度被废除,原先的电影创作联合公司也都被拆分和改组为实行企业化核算的电影创作公司和拍摄公司。电影创作的“民主化”和“自由化”确实提高了电影人创作的积极性,但也使本就脆弱的苏联电影产业更加混乱和无序。


  1986—1987年,苏联境内的4865家电影院中,仅有800家能够勉强盈利。同时,电影制作行业也十分惨淡,不仅电影年产量骤减,票房也低到令人不忍直视。当时一部电影需至少获得1700万票房才能回收成本,而在1987年有三分之二的新上映电影的票房不能突破500万。到了1989年,为了保证每年150部影片的年产量,政府不得不为半数以上的新投拍电影提供全额补贴。


  去除了电影产业的国家垄断后,苏联涌现出了一批以洗钱为目的的“电影皮包公司”,这些昙花一现的公司大多只拍摄过一两部电影。同时,本土发行商和电影发行公司开始引进西方电影,电影院也开始放映之前因意识形态问题而被禁播的外国经典电影,宣扬西方价值理念的好莱坞影片开始明目张胆地蚕食本土电影市场[3]。此外,一些原本被禁播的苏联电影也被解禁,《考验永远在路上》(笔者译,常译作《路上的检查》)和《魔僧》等苏联电影大获好评,并获得奖项。然而,即使是高票房的外国电影和获奖电影也没能拯救濒临崩溃的电影经济,随着苏联的解体,苏联电影产业也一同消亡。


  1991年苏联解体后,电影产业的改革进程放缓。在废除电影审查制度和国家垄断的情况下,拍电影成了门槛很低的事情,出现了“谁能搞到钱,谁就能拍电影”的乱象。


  而在那段艰难岁月中,拍摄出的少数几部高质量俄罗斯本土电影几乎都是零收益。其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3个方面:第一,受到外国电影的冲击,影院很少放映本土電影,即使是质量尚佳的本土电影也很难登上荧屏;第二,盗版行为愈加猖獗,在为影院拷贝电影胶片的同时,盗版录像带也被拷贝出来,甚至电影还没首映,盗版录像带就已经开始售卖了;第三,上映困难导致电影拍摄数量继续缩水,加上电影制作费用大增,原本注入电影产业的资本开始迅速回流。投资电影拍摄不再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两年左右的回本期和血本无归的高风险使为了“赚快钱”而进入电影市场的投机商望而却步。


  就这样,其新投拍电影的数量持续减少。俄罗斯学者卡切娃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如果1992年拍摄了166部电影的话,1993年就减少为137部,到1996年这个数字则降低到35部,少得只剩下零头。”[1]走投无路的电影工作者为了获得资金,只能重新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俄罗斯电影委员会在1993—1997年持续赞助支持了半数的新投拍电影。同时,受到录像带租赁生意的巨大冲击,电影院线持续凋零,很多电影院不得不将场地出租给赌场、迪厅、家具卖场、汽车沙龙或商业中心,甚至用作仓库。


  作为电影业改革的结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业产销方之间的经济关系被破坏,尤其是“制片—放映—院线”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打破,行业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


  三、结语


  苏联电影产业的缓慢发展与其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实力不相匹配,电影产业的凋零折射出计划经济体制下日渐式微的苏联文化产业。苏联解体后,处于转型时期的俄罗斯电影继续饱受“计划经济后遗症”的折磨,开始过度依赖政府财政的支持,而这一现象直到今日也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


  作者简介:刘水清(1987—),女,山东泰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关系、文化传播。

上一篇:四川电大射洪分校“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管理研究

下一篇:集体主义: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