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贫困地区乡镇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5-12-15 12:04

摘 要:本文从新形势下,贫困乡镇地区乡镇经济的发展战略、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定位与改革,以及针对发展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贫困地区乡镇;乡镇经济;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业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农”为核心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形成,“三高”农业蓬勃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发展存在两极状况。即一般说,城郊乡镇经济较发达,城乡界限已经模糊,有的镇农民逐渐变为居民,经济已城区化。而其他乡镇,尤其是距离城市较远的乡镇,经济发展状况则差得多,有的至今仍为贫困乡镇。笔者调查,以下问题涉及我国贫困乡镇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
  第一,发展乡镇企业的思路应灵活变化。近几年,一些贫困乡镇为发展经济,在乡镇企业上注入了相当资金,但成效不大。的确,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农村,乡镇企业均已成气候,是当地经济的支柱,并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客观地看,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还与当时的经济环境有关:一是长期短缺形成的市场是一个分割、较封闭的卖方市场。二是乡镇企业尚处在粗放发展阶段,相互之间暂不存在竞争。三是国营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效率较低。四是政府政策主要是鼓励发展,调控和管理相对不足。这些都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时过境迁,现在的经济环境已发生了根本变化。长期短缺已转变为结构过剩,开放统一的买方市场取代了封闭、分割的卖方市场。
  第二,贫困乡镇经济发展如何定位?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一些贫困乡镇在制订经济发展战略时,往往都把眼光盯向工业、商业、建筑业、旅游业等非农产业,而漠视农业。笔者认为:农业比较效益低,尽管存在一些客观原因,但有关部门对农业重要性认识不足和政策扶植力度不够,则是关键性因素。也就是说,只要政策恰当,这一局面就会改观。因此,贫困乡镇,除一些特殊地区外,其经济发展战略一般仍应以“农”为核心展开。原因是:其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大
国,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不仅如此,改革以来,部分农村片面追求发展工商业、房地产业等非农产业,造成耕地不断流失、土地分割、土地荒芜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在原产粮区、而现经济较发达地区尤为严重,如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就潜伏着危机。其二,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发展中国家如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而实现工业化的“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式,不仅未能使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经济起飞,反而使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反差扩大,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其三,由于片面追求农村工业的盲目发展,以及技术装备求落后、管理水平较低、布局分散、缺乏监控等原因,我国一些地区的乡镇企业长期在一种低效率、高污染的环境下运行,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贫困乡镇经济发展以农为核心,首先必须是在逐步实现农业的商品化、产业化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三高农业,根本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以农为本,因地制宜,重点支持和发展有当地特点和竞争力的农产品,建设科技含量较高、适度规模经营的高效、集约化农业。其次,建立和发展以当地特色和有竞争力的农副产品的粗加工、精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实现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多层次增值,促进围绕农业主导产品的产业链的形成和健康发展。再次,对现有乡镇企业,运用适当的政策和一定的经济手段,促使其重组。原则是除产品确有销路、效益较好的企业继续予以支持,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外,其它企业则应向适应地方性资源优势和技术条件的产业发展,或与城市现代化大工业联合,作为其生产系列化的一个部分从事生产经营。再次,借助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高科技和资金,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和相关产业,也可城乡合作,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或生态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建立绿色市场等。最后,将农业商品化、产业化,农村现代化,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进行科学规划,协调发展。
  第三,贫困乡镇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怎样发挥作用?
  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需大量资金的投入,但由于自身积累极其有限,主要靠外源资金。在财政力不从心的情况下,唯一途径是金融资金。然而收入低又决定其融资能力低:一是所借资金有限,有限的投入不能使乡镇经济迅速壮大。二是弱质经济使乡镇经济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震荡和市场竞争的能力脆弱,债务清偿能力低,即使是有限的债务也难以偿还,从而陷入贫困循环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农信社肩负重任,是不现实的,而应从有关方面综合解决。首先,农村生产组织形式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变革。现代化农业是把从农资的生产和供应到农业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高度商品化、产业化的农业。家庭经营如果不辅以一定形式的联合,显然难以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我国一些农村出现了许多供销经济联合体。这样,弱质经济通过合作或联合,实现生产合作、供销合作,迅速壮大自己,既给信用合作以强有力的支撑,又可从信用合作中获取资金支持,共同谋求发展。
  其次,金融作为支持农业生产的有效方式,通过农村合作金融来间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农信社便无法正常经营,客观上会诱导农信社以商业银行方式来经营,丧失信用合作性质和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从而使我国农村金融方针落空。
  第五,对贫困乡镇的发展,政府应如何引导。其一,各级政府应根本转变观念,真正把农业看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且是弱质产业,把农村经济看作是弱质经济加大扶植力度。其二,不应从经济增长,而应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科学评价乡镇政府官员的政绩。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它是在经济增长基础上,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以及生态环境等在内的变化。其三,正确认识乡镇政府在农村市场经济中的地位,理顺其与各个经济实体的关系。变“大政府,小市场”体制为“大市场,小政府”体制。

上一篇:流动人口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下一篇:刍议我国贸易保护的发展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