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谈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管理

发布时间:2015-09-10 09:23

摘 要:近期,我国对项目管理进行了一些讨论,对知识的类型、作用及其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全面和广泛。本文从知识的转化和生成、知识管理的技术工具支持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项目管理 知识管理 创新
 

当前,项目管理受到很大的重视,它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一套系统的学科体系亟待建立。近期,我国对项目管理进行了一些讨论,对知识的类型、作用及其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全面和广泛,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管理知识管理的讨论对项目管理多个方面的认识是十分有利的,对在项目管理的进展过程中怎样进行知识管理的良好实施提供了合理构想。

一、知识的转化和生成

在项目管理的开展中,现有知识的使用固然重要,新知识的创造也十分重要。

在人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时候需要把从外界获得的信息或者经验转化成知识,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工作,还要进行新知识的转化,因而对知识的转化和生产展开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质上,知识的不断转化和生产就是一种创新。

在开展个人知识创新时,关乎认知心理学的许多学科。就系统的观点而言,个人知识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启发,这样来确定目标,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对相关信息和知识进行加工,而后经过思维的加工形成知识结构。根据知识结构的不同来思考和实践可以使目标尽快达成。当然,这个过程也可以促使调整目标发生变化。

通过企业内外部的许多人知识的共同作用可以实现创新。新知识在个人开始产生的时候,产生于新产品的构想与设计;为了开发出新的产品,中层管理人员必须对潜在市场敏锐;熟练工人给生产工艺的革新创造出了新经验,所有这些经过转化后可以转化成对企业有用的知识,从而实现创新。

在当今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意会性知识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并没有把它作为知识,而仅仅作为了一种个人经验,尽管在实践时这种知识的应用状况良好,但是它并没有把言传性知识结合在一起。当前,这种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意会性知识的转化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要实现意会性知识的共享,个人的思维模式和技巧必须得到别人的接受,一般而言,一些观察、模仿和实际操作过程的沟通并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教学实现。最明显的体现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

在野中书中所提到的一个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松下电器公司在进行自动烤面包机开发时遇见了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随后软件开发负责人和几个工程师在大阪国际饭店当了一段时期的学徒,从面包师那里学到了一些知识,比如在面团伸开时要进行拧转,在他们对这些意会性知识了然于胸后,最终使得机械机构设计的目标实现。这很好的体现了意会性知识的共享和转化。

在不正式的聚会或者交谈过程中,可以通过心传递知识。这种沟通同时在同事之间和开发者与顾客之间发生。

野中把从意会性知识到言传性知识的转化称作是一个外化的过程,松下开发部对意会性知识掌握之后,可以通过设计实现言传性知识的转化,这其实就是一个外化的过程。这里所指的那些不容易表达出来的知识,可以通过言传来实现意会性知识的转化,这个概念是一个隐喻或者是一个模型。这在产品或者服务创新中的一些形象性目标中有所体现,或者是在开展一项新的任务的口号。在知识产生和创新活动中,外在十分重要,这是由于它有新的概念产生。

二、知识管理的技术工具支持

知识的载体有两种,一种是生命载体,一种是物质载体,比如书籍、期刊、磁性与光学媒体等。在获取、使用或传播知识的时候,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或者物质载体之间是要进行知识的交换的,技术体系结构所指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方法或者工具体系。在这里,我们把所有的有关处理知识的方法和工具都划分到这个技术体系当中。

信息承载着知识,在项目管理中,信息化工具与信息系统的应用已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明显。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获取有用信息和知识的来源不仅限于组织内部,还从组织外部获得。互联网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通过网络可以查找到相关知识,也可以先获得相关数据或文本,而后通过诸如数据采掘的技术获取知识。近些年出现的智能主体技术可以使得代人寻找和管理知识最终实现。

对于意会性知识来说,因为它是非常不容易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有一种效果比较好的方法是能够通过知识的运用得以实现。这样对知识进行搜索就变成了对人进行的查询。所以专家网络图亟待建立。

知识的转移或传播实际上包含了双重作用,一是传输到相应的地方给需要的人,二是接收的人要能够吸收,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工具可以使分处两地的人像面对面一样地进行交流,使意会性知识也能通过形体与情感进行交流。

利用信息工具来扩大和深化言传性知识的应用还有许多专门的工具,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生产数据管理(PDM)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SS)和主管支持系统(ESS)等,可以把它们的工作和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结合起来。

上述各种工具相互之间又能联接起来,形成组织(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由于它还能对外联系,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所谓组织的“知识门户”了。

据经验推断,在有限范围内,把言传性知识作为出发点,以利于思想沟通与群体协作为手段,进行这种知识门户的开发是可行的。一方面各式各样的知识与信息资源可以获取,另一方面一个信息工具所支持的协作环境也可以创建出来,这十分利于对群体知识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戴久永.  告别旧时代 迎接新经济[J]. 管理科学文摘. 2000(06)

[2] 刘腾红,胡爱钰.  略论知识管理[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2(06)

[3] 陈晓阳.  面对知识经济的思考[J]. 兰州学刊. 2003(02)

[4] 李绍伟,宋文萍.  知识管理的发展之道[J]. 价值工程. 2006(01)

上一篇:EPC模式下项目的质量控制

下一篇: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