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金砖国家金融合作利益问题和策略

发布时间:2015-07-22 09:31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一批新兴经济体崛起,逐渐形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①,从一种经济现象,逐渐成为一种国家层面的正式合作机制,并由此带来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砖国家之间越来越深入务实的金融合作必将对其自身以及世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经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开展对外活动的根本目的。对于金砖国家而言,共同利益成为金融合作的基础,多赢局面成为维系金融合作的纽带。从实践上看,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已经逐步展开,但金砖国家在推进金融合作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通过何种机制达成利益共识等问题,需要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本文利用合作博弈思想,构建了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利益机制框架,从区域层次和多边层次对金砖国家金融合作获得的利益进行具体分析,并对中国如何有效参与金砖国家金融合作、获得最大利益提出政策建议。
    二、金砖国家金融合作利益机制理论模型
    (一)合作博弈的条件
    经济博弈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非合作博弈理论(Non-cooperative Game Theory)与合作博弈理论(Cooperative Game Theory)。非合作博弈理论分析的是局中人(Player)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利益互相影响的局势中如何选择各自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的均衡问题。具体到金砖国家来说就是在不合作的前提条件下,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诉求,寻找实现这种诉求的最优策略。合作博弈理论主要分析的是联盟(Coalition)在具有约束的条件下合作的结果与利益怎样实现、怎样分配的问题。
    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可以使非合作博弈演变为合作博弈。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主要区别就体现在是否存在协议、承诺或者威胁等使得联盟博弈局势具有完全的约束力且可以强制执行。金砖国家从2009年的第一次金砖峰会谋求彼此之间的合作开始,就通过制定协议、承诺等逐渐地由最初的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迈进,即金砖国家的合作努力实质上就是一种由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过渡的过程。
    合作博弈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就是联盟和分配,其中对于联盟的定义如下:设ζ={1,2,…,n}为局中人集合,则其中任一非空子集ζ为一个联盟,所有联盟构成的集合记为P(ζ)。利益分配是指,合作博弈的一个分配是指对n个局中人来说,存在一个向量x=(F62Y8356.jpg)满足:
    F62Y8357.jpg
    其中,F62Y8358.jpg表示局中人i参与联盟时候获得的收益,V(ζ)表示n个局中人总的最大利益,V(i)表示局中人i不与任何人结盟时单边行动获得的利益。
    上述公式中条件(1)是群体理性,说明各参与人获得的利益之和正好是各种联盟形式总的最大收益;条件(2)是个体理性,说明从联盟中个人分配到的利益不小于单边行动时所获得的利益,即所获得的利益必须使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够得到比单独行动更多的好处。
    如果联盟内部成员之间信息可以互相交换,并且所达成的协议能够获得强制执行,那么合作博弈存在两个基本条件具有以下的经济学含义:一是对于联盟而言,整体利益大于其每个成员单独行动时的利益之和;二是对于联盟内部而言,应存在着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使得每个成员获得比不加入联盟时更多一些的利益。
    (二)双层利益视角下的金砖国家金融合作博弈
    金砖国家在合作利益的驱使下进行了金融合作,合作获得的利益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区域层次上所产生的交互利益,另一部分是在多边层次上所产生的多边利益。
    从区域层次上看,金砖各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发展路径迥异,国家间经济呈现较强互补性,这些特点为各国实现交互利益提供了可能,金砖国家联盟区域层次上金融合作的基本利益——交互利益F62Y8359.jpg是指五个国家因为参与金融合作所获得的收益之和;从多边层次上看,金砖国家是经济增长快速的经济体,如果五国形成某种经济合作联盟会使其成为发展中国家群体利益的代言者,由于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存在许多共同诉求,从而促使其获得了联盟整体多边层次金融合作的利益——多边利益F62Y8360.jpg。因此,F62Y8359.jpg和F62Y8360.jpg构成了金砖国家联盟进行金融合作的整体利益V(ζ)。
    根据合作博弈,对于联盟参与者而言,整体利益应该大于其每个成员单独行动时的利益之和,金砖国家要想实现合作博弈,就必须使得金砖国家联盟进行金融合作的整体利益V(ζ)不小于五国单独行动时的利益之和F62Y8361.jpg。要想实现合作博弈,就应该建立起有效的金融合作机制,促使非合作博弈演变成合作博弈。并且根据合作博弈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二——F62Y8362.jpg,金砖国家间利益合作机制的制定必须使得金砖各国成员获得比不进行金砖金融合作时更多一些的利益。根据合作博弈的群体理性条件,金砖五国分配的利益之和正好是各种联盟形式总的最大收益,即F62Y8363.jpg,并且只有当金融合作收益不小于五国成员单边行动时的利益之和,即F62Y8364.jpg时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才有可能发生。
    三、金砖国家金融合作进程与特点
    金砖国家自2009年6月16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峰会之后,确立了金融合作的意向,这意味着金砖国家从此踏上了由非合作博弈向着合作博弈的演进道路,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合作博弈的必要条件——五国之间的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并不断推进(表1)。截至2013年南非第五次金砖峰会,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成果主要在“本币结算及互换合作”、“资本市场合作”、“金融监管合作”、“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初步设想”几个方面。
   
    图1 金砖国家金融合作利益机制分析框架
    F62Y8365.jpg
    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经历了从对话、论坛到逐渐务实的发展历程,自2009年开始的金砖峰会机制成为金砖国家合作的最基础机制,根据有关约定,每年三月末按照会议召开地点轮换的原则,金砖国家各国展开领导人级别的对话机制,就相互之间关切的话题和相关合作进行交流探讨。在金融峰会机制下,细分了不同政治、经济领域的合作机制,包括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晤机制、联大外长会晤机制、常驻多边机构 使节非正式会晤机制等。这些细分的会晤机制,例如安全合作机制、能源合作机制、贸易投资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机制、环境发展与气候变化合作机制等,推动了金砖国家在各个领域内陆续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图2)。
   
    图2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层次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新闻报道总结制作。
    金砖国家不断探索金融合作的新模式,取得了令世界关注的进展。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框架下,巴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银行、俄罗斯开发与对外经济活动银行、印度进出口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南非南部非洲开发银行已经建立了银行合作机制,正在形成一个新兴经济体国家间金融合作舞台,为各参与国经济共同发展注入新的力量。这一金砖国家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选择,也将为发展中经济体探索金融合作模式寻找到有益路径,同时也将在全球治理改革中发挥独特且重要的作用。
    与世界上其他一体化组织相比,金砖国家合作具有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从地理基础上看,五国并非是彼此毗邻的国家,金砖国家的成员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是身处三个大洲的五个国家,地理的距离也反映出文化、价值体现存在较大差异。与欧盟、东盟、APEC等经济组织相比地缘基础薄弱。
    其次,从合作机制的正式化程度看,自2009年金砖国家在俄罗斯的第一次金砖峰会开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正式启动,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了新兴市场国家在多方面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除了金砖峰会机制之外,金砖国家还建立了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晤机制、联大外长会晤机制、常驻多边机构使节非正式会晤机制,G20框架之内建立了财长和央行行长会晤机制。此外,在2013年的南非德班第五次金砖国家峰会上,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外汇储备库、工商理事会、智库理事会等合作机制也提上了合作的议程。但由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形成时间尚短,体系构建尚未成熟,目前所涉及领域的合作只是较为松散的软性约束,正式化程度较为欠缺。
    第三,从合作机制功能范围看,金砖国家目前的合作范围主要涉及五国利益交汇的具体经济领域及共同关注的议题,包括经济互补性的利用、发展中国家经济地位提升、碳排放标准、经济发展、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全球治理等。
    最后,从联盟开放性看,金砖国家合作是一个开放的机制,目前并不存在确定的规定和条件来约束其他国家加入该机制,并且许多国家对于加入金砖国家都兴趣甚浓,在今后该联盟的合作成员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四、金砖国家金融合作利益分析
    (一)区域层次利益的获得
    金砖国家均为经济增长较快的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蕴含着巨大潜力,五国经济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较强的互补性,经济合作如果能发挥各自的要素禀赋优势,必然会为彼此带来巨大的利益。在区域层次,金砖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利益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本币结算及互换合作促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所带来的利益
    2011年和2012年金砖国家第三、四次峰会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签署了一系列有关本币结算的协议,包括《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多边本币授信总协议》和《多边信用证保兑服务协议》,这些协议的签署意味着金砖国家本币结算合作机制初步形成。金砖国家在资源禀赋以及优势产业方面各不相同(表2),巴西占有农业方面的优势,俄罗斯则能源业具有独特的要素禀赋,印度软件业全球领先,中国制造业十分发达,南非拥有蓬勃发展的矿业。五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贸易、投资潜力巨大。随着本币结算和贷款业务规模的扩大,必将降低贸易融资成本与汇兑风险,进一步推动金砖国家间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促进贸易与投资的发展。
    F62Y8366.jpg
    2、资本市场合作能够带来的利益
    金砖国家于2011年三亚峰会签署的《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提出进行资本市场合作,积极开展包括债券发行、上市等方式在内的合作,并于2011年10月12日在南非国际证券交易所联会会议上宣布成立联盟,2012年3月30日起将各成员交易所的基准股市指数衍生产品在各自的交易平台上互挂买卖。“金砖国家交易联盟”的成员包括6个地区的数家交易所,合计市场总价值达9.02亿美元,2011年8月股市交投达4220亿美元,上市公司总数9481家。联盟的合作计划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衍生产品互挂,即允许联盟成员国投资者以本土货币买卖其他市场的指数产品;第二阶段为共同发展股指产品;第三阶段是进一步开发其他产品及服务的合作机会。这些举措形成了现阶段金砖国家资本市场合作机制。
    在全球范围内,金砖国家资本市场表现优良(表3),各国内主要股票交易所都进入了全球30大证券交易所排行,中国和印度的表现尤为突出,已晋升前十,总体来看,五国的股票市值总额约占全球的20%以上。
    F62Y8367.jpg
    金砖国家资金充裕,尤其是期货产品对于机构投资者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各国可以在吸引资金的同时进行相互之间的资金互通。成员之间产品互挂并不替代本国现有产品,而是增加交易所的边际收入,并且现阶段资本市场的合作是非多边合作,各国交易所仅需要很少的系统改动,便可以平分同一产品的收入,由于机制的成败与否是相互依赖的,因此有利于形成一种各国共赢的局面。
    3、金融监管、金融稳定合作领域的利益
    现阶段金砖国家间金融监管合作主要通过双边或多边合作谅解备忘录来获取各国信息,同时通过对话机制打造金砖国家监管合作的平台,相互学习和监督,商讨金融监管合作的进一步具体措施。
    金砖国家领导人于2013年3月南非德班峰会中提出建立一个1000亿美元的央行外汇储备资金池的计划,作为应对全球突发之需的“应急基金”,基金的资金将用于紧急情况,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替代选择。该基金由五个金砖国家共同出资,其中,中国出资410亿美元,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各出资180亿美元,南非出资50亿美元。虽然五国领导人在峰会上批准了应急基金的相关协议,但要各国通过立法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在2014金砖五国巴西峰会时,有可能达成最终协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建的初衷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危机救援机制,但由于贷款额和投票权与出资额成正比,贷款附带的条件也比较严苛,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很难得到有效的救助。金砖国家应急基金计划一旦付诸实施,意味着金砖国 家间建立了金融危机救援机制,构筑了应对风险的共同防线,能够有效地防范汇率波动、国际资本流动等带来的风险。此外,应急基金的建立也表达了金砖国家之间的共识,表明了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更公平的方向前进的愿景,将推动全球治理结构的改革。
    (二)多边层次利益的获得
    对于金砖国家来说,成员国并没有一个明确规定的准入机制或标准,正是一种身份的相互认同,使得金砖国家产生了相同的诉求,表现为对世界经济与全球治理结构“话语权”的追求。话语权代表了一个国家国际事务的参与程度和重要性,发达国家在诸多方面,例如国际治理、国际经济体系安排等方面对金砖国家所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采取差异化的标准,导致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采取一系列行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因此,在联合国、世界银行等重要国际组织当中提升自身的话语权也是发展中国家,尤其对于金砖国家是非常需要的。金砖国家逐渐承担起与“发达国家集团”相抗衡的“发展中国家集团”职责,代表着发展中国家的诉求,试图摆脱发达国家长期以来主导国际经济体系的现状,赢得更多的公平发展机遇。
    1、充分利用互相的市场降低欧美国家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影响
    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受创严重,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全球贸易自由化浪潮受到空前威胁。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共性特征,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比较高,尤其是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程度比较大,因此,当这些国家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为了自身利益而针对新兴经济体国家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汇率升值以及提高技术要求和环卫标准等措施的时候,金砖国家等就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提升了其间的贸易便利性,促进了相互之间贸易的发展,缓解了发达国家对其设置贸易壁垒而产生的损失。此外,2012年9月12日,在中国举办的“金砖国家贸易救济国际研讨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倡议“用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用更加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加强贸易救济政策协调;用更加鲜明的态度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避免贸易问题政治化”,得到了其他金砖国家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②
    2、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投票权
    在当今国际经济中,美国一直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霸权主导,主要表现就是其在IMF的份额最高,美元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计价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主要资产等。经过金砖国家的不懈争取,世界银行2010年4月通过了投票权更改方案,发展中国家投票权份额由2010年的44.6%升至47.6%,发达国家由55.4%降至52.4%;2010年10月23日韩国庆州会议通过了IMF份额的重新调整申请,从发达国家手中为发展中国家得到6%的投票权,两个执行董事席位,金砖国家份额均进入前十,中国份额从3.72%提升至6.39%成为IMF第三大股东,提高了新兴经济体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和发言权。
    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问题上有着一致的利益主张。继续增加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的发言权,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支持新兴市场货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体系等,都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有利于推动全球治理结构不断完善。
    3、提升金砖国家货币国际化水平以降低美元影响的压力
    在当代国际经济运行中,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说是“货币中的货币”,对国际货币市场的影响力无须多言,因此,美元基本上被默认为处于国际货币的核心地位,然而美国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并没有承担起应负的责任。美联储在进行美元供给决策和货币政策制定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其他国家对于美元需求的变动情况,从而经常给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带来负面影响,主要包括:第一,美国利率政策会影响其资本流动;第二,美联储利率的大幅提高会导致其发生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第三,美国货币政策会对其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金砖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经济的全球影响力也逐渐增加,在其进行金融合作过程当中实行本币结算,从区域范围开始,逐步推进本国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倡导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并为此而付诸努力,可以逐渐降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规避美元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基于中国角度参与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对策建议
    金砖国家近几年一直逐步推进金融合作的进程,将这种合作具体化、制度化,五国的金融合作维护了新兴经济体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是实现国际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作为其中的一员,应该认识到与金砖国家建立合作博弈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促进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积极推动五国货币合作
    1、积极推进金砖国家货币互换
    2013年金砖国家峰会上,中国与巴西签订了1900亿元人民币互换协议,从而打开了金砖国家未来货币互换机制的大门。中国进行货币互换除了对于双边经贸合作起到促进作用之外,对于稳定人民币币值起到了间接的作用,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就可以空出该额度的美元,可以用于其他用途,以备国际金融市场变动的不时之需。巴西央行行长亚历山大·通比尼(Alexandre Tombini)表示,“这一货币互换协议的目的是,无论国际金融市场状况如何,我们都将有300亿美元可以动用,这相当于8个月的巴西对华出口额,以及10个月的中国对巴西出口额,该协议的规模足以保障正常的贸易运行”。③
    现阶段,中国货币互换协议的签署国绝大多数是周边国家,与以往中国与相邻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不同,金砖国家间地缘特征并不明显,按照中国“周边—区域—国际”的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线,与金砖国家间货币互换的推进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由“周边”层次向“区域”层次迈进。
    2、参照中俄先例,进一步推进结算制度
    印度新德里第四次峰会上,金砖国家达成《德里宣言》,签署了两个货币结算相关协议,切实具体推进了本币互换结算进程,树立了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里程碑,中 国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近年来中国央行先后与越南、蒙古、老挝、尼泊尔、俄罗斯、朝鲜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签署了关于边境贸易的结算协定。由于地缘和由来已久的合作关系,金砖五国当中,中俄国际结算合作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中国央行已自2010年4月起与俄罗斯央行磋商卢布和人民币结算业务,讨论建立卢布和人民币兑换业务平台;2010年11月,中俄两国用本国货币实现双边贸易结算;2011年6月,两国央行签订新的双边本币结算协定,规定两国经济主体可自行决定用自由兑换货币、人民币和卢布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结算与支付。
    今后中国与其他金砖四国本币结算的合作路径可以参照与俄罗斯合作的方式,从建立双边货币兑换平台开始,逐步推进,实现本币在两国之间商品、服务贸易领域的自由使用。运用好本币结算制度可以促进中国在后危机时代对外经贸发展的同时,有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二)努力争取中国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地位与权利
    在金砖五国当中,中国经济表现最为突出,是五国的经济增长领头羊:2012年,中国GDP达到82269亿美元,是同年度巴西经济总量的3.7倍,是俄罗斯和印度的4倍,是南非的近20倍。在金砖国家合作博弈的发展中,中国具有强大经济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对推动五国经济合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公平角度出发,基于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原则,中国应该享有与承担义务相匹配的权力。
    在金砖开发银行的选址问题上,应该力求争取将其确立在中国。从金砖国家整体发展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最合理:第一,地缘角度来看,中、俄、印三国地处亚洲,无论从人口、政治还是经济角度都应将开发银行选址在亚洲;第二,中国同俄罗斯、印度相比,政治、经济更加稳定;第三,中国的经济总量遥遥领先,外汇储备额度也最大,贸易投资规模都很高。从中国利益获得角度出发,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选址在中国,一是有利于中国建立大国匹配的国际形象,争取货币主导权;二是有利于中国吸引更多投资,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三是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三)借助金砖国家金融监管合作推动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与完善
    通过双边沟通谈话以及谅解备忘录形式,金砖国家已经初步达成了金融监管领域合作意向,2013年3月金砖国家南非德班峰会上各国就成立五国金融风险救援机制——“应急基金”问题达成了共识,该应急基金一旦建立将有利于五国合力建立金融危机防范、预警和救援机制,在监督五国内部金融合作安全的同时,也有利于通过联盟机制降低单个国家遭遇金融危机的可能和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
    金砖国家的崛起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依赖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金砖国家同时也面临着共同的经济转型与民生发展等问题。与其他金砖国家金融监管合作和经验交流有利于中国学习和借鉴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四国金融监管方式与经验,获得改革与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的新思路。
    注释:
    ①金砖国家指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五国,简称BRICS。

上一篇:金融租赁业务法律风险及防范

下一篇:中国税制的收入分配效应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