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菏泽市城市居民社情民意调查

发布时间:2015-09-16 09:17


  论文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菏泽市城市居民社情民意进行调研,通过对调查问卷分析发现,被调查者对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物价上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腐败问题、住房问题、就业与再就业问题、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问题、公共卫生与医疗问题、道德风尚缺失问题、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等比较关注,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论文关键词:菏泽市 城市居民 社情民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积极主动地正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多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和群众诉求,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而引导社会热点,疏导民众情绪,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的社会因素。我们专门组成课题组,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菏泽市3个县区的城市居民中进行了一项社情民意问卷调查。具体实施中采用入户调查和团体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18周岁以上城市居民中抽取了350人作为调查样本,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24份。我们对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并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和多位交叉统计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城市居民最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物价上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腐败问题、住房问题、就业与再就业问题、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问题、公共卫生与医疗问题、道德风尚缺失问题、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等等。具体调查内容如下:

  一、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目前更加突出。在可多选的18个社会问题中,76.3%的被调查者认为“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是目前社会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就该问题的严重程度看:86.1%的认为“很严重”或“较严重”。对今后一、二年收入差距问题的变化预期,51.6%的认为“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对短期内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公平程度的期望值不高。收入问题已经给52.5%的被调查者带来了生活压力,同时座谈中还发现,在当前形势下,低收入和无收入群体的处境更加艰难。由此可见收入差距问题的严重性。
  为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我们就问题的最主要体现、最主要原因和解决的措施进行了调查。对“目前收入差距问题最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6.8%的被调查者认为主要体现在“行业之间”。其他的依次是“城乡之间”,占19.5%;“地区之间”,占12.5%;“不同学历群体之间”,占9.2%;其他,占2%。看来解决“行业差距”问题是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着眼点。
  对“导致目前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最主要原因”,50.2%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行业垄断”,其他依次是:“市场竞争机制不规范、不健全”,占38.2%;“个别部门不合理的福利、津贴”,占36.5%;“个人受教育程度不同”,占15.3%;“政府对个人税收的调节力度不够”,占15%;“地区的自然优势”,占14.6%;“个人努力和能力大小不同”,占12%。
  对“目前缩小收入差距的最有效的措施”,47.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其他的措施是“打击行业不合理收入”,占45.4%;“提高劳动者技能”,占25.8%;“完善市场竞争体制”,占25.2%;“扩大就业面”,占19.2%;“强化个人税收的调节力度”,占19.2%。
  总之,这种评价与我们所面临的客观情况是基本吻合的。目前市直和县区、县区和乡镇、公务员与工人、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直接影响居民的情绪、关系社会的稳定,更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物价上涨问题

  物价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居民对物价的感受比较强烈,物价状况直接影响居民对当前生活的评价和对未来生活的预期。近年来,物价上涨问题一直是城市居民广泛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在城市居民并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物价开始上涨并且幅度超出预期,确实增加了百姓的压力和不安。
  调查显示,对当前的物价变化,68.1%的被调查者认为今年的物价“大幅上涨”和“有所上涨”,14.1%的认为“没变化”,17.8%的被调查者认为“稍有下降”。调查发现,对今后一、二年物价变化情况,62.3%的被调查者认为物价将“大幅上涨”和“有所上涨”,16.6%的认为“没变化”,21.2%的居民认为将“稍有下降”和“大幅下降”。
  这种超出预期的上涨使得60.2%的被调查者从设计的可多选的18个社会问题中将“物价上涨问题”列入“目前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同时这种超出预期的上涨也给37.6%的被调查者带来了生活压力。之所以出现这种压力和不安是因为收入与物价上涨不能同步。这种不同步状况不仅现在如此,今后一二年也不乐观。调查显示,对今后一、二年收入增长与物价增长的关系变化情况,13%的被调查者分别认为“收入增长高于物价增长”,42.5%的认为“收入增长与物价增长大致相抵”,44.5%的认为“收入增长低于物价增长”。当前物价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民生问题,它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也是较为显著的。为此,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不能放弃平稳物价这个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三、环境污染问题

  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致力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但63.2%的被调查者认为“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是目前社会中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这说明,随着全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更加注重自己的生存环境质量。但随着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进一步控制企业排污总量难度加大,而环境的自净能力又难以提高,因此,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市民的关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更加强有力的措施,对排污严重的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对部分治理污染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收排污费,由政府投资进行污水处理;对于部分资源消耗型排污严重的企业,采取鼓励转移、调整、产业升级等措施,尽快改善和保护环境,留一方碧水蓝天,为子孙后代造福。



  四、腐败问题
  尽管我们党一直在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和强力治理腐败,但66.1%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社会中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是“腐败”,就其严重程度和好转程度看,36.8%的被调查者认为“很严重”,30.5%的认为“一般”,26.5%的认为“正在好转”,6.2%的认为“很正常”。对于腐败问题,我们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预防和惩治腐败,不能零打碎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当像中医治病一样,把它作为一个系统,通盘考虑,长远安排,实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五、住房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和工作推进,带有粗放式扩张色彩的房地产行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徘徊后再度飙升。70.4%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房价“大幅上涨,超乎百姓承受”,而且44.8%的被调查者认为今后一二年房价还会“大幅增加”和“有所增加”。这也致使住房问题在诸多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中成为33.7%的被调查者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且41.8%的被调查者认为“住房问题已经演变成为目前社会中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已经给37%的被调查者带来了生活的压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的房价高企中飙升,50.1%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调控不力”,29.8%的认为“土地价格太高”,7.3%的认为“通货膨胀”,4.8%的认为“开发商原因”,4.5%的认为“金融危机”,只有3.5%的认为是“经济规律,资产自然增值”。本次调查结果与理论界普遍认为在中国房地产问题上“政府是具有责任的”基本吻合。城市化粗放扩张需求不减、地方政府圈地卖钱欲望不退、百姓追求购房获利期望热度有升无降、房地产商追逐超额利润的嗜好仍然旺盛,都是影响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六、就业和再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不仅影响失业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还影响到社会稳定。因此,就业与再就业历来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政策扶持。然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技术进步引致的劳动资本的持续下降使得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更加严峻。28%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社会中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比较严重,28.4%的被调查者认为其生活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就业问题。可见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仍然严重,受到了被调查者的较大关注。
  导致就业难的主要原因,50.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就业机制不完善,就业机会不平等”,19.4%的认为“就业者自身素质有问题”,18.2%的认为“就业者择业观不现实”,9.5%的认为“创业环境不好”,2%的认为“社会新开工企业不足”。
  目前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42.2%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9.7%认为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14.2%的认为是“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3.9%的认为是“女性就业”。这为我们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提供了思路借鉴。

  七、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问题

  调查发现,35.7%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不公平”。对“就您的能力和工作精神而言,您目前的收入是不是合理”的说法,只有27.4%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44%的认为“一般”,28.7%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太合理”和“不合理”。调查发现,对“您认为在工作中您的付出与得到的报酬合理程度如何”的说法,只有32.9%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26.8%的认为“一般”,40.3%的认为“不太合理”和“不合理”。在“您认为当今社会对哪种人有利”的价值判断中,有高达93.6%、91.7%、83%的被调查者分别认为对“有权的人”、“有钱的人”、“有关系门路的人”有利。相比之下,只有37.3%和29.1%的被调查者认为对“有苦干精神的人”和“有道德的人”有利。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当前,一方面要倡导树立科学的公平观,正确认识公平的历史性和相对性,从实际出发,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要继续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环境,从道德、法律、制度、政策等各个方面入手,把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落到实处。
  调查显示,24.3%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保障问题是其最关注的社会问题。在评价目前社会保障体系时,有51.8%的被调查者表示“很完善”和“比较完善”,20.7%的认为“一般”,27.6%的认为“不太完善”和“不完善”。在进一步的考察中发现,对“与去年相比,您所获得的社会保障是否有所提高”,50.6%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很大提高”和“略有提高”,35.5%的认为基本持平,有12.2%的认为“略有下降”和“有很大下降”,另有1.6%的认为“没有享受社会保障”。
  对“怎样才能保障未来的生活”,有57.6%的被调查者选择“政府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排在首位。这说明被调查者对政府和单位提供福利保障的依赖心理仍然没有改变,但是新的生活生存观念也开始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态度。因此,政府强化社会保障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有利于增强城市居民的生活信心。
  应对看到,近年来,我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从这次城镇居民积极的评价中可以明显看出,城市居民是首肯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居民对社会保障的预期越来越强。因此,如何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政府的补贴数额,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是当前必须切实解决的问题。



  八、公共卫生和医疗问题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我国已经开始暴露出来,越来越成为群众普遍不满的公共卫生和医疗问题领域的一个社会焦点问题。这个问题给30.7%的城市居民造成了很大的生活压力,由24.3%的被调查者将其列为目前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看来,尽管国家在不断削减药价和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但只有40.2%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医疗状况有“好的变化”,59.8%的认为“没变化”和“有坏变化”,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
  为了进一步确认当前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存在哪些突出问题,42.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看病贵”问题,33.5%的认为是“医疗资源配置不公问题”。看来解决公共卫生和医疗问题的重点是解决“看病贵”和“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公”的问题。

  九、道德风尚缺失问题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大多数人最缺乏的道德品质是“诚实守信”。调查中,对“您认为哪些道德品质是目前大多数人最缺乏的”,在我们给的20个选项中,被调查者认为近年来大多数人最缺乏的道德品质列前三位的依次是诚实守信,占64.5%;责任感,占44.1%;正直坦率,占40.9%。除此之外,敬业精神、爱心、遵守法纪、宽容大度等所选比例超过了三成,分别占33.9%、31.6%、30.6%、30.6%。而善良、孝顺、乐于助人、节俭、尊重他人、自制力等所选比例均在二成左右,分别占23.1%、23.0%、22.4%、21.4%、20.7%、19.4%。说明加强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调查中,被调查者认为最不能容忍的公民行为是“交通肇事后逃跑”。对“您最不能容忍的公民行为”,在我们给出的15个选项中,被调查者认为近年来最不能容忍的公民行为列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交通肇事后逃跑,占74.0%;公款超标准消费,占55.3%;见死不救,占52.0%。除此之外,扰乱治安、在公共场所吐痰丢杂物宠物、不遵守交通秩序闯红灯、婚外恋等所占比例均在三成以上,分别占41.1%、35.5%、31.3%、30.9%。而在公共场所争吵说脏话、偷税漏税、毁坏公物、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后主人不予清理等所占比例也在二成以上,分别占27.3%、25.0%、25.0%、21.7%。
  同时,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人际关系不够和谐。在回答“您对当前社会上的人际关系状况是否满意”时,26.7%的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48.5%的表示“一般”,有24.8%的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
  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原因之一是“不讲信用”。调查中,对“您认为目前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是不是讲信用”,有43.5%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多数人都是讲信用的”,29.2%的认为“一半人讲信用,一半人不讲信用”,更有27.3%的分别认为“只有少部分人讲信用”或“没人讲信用”。信用的缺失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极为不利。
  为此,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不断拓展和深化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居民思想道德素养,规范道德行为,提高文明程度,打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融洽的社会氛围,为“和谐菏泽”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

  当前,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逐步推进,该问题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对该问题被调查者不仅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而且还在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
  调查显示,有45.0%的被调查者对政府服务工作表示“很满意”和“基本满意”,35.8%的表示“一般”,只有16.9%的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另有2.3%的表示“不关心”。从结果可以看出,满意率高出不满意率为28.1%,说明市委、市政府服务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城市居民是认可的。
  调查中,我们把政府每年为城市居民所做的实事归结为环境污染治理、绿化美化、城市管理、市政建设、道路建设、危房改造、公共交通、邮电通信、电网改造、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商业旅游服务业整顿、医疗医药、社会治安、社区服务等十四个方面,主要从受益最大、最有成效、最没成效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受益最大的实事是绿化美化,占35.6%;认为最有成效的实事仍然是绿化美化,占32.5%;认为最没成效的实事是医疗医药和环境污染治理,均占28.2%。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由于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中坚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突出执行力建设这一主题,进一步转变了机关作风,市委、市政府的权威性和机关干部的办事效率有了较大提高,对此城市居民是认可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亲民”、“为民”、“富民”的政策和措施,城市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进一步树立了市委、市政府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广泛尊重和支持。
  但是,从调查情况看,政府服务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政府还需进一步提高政府的社会公信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增强城市居民的政治功效感。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还需要解决一些突出问题,30.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行政效率太低”,29.5%的认为是“职能部门‘官本位’意识太重,缺乏服务意识”,20.6%的认为是“审批程序过于繁琐”,15.6%的认为是“执法不公的现象严重”,4%认为是“职能部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与民争利”。
  信心指数被称为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加强信心指数研究有助于各级党委、政府更好地了解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效果,了解社情民意的走向,并依据具体情况对工作部署和政策规定及时加以调整,从而有助于营造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社会心理氛围,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上一篇:浅谈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中的政府责任建构问题探

下一篇:试论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护